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课程的安排下,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野外综合实习。

实习地点为一个位于山区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丰富,有着多种植被和动物种类。

通过这次实习,我旨在深入了解野外生态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加深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生物调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野外生物调查活动。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的鸟类、昆虫和植物,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况。

这些调查让我对野外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野外生态监测,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监测的工作,包括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和气候监测等。

通过这些监测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设备进行野外监测,并学习了如何分析监测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

3. 野外生态修复,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修复的工作。

我们对一些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修复,包括植树、清理垃圾和恢复植被等工作。

这些工作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让我明白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对野外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其次,我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生物调查、生态监测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最后,我也加深了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四、实习体会。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环境。

同时,实习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决心。

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五、总结。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将把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牢记在心,不断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态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生态学实习报告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态学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经过对霍山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使课堂资料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确定各种生态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经过对霍山的实习研究,对霍山周围环境的植被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霍山的植被覆盖情景以及植被物种的来源等,对以后预防自然灾害有了必须的帮忙。

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忙,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1、实习中听从教师安排,认真听指导教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霍山植被覆盖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植被分布的方法,培养生态分析能力。

4、用皮尺和米尺分别测量10﹡10,5﹡5,1﹡1的样方内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胸径等数据。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生态学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植被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观察分析。

2、初步对几大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兴唐寺、霍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霍山的植被分布特征,学习分析植被特征的方法。

四、实习安排6月5日到6月10日实习地点:霍山1.动员准备阶段经过实习动员、实习情景介绍,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资料、安排及要求到达的目标。

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时间为一天。

准备工作包括:(1)每班按4-5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2)检查野外用品,及其它劳保装备(手套、铁锹等);(3)了解野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资料有:(1)植物的鉴别;(2)霍山地形植被特点;(3)植物标本野外采集;(4)室内标本制作;(4)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5)生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统计。

野外实习报告锦集五篇

野外实习报告锦集五篇

野外实习报告锦集五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二、实习地点:___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实习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__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__x旅游区大门区——__x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1965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__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75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__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__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20__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__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

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

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络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4.2.1、重要保护价值__x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实在罕见。

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__x保护区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地。

__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属20__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4种。

__x的动植物物种占广西已知种数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积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生态学实习报告五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五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生态学实习报告五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

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

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

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四)》。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2实习概况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20xx-11-3,晴。

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本次野外实习是我们生态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让我们深入实地了解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了解野生生物和植物的种群结构、生态习性、适应能力等基本情况,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和技能,提高我们的综合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习地点本次野外实习地点位于福建省闽西北地区的一处山区,该地区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海拔300-1000米之间,气候湿润,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实习内容本次野外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野生动物观察在野外实习中,我们主要对当地的野生动物进行了观察和调查。

我们使用伏笔法、路线走查法等野生动物调查的方法,结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当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了解。

我们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了当地一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如东北虎、金丝猴、山鹑等。

2.野生植物调查在野外实习中,我们还对当地的野生植物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我们通过调查植物的株高、株径、笔直度、枝干数量和树叶的大小、形状,还有主要分布范围等信息,初步建立了当地野生植物的清单。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当地一些稀有的植物资源,如铁皮石斛、金花茶等。

3.水环境质量分析我们还对当地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

我们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化验,检测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等成分的含量。

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水体中存在着较高的硝酸盐、氨氮含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实习效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生态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收获了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提高了我们的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

我们发现,在考验我们体力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我们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未来职业规划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经验总结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道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从而更好的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和问题。

生态学实习报告(优秀9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优秀9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优秀9篇)生态学实习报告篇一一:公司简介成立于1959年的家乐福集团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

现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

集团以三种主要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大型超市,超市以及折扣店。

此外,家乐福还在一些国家发展了便利店和会员制量贩店。

20xx年集团税后销售额增至726.68亿欧元,员工总数超过43万人。

20xx年,家乐福在《财富》杂志编排的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2位。

1995年,家乐福成功地开设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超级购物广场:北京创益家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新型的经营理念成功地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其声誉卓越的专业管理技术和迅速盈利的业绩得到了中方合作伙伴的积极肯定;其“开心购物家乐福”和“一站式购物”等理念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厚爱。

二:实习内容第一阶段:熟悉家乐福的状况,听取超市的简单介绍和现状;熟悉超市商品类别和分布状况。

家乐福超市因其目标市场面对的是中高档群众,所以与一般大型超市不同,其产品结构比较独特,整家店有3层,第一层为进出货口和仓库,第二层为家电和纺织和百货。

杂货第三层为熟食和饮料等吃的东西,最有特别的是家乐福把收银线放在第三层,这样可以增加第二层的人流量,结合中高档群众的消费特点,以日用品和各种品牌的零食为主打产品构成。

同时经营各种居家生活用品以及各高中低档礼品、服装和烟酒商品。

但我们的家电处的销售量占整家店的营业额较大,比如我卖的一台上万元的电视,其他处得卖很多东西。

第二阶段:熟悉超市上货程序。

了解从验货到货物上架,层层把关。

验货时须认真核对其数量,检查生产日期和品牌名称。

最后按货物类别上架。

什么样的商品有什么样的陈列方式,大致有三种凡是,第一种为品牌供应商向超市要求专架陈列的商品,并且为付出进场费。

超市经营者不得在此位置再陈列其他商品;第二种是针对畅销商品。

根据商品销售情况,销量好的产品将有超市自己专设销售货架;第三种为自由摆放的商品。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学习中,野外综合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地的观察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环境调查和环境保护宣传等内容。

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我们深入森林、湿地和草原等不同生态系统,记录各类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

在生态环境调查中,我们调查了水质、土壤和空气等环境因素,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趋势和对生物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宣传中,我们利用展板、宣传册和讲座等形式,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大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

三、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和复杂性,也更加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野外调查工具,如何分析生态数据,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地协作。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环境保护宣传的必要性,以及宣传工作的挑战和乐趣。

四、实习感想。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野外工作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五、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野外工作技能,也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环保事业的道路。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度过了一次宝贵的实习经历。

生态实习报告3篇_1

生态实习报告3篇_1

生态实习报告3篇生态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参观留民营生态农场,了解生态农场的相关设施建设及管理;2、结合自己课堂所学知识,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1、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2、参观留民营生态农庄沼气池和村庄沙盘;3、参观农家生态园和有机蔬菜生产基地;4、了解留民营文化建设;三、实习地点:北京市的东南郊大兴县留民营生态农场四、实习人员组成杨正礼老师及全体学生五、实习内容1、留民营生态农庄建设留民营生态农场位于北京市的东南郊大兴县境内,该村位于永定河冲积平原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左右,土壤(由北向南)为潮沙土、二合土、中盐二合土,保肥能力较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1982年11月,市环保局和市沼气办公室选定留民营村进行生态农业试点。

1984年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

1986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承认为中国生态农业沼气设施建设开始于1982年,现在留民营的沼气生产以可以供给8个村庄做饭供暖。

这种沼气为能源转换中心,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对农村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农田的秸秆、人畜粪便以及生活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生产沼气,产生的沼气渣又可以还田增加土壤的养分,使粮食产量增加。

3、发展旅游生态业留民营优美的生态环境、整齐的现代农业温室、系统的能源利用设施和淳朴的乡风为观光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留民营村抓住契机,以观光农业为特色,发展生态乡村旅游,每年前来留民营参观的国内外学者和游客络绎不绝。

留民营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其旅游资源的开发较为成熟。

生态游方面,留民营组织了采摘品尝吃住在农家二日游、民俗田园采风周末游、春华秋实浪漫之旅一日游、灿烂季节金秋风情游、三十包饺子过大年、正月十五闹花灯游园会、娃娃农庄一日游等活动,并针对中、小学生组织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特色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xx年6月11日~12日
二、实习地点:x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实习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xx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xxx旅游区大门区——xxx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
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
广西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中部偏南的南宁市武鸣、上林、马山和宾阳四县交界处。

保护区管理局设在武鸣县两江镇汉安村那江屯南侧。

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108°24′,北纬23°24′~23°30′。

保护区呈西北至东南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21km,东西宽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之武鸣与上林两县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海拔1563m,是广西中部最高的山峰。

保护区总面积16994hm2 ,林地权属全部为国有。

1965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xx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75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xx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xx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xx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

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
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

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境内保存着多样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贵稀有生物物种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地带性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态系统平衡观测实验室。

是广西中部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是科研、教学、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其保护的对象有(1)保护北回归线上丰富多样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xxx生境多样性,植物群落也多样性。

共有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多个植被类型。

并且保存着近6000公顷的原生植被,以桫椤、黑桫椤为代表的蕨类植物在xxx形成了较大面积的优势群落。

(2)保护区域内丰富的物种资源及其基因。

(3)保护桂中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4.2.1、重要保护价值
xxx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实在罕见。

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xxx保护区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地。

xx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属2069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4种。

xxx的动植物物种占广西已知种数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积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是广西不同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动物区系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质。

是林学专业学习和实习的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