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tir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模型研究
基于Petri网的批量迹与过程模型校准

基于Petri网的批量迹与过程模型校准田银花;杜玉越;韩咚;刘伟【期刊名称】《计算机学报》【年(卷),期】2018(041)003【摘要】校准是事件日志中迹与过程模型之间一致性检查的重要手段,可以精确定位偏差出现位置.但已有校准方法一次只能计算一条迹与过程模型之间的校准,若计算m条迹与过程模型之间的校准,需调用m次该方法,做大量重复工作.针对该问题,基于Petri网提出了一种过程模型与m条迹之间的批量校准方法——AoPm(Alignments of Process Model and m Traces)方法,调用A+或A++算法同时得到多条迹与模型之间的最优校准.以一个给定完备事件日志集和过程模型为例,基于区域的过程发现算法,挖掘事件日志中所有迹的日志模型;发现日志模型与过程模型的日志移动、模型移动和同步移动,并得到其乘积系统;计算乘积Petri网的可达图,得到变迁系统.提出了计算最优校准的A+算法及A++算法,可分别得到日志中所有迹与过程模型之间的一个最优校准和所有最优校准.对AoPm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已有校准方法进行比较.当计算m条迹与过程模型之间的最优校准时,AoPm方法计算乘积、变迁系统次数和所占用空间都是传统方法的1/m.给出并验证了变迁系统中必定能找到日志中任意一条迹与过程模型的一个校准、一个最优校准和所有最优校准的定理,并提出了日志同步网的概念,证明了A+算法和A++算法的正确性.基于ProM平台、人工网上购物模型及生成日志集,对AoPm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传统校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批量迹与过程模型的校准时,AoPm方法比传统校准方法在计算变迁系统的运行时间和占用空间上,分别有指数级和多项式级的降低.AoPm方法应用于实际复杂问题的模型与日志,说明了其适应性与健壮性.AoPm方法突破了以往每次只对一条迹和过程模型进行校准的限制,首次实现了批量迹与模型之间的校准,提高了事件日志中迹与过程模型之间的一致性检查效率.%Alignment is a main method of conformance checking between a trace in the event log and the process model,and can fix the locations of the deviations accurately.But the existing alignment method can obtain the alignments between only one trace and the process model.This method must be applied for m times if the alignments between m traces and the process model are required,and a lot of repetitive tasks have to be done.To resolve suchproblem,alignments of process models and m traces named AoPm are presented based on Petri nets,and this method can achieve the optimal alignments between the batch traces of an event log and the process model at the same time by calling A+ or A++ algorithm.Taking a given complete event log set and a process model for example,the follow tasks were done:all of the traces in the event log were translated into an event model by an iterative algorithm for applying the theory of regions in process mining;moves on logs,moves on models and synchronous moves were found,and a product system of the event net and the process net was built.The reachable graph of the product Petri net was yielded,and the transition system of the product was built.An optimal alignment between every trace in the original event log and the process model could be obtained by A+ algorithm,and all optimal alignments between every trace in the original event log and the process model could be obtained by A++ algorithm.The time complexity and space complexity of AoPm methodwe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alignment method.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teration times and the memory of the product systems and the transition systems were reduced m-fold using AoPm method than the traditional alignment method when computing the optimal alignments between m traces and the process model.The theorems of finding an alignment,an optimal alignment and all of the optimal alignments were proposed in the transition system,the log-synchronous net was presented,and the correctness of A+ and A++ algorithms could be explained.The simulations of AoPm method were carried out an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lignment methods based on ProM platform,the artificial model on online shopping and the generated event logs.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me taken to compute transition systems of AoPm method was reduced exponentially and the space complexity had a polynomial decline than the traditional alignment method.To show the adapt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o logs and models with real-lifecomplexity,several real-life logs and models were analyzed.AoPm method breaks through the thought of the alignment between only one trace and the process model,realizes the alignments between batch traces in the event log and the process model,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conformance checking between traces in the event log and the process model.【总页数】17页(P611-627)【作者】田银花;杜玉越;韩咚;刘伟【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系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相关文献】1.基于扩展广义随机Petri网的舰炮维修过程模型 [J], 刘勇;徐廷学;周洪庆2.基于Petri网的虚拟维修作业过程模型分析 [J], 王霞3.基于Petri网的事件日志与过程模型对齐方法 [J], 田银花;杜玉越;韩咚;刘伟4.基于Petri网分析技术的BPMN2.0过程模型的语义分析 [J], 王冶青5.基于随机Petri网的邻避冲突演化过程模型及情景仿真分析——以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 [J], 全雄伟;左高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Petri网的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理 框 架 内 的 9大 知 识 领 域 与 五 个 过 程 组 、 目三 约 束 、 目任 务 和 项 目资 源 等 四 大 重 点 问 题展 开讨 论 。 采 用 事件 驱 动 的 思 项 项 想, 实时地 表 示 了项 目的任 务 、 源分 布 和 资 源状 况 。 资
【 关键词 】 项 目管理 ;e i 生命周期 ; : P t 网; r 业务 流程 ; 竞争 力
一
性 的 工作 . 因此 它 们包 含 一 定程 度 的不 确 定 性 . 织 在 实 施 项 加 以运 营 的 , 具 有 一 定 的 不确 定 性 , 项 目分 为几 个 阶段 是 一 组 并 将 目时 通 常会 将 每 个项 目分 解为 几 个 项 目阶 段 .以便 更 好 的 管 理 个 很 好 的 做法 。 目生命 周 期 指 的就 是这 样 一 系列 阶段 的集 合 。 项
项 目的 任务 、 源 分 布和 资 源 状况 。 资
2 基 于 P 网的 项 目生 命 周 期管 理 、 e
项 目范 围 是指 项 目要努 力 实 现什 么 .客 户或 项 目发起 人要 通 过 项 目获得 什 么 样 的产 品 或 服 务 。项 目管 理 中 常用 工作 分解
针 对 项 目管理 中 的复 杂 性 和不 确定 性 . 应用 基 于 P 网 的 结 构 WB e S表 示 范 围 , p 网 中可 以采 用 分层 技 术 表 示 , 图 在 e 如
务 对 有 限 资源 的竞 争 及 由 此引 起 的 项 目活 动延 迟 缺 乏 应 有 的 考 22项 目的 三项 P 不 - ! 每 一 个 项 目都 会 在 不 同 的程 度上 受 到 范 围 目标 、时 闻 目标
时延 Pt 网具 有 并 行 、 发 、 ei r 并 同步 资源 分 享 的特 性 . 时 还 和成 本 目标 的约 束 .这 些 约 束 条 件在 项 目管 理 中有 时 被 称 为项 同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系统建模及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系统建模及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工作流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企业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建设中。
工作流系统可以通过定义业务流程、分配和监控任务、调度和协调操作,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并且能够对业务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流程再造、优化和协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绩效。
Petri网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用于描述并发系统和分布式系统中各种复杂的交互关系,可以对系统进行可视化的建模和分析。
Petri网模型具有形式化语义,能够严格定义系统中各种事件发生的时序关系,并能自动生成系统行为的执行路径,便于对系统行为进行仿真和分析。
因此,将Petri网应用于工作流系统的建模和实现,能够提高工作流系统的可视化、可靠性和灵活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选题目标和研究内容选题目标:本课题旨在基于Petri网对工作流系统进行建模和实现,实现对工作流系统的可视化、可靠性和灵活性的提升。
研究内容:1.研究工作流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分析现有的工作流系统的建模和实现的方法和技术,探讨工作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2.研究Petri网的基本原理、语法和语义,分析其在工作流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和优势,探讨Petri网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及其实现。
3.基于Petri网模型,设计和实现具有可视化和灵活性的工作流系统,实现对工作流系统的自动化调度和任务执行、监控和管理。
4.测试和优化工作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分析Petri网建模对工作流系统的贡献和实际应用效果,从而验证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结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1.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研究,掌握工作流系统的发展状况、Petri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现状等,为本课题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2.系统分析法:通过对工作流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和特性,设计系统的架构和模块,明确系统开发和实现的路线和方法。
Petri网模型

1960年德国Carl Adam Petri博士首次提 出 Petri网是一种图论工具,适于对离散事 件动态系统建模 Petri网广泛应用于制造系统、计算机系 统、通讯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Petri网基本术语
资源:系统中发生变化所涉及的与系统状态有 关的因素,如原料、部件、产品、人员、设备、 数据等 状态元素:资源按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分类,每 一类存放一处,则该处抽象为一个相应的状态 元素,称为S元素(state element),资源的状态 由对应元素的状态表示 库所:状态元素又称库所(place),库所不仅 表示一个场所而且表示在该厂所存放了一定的 资源
AGV开始输送1个零件 零件被AGV输送 从系统卸下已加工好的工件 零件加入MC1队列 零件加入MC2队列
变迁有下述9种
1)
2)
3) 4)
5)
制造系统Petri网示例
6)
7) 8)
9)
MC1开始加工1个工件 MC2开始加工1个工件 由MC1进行加工 由MC2进行加工
制造系统Petri网示例
Petri网新进展
并发(Concurrence)
t1
t2
t3
t1 , t2 , t3同时可以发生变迁
同步(Synchronization)
p1
t1
t1的激发当且仅当p1中有令牌
Petri网常见结构
合并(Merging)
t1 t2 p1
t1 , t2 , t3变迁后同时到达p1
t3
紊乱(Confusion)
t1
t2
t3
库所、迁移的物理含义
库所表示资源的某种状态 迁移表示资源某种状态的开始或结束
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研究

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研究
舒启林;王成恩
【期刊名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年(卷),期】2005(011)008
【摘要】为了建立完整、可重用、高度一致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提出了一种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的体系框架.该框架由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过程模型、扩展企业资源模型和产品信息模型组成.重点对组成产品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产品制造阶段及产品支持服务阶段各模型的组成、表达及其各阶段模型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应用层、服务层和数据层的3层信息体系结构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框架,支持网络环境中产品数据分布式互操作.
【总页数】7页(P1051-1056,1063)
【作者】舒启林;王成恩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004;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艺信息模型 [J], 舒启林;王成恩
2.关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中物理模型的探讨 [J], 侯晓林
3.基于元模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研究 [J], 江伟光;武建伟;潘双夏;郭峰
4.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制造信息模型 [J], 舒启林;王成恩
5.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模型 [J], 刘雪梅;何玉林;王旭霞;甘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生态化设计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生态化设计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价格和质量,而是要拥有更多的功能、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好的生态系统。
因此,生态化设计已经成为产品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也是企业重要的管控手段之一。
但现有的生态化设计方法主要关注产品的使用和处理阶段,忽略了整个生命周期。
所以本文旨在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探讨生态化设计,以实现产品的整体优化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逐步探索以下步骤:1、总结生态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2、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确定各个阶段的关键点;3、提出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化设计方法;4、通过实验验证产品生态化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生态化设计的概念、特点、原则和应用;2、产品生命周期的定义、特点和分类;3、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生态化设计方法,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处理和再生利用等方面;4、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实验验证生态化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
技术路线:1、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生态化设计方法提出——>实证研究2、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论总结四、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对于产品设计和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成果如下:1、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化设计方法的提出,为企业提供了更新更加完整的产品设计方法;2、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减少了企业的环境影响;3、为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的优势。
卡尔文循环的Petri网模型研究

卡尔文循环的Petri网模型研究摘要介绍了基本的Petri网模型,并建立了生化反应模型的时延Petri网,再运用Petri网建立了卡尔文循环的Petri网模型,最后分析了卡尔文循环的总反应式,并说明了此模型的可达性。
关键词Petri网;卡尔文循环;生化反应在后基因组时代,生物过程的模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力地支持生物学家及其他研究人员在医学和制药等领域的研究[1]。
在生物过程模拟的研究中,如何直观地表达复杂的生物模型是一个难题,也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Petri 网是对分布式系统进行描述和建模的工具之一,它是一种动态的图形工具,除了具有类似流程图、框图和网图的可视化描述功能外,还可以通过标记(token)的流动来模拟实际系统的动态行为。
Petri网还是一种数学工具,可以通过状态方程、代数方程和其他数学方法来分析系统的行为[2]。
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在于: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蓄积太阳能量和环境保护。
光合作用的研究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3]。
而在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同化又是重要的一方面。
高等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生化途径有3条:卡尔文循环、C4途径和景天科酸代谢途径,其中卡尔文循环最为基础,同时只有这条路径才具备合成淀粉等产物的能力。
本文以卡尔文循环为基础,建立了卡尔文循环的Petri网模型。
1基本Petri网模型定义1:Petri网∑=(P,T,F,K,W,M,I)(1)P={P1,P2,…,Pn}为有限的库所集,T={t1,t2,…tn}为有限的变迁集,P∩T=?覫,F?哿(P×T)∪(T×P)为有限的关系集。
(2)W∶F→{0,1,2…},称为权函数;K∶P→{0,1,2…},称为容量函数;I∶T→R称为时间函数。
(3)M∶P→{ 0,1,2…},称为系统的一个标识,满足条件:?坌p∈P∶M(p)≤K(p),M0称为系统的初始标识。
定义2:设∑=(P,T,F,W,M0),t∈T,则t在标识M下的发生规则:?坌p∈°t∶M(p)≥W(p,t)(1)对于变迁t∈T,M[t>的条件:?坌p∈°t-t°∶M(p)+W(t,p)≤K(p)?坌p∈°t∩t°∶M(p)+W(t,p)-W(p,t)≤K(p)(2)若M[t>,则在标识M下,变迁t可以发生,同时要经过I(t)个时间单位t的发生才结束。
基于Internet的产品全寿命周期信息模型研究

关 键 词 : 品 仝 寿命 周 期 ; 拟 盘 业 ; 息 模 型 产 虚 信
中 圈 分 类号 : 2 3 F 7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蝙 号 :0 1 8 0 ( 0 2 0 — 0 5 0 10 — 4 92 0 } 10 0 — 5
Res ear f Pr ch o odu ie— cl nf m aton ct L f cy e I or i M odel B指从 调查 、 思 、 计开始 , 是 构 设
经过试 制 、 制造 、 售 、 期使用 和维 护 , 至报废或 销 长 直 被其它 产品所替 代 为止所 经历 的整个 时期 ,亦即 产 品的 “ 一生” 。从设 计 人员 接受用 户 的要求 并着手进
Z HANG Jn n ;L iW e qa g I u — o g U Ch n-u n i—o g e n in ;L AO J n- n ;S u — a l s y
 ̄ ho ol Maa e ettU T n gm n t S ,
4 0 7,C ia 30 4 h ) n
l 引
言
养、 坏、 损 修理 和 长期使 用 , 到 由于 物理 磨损 失 去 直 其 固有功 能而报废 ,或 由于无 形磨损导致 若继 续使 用在 经济 上不合算 而被 新 的产品所代替 为止 ,产 品 的“ 半生 ” 后 才告结 束 。 一般而 言 , 品的“ 产 后半 生 ” 远
比 “ 半 生 得 多 。 前 长 在 产 品 竞 争 日益 激 烈 的今 天 , 由 于科 学 技 术 的 广 泛 应 用 以 及 各 种 产 品性 能 和 技 术 复 杂 程 度 的 迅 速
维普资讯
《 科 掌 )o 年・ 6 第1 软 2 2 第1卷- 期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0002 ;东北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
摘 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和信息管理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但迄今为止 的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信息管理层面上,而对过程管理的研究则仅仅停留在直观的说明上。在对产品全 生命周期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 网作为表达工具,建立了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模型,形 式化地表达出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活动在信息意义上的并行性,为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 的仿真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模型; 网 中图分类号: 3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 - 4939( 2006 ) 02 - 0021 - 04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管理产品从需求、 规 划、 设计、 生产、 经销、 运行、 使用、 维修保养、 直到回 收再用处置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与过程, 它 [ 1] 既是一门技术, 又是一种制造的理念 。 自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提出以来, 人们对 其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研 究主要集中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支撑环境、 体 系结构及系统开发应用等技术上面, 即主要集中在 [ 2 8] 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管理上面 。虽然人们 认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对产品 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管理, 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 本身的研究却停留在直观的说明上。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 在详细分析产品全生命周 期过程的基础上, 借助软件工程领域对软件生命周 [ 9] 期过程 的研究成果, 利用 A G 过程模型 的表 达工具, 建立基于 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模 型, 形式化地表达出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过程的 并行性和集成性, 使人们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进 行仿真和评价成为可能。 1 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分析 的有序集。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任务 ( 包括产 品设计、 工艺设计等) 都是通过一定的过程完成的, 构成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 1.1 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过程分析 人们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总是按照一定顺 序逐步进行的。一般说来,总是先从产品要实现的 总体功能出发,从系统层次构思产品方案、逐步细 化,并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子系统、组件、部件、形 状,最后才会进行到确定参数这样的底层工作。从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品设计过程具有渐进演进的 性质。 工艺设计的任务主要是确定产品的制造工艺及 相应的后勤支持。主要任务包括:确定产品制造在 理论上的可行性、工艺过程系统的一般特性、专用 设备的选用、产品特有的工艺流程及维修测试计划 等等。实际上,工艺设计过程是递阶的,即可以先 构造一个抽象的工艺设计框架,然后按照正确的步 骤填入越来越详细的信息。工艺设计所需要的产品 设计信息也不一定要一次性提供,可以采用增量方 式提供。例如,工艺设计的主要问题是产生切削加 工特征序列,并为某一特征选取可行工艺过程、步 骤,而选择正确的机床或工具以及切削加工参数则 可以在工艺设计的后期设定。递阶的工艺设计过程
1.3 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角色定义 于人们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直观了解,且适宜 为描述方便起见,本文给出产品全生命周期过 � � � � � 于过程管理的角度出发,采用基于 网的过程 程中的主角和配角定义。主角是指在产品全生命周 描述工具,给出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模型。 期的特定过程起主要作用并承担该阶段主要任务的 � � � � � � � � � � .C .B 等 人基 于高级 网— — — [10] 功能领域或该领域的技术人员;配角是指在产品全 � � � � � � � � � ( / )网 提出了描 述软 件 生命周期的特定过程起辅助作用的功能领域或该领 [9 ] � � � � 生命周期过程演进的 A 过程模型 。本文在 域的技术人员。 此基础上,针对产 品全生命周期 过程的特点,对 根据以上定义和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不难得 A 过 程 模 型 中 的 过程 行 为 描 述 作 了 改 进。 出以下结论:主角和配角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不同 [9 ] A 过程模型的详 细描述参见文献 ,下面 仅 过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该结论说明,虽然产品开 对本文所做的改进作简要说明。 发成员共同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过程,但 � � � � � � � 在 A 过程 模 型 中, 过 程活 动 ( 不同领域中的成员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不同过程所 � � � � � A ) 定义是通过高级 网 表达的。过 程 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不同的。如市场人员在需求分析 � � � � � � � � 活动模块对应于 网中的库所 ( ) 、变迁 过程中是主角,而在后续过程中则是配角。 � � � ( ) 、弧 A ( A ) 等等。过程活动 的 2 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模型 � 状态由 网的标记 给出。事 件用变迁 表示, 2 .1 过程描述工具 本文主要从既便于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又便 事件的发生( 表现为相应变迁 的激活) 是通过 将 输入库所的托肯转移到输出库所来改变过程活动的
22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 006 年 6 月
不仅可以使其与产品设计过程并行、交互地进行, 消除产品设计过程中不现实、不合理的要求,而且 缩小了工艺设计过程涉及的搜索空间,减少了搜索 时间,提高了工艺设计的效率。 1.2 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视图 综合以上对产品设计过程和工艺设计过程的分 析,本文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假设 1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 一定的过程完成的; 假设 2 :所有过程都可分为计划和实施两个子 过程,计划子过程是对实施子过程的设计; 假设 3:所有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 及后续相关过程) 都是递阶的渐进演进过程; 假设 4:所有过程能够开始和进展所需的输入 信息以及过程的输出信息都经历了一个从定性到定 量、从模糊到清晰直至最后确定的渐进过程,过程 的输入信息可以由紧前过程的输出信息逐渐提供。
从过程研究的观点看, “过程” 一词不仅指传统 意义上的制造过程, 而且泛指企业内所有活动组成
*
基金项目:国家“ 十五” 重大攻关课题项目( 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20 01BA 20 1A 14) 收稿日期:20 06 - 0 3 - 20 作者简介:郭秀英(19 62—) ,女,辽宁营口人,讲师,工程师; 徐洪学(19 62—) ,男,辽宁庄河人,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在产品制造的传统组织结构模式下,产品制造 的各过程分离进行并具有串行性,各过程的中间信 息不能为其它过程所共享,过程间的通讯只能通过 产品设计规格、工艺设计计划等这样的最终输出来 实现的,并且前一过程的输出是后一过程的输入, 也是后续过程开始的必要条件。 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并行性,就必须 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所有过程进行集成,从而实现 各过程中间信息的共享,这些被集成了的产品全生 命周期过程囊括了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 根据上述基本假设,可以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 过程视图,如图 1 所示。不难发现,在产品设计和 工艺设计过程中就已经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做了 详尽的规划。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过程在信息意义 上是并行进行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是在产品设 计和工艺设计过程 中确定、并 在后续过程中实 现 的。
第 13 卷第 2 期 � � � � � 辽东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 13 . 2 � � � � 200 � � � 6 � � 年 � � � 6月 � � � ( ) . 200 6
基于
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模型研究
*
郭秀英 ,徐洪学
( 1.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营口
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