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型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第二章-软件过程

软件工程第二章-软件过程

编码
运行 时期
1.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是软件工程最早的范例,
也称经典生命周期,它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顺序的软 件开发方法,从用户需求规格说明开始,通过计划、 建模、构建和部署的过程,最终提供一个完整的软件 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沟通 项目启动 需求获取 策划 项目估算 进度计划 项目跟踪
… 框架活动 # n 动作 # n.1 任务集 …… 动作 # n.m 任务集 工作任务、工作产品、 质量保证点、项目里程碑
工作任务、工作产品、 质量保证点、项目里程碑
只有一种软件过程吗?
软件过程的种类很多,区别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组成过程的各个活动(包括普适性活动)、动作和任务,及其相互依 赖的关系都可能不同; 动作和任务的细化程度可能不同; 工作产品的定义和要求可能不同; 质量保证活动的应用方式可能不同; 项目跟踪和控制活动的应用方式可能不同; 过程描述的详细程度和严谨程度可能不同; 客户和利益相关者对项目参与的程度可能不同; 软件团队所赋予的自主权可能不同; 队伍组织和角色的明确程度可能不同。
下优先级进行增量开发:
第一个增量实现基本的文件管理、编辑和文档生成功能



; 第二个增量实现更加完善的编辑和文档生成功能; 第三个增量实现拼写和文法检查功能; 第四个增量完成高级的页面布局功能; ……
增量模型的特点
增量过程模型综合了线性、并行、演化三种过程流的
特征。
对于每个增量,使用的是线性过程流;
过程流
过程流(process flow):描述了在执行顺序和执行时
间上,如何组织框架中的活动、动作和任务。 大致有四大类不同的过程流: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首先,感谢您对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的需求。

以下是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的完整答案。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1 问题1. 什么是软件工程?答:软件工程是一种应用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来开发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的学科。

1.2 问题1. 什么是软件?答: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

第二章:软件过程模型2.1 问题1. 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类型?答: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螺旋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等。

2.2 问题1. 瀑布模型的特点是什么?答: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顺序模型,以阶段划分为基础,每个阶段的任务在进入下一个阶段前必须完成。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3.1 问题1. 软件需求描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软件需求描述需要包括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等。

3.2 问题1. 什么是需求跟踪?答:需求跟踪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建立需求和软件项目中其他相关工件之间的关联,确保需求的准确实现和变更的有效管理。

第四章:软件设计4.1 问题1. 软件设计的目标是什么?答:软件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确定软件的整体结构和组成部分,确保软件满足需求并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第五章:软件测试与维护5.1 问题1. 什么是软件测试?答:软件测试是一种评估和改进软件质量的过程,目的是发现错误并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5.2 问题1. 什么是软件维护?答:软件维护是指在软件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改进,以满足用户需求和修复错误。

第六章:软件配置管理6.1 问题1. 软件配置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答:软件配置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软件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可控性和可追踪性,以及保持软件配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2 问题1. 软件版本控制是什么?答:软件版本控制是指对软件的不同版本进行管理,包括版本的创建、检出、合并和更新等操作。

至此,我们完成了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的完整答案。

软件工程第2讲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软件工程第2讲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7P32: 2.9.2P23: 2.2 P25: 2.3P34: 2.9.3模型构造多使用脚本语言、基于现有基础代码库、UI工具制作,制作过程一般不会考虑性能、稳定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迭代-递增生命周期模型递增也是软件工程的一个固有特性P27P26: 2.5P28P29P30 2.7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8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以人为本我相信没有比面对面交流更高效的沟通渠道了•尊重和信任激发个人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个体的潜能。

•基于互相信任的前提,敏捷提倡自治的全功能团队。

在工作形式上,整个团队平时坐在一起工作,从物理空间上创造了更加便捷面对面的沟通机会。

•要摒弃这种重流程和重工具,提倡轻量级流程和轻量级工具,而这些流程和工具又在促进个体交互。

比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使用Trello、Jira、Keynote等工具。

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价值导向为客户交付可工作的软件是我们的核心目标•我们应该尽早交付可进行端到端测试的代码,该目标决定了我们不应该花过多精力在面面俱到的文档上。

•但这不代表我们要抵制任何文档。

实践证明,轻量级的文档策略有助于团队高质量交付可工作的软件。

•在开发过程中,交互设计原型也是一种轻量级文档,交互设计师交付可以尽早地跟团队和客户进行确认验收的核心业务场景的原型,快速收集反馈。

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客户团队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真正想要的价值•让客户也作为团队的一分子,跟客户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取代敌对的谈判关系。

•需求的变化往往来自客户,让客户参与进来可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尽早的发现变化,从而尽早采取解决方案。

软件工程实践中的敏捷开发与迭代开发模式4

软件工程实践中的敏捷开发与迭代开发模式4
对比传统开发模式的优劣
敏捷开发的优势
快速响应变化的需 求
敏捷开发能够灵活应对客户需 求的变化,提高项目适应性
提高客户满意度
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提升团队合作与沟通 效率
通过持续交付高质量软件产品, 满足客户需求
敏捷开发强调持续集成和自动 化测试,确保软件质量
通过每日站会等实践,促进团 队合作与信息流畅
Scrum框架
断的实践来实现。
团队协作与沟通
敏捷团队中的沟通 模式
团队协作中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协作工具的运用
包括面对面沟通、使用协 作工具进行远程沟通等方

团队成员地域分布、文化 差异等可能导致的挑战, 需要通过沟通和协调解决
团队可以使用Slack、 Microsoft Teams等工具
提高效率
团队绩效评估与优化
软件工程实践中的敏捷开发与迭代开 发模式
制作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 录
第1章 软件工程实践与敏捷开发 第2章 敏捷开发中的用户故事 第3章 敏捷团队与团队协作 第4章 敏捷开发的风险管理 第5章 敏捷开发中的质量保障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01
第1章 软件工程实践与敏捷开发
介绍软件工程与敏捷开发
新兴技术和方法
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
挑战应对
面对未来的挑战
结语
感谢观看,如果有任何问题或想要讨论更多 内容,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结语补充
在软件工程实践中,敏捷开发与迭代开发模式起着 重要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这两种开发模式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希望本章内容 能为您的软件开发实践带来启发和帮助。
风险管理与迭代改进
实例分析
持续改进策略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第三版-郭宁主编-课后习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第三版-郭宁主编-课后习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第三版-郭宁主编-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软件工程引论1.在下列选项中,(D)不是软件的特征。

A.系统性与复制性 B. 可靠性与一致性 C.抽象性与智能型 D.有形性与可控性2.软件是一种(B)产品。

A.有形 B. 逻辑 C. 物质 D. 消耗3.软件工程是一种(A)分阶段实现的软件程序开发方法。

A.自顶向下B. 自底向上C. 逐步求精D. 面向数据流4.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不同,软件工程是一门(B)学科。

A.理论性 B. 工程性 C. 原理性 D. 心理性5.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性质不同,软件工程着重于(C)。

A.原理探讨 B. 理论研究 C. 建造软件系统D. 原理性的理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软件工程的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B.软件工程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C.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客户机/服务器技术D.20世纪80年代软件工程学科达到成熟7.软件工程方法学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软件管理学和软件工程经济学,它要达到的目标是(D)A.管理开发人员,以开发良好的软件B.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开发优秀的软件C.消除软件危机,达到软件生产的规模效益D.以基本的社会效益为基础,工程化生产软件第二章软件生命周期及开发模型1.软件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分析、编码、(B)、维护等活动。

A.应用 B. 测试 C. 检测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2.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多中,下列项目中,(C)不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A.螺旋模型 B. 增量模型 C. 功能模型 D.瀑布模型3.软件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时(D)A.需求分析阶段 B. 总体设计阶段 C. 测试阶段 D. 维护阶段4.瀑布模型是一种(D)A.软件开发方法B. 软件生存周期C. 程序设计方法学 D.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5.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由于其特征而一般称其为(A)A.瀑布模型B. 对象模型C. 螺旋模型D. 层次模型6.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D)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详细设计阶段B. 总体设计阶段C. 可行性研究阶段 D. 需求分析7.增量模型是一种(B)的模型A.整体开发B. 非整体开发C. 灵活性差D.较晚产生工作软件8.(C)是指模拟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A.模型B. 最初模型C. 原型D. 进化模型9.建立原型的目的不同,实现原型的途径也有所不同,下列不正确的类型是(B)A.用于验证软件需求的原型B. 垂直原型C.用于验证设计方案的原型 D.用于演化出目标系统的原型10.原型化方法是一种(A)型的设计过程。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第一章:导论
1.1 软件工程概述
1.2 软件工程的定义和特点
1.3 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2.1 瀑布模型
2.2 增量模型
2.3 螺旋模型
2.4 敏捷开发模型
2.5 DevOps模型
第三章:需求工程
3.1 需求获取与分析
3.2 需求规格说明
3.3 需求验证与确认
3.4 变更管理
第四章: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结构化设计
4.2 面向对象设计
4.3 软件架构设计
4.4 系统建模
4.5 设计原则和模式
第五章:软件测试与维护5.1 测试基础知识
5.2 测试设计技术
5.3 测试用例编写
5.4 软件维护流程及策略5.5 缺陷管理
第六章:软件项目管理6.1 项目启动与规划
6.2 项目进度管理
6.3 资源管理
6.4 风险管理
6.5 团队协作与沟通
第七章:软件质量保证和评估
7.1 质量保证概述
7.2 质量标准与度量
7.3 代码审查
7.4 归纳测试
7.5 质量评估与改进
第八章:软件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
8.1 软件工程伦理概述
8.2 软件专业人员责任
8.3 知识产权保护
8.4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
结语: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涵盖了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和要素。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学习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良好的软件开发习惯和职业道德意识,为将来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型和方法

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型和方法

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型和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模型和开发方法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开发模型可以指导开发过程中的活动顺序和活动内容,而开发方法则是指定这些活动所需的规程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和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一、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最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之一。

它将软件开发划分为一系列连续的阶段,每个阶段只能在前一个阶段完成后才能开始。

瀑布模型包含以下几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用户需求和开发目标。

设计阶段:基于需求分析结果,设计软件系统。

编码阶段:根据设计文档编写代码。

测试阶段: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不同层次上对程序进行测试。

维护阶段:在发布软件后,修复所有错误并保持软件正常运行。

瀑布模型的优点在于它使得开发流程清晰明了,并可以确保每个阶段的顺利进行。

但瀑布模型也有缺点,如需求不完整和变化过多等问课导致开发周期和成本不断增加。

二、原型模型原型模型是一种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的模型。

第一个阶段将制定基础设施和需求规范,第二个阶段则基于第一个阶段的结果创建原型并进行测试。

原型模型的优点是很容易理解和操作,另一个优点是由于早期原型的创建和测试,开发团队可以很早地发现和解决缺陷。

但是,由于原型的形成和测试,这种模型需要更多的开发时间和资源。

三、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比较灵活的一种方法。

它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较小的迭代版本,每个迭代版本都包含完整的软件开发周期。

迭代模型包含以下几个阶段:计划阶段:确定软件开发目标和计划。

迭代开发阶段:分阶段迭代地开发软件。

评估阶段:在每个迭代的末尾对软件进行评估。

完成阶段:成功完成迭代过程并发布软件。

迭代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反馈和变化,同时也减轻了客户需求课程进一步增加的风险。

但是,由于分阶段迭代,该模型可能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费用资源。

四、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以对象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技术。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软件被视为一组相互作用的对象,每个对象都具有属性和方法。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第2章软件生存周期及开发模型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第2章软件生存周期及开发模型
第2章軟體生存週期及開發模型
本章學習內容: 1.掌握軟體的生存(生命)週期的概念 2.明確學習軟體過程模型的意義 3.掌握各種過程模型的特點與適用範圍 4.掌握面向對象軟體過程模型的內容與過 程
第2章軟體生存週期及開發模型
2. 1 軟體過程概述
2.1.1 軟體生存週期
軟體的生存週期指軟體產品從功能確 定、設計、開發成功、投入使用,並 在使用中不斷修改、完善,直至被新 的軟體所替代而停止該軟體的使用的 全過程。
第2章軟體生存週期及開發模型
2.2.4 螺旋模型
第2章軟體生存週期及開發模型
改進的瀑布模型
第2章軟體生存週期及開發模型
2.2.2 原型模型
1.快速原型方法 快速原型方法是原型模型在軟體分析、設計 階段的應用,用來解決用戶對軟體系統在需 求分析上的模糊認識。 快速原型法的特點: 快速原型是用來獲取用戶需求的,或是用來 試探某種設計是否有效。一旦需求或設計確 定下來,原型就將被拋棄。
第2章軟體生存週期及開發模型
瀑布模型的缺點 階段與階段劃分固定,階段間產生大量的文檔, 極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由於開發模型呈線性,當開發成果尚未經過測試 時,用戶無法看到軟體的效果,這些問題往往會 導致開發出來的軟體不是用戶真正需要的軟體; 無法通過開發活動澄清本來不夠確切的軟體需求, 因此,需要返工或者不得不在維護中糾正需求的 偏差; 由於固定順序,前期工作中造成的差錯越到後期 階段所造成的損失越大,為了糾正偏差,需要付 出高昂的代價。
第2章軟體生存週期及開發模型
2.2 典型的軟體過程模型
軟體過程模型 把軟體生存週期中各項開發活動的流程用一 個合理的框架——開發模型來規範描述,這 就是軟體過程模型 。 軟體過程模型是從一個特定的角度表現一個 過程,主要根據軟體的類型、規模,特別是 軟體的開發方法、開發環境等多種因素確立 過程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0 月下午 5时29 分20.10. 2217:2 9October 22,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0 月22日 星期四 5时29 分22秒1 7:29:22 22 October 2020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下午 5时29 分22秒 下午5时 29分17 :29:222 0.10.22
功能
结构设计 说明
详细设计
图 2-3 ANSI模型
计划
分析
设计
编码
编码
测试
运行 评价
设计 需求 计划
图 2-4 b模型
5
(2) 渐增模型 (Incremental Model)
详细
可行性 确认
需求 确认
产品 设计 检验
增 量1
设计 校验 编码 单元 测试
增 量2 详细
设计
集成 测试 检验
校验
详细
编码 单元
升级
设计并集成系统控制
维护
3
图2 -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2.2 软件开发模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1)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定义阶段
计划
1970 W.Royce
需 求分析
开发阶段
设计
编码
运行、维护阶段
测试
图2-2 瀑布模型
运行维护
4
瀑布模型的变种:
运行
维护 测试
需求 分析
编码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7:2 9:2217: 29:2217 :2910/ 22/2020 5:29:22 P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0.2 217:29: 2217:2 9Oct-20 22-Oct-2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7:29:2 217:29: 2217:2 9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基准
客户评估
开发计划
需求 软件产 详细 需求 品设计 设计
集成与
确认
编码
提出修改意见
图 2-10 螺旋模型
测试计划
验设证计确认集成单测元试测试
实 验收
现 测试
实施工程
开发 验证11
(5) 喷泉模型
概 括
• 无隙性,复用 • 概括、聚集
对客观世界 的模型化
验收 入库聚调试ຫໍສະໝຸດ 集编码设计
分析
图 2-11 喷 泉模型 12
什么? 3. 模型和工具的区别是什么? 4. 简述一下软件开发模型。 5. 举例说明哪些项目的开发使用与原系概念模型和螺
旋模型,哪些不适用于采用这两种模型?
18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0.2220. 10.22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0.2 220.10. 2217:2 9:2217: 29:22October 22, 2020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0月22 日星期 四下午 5时29 分22秒1 7:29:22 20.10.2 2
第2章 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工程研究室
1
基本内容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目的: 指导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2
2.1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SDLC,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
目效对帮培维增标地最助训护强定 确 制 为 启:运终台计并构检开转培安义认定项动保行用,划增建验发换训装支问系项目项收确建划产案与建计证户由强实软并调数与系持题统目安目集定立分生管议划系的技计现件测整据文统阶分的进排信系需需并理阶统支术算阶的试原档段设设设设设设析可度人息统求求评人段在持人机段部型计计计计计计阶行表员需发的估员安员系件并应用系并细段性求现优可一设装组统集用户统集节的先替起计后成成程界界成的原级换审阶有网序面面数原型方查段络结据型构库化
执行与修订
操作规格
转换规格
(面向问题) (面向实现)
测试
图 2-9 可操作式原型
提交的系统
10
(4)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制定计划
风险
风险分析
确定目标 选择方案 设定约束
风险
分析
分析
风险
风险 分析
识别风险 排除风险
可运行
需求、生命 周期计划
分析 原型1 原型2 原型3 软件
原型
模拟 模型
(6)其他软件开发模型
可重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 构件集成软件开发模型 ✓ 基于智能的软件开发模型 ✓ 形式化的软件开发模型 ✓ 并发的软件开发模型
13
可重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 Software Reuse Model )
J.C.Jones于1984年提出的。
软件计划
需求分析
软件设计
实现
测试
可重用构件库
16
小结
软件开发模型是 软件开发全过程、活 动、任务的结构框架
软件生命周期各个 阶段及各阶段的任务
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知道做什么 原型模型-快速开发 增量模型-并行开发 螺旋模型-风险驱动 喷泉模型-重用
各模型优点、缺点
17
习题
1. 什么是软件的生命周期? 2. 软件生命周期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0/22/
2020 5:29:22 PM17:29:222020/10/22
规格说明 可运行原型
原型评价
最终系统设计
最终系统实现
图2-7 快速原型模型
8
原型模型的种类: 抛弃式原型、进化式原型、可操作式原型
计划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运行
计划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运行
计划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运行
图 2-8 进化式原型
9
操作模型 (Operational Model)
运行,维护
图 2-12 软件重用模型
14
构件集成模型
图 2-13
用户通信 用户评估
计划
风险分析
候选构件
进行下一次 迭代
在构件库中 查找构件
提取构件

将新构件 存入库中
是否存在 构件?

15
产品开发与发布
智能模型
获取 需求
需求分析
具体描述
验证
维护
优化
程序
调整
图 图2-124-9智智能能模模型型
知识库/ 专家系统/
实 现 部
设计
校验
编码
单元
测试
测试 集成 测试 检验

集成

测试
检验

系统
图2-5 渐增模型 测试
确认 6
构件1
规格说明
设计
实现集成
交付
构件2
规格说明
设计
实现集成
交付
构件n
规格说明
设计
实现集成
交付
图 2-6 渐增模型
7
(3)快速原型模型
(Rapid Prototyping Model)
需求分析
原型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