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97.29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试题及答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0 道)1.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正确错误2. 贫富差距太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
()正确错误3. 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最基础的条件。
()正确错误4. 解决“三农问题”必然要伤害到城市和工业的利益,伤害到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
()正确错误5.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治国理政,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也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
()正确错误6. 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看城市像欧洲,看农村像非洲”。
因此,城市不需要再发展了,只需要全力发展农村。
()正确错误7.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正确错误8. 在基本建设投资方面,政府不应该只管城市而不管农村。
正确错误9. 农民数量多,素质比较低,收入水平低是理所应当的。
()正确错误10. 农村社会保障就是农民生活最低保障。
正确错误二、单选题(15 道)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人民的长远利益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全会提出来的。
A. 十五届三中B. 十五届五中C. 十六届三中D. 十六届五中3. 2006年我国取消了“三提五统”后,农村的教育经费由()统筹。
A. 乡B. 县C. 合作社D. 市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发展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5. ()是农村的基础制度。
A. 经营制度B. 土地制度C. 支持保护制度D. 金融制度6. 我国开始进行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是在()A. 2001年B. 2002年C. 2003年D. 2004年7.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新增加的财政支出中,新农村资金的比重应该高于()A. 15%B. 20%C. 30%D. 40%8. 2008年中央1号文件的基本精神是()A. 发展现代农业B.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 多予少取放活D. 加大支农力度,强化农业基础9. 解决好()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城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工作会议)【精品范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城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工作会议)同志们:这次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的主要的任务是,传达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我区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全面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建设城郊新农村的各项任务。
区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二月中旬召开专题会议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研究,会后又组织专班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前不久,区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了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我区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城郊新农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思路。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排在首位。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确立工农互动、城乡一体的观念,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各项事业建设,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第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其中消费是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的考试

考试标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85 分及格。
所属课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倒计时 53:8一、判断题(10 道)1. 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看城市像欧洲,看农村像非洲”。
因此,城市不需要再发展了,只需要全力发展农村。
()正确错误2. 外汇储备越多,越能体现我国的经济实力。
()正确错误3. 基尼系数越大,说明贫富差距越大。
正确错误4. 由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
正确错误5. 今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消费。
()正确错误6. 农民数量多,素质比较低,收入水平低是理所应当的。
()正确错误7. 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最基础的条件。
()正确错误8. 农村社会保障就是农民生活最低保障。
正确错误9. 解决“三农问题”必然要伤害到城市和工业的利益,伤害到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
()正确错误10.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正确错误二、单选题(15 道)1. 我国开始进行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是在()A. 2001年B. 2002年C. 2003年D. 2004年2. 2007年7月全国人大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A. 农民生产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合作社D. 合作小组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理论是()A. 马列主义B. 以人为本思想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4. ()是农村的基础制度。
A. 经营制度B. 土地制度C. 支持保护制度D. 金融制度5.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主要是靠()A. 出口B. 内需C. 进口D. 投资6.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作为基本方向。
A.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B. 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C. 走合作化农业现代化道路D. 走传统农业化道路7.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发展()农业为切入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本次得分97.14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您的得分:97.14!恭喜,您通过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的考试!一、判断题(10 道)1. 外汇储备越多,越能体现我国的经济实力。
()正确错误2. 今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消费。
()正确错误3. 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最基础的条件。
()正确错误4. 由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
正确错误5. 解决“三农问题”必然要伤害到城市和工业的利益,伤害到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
()正确错误6. 农村社会保障就是农民生活最低保障。
正确错误7.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正确错误8. 农民数量多,素质比较低,收入水平低是理所应当的。
()正确错误9. 贫富差距太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
()正确错误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合的保障水平要逐步提高。
正确错误二、单选题(15 道)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人民的长远利益2. ()是农村的基础制度。
A. 经营制度B. 土地制度C. 支持保护制度D. 金融制度3.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主要是靠()A. 出口B. 内需C. 进口D. 投资4.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
A. 改革创新B. 培养现代农民C. 发展现代农业D. 建设新型农村5. 我国开始进行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是在()A. 2001年B. 2002年C. 2003年D. 2004年6. 2006年我国取消了“三提五统”后,农村的教育经费由()统筹。
A. 乡B. 县C. 合作社D. 市7.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作为基本方向。
最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城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城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工作会议)一、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排在首位。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确立工农互动、城乡一体的观念,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各项事业建设,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第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其中消费是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是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又可以直接促进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积 极 探 索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有 效 方 法 和 途 径 . 得 了 一 取
定 成效 。
一
、
把 发 展 农 村 经 济 和 增 加 农 民收 入 作 为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农业、 循环 农 业 , 造现 代农 业 展 示 带 。 挥龙 头企 业 辐 射 带 打 发 动 作 用 . 托 重 点项 目实 施 。 一 步 优化 产 业 结 构 , 大 优 势 依 进 壮 产 品 基 地 规模 . 育 一 批 “ 态 品牌 、 色 品 牌 、 产 地 品牌 ” 培 生 特 原 。 新 增 造 林 面 积 1 亩 . 造 津 芦 公 路 沿 线 葡 萄 发 展 带 . 极 0万 打 积 发 展 林 畜 、 菌 、 粮 等 林 下经 济 。 高 单 位 土地 综 合 产 出 效 林 林 提 益 . 大 农 民致 富 的 “ 色 银 行 ” 不 断 完 成 农 业 综 合 开 发 项 做 绿 。
殖 基 地 、 津 腾 龙 公 司 肉 鸡 基 地 、 毛 兔 养 殖 基 地 等 项 目 实 天 长 施 规 模 化 养 殖 小 区 .全 县 规 模 化 养 殖 小 区 累 计 达 到 1 1个 。 8
更新 观 念 和 改 变 精 神 面 貌 的 物 质 基础 改 善 人 居 环 境 必 须 坚 持 以农 民 为 本 , 农 民 的切 身 利益 放 在 首 位 。 年 来 , 把 近 宁河 县
为“ 乡风 文 明 、 容 整 洁 、 理 民 主 ” 供 坚 实 的 物 质 基 础 , 村 管 提 也
才 能得 到 广 大 农 民 的 拥 护 、 持 和 参 与 。为 此 , 支 宁河 县 把 发 展 农 村 经 济和 增 加 农 民 收 入 作 为 第 一 要 务 紧抓 不 放 , 实 抓 出 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测试题

C支持保护制度 D金融19、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A)作为基本方向。
A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B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C走合作化农业现代化道路D走传统农业化道路20、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A)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
A改革创新 B培养现代农民C发展现代农业 D建设新型农村二、多项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包括(ABCD)A第一要义是发展B核心是以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发展有三个拉动因素(ACD)A出口 B进口C投资 D消费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是(ABCDE)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E管理民主4、以下对政策性金融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贷款期限较长B利息较低C是国家办的,不同于商业性金融机构D主要追求社会事业的发展,国家基础条件的改善5、三农问题是指(ABC)A农业 B农民C农村 D农学6、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现阶段要按照(ABC)的要求处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
A工业反哺农业 B城市支持新农村C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D农业支持城市7、我国过去的财政支出存在(AB)的问题。
A重城轻乡B重工轻农C重乡轻城D重农轻工8、当今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ABCD)A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B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C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D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9、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按照(ABCD)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A产权明晰 B用途管制C节约集约 D严格管理10、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ACD)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标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理论与政策》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
倒计时 27:24 您的得分:97.29!恭喜,您通过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由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
正确
错误
2. 解决“三农问题”必然要伤害到城市和工业的利益,伤害到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
()
正确
错误
3. 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最基础的条件。
()
正确
错误
4. 贫富差距太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
()
正确
错误
5. 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看城市像欧洲,看农村像非洲”。
因此,城市不需要再发展了,只需要全力发展农村。
()
正确
错误
6.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
正确
错误
7.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治国理政,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也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
()
正确
错误
8. 外汇储备越多,越能体现我国的经济实力。
()
正确
错误
9. 基尼系数越大,说明贫富差距越大。
正确
错误
10.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 取消了“三提五统”以后,农村的教育经费是由()统筹的。
A. 乡镇
B. 县
C. 地方财政
D. 中央财政
2.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主要是靠()
A. 出口
B. 内需
C. 进口
D. 投资
3. 2008年中央1号文件的基本精神是()
A. 发展现代农业
B.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C. 多予少取放活
D. 加大支农力度,强化农业基础
4.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作为基本方向。
A.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 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
C. 走合作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D. 走传统农业化道路
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6. 解决好()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A. 社会稳定
B. “三农”
C. 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
D. 安全生产
7. 我国开始进行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是在()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8.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
A. 改革创新
B. 培养现代农民
C. 发展现代农业
D. 建设新型农村
9. 2006年我国取消了“三提五统”后,农村的教育经费由()统筹。
A. 乡
B. 县
C. 合作社
D. 市
10. ()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
A. 经营制度
B. 土地
C. 支持保护制度
D. 金融
11.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到,到二〇二〇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二〇〇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消除。
A. 全部
B. 大部分
C. 彻底
D. 基本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全会提出来的。
A. 十五届三中
B. 十五届五中
C. 十六届三中
D. 十六届五中
13.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发展()农业为切入点。
A. 科技化
B. 大型化
C. 合作化
D. 标准化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理论是()
A. 马列主义
B. 以人为本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5.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
A. 农民
B. 领导
C. 政府
D. 党
三、多选题(10 道)
1.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包括()
A. 第一要义是发展
B. 核心是以人为本
C.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 我国过去的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A. 重城轻乡
B. 重工轻农
C. 重乡轻城
D. 重农轻工
3. 三农问题是指()
A. 农业
B. 农民
C. 农村
D. 农学
4. 从2004年以来,中央在农村实行的补贴政策有()。
A. 粮食直补
B. 良种补贴
C. 农机具购置补贴
D. 农资综合补贴
5.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助于()。
A. 提高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B. 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C. 降低农民市场经营成本
D. 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
6. 要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加大金融机构对于支农资金的投放力度
B. 完全按照商业化的思路来解决农村的资金
C. 大力发展合作金融
D. 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投入力度
7.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A. 依法
B. 平等
C. 自愿
D. 有偿
8.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现阶段要按照()的要求处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
A. 工业反哺农业
B. 城市支持新农村
C.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D. 农业支持城市
9. 以下对政策性金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贷款期限较长
B. 利息较低
C. 是国家办的,不同于商业性金融机构
D. 主要追求社会事业的发展,国家基础条件的改善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A. 政府是主导
B. 农民是主体
C. 农民是主导
D. 农民既是主体又是主导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