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第二次月考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1小题,总分56分)1.(6分)随着第四纪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腹地的气候发生冷暖、干湿变化,许多湖泊周边出现一圈圈如同树木年轮的同心圆状湖堤。
这些湖堤记录了湖泊“退缩的足迹”。
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相邻古湖堤的相对高度,可推测当时的()A.水量变化B.盐度变化C.水温变化D.含沙量变化2.与现代相比,高原腹地湖泊最高湖堤形成时期的气候()A.干热B.干冷C.冷湿D.暖湿3.为获悉最髙湖堤出现时的气候特征,还可进一步考察当地的()A.植物种类B.地貌特征C.湖底沉积物D.湖水矿化度2.(6分)古生物化石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龙鸟化石出土于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岩层中,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后经证实为一种生活于侏罗纪时期的小型食肉恐龙。
读图,回答1~3题:1.火山灰在喷发过程中首先经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2.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A.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B.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C.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3.利用中华龙鸟化石,可以( )A.确定地层绝对地质年代B.提供生物进化的证据C.复原古生代的辽西环境D.分析全球地壳运动过程3.(4分)中国新闻网2020年5月25日18:27:15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下降趋势。
卷云,属于高云,云底一般在4 500至10 000米。
结合图1“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1~2题:1.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图1中的( )A.②增强B.③增强C.⑤减弱D.④减弱2..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气会使图1中的( )A.①减弱B.②增强C.⑤增强D.④增强4.(4分)下图显示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与3 000米高空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地面上甲乙两地相差28千米。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A. 等效替代B. 实验归纳C. 理想实验D. 控制变量【答案】C【解析】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设想了一个斜面实验:将两个斜面对接起来,当小球一个斜面滚下,会滚上第二斜面,如果摩擦力越小,在第二斜面上滚上的高度越大,设想没有摩擦力,小球会达到相等的高度,将第二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这里伽利略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能力.物理学上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有:等效替代法,归纳法,演绎法,控制变量法等.2. 某同学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 )A. 3m/sB. 5 m/sC. 6 m/sD. 9 m/s【答案】A3. 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有许多重大发明,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牛顿运动三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 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B. 物体的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C. 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答案】B【解析】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物体的速度改变时,合力一定不为零,故B正确;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受力无关,故D错误。
4.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从B点到C点速度增加了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 1:1B. 1:2C. 1:3D. 1: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对AB和BC两段分别列方程即可就得AB与BC的位移大小之比.对AB过程,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可得,对BC过程可得,联立解得,C正确.5. 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0~1s内,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在1s~2 s内,加速度反向,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匀减速运动,到2s末时速度为零.2s~3 s内加速度变为正向,物体又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重复0~1s内运动情况,3s~4s内重复1s~2 s内运动情况.在0~1s内,物体从静止开始正向匀加速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直线,1s末速度,在1s~2 s内,,物体将仍沿正方向运动,但要减速,2s末时速度,2s~3s内重复0~1s内运动情况,3s~4s内重复1s~2s内运动情况,综上正确的图象为C.6. 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量相等.材料相同的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沿相同的粗糙斜面上滑,其中A是匀速上滑,B是加速上滑,C是减速上滑,而斜面体相对地面均处于静止状态。
河北省高碑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励志班)含答案

高一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励志班)17.11。
22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图一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图二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一中象鼻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二中的()A.甲B.乙C.丙D.丁2.图二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为冷却凝固作用B.②为重熔再生作用C.⑤为外力作用D.⑥为变质作用3.塑造桂林象鼻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波浪侵蚀4。
下列岩石中按成因属于同一类的是( )A. 花岗岩、玄武岩、砾岩B. 砾岩、板岩、页岩C。
砾岩、石灰岩、页岩D。
大理岩、板岩、玄武岩5. 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 花岗岩和页岩B. 大理岩和砂岩C。
砾岩和板岩D. 石灰岩和页岩“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
“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 )A. 花岗岩和石灰岩B。
大理岩和砂岩C。
石灰岩和玄武岩 D. 砂岩和片麻岩7. 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 “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B。
“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C。
“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D. “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 A、B分别属于( )A。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
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C.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D。
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9. 下列地形区的成因与图中所示的边界类型一致的是()A。
喜马拉雅山 B. 日本群岛C. 东非大裂谷D. 马里亚纳海沟10.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①“U”型冰川谷②夏威夷群岛的形成③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④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 如图为某地未倒置岩层的垂直剖面图,地表在甲地层之上界,图上不同的图例和甲至辛的标示分别代表不同的岩层.丁层与庚层都为火成岩侵入岩层,其中丁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
推荐-浙江省嘉兴一中2018学年高一下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数学 试题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2018年5月命题人:王英姿 吴献超 审题人:沈志荣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数列{}n a 满足)(,1,2*11N n a a a n n ∈-=-=+则数列{}n a 的通项为 ( ) A .n 2+1 B .n+1 C .1-n D .3-n 2.在等比数列中,32,31,891===q a a n ,则项数n 为 ( ) A .3B .4C .5D .63.如果0,0a b <>,那么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A.11a b< < C.22a b < D. ||||a b > 4.在等差数列{}n a 中,,6,5462+=-=a a a 那么=1a ( ). A.-9 B. -8 C. -7 D. -45.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122336a a a a +=+=,,则7a = ( ) A .64 B .81 C .128 D .2436. 等比数列{}n a 中,===+q a a a a 则,8,63232 ( ) A .2B .21C .2或21D .-2或21-7.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之和为n S ,已知47a a +=20,则=10S ( ) A .90 B .120 C .40 D .1008.在等差数列{}n a 中102-=n a n ,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 ) A.54S S < B.54S S = C. 56S S < D. 56S S =9.等比数列{}n a 中,481,3S S ==,则12S 等于 ( )A .4B .7C .9D .1010.{}n a 是等差数列且171074=++a a a ,771454=+++a a a .若13=k a ,则k为 ( ) A.16 B.18 C.20 D.22 11.a 、b ∈R ,当a >b 和a 1>b1同时成立时,a 、b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ab >0 B.ab <0 C.-b >0>-a D.-a >0>-b12.等差数列{a n }和{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与Tn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有nn T S =132+n n , 则55b a 等于 ( ) A.32 B. 149 C. 3120 D. 1711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 每小题4分, 共28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的横线上. 13.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n n S n -=22,则n a = _____________。
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巴东一中2018级高一春季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普霞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多年以前中国诗人艾青先生写过几句诗: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出现,当然是因为有了蚕丝,有了丝绸,有了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
所以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在北京的舞台上出现了一部影响巨大的舞剧《丝路花雨》。
这部舞剧不仅在北京好评如潮,一票难求,后来这部剧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累计演出场次高达1800多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观众通过这部舞剧,了解丝绸之路,欣赏中国的艺术,也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
可以说,这个舞剧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依然在当今社会发生着,所塑造的人物依然活在我们周围。
如舞剧所塑造的美好艺术形象“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取自于敦煌壁画,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妙飘逸的审美观。
随着舞剧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演出,这个艺术形象也深入到欧洲、美洲、非洲很多国家的观众脑海里,成为关于中国、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个标志性记忆。
这样一部作品唤醒了大家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激活了历史想象,再现了历史上的辉煌。
好的艺术作品的力量很大,因为它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给人以教育、给人以联想、给人以启迪。
所以它产生的作用是超出文化,超出艺术的。
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留下了痕迹的东西,文学和艺术都不会忘记,多年以后会重新用艺术的形式再现那段历史。
凡是精心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必定给现代的人以很多的启迪,除了让我们通过这样一种艺术欣赏来回顾历史之外,也会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面对现实,创造新的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的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矛盾,但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善的、真的、光明的总是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1.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中不能完全对应的是A. 金属氧化物、氧化铁、FeOB. 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SO2C. 含氧酸、次氯酸、HClOD. 正盐、纯碱、Na2CO3【答案】A【解析】【分析】A. 氧化铁为三氧化二铁,不是氧化亚铁;B. SO2为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C. 次氯酸酸根离子中含有1个O原子,其化学式为HClO3;D. 纯碱为碳酸钠,属于正盐。
【详解】A. FeO为氧化亚铁,而氧化铁为三氧化二铁,其化学式为:Fe2O3,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 二氧化硫的分子式为SO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HClO为次氯酸,其酸根离子中含有1个O原子,属于含氧酸,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 Na2CO3的俗名为纯碱,属于正盐,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2.下列错误的是A. 氢氧化铝可作胃酸中和剂B. 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 漂白粉可作消毒剂D. 晶体硅可作光导纤维【答案】D【解析】【分析】A. 氢氧化铝为弱碱,能与HCl反应,而且没有腐蚀性;B. 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C. 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D. 二氧化硅具有光学特性,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详解】A. 氢氧化铝能与HCl反应,而且没有腐蚀性,所以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故A项正确;B. 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所以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故B项正确;C. 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C项正确;D.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晶体硅,故D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侧重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
其中D选项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是常考点,也是易混知识。
硅单质常用于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与计算机芯片等;二氧化硅是石英、水晶、玛瑙及光导纤维的成分;硅酸盐常用于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学生要理清这些物质的用途,不可混为一谈。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成绩册

校名次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第 2 页,共 18 页
第 1 页,共 18 页
豫海回民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成绩册
学号
6 8 4 5 5 4 1 6 23 5 10 46 30 50 55 40 11 13 12 61 41 16 5 5 17 32 2 8 56 31 53 8 19 13 22 21 46 33 4 35 43 6 11 12 57 2
96 95
85
71 76
65
68 79
48
57 44
70
45 78
67
77 65
83
49 39
47
84 71
82
马慧霞
马勇文 杨雪 黑娟 买志林 李晓梅
83 85 93 98 94
103
71 104 52 96 44
59
78 39 89 49 71
68
54 58 54 64 84
74
92 83 87 74 49
53
地理 81 87 54 89 85 47
57
总分
578 577 577 576 575 574 573 573 573 571 570 570 569 569 569 569 568 568 567 567 566 565 564 564 563 563 563 562 562 561 560 559 559 558 557 557 556 555 554 554 553 553 553 552 552 552 551
上海市学年三林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月份月考试卷

三林中学高一月考数学试卷 2019.03 一. 填空题 1. 与角136π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大小是 2. 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6π,半径为2,则扇形的弧长为 3. 若2cos()23πα+=,则sin α的值是 4. 若角120-︒的终边上有一点(3,)a -,则实数a 的值5. 已知3sin()45πα+=,则cos()4πα-的值是 6. 若tan 2α=,则sin cos αα的值是7. 化简tan()cos(2)cos(2)cos(3)sin(3)πθπθθπθππθ+⋅+⋅-=--⋅-- 8. 如图,矩形ABCD 由两个正方形拼成,则CAE ∠的正切值为9. 若sin2sin αα=-,(,)2παπ∈,则tan2α的值是 10. 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角正弦值为45,则顶角的余弦值是 11. 已知对于任意实数x 满足sin 3cos sin()x x A x ϕ+=+(其中0A >,[0,2)ϕπ∈), 则有序实数对(,)A ϕ=12. 已知1sin cos 2αβ=-,则sin cos βα的取值范围是二. 选择题13. 终边落在直线3y x =上的角α的集合为( )A. {|,}6k k πααπ=+∈Z B. {|,}3k k πααπ=+∈ZC. {|2,}6k k πααπ=+∈Z D. {|2,}3k k πααπ=+∈Z 14. 如果点(sin cos ,cos )P θθθ⋅位于第三象限,那么角θ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5. 如果2tan()5αβ+=,1tan()44πβ-=,那么tan()4πα+的值是( ) A. 1318 B. 1322 C. 322D. 31816. 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的是( )A. 对于任意的α、β值,使得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恒成立B. 不存在α、β值,使得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C. 存在这样的α、β值,使得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D. 不存在无穷多的α、β值,使得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三. 解答题17. 化简:(sec cos )(csc sin )sin 2x x x x x --.18. 已知tan α、tan β是方程2670x x ++=的两个根,求证:sin()cos()αβαβ+=+.19. 已知sin cos 2αα-=,(0,)απ∈,求tan α的值.20. 如图,单位圆(半径为1的圆)的圆心O 为坐标原点,单位圆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 与钝角α的终边OB 交于点(,)B B B x y ,设BAO β∠=.(1)用β表示α;(2)如果用4sin 5β=,求点(,)B B B x y 坐标.21. 设角α、β满足0βαπ<<<,且cos cos 0αβ+=,sin sin 1αβ+=.(1)cos()αβ-的值;(2)α、β的大小.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6π 2. 3π 3. 23- 4. 5. 35 6. 257. 1- 8. 139. 10. 725 11. (2,)3π,2(2,)3π12. 11[,]22-二. 选择题13. B 14. D 15. C 16. D三. 解答题 17. 12.18. 略.19. tan 1α=-.20.(1)322παβ=-;(2)247(,)2525-.21.(1)12-;(2)56απ=,6π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8.5.31)友情提示:1.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卡请不要折,以免影响到机读扫描,试卷考完后自己保留。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答题区域内。
3.请保持卷面的整洁,注意把握好时间,并做到诚信应考。
第I卷阅读题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逡巡(qūn xún)瓮牖绳枢(yǒu)羽扇纶巾(lún)六艺经传(zhuàn)B.数罟(cùgǔ)度长絜大(xié)锲而不舍(qì)万乘之势(shènɡ)C.凝噎(yē)歆享牲醴(xīn)金石可镂(lòu)还酹江月(lèi)D.崤函(xiáo)鲈鱼堪脍(huì) 似蹙非蹙(cù)锄櫌棘矜(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畏途巉岩瘦削不堪放诞无礼听萧鼓B.善假于物玉簪螺髻良将劲驽销锋镝C.横绝峨嵋敛声屏气搵英雄泪隳名城D.一蓑烟雨钩戟长铩内帏厮混争喧豗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劝学(劝勉) 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君子不齿(并列) 金就砺则利(磨刀石)B.闻者彰(清楚) 假舟楫者(凭借、利用) 秦人开关延敌(推延,推迟) 奋六世之余烈(功业)C. 河内凶(荒年) 请以战喻(比喻) 兵刃既接(已经) 王无罪岁(岁月)D.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风尚) 圣人无常师(固定) 无贵无贱(没有)4.对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然而不王者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④吾尝终日而思矣⑤蟹六跪而二螯⑥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⑦人非生而知之者A.①②/③⑦/④⑥/⑤B.①②/③⑤/④/⑥⑦C.①②/③⑤/④⑥/⑦D. ①②/③⑥/④⑤/⑦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③外连衡而斗诸侯④却匈奴七百余里⑤会盟而谋弱秦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⑧履至尊而制六合⑨吾从而师之⑩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A.①/②⑩/③④⑤/⑥⑦⑧⑨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⑥⑦⑧⑨/②⑤⑩/③④6.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①⑤⑧/②/③⑥/④⑦B.①⑤/②/③⑥/④⑦/⑧C.①⑤/②⑧/③⑥/④⑦D.①⑤⑧/②/③/④⑥⑦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
B.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的涵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行等。
C.古人有名有字。
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
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
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又如颜回,字子渊。
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古诗文阅读(31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8~11题。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
师事郑玄。
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
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
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
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
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
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
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
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
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
”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
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
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
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
”又密喻旨。
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
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
摄案问,具得情理。
迁太仆。
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选自《三国志•魏书•国渊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典:主管B.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劝:劝说C.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简:选择D.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散:分发9.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与例句中的“耻”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A.吾从而师之B.序八州而朝同列C.是故圣愈圣,愚愈愚D.天下云集响应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渊为官时在太祖府上经常直言正色地议论政事,直到退休办事都毫无私心,一辈子保持着谦恭节俭的品德。
B.国渊为太祖兴办屯田,从屯田项目的确定,民众、官吏的安置,到官员政绩的评定等都恪尽职守。
仅五年,就成绩斐然,颇受百姓欢迎。
C.国渊不仅免除了叛乱者非首犯的死罪,而且还在破贼文书上如实地报送杀敌数量,因立战功是在境内平乱,国渊还为此感到耻辱。
D.国渊在审理匿名信案件时,机智缜密,仅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就在都城里找到了引用《二京赋》的内容写匿名信诽谤朝政的人,弄清了全部的事实真相。
11.翻译: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把下面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临江仙辛弃疾老去浑身无着处①,天教只住山林。
百年光景百年心。
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试问浮瓜沉李②处,清风散发披襟。
莫嫌浅后③更频斟。
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注】①老去句:语本苏轼《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②浮瓜沉李: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后以“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暑行乐生活。
③后:略似今日口语中之“啊”。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点明自己年老体衰,闲居山林,奠定全篇基调;“无着处”,正话反说。
B.两个“百年"间隔反复,照应上文之“老去”,寓示自己一辈子被荒废。
C.下片开头两句写夏日行乐,表达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D.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
一些语句成为成语。
14.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每空一分,总分9分)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与《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一致的句子是:,。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 __,___ _____。
”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从师风尚难以恢复。
(3)荀子《劝学》中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形象的比喻作论证,进而推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参省才能达到“_________ _”的境界。
(4)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 __,_____ __”分别从侧面衬托和正面描写的角度刻画了周瑜担任三军统帅时年轻有为、踌躇满志的形象。
(5)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那样建立“_____ _”的功业,最终却落得一个“__ ___ __”的后果,词人在对孙权和刘裕进行赞扬的同时也对刘义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三、现代文阅读(23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10分)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
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
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
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
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
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
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
《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
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
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
”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
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