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2课 祖国统一大业(修改)
(新)中图版八年级历史下册4.2 祖国统一大业 (共32张PPT)

目录 contents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
Work seriously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为了 统一祖国 的大业, 邓小平 提出 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早为解决台湾问 题) 2.内容:“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 度”的简称。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大陆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地 区实行 资本主义 制度。(实行“一国两制”, 国家主权是统一的)课前预习Work ser Nhomakorabeaously
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汪道涵;辜振甫) 5.1995年,江泽民提出在坚持 一个中国 的原 则下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目录 contents
课堂探究 与检测
课堂探究与检测
Work seriously
合作探究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 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 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有力 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 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 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 谈话
课堂探究与检测
Work seriously
3.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 权的是( D)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 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 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4.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其理论依据是( D)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的构想
课堂探究与检测
Work seriously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祖国统一大业同步练习 中图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祖国统一大业同步练习 中图版两岸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一国两制湾 资本主义 一国两制 港澳台二、1997 中英 香港 1999 中葡 澳门三、毛泽东 邓小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江泽民 八项主张 海协会 海基会【问题1】 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探究:(1)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中国百年的民族耻辱,彻底结束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标志着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历史性步伐。
(2)也从实践上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为解决其他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3)“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功实践,对台湾同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理解了“一国两制”的精神和益处,近年来台湾同胞中认同“一国两制”的人数明显上升。
“一国两制”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使人们相信,“一国两制”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问题2】我国为何要和平统一台湾?探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1)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2)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
(4)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富强。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1.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
”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2.(2011·内蒙古包头)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八年级历史)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一、教材分析《祖国统一大业》——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讲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通过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让同学们认识到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国家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主要史实的,理解港澳回归的意义。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2.能力目标(1)讨论归纳: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2)阅读讨论:按“一国两制”构想和平统一海峡两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情感目标(1)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树立祖国完全统一必将实现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为实现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树立了有说服力的范例。
(2)难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四、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该年龄段的学生,非常喜欢寻求身边的历史,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愿意主动接受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利于课堂探究过程的进行实施。
五、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讲授法等六、探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设计思路:利用歌曲播放《七子之歌》,声情并茂的再现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忧国忧民,渴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增强学生思考、讨论、辩论的能力。
七、实施过程:课前准备:我提前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网络教室有目的的搜集与香港、澳门、台湾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分析资料等。
最新人教版历史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教案.doc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讲述的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流和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这些知识,涉及到许多时政热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行径的好素材,又是综合能力训练的重点。
因此,本节教材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析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进而阅读有关材料,理解“一国两制”方针在解决台湾问题和解决港澳问题的具体政策上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综合分析、阐释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通过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交流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港澳台问题来历的回顾,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及概念内涵,深刻理解“一国两制”能成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通过对台湾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
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分小组收集、整理祖国统一的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涵及解决港澳问题的历程。
【教学难点】认识台湾问题及探讨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投影播放《七子之歌》FLASH动画。
)刚才大家在大屏幕上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那么,歌曲中的“七子”又分别指的是什么呢?(投影展示《时局图》。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课 标 解 读
单 元 解 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重点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
2.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3. 海峡两岸的交往史实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地位
①历史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 一多民族国家 ②现实情况:各民族和谐相处,形 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
A.民主集中制的实行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中考真题演练
5.(2022·辽宁营口)2022年5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庆
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曲——《前》。歌曲呈现出香港政治稳定、经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展的繁荣局面。使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
起,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下列有关香港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下解决的 ②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④标志着祖国实现完全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4.(2022·贵州贵阳)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
使主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香港顺利回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 地位 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二)港澳回归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时间 意义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 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 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人教高二必修2_祖国统一大业30页PPT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人教高二必修2_祖国统一大业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川教初中历史八下《4第2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word教案 (4)

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设想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教材地位:本课为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2课。
“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和港澳回归的成功实践及海峡两岸的交往,既属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
尤其“一国两制”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本课的核心是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理论,是指导思想;港澳回归,两岸交往是其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结果、应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深度的选择上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教学目标:【内容标准】(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掌握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探讨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史实知道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识图,观看视频和讨论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回顾香港、澳门的过去,了解香港、澳门的现在,讨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港澳回归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体会香港、澳门回归的喜悦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通过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祖国统一的前景充满信心。
八下第四单元 第2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共29张PPT)

关于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
撒切尔夫人回忆录片段: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 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 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 愿又不得不做的。”
在历时两年22轮的谈判中,与邓小平同志的交锋,让撒切尔夫人这 位铁娘子不得不折服。从中可以让我们感悟到邓爷爷身上的什么品 质?英国不得不归还香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邓小平出众的外交才华以及他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同时也可以说明中国的国力与国际地位已大大提高,今非昔比。
现行的社会 生活方式 经济制度 法律 国际地位不变
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时间:
1997年7月1日(香港) 1999年12月20日(澳门)
香港特首董建华
澳门特首何厚铧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想一想
港澳回归的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血洗了 百年国耻,标志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在完成祖国大统 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回归之后,香港目前的发展态势比以前还要好
香港,澳门的明天会更好!
分组讨论: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
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 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 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1、港澳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 地位不断提高。 3、”一国两制”是收回台湾的最佳方 式。
1.两岸同胞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字,传统文 化 2.都是炎黄子孙,血脉相连 3.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4.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一、选一选 1、“一国两制”构想是在那一时期提出的( ) C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 提,他的提出着是( ) B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刘少奇 D 周恩来 3、澳门回归的时间是( A ) A 1999年12月20日 B 1999年7月1日 C 1997年12月20日 D 1997年7月1日 4、香港、澳门回归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 D ) A 胡锦涛 B 李鹏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 习
5.“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两种( C ) A.法制制度 B.政治制度 C.社会制度 D.经济制度 6.下列关于香港回归历史意义表述,不 正确的是( C ) A.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B.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③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练 习
3.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 最初动机是( D ) A.解决香港问题 C.推动对外开放 B.解决澳门问题 D.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4.正式宣布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 复行使主权的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于( B ) A.1982年 C.1987年 B.1984年 D.1992年
思考:港澳问题与 台湾问题的性质一 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后者是中国内政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代的两岸关系
“汪辜会谈”使海峡两岸关系进入新阶段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现代的两岸关系
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 导人首次握手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4月29日下午在人民大 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 主席连战。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这里七子分别是指哪七个地方 ?
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现代的两岸关系 1979年至1997年,两岸贸易额累计已达1164亿美元,大 陆已经成为台湾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
现代的两岸关系
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
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一国两制”的实施。
目前影响和平统一台湾的阻力是什么?
卖国贼陈水扁、吕秀莲 1、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 2、一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如美、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面中间配 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旗 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
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 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 门。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 清政府签定《中葡和好通商 条约》,正式强占了澳门地 区。
练 习
1.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 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C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C.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就
练 习
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就是( B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②香港、台湾也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以上史实说明了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之一。
近代的台湾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 本签定《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投降,台湾 在失去50年以后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台湾, 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至今。
练 习
7.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 A )
A.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
1842年 《南京条约》 割占
1860年 《北京条约》 割占
1898年 英国租借 新界
香港问题的解决:
1、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构想。
2、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 明》在北京签署。英国同意于1997年归还香港。 3、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欣赏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国殇》
第2课
祖国统一大业
第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者: 邓小平
?
2.针对问题:台湾问题 3.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 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地 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 为解决港澳台问题开辟了广阔前景。
第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时间: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 2.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3.意义: 洗涮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 加速了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台湾
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个国家”是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 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主 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在祖国统 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 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 变。“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在港、澳、台地区建立特别行政区,作为我国 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 有的高度自治权(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终审权, 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但不是完全自治,外交和 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
回归历程:
1、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葡萄牙国旗在澳门总督 府前,最后一次降落。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 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象征国家的统一, 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 分;莲花是澳门居民钟爱的花种,三朵含苞欲 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区有澳门半岛、氹仔岛 和路环岛组成,大桥和海水反映澳门的自然环 境;绿色象征着生机的祖国。
台 湾 问 题 的 由 来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 到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制造出台湾和 大陆的对峙与隔绝。
台湾的昨天
早在三国时,孙权派 大将卫温去夷州(今台 湾);到隋朝时,隋炀 帝派人去流求(今台 湾);元朝时设澎湖巡 检司,统管琉球(今台 湾);1662年,民族英 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 手中收复失去38年的台 湾;1684年清朝政府设 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第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 1、措施: 毛泽东“争取用和平方式但不放弃使
用武力解放台湾”
邓小平“一国两制” 江泽民“八项主张” „ „ 2、表现: 海协会和海基会的成立; 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3、趋势: 祖国统一。
练习
一国两制的含义:
前提: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