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土壤侵蚀程度和强度分级

合集下载

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分级标准

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分级标准

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分级标准一、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根据土壤侵蚀强度,将土壤侵蚀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其中,轻度侵蚀是指土壤流失量较小,植被覆盖度较高,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影响较轻;中度侵蚀是指土壤流失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低,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重度侵蚀是指土壤流失量大,植被覆盖度低,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二、植被覆盖度分级标准根据植被覆盖度,将植被覆盖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其中,低覆盖度是指植被覆盖度小于30%,中覆盖度是指植被覆盖度在30%-60%之间,高覆盖度是指植被覆盖度大于60%。

三、地表粗糙度分级标准根据地表粗糙度,将地表分为光滑、粗糙两个等级。

其中,光滑地表是指地表摩擦力小,易于水流流动;粗糙地表是指地表摩擦力大,不易于水流流动。

四、土地利用类型分级标准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将其分为农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用地五个等级。

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等;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等;草地包括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等;水域包括河流、湖泊等;其他用地包括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

五、气候类型分级标准根据气候类型,将其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个等级。

其中,湿润气候是指年降水量大于1000mm,半湿润气候是指年降水量在500-1000mm之间,半干旱气候是指年降水量在200-500mm之间,干旱气候是指年降水量小于200mm。

六、地形地貌类型分级标准根据地形地貌类型,将其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四个等级。

其中,山地是指地势高耸崎岖,坡度较陡;丘陵是指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缓;高原是指地势较高,起伏较小;平原是指地势平坦开阔。

七、水土流失面积分级标准根据水土流失面积大小,将其分为小、中、大三个等级。

其中,小面积是指水土流失面积小于100亩,中等面积是指水土流失面积在100-500亩之间,大面积是指水土流失面积大于500亩。

八、年侵蚀量分级标准根据年侵蚀量大小,将其分为小、中、大三个等级。

土壤侵蚀强度划分标准:

土壤侵蚀强度划分标准:

(1)土壤侵蚀容许量标准土壤侵蚀容许量是指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

因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区的成土速度也不相同,该标准规定了我国主要侵蚀类型区的土壤容许流失量:侵蚀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Et/(km ·a)]西北黄土高原区 1 ooo东北黑土区200北方土石山区200南方红壤丘陵区500西南土石山区500(2)水力侵蚀强度分级强度分级平均侵蚀模数[t/(km ·a)]微度侵蚀<2O0,500,1 000轻度侵蚀200,500,1 000~2 500中度侵蚀2 500~5 000强度侵蚀5 000~8 000极强度侵蚀8 000~1 5 000剧烈侵蚀>1 5 000(3)风蚀强度分级风蚀强度分级按地表植被覆盖度、年肼蚀厚度和侵蚀模数三项指标划分。

强度分级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 ) (ram) [t/(km。

·a)]微度>70 <2 <200轻度70~50 2~1O 200~2 500中度5O~30 1O~25 2 5OO~5 000强度3O~10 25~50 5 000~8 000极强度<10 50~100 8 000~15000剧烈<1O >100 >1 5 000除此外,还有面蚀、沟蚀、重力侵蚀等分级标准,此处不一一赘述。

“水”和“土”是水土流失的两个漉失主体,水土流失归根结底是土地表屡的侵蚀和水的流失。

而评价水土流失程度的量化指标,即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同时包括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指标。

我国目前采用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做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不仅混淆丁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也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和不严肃的,有必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笔者认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该体现同时含有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分级标准,缺一不可。

我国一些人习惯上将水土流失称为土壤侵蚀,把二者等同起来,混淆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为准确理解和认识水土流失的含义造成了混乱。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什么是土壤侵蚀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它不仅会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水力侵蚀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在降水、地表径流的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常见的水力侵蚀形式有面蚀、沟蚀等。

面蚀又包括溅蚀、片蚀等。

沟蚀则包括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等。

风力侵蚀则是在风力作用下,地表土壤、沙粒被吹扬、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往往比较严重,如我国的西北地区。

重力侵蚀是指在重力作用下,土体或岩体沿坡面向下移动的现象。

常见的重力侵蚀形式有崩塌、滑坡、泻溜等。

冻融侵蚀是在温度变化引起的冻融作用下,土壤、岩石等被破坏和搬运的过程。

这种侵蚀在高寒地区较为常见。

混合侵蚀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营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土壤侵蚀类型。

在对土壤侵蚀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该标准还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

这对于评估土壤侵蚀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主要依据土壤侵蚀模数、植被覆盖度、地面坡度等指标。

一般分为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六个级别。

微度侵蚀是指土壤侵蚀模数较小,植被覆盖度较高,地面坡度较缓,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情况。

轻度侵蚀时,土壤侵蚀模数有所增加,植被覆盖度有所降低,地面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侵蚀痕迹,但土地生产力仍能基本保持。

中度侵蚀时,土壤侵蚀模数进一步增大,植被覆盖度明显降低,地面侵蚀迹象较为明显,土地生产力开始下降。

强度侵蚀时,土壤侵蚀模数较大,植被覆盖稀少,地面侵蚀严重,土地生产力显著下降。

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则表示土壤侵蚀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对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201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201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2017土壤侵蚀是指地表覆盖层被雨水、河水、融雪等冲刷、冲刷而流失的一种自然现象。

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地资源流失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土壤侵蚀进行分类分级,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措施,对于减缓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我国发布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该标准是根据土壤侵蚀的程度、类型和影响等因素制定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该标准,土壤侵蚀被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侵蚀程度和影响程度。

首先,轻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受到轻微的冲刷和流失,通常表现为地表被冲刷出浅沟、浅坑,土壤流失量较小。

这种侵蚀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轻。

其次,中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受到中等程度的冲刷和流失,地表出现较深的沟壑、坑洞,土壤流失量逐渐增加。

这种侵蚀会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地表植被受损,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

重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受到严重的冲刷和流失,地表出现大面积的深沟、深坑,土壤流失量巨大。

这种侵蚀会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最后,特重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受到极其严重的冲刷和流失,地表出现大片的裸露土地,土壤流失量达到极大程度。

这种侵蚀会导致土地资源的彻底丧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除了侵蚀程度的分类外,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还考虑了侵蚀类型和影响程度。

侵蚀类型包括水蚀、风蚀、冻融蚀等,不同类型的侵蚀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有所不同。

影响程度包括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综合考虑了侵蚀的综合影响。

综上所述,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2017是我国对土壤侵蚀进行科学分类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于制定土地资源保护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08年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等2项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前言根据水利部2002年批准的水利技术标准修订计划,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l—2002),对《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共5章和2个附录。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取消了原标准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2、附录B中的B6和B8;2.改变了原标准的用词和用语说明、重新整合了附录B的内容;3.将原标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中的“强度”、“极强度”,分别改为“强烈”、“极强烈”,以免混淆概念。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段巧甫华绍祖史德明徐传早佟伟力宁堆虎鲁胜力秦百顺郭索彦张长印陈法扬史学正李靖王莹冯伟常丹东王海燕苏仲仁张大全丛佩娟李琦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蔡强国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3)3.1 一级类型区 (3)3.2 二级类型区 (3)3.3 范围及特点 (3)4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8)4.1 水力侵蚀、重力侵蚀的强度分级 (8)4.2 风力侵蚀及混合侵蚀(泥石流)强度分级 (9)5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11)附录A 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分级 (12)附录B 水力侵蚀模数的确定方法 (13)标准用词说明 (16)条文说明 (17)1 总则1.0.1 为了统一水土流失调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制定本标准。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一般按土壤遗传层侵蚀厚度或剩余厚度的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即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和严重侵蚀。

每个年级对应的特征如下:没有明显的侵蚀意味着土壤剖面a,b和c保持完整。

轻微腐蚀意味着a层的厚度大于1/2,B和C层的厚度完好无损。

中等腐蚀意味着a层的厚度小于1/2,而B和C层的厚度完好无损。

强度侵蚀意味着不保留层a,层B开始腐蚀和裸露,而层C保持完整。

严重腐蚀意味着A和B层没有保留,C层开始腐蚀和暴露。

扩展数据:土壤侵蚀分布在全球范围内,水蚀主要分布在50°N和40°s之间。

中国的水蚀地区主要分布在20°N和50°n之间。

风蚀主要发生在草原和沙漠。

美国,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分布国,南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也有较大的分布面积。

中国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西北的黄土高原,南部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北部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东北地区的低丘陵地带,四川盆地以及周围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中国的风蚀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的干旱早,半干旱地区以及沿海沙地。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范围遍布全国。

主要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

根据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的调查和统计,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1%,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为188万平方千米,冻融侵蚀面积为125万平方千米。

重力侵蚀分布在以上三种类型的土壤侵蚀中。

中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表松散和深厚,降雨强度高,开垦历史悠久,植被覆盖率低都是造成中国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土壤侵蚀的类型,程度,区域分布和潜在风险。

土壤侵蚀强度

土壤侵蚀强度

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强度,是指评价单元或地块上发生的土壤侵蚀模数的高低程度。

我国水蚀地区通常根据土壤侵蚀模数分为六级: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

那么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1)土壤侵蚀容许量标准土壤侵蚀容许量是指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

因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区的成土速度也不相同,该标准规定了我国主要侵蚀类型区的土壤容许流失量:侵蚀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Et/(km ·a)] 西北黄土高原区1000东北黑土区200北方土石山区200南方红壤丘陵区500西南土石山区500(2)水力侵蚀强度分级强度分级平均侵蚀模数[t/(km ·a)] 微度侵蚀2O0,500,1 000轻度侵蚀200,500,1 000~2 500 中度侵蚀2 500~5 000强度侵蚀5 000~8 000极强度侵蚀8 000~1 5 000剧烈侵蚀1 5 000(3)风蚀强度分级风蚀强度分级按地表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和侵蚀模数三项指标划分。

强度分级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a)(ram)[t/(km。

·a)]微度70 2 200轻度70~50 2~1O 200~2500中度5O~30 1O~25 25OO~5 000强度3O~10 25~50 5000~8 000极强度10 50~100 8000~15000剧烈100 15000此外,还有面蚀、沟蚀、重力侵蚀等分级标准,此处不一一赘述。

水土流失强度标准是反映水土流失程度的量化指标,在确定了水和土的容许流失量标准后,结合我国各地域的不同自然条件,把水土流失强度级别仍定为六个级别,即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并相应确定各级别的水、土流失模数。

笔者认为,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只是确定了土流失强度级别和对应级别的土壤流失模数,单独作为水土流失强度之一的土壤流失强度分级标准是可行的,但必须将土壤侵蚀模数改名为土壤流失模数。

第三章__土壤侵蚀程度和强度分级

第三章__土壤侵蚀程度和强度分级


大小。(P3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征单位面积年度侵蚀量时:t/(km2.a) 某区域某次降雨条件下单位面积侵蚀量时:t/km2 四、侵蚀深(P37) 侵蚀区域每年平均地表侵蚀的厚度(mm)。
二、部颁的分级标准
分级 无明显侵蚀 轻度侵蚀 中度侵蚀 强度侵蚀 剧烈侵蚀 指标 A、B、C三层剖面保持完整 A层保留厚度大于1/2,B、C层完整 A层保留厚度小于1/2,B、C层完整 A层无保留、B层开始裸露,受到剥蚀 A 、B层无保留, C层出露,受到剥蚀
二、水力侵蚀模数的确定方法
1、根据资料确定侵蚀模数
根据研究机构所代表的区域取得的实测径流泥
沙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得。这些资料包括:
标准径流场的资料; 全坡面大型径流场资料; 各类实验小流域的资料。
第一节

几个重要的概念
一、土壤侵蚀程度
定义:土壤原生剖面被剥蚀的厚度。



反映了:侵蚀结果;
目前的发展阶段; 土壤肥力水平。


二、土壤侵蚀强度
地壳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单 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 三、土壤侵蚀模数 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蚀强度分级
一、中国的土壤水力侵蚀强度分级定量指标 按1997年5月1日水利部颁布的SL190 96《土 1997年 日水利部颁布的SL190—96《 SL190 96 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进行。 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进行。
二、水力侵蚀模数的确定方法 1、根据资料确定侵蚀模数 根据研究机构所代表的区域取得的实测径流泥 沙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得。这些资料包括: 沙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得。这些资料包括: 标准径流场的资料; 标准径流场的资料; 全坡面大型径流场资料; 全坡面大型径流场资料; 各类实验小流域的资料。 各类实验小流域的资料。
第二节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一、定义 以土壤发生层被蚀去的厚度或残留的厚度为标准。
二、部颁的分级标准 分级 无明显侵蚀 轻度侵蚀 中度侵蚀 强度侵蚀 剧烈侵蚀 指标 A、B、C三层剖面保持完整 、 、 三层剖面保持完整 A层保留厚度大于 ,B、C层完整 层保留厚度大于1/2, 、 层完整 层保留厚度大于 A层保留厚度小于 ,B、C层完整 层保留厚度小于1/2, 、 层完整 层保留厚度小于 A层无保留、B层开始裸露,受到剥蚀 层无保留、 层开始裸露 层开始裸露, 层无保留 A 、B层无保留, C层出露,受到剥蚀 层无保留, 层出露 层出露, 层无保留
第三章
土壤侵蚀程度和强度分级
第一节 几个重要的概念
一、土壤侵蚀程度 土壤原生剖面已被剥蚀的厚度。 土壤原生剖面已被剥蚀的厚度。 反映了:侵蚀结果; 反映了:侵蚀结果; 目前的发展阶段; 目前的发展阶段; 土壤肥力水平。 土壤肥力水平。
二、土壤侵蚀强度 地壳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单 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 三、土壤侵蚀模数 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 大小。 表征单位面积年度侵蚀量时:t/(km2.a) 某区域某次降雨条件下单位面积侵蚀量时:t/km2 四、侵蚀深 侵蚀区域每年平均地表侵蚀的厚度(mm)。
<10 1-2 轻度
1010-25 2-3 中度
2525-35 3-5 强度
3535-50 5-7 极强度
>50 >7 剧烈
强度分级
3、重力侵蚀分级指标
崩塌占坡面 面积( 面积(%)
<10 轻度
1010-15 中度
1515-20 强度
2020-30 极强度
>30 剧烈
强度分级
部颁标准明确规定: 部颁标准明确规定: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必须以年平均侵蚀模数为 判断指标,只有缺少实测及调查侵蚀模数资料时, 判断指标,只有缺少实测及调查侵蚀模数资料时, 可以在经过分析后,运用参考指标进行分级, 可以在经过分析后,运用参考指标进行分级,各分 级的侵蚀模数与水力侵蚀强度分级相同。 级的侵蚀模数与水力侵蚀强度分级相同。
2、野外和室内人工模拟降雨 室内:国内有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 室内:国内有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 国外有美国国家侵蚀研究实验室。 国外有美国国家侵蚀研究实验室。
野外便携式: 野外便携式:
3、野外土壤侵蚀调查 坡面细沟和浅沟侵蚀量的量算; 坡面细沟和浅沟侵蚀量的量算; 竹签法等。 竹签法等。 4、利用小水库、塘坝等的淤积量测算 利用小水库、 5、利用《水文手册》年输沙模数资料,用泥 利用《水文手册》年输沙模数资料, 沙输移比进行推算。 沙输移比进行推算。 6、利用土壤侵蚀或产沙数学模型计算 如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如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A=RKLSCP
地类
坡度
5°-8°
8°-15°
15°-25°
25°35°
>35°
林 草 60-75 覆盖度 45-60 (%)
30-45 <30
轻度 轻度 轻度 中度 轻度
轻度 轻度 中度 中度 中度
轻度 中度 中度 强度 强度
中度 中度 强度 极强 极强
中度 强度 极强 剧烈 剧烈
坡耕地
2、沟蚀分级指标
沟谷占坡面 面积( 面积(%) 沟壑密度 (km/km2)
那么,如果要你去调查某地的土壤侵蚀状况, 那么,如果要你去调查某地的土壤侵蚀状况, 你能依据如上的定量分级标准判断该区的土壤侵 蚀状况吗? 蚀状况吗?
难!!!
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尽管有方法, 因为,尽管有方法,实际上侵蚀量是很 难获得的! 难获得的!
三、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参考指标 1、土壤侵蚀强度面蚀(片蚀)分级指标 土壤侵蚀强度面蚀(片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