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读记1课时
五年级语文窃读记第一课时教案

211教学模式
科目语文
年级五年级
教师陆淼
说明
谨对课时计划的各项目填写要求,说明如下:
1、指定时间。
填具编写课时计划的完成时间。
2、课题。
填具序码、课题的表述。
3、教学目的。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知识技能教育的内容;
②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③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4、重点。
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
5、难点。
教材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6、课堂类型。
单一课、综合课或者其它。
7、教学流程。
写清上课的结构为框架的对教材内容做教学法处理的内容。
●检测预习、交代目标、合作共享:师常规提问,检测生预习,生按提
纲自学、互学、组学,师生互动,交流研讨,教师适时点拨,共同解决问题。
●质疑问难、交流探讨:生质疑、探究,师释疑。
●新知检测、精设预习:巩固练、精化练、拓展练;师布置下一课时预
习内容。
8、预习案。
按格式精心设计,做到教师教学设计、预习案及学生预习集相吻合。
9、板书设计。
侧重对于年青教师的备课要求。
10、教学反思。
填写课堂教学效果,一分为二地检验教师备课的质量及学习学习状态做进一步地修改、完善。
“211”教学模式导学案(语文科)
教学反思
附课件:。
1《 窃读记》第1课时

1 窃读记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学会“踮、婪、辘”3个要求会认的字和“窃、婪、唾”3个要求会写的字,掌握“窃读记、贪婪、唾沫、知趣、饥肠辘辘、适宜”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受到感染。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的名人名言。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师:同学们,多年来我们一直和书形影不离。
在读书中,我们不仅能获取知识、学会思考,而且能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所以,读书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师: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
本文的作者林海音,从小就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
在她少年时期,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读书方式——“窃读”(教师相机板书“窃读”),陪伴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今天,让我们跟随少年林海音一起来感受她读书的乐趣吧。
【以轻松的谈话导入,开门见山地介绍作者不同寻常的读书方式,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欲望)。
】二、紧扣题眼,揭示课题1、教师在“窃”字下加上红色标记,请学生查字义。
这个“窃”字有多种含义,请同学们快速在字典中找出答案。
(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
)2、教师引导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师:那么,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吧。
1《窃读记》优教课件(第一课时)

窃读记
目录
初读感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认识多 音字“教”; 2、理解“窃读、贪婪、饥饿、惧怕、充足、 屋檐、饥肠辘辘”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窃读记
目录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连贯; 2、找出课文的生字和不懂的地方,画 出来,与同桌讨论交流。
窃读记
目录
词语学习Βιβλιοθήκη 窃读贪婪饥饿惧怕
充足
屋檐
饥肠辘辘
窃读记
目录
初读感知
仔细听读课文,标好自然段 的序号,弄清题目中的“窃读” 是什么意思。 (参考《窃读记》课文朗读)
窃读记
目录
课后作业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 3、完成老师推荐的优教通网上作业。
退出
窃读记
点击
目录
生字学习
窃 qiè 腋 yè 哟 yō 婪 lán 惧 jù
窃读 腋下 哎哟 贪婪 惧怕
辘 lù 炒 chǎo 锅 guō 踮 diǎn
饥肠辘辘 炒菜 锅子 踮起
撑 chēng 支撑
窃读记
点击
目录
生字学习
饿è
饥饿
碗 wǎn 碗口 酸 suān 心酸 柜 guì 柜台
充 chōng 充分 檐 yán 屋檐 皱 zhòu 皱纹
(第一课时)
目 Contents 录
02 03 04 05
01
人物介绍 初读感知
生字学习 词语学习
课后作业
窃读记
目录
人物介绍
林海音(1918—2001),原 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中国 台湾苗栗(lì)县。林海音自幼 在北京读书,1948年8月回到台湾, 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 始文艺创作,1967年创办《纯文 学》杂志。散文集《两地》;短 篇小说集《城南旧事》;长篇小 说《春风》、《晓云》等。
1.窃读记 - 1课时

三,预设问题(学生讨论)(8分钟)
1.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子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是什么?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你是从哪感受到的说一说。
问题引导下再学习
小组内交流展示问题
四,展示点拨质疑新知(10分钟)
动态生成纠偏
主备人
授课人
张玉洁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窃读记
时间
,
课型
新授课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能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学前准备
课本,小册子,作者简介
导学流程
学案(学生活动)
导案(教师活动)
一、自学导航(3分钟)
目标内容:
五,堂清(达标)训练(10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jù pà wū yán jī è chōng zú zhóu méi
( ) ( ) ( ) ( ) ( )
2、辨字组词
锅()柜()惧()饿()碗()
祸()拒()具()鹅()婉()
3、词语解释
贪婪:
饥肠辘辘:
白日梦:
依依不舍:
评价讲解
六.巩固提升(能力)3(分钟)
说一说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源自结七.布置作业1.本节作业:生字两遍带组词
2.下节预习:熟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心情的句子
教学反思
目标展示:”白板
导入新课方法:用幻灯片播放
二、自学内容6(分钟)
:自学生字生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自读课文,学习不认识的字并注音,学会14个生字,13个词语要会听写。
1、窃读记(1课时)

1、窃读记上课时间:第二周周二第一节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锅勺、踮起脚、惧怕、屋檐、哎哟”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4、学习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教学时间 :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学。
师:这篇课文选自林海音的成名作《城南旧事》。
“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请你打开书本,读读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二、自学。
1、熟读课文。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窃”是什么意思?三、互学。
1、小组交流。
(1)思考作者窃读的时间段?窃读的办法?窃读的感受?(2)你怎么理解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的”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身体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2、全班交流。
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待看阅读课外书持什么态度。
四、小结。
1、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纵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记叙了作者童年时的窃读经历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感悟: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粮食哺育的是我们的身体,书籍哺育的是我们的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多读书,读好书。
3、表扬学习认真的六人小组。
指出合作学习中的优点。
五、作业布置。
1、积累好词、佳句。
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2、收集名人的读书故事,制作一份手抄报。
1、窃读记(第一课时)

抓中心句、重点句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难点
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观察生活中书店人们的活动情况。
2、生字、词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
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五、留下悬念,布置作业
1、本节课,我们一道初步阅读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但要体会小姑娘哪种窃读时复杂的滋味,还要细细读课文,下节课我们接着读,认真体会。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
《窃读记》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支撑”等词语。
情感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我们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一单元1.窃读记一课时

作业安排
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教学反思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③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我们此时此刻无法亲身体会到窃读的滋味,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写得好,就能让我们如临其境,就能和作者的情感一起跳动。再去仔细的读读课文吧,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
结合画出的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2.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即时批注
一、导入
同学们,多年来我们一直和书形影不离,我门感觉到读书真的很重要。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读书滋味,跟着《窃读记》融入书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读书的滋味吧。(板书课题)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021年人教版《窃读记》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窃读记》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窃读记》第一课时教案1、查字游戏: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
2、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3、师板书“读”。
过渡: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
1、自由读课文:师: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或默读、或轻声读、或和同桌分段读等)。
2、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小结:原来课文记叙了(师板书:记)“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4、齐读课题:再读题,鼓励质疑:⑴再读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⑵质疑。
⑶师将问题的大致意思板书于黑板上:可能会问:“我” ___要偷偷的读书呢?“我”是怎样窃读的呢?“我”这样子读书又是怎样的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⑷师:古人云:“学贵质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你们能提出这么多好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懂这篇文章。
⑸师: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去反复读通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1、你最感兴趣的上哪个问题呢?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吗?2、根据学生的回答,机动教学:⑴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窃读的呢?①指数名学生答。
②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课件展示)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c、“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___。
”d、“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e、“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③师:再用心读读这些句子,你能从中 ___到什么呢?一句或几句都可以, ___长短不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重点语句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 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 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 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 边来了。 边来了。
理解重点语句 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 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 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 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 边来了。 边来了。
作业: 作业: 摘抄难写字词及自己感 受最深的句子, 受最深的句子,并试着体会 表达的情感。 表达的情感。
1、窃 读 记
默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读书有 什么不便之处?
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或是运用平时积累 的词语为“ 加个形容词或短语. 的词语为“读”加个形容词或短语
————————地读
如饥似渴 废寝忘食 津津有味 手不释卷 一丝不苟 快乐 无奈 心不在焉 一目十行 忐忑不安
jù
chōnɡ chōnɡ
yán n
chēnɡ chēnɡ
qiè
惧怕 充足 屋檐 支撑 窃读
chǎo ɡuō yō è zhòu
炒菜 锅勺 哎哟 饥饿 皱眉
shū guì gu suān diǎn dì zàn n
书柜 酸痛 踮脚 目的 暂时 wǎn 一 碗
字形识记 窃 惧 檐 碗
字形识记、 字形识记、辨析 窃( 窍( )惧( )俱( )檐( )瞻( )碗( )婉( ) )
请试着用恰当的方法体会下列
饥肠辘辘
窃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窃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作者窃读 的感受? 的感受?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 读的滋味 !
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窃读 时快乐又惧怕的滋味的?请画下来, 时快乐又惧怕的滋味的?请画下来, (注意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 语句。) 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