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西水力侵蚀强度分级面积统计
水土流失概念及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

水土流失概念及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
连米钧
(卫辉市水利局 ,河南卫辉 453100)
摘要“: 水”和“土”是水土流失的两个流失主体 ,水土流失归根结底是土地表层的侵蚀和水的流失。水土流失强度分级 标准应同时包括两个流失主体强度指标 。我国目前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做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不仅混淆了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且也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和不严肃的 ,有必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笔者认为 :水 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该体现同时含有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分级标准 ,缺一不可。
对水土流失一词中的“土”不能仅仅指生长生物的 土壤 ,还应包括土壤母质、岩屑等地面其它组成物质和 各种养分物质 。对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除了水力 、 风力、重力、温度等自然力外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如开 矿 、修路 、毁林开荒等行为改变原地形地貌 、损坏了地 表植被 ,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或加剧了水土流失 ,那么人 类的不合理活动也应该称为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 。
> 15 000
1) C 为植被覆盖度 ; H 为年风蚀厚度。
212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的弊端
21211 目前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的片面性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没有全面反映水
2001 年第 1 期 连米钧 :水土流失概念及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 27
(二) 风力侵蚀为主类型区 (1)“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 :包括青海、新 疆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陕西 、黑龙江等省区的沙漠戈
壁和沙地 。
(2) 沿海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 :主要在山东黄泛平 原 、鄱阳湖滨湖沙地及福建 、海南滨海区 。
(三) 冻融侵蚀为主类型区 (1) 北方冻融土壤侵蚀区 :主要在东北大兴安岭山 地及新疆的天山山地 。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 - 广西水利信息网

1.1.2
(1)社会经济现状与产业布局
广西现行区划为14个地市,其中5个地区,9个地级市。下分为10个县级市,59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26个市辖区,3个市郊区。1998年末全区总人口为46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6万人,占人口的17.4%,不足全国城镇人口比重36%的一半,即广西城市化水平较低。199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3亿元,比上年增长9.1%,人均GDP为4117元,其中以柳江区和桂贺江区人均GDP较高,分别为5277元和5273元,为广西人均的1.28倍,以红河区百都河及南盘江区人均GDP较低,分别为978元和1358元,仅为广西人均GDP的23.8%和33%。199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为2593.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727.7亿元(包括城镇工业和农村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6.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广西已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如桂西和桂西北的左右江、红水河、龙江等流域,以矿业、水电、制糖、淀粉和水果生产为龙头,建成了平果铝一期工程,红水河梯级水电站、左江的制糖业和右江河谷的亚热带水果基地等;桂中的柳江中下游、红水河下游及黔江流域,以柳州市工业为中心,以汽车、机械、冶金、日用化工、制糖、造纸、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桂南的郁江及沿海诸河流域,以南宁为中心,将带动“南北钦防”经济区的发展,以冶金、制糖、造纸、建材、食品、电子等产业为支柱,逐步形成较大规模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和高新技术开发中心;桂东的浔江、桂江、贺江流域则以高新技术、现代农业、乡镇工业及外向型经济为发展重点;桂东北的漓江、融江等流域则以旅游和农林为发展重点。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08年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等两项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2006年9月9日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替代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SL 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2008,01,042008,04,042SL 419-2007水土保持试验规程SL239-87同上同上二○○八年一月四日前言根据水利部2002年批准的水利技术标准修定计划,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对《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共5章和2个附录。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取消了原标准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2、附录B中的B6和B8;2、改变了原标准的用词和用于说明、重新整合了附录B的内容;3、将原标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中的“强度”、“极强度”、分别改为“强烈”、“极强烈”,以免混淆概念。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段巧甫华绍祖史德明徐传早佟伟力宁堆虎鲁胜力秦百顺余剑如郭素彦张长印陈法扬史学正李靖王莹冯伟常丹东王海燕苏仲仁张大全丛佩娟李琦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蔡强国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注:“ 【】”内文字为本标准条文说明部分引来或整理者按语1 总则1.0.1 为了统一水土流失调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土壤侵蚀的分类与分级。
1.0.3 本标准主要引用标准:《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水土流失形态及土壤侵蚀计算

水土流失形态水土流失也叫土壤侵蚀,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壤及其母岩碎屑,在水力、风力、重力、冻融等外营力和人为活动作用下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剥离、搬运和再堆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是山区、丘陵区一种渐进性灾害,被列为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治理水土流失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一、侵蚀的发展土壤侵蚀的发展,大体分为3个阶段:(一)自然侵蚀自然侵蚀也称古代侵蚀、史前侵蚀或地质侵蚀。
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有了中国黄土高原。
黄土在其沉积过程中,地面虽然比较完整,但也有起伏不平,同时地面尚未形成能抑制土壤侵蚀的植被,加之黄土具有易蚀性特点,暴雨和冰川融解形成径流,即对地表产生侵蚀作用。
这时侵蚀非常缓慢,土壤的侵蚀速度小于土壤形成的速度,不仅不会破坏土壤结构,还对土壤能起到一定的更新作用,这种侵蚀也叫正常侵蚀。
(二)加速侵蚀加速侵蚀也叫现代侵蚀,是指土壤侵蚀速度大于土壤形成速度。
自西汉到民国的2 000年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移民戍边以及农业区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展,人类开垦草原,砍伐森林,开荒扩种,加上其他不合理的经营活动,造成加速侵蚀。
据观测资料,森林砍伐土地垦种后,年侵蚀模数可从每平方公里几吨猛增到几千吨甚至上万吨,有不少沟道、河流,一年的输沙量相当于自然侵蚀几百年的输沙量。
加速侵蚀导致林草植被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地形更加破碎,水土流失加剧。
(三)人为新增侵蚀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项目大大增加,开矿、建厂、修路、盖房(挖窑)等活动日益频繁,直接向沟道、河道弃土弃石弃渣。
由于人口增加,需求更多农产品,在农业生产上,不少地方仍在破坏植被,开荒扩种,粗放经营,造成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一家治理多家破坏。
在遭到破坏的地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
二、侵蚀形态土壤侵蚀从形态上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3种。
(一)水力侵蚀在暴雨作用下,地表径流所引起的土壤冲刷,即为水力侵蚀。
水土保持学:土壤侵蚀程度和强度分级

三、花岗岩区的的分级指标
第三节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一、中国的土壤水力侵蚀强度分级定量指标 按1997年5月1日水利部颁布的SL190—96《土壤
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进行。
二、水力侵蚀模数的确定方法 1、根据资料确定侵蚀模数 根据研究机构所代表的区域取得的实测径流泥 沙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得。这些资料包括: 标准径流场的资料; 全坡面大型径流场资料; 各类实验小流域的资料。
25-35 3-5 强度
35-50 >50
5-7
>7
极强度 剧烈
3、重力侵蚀分级指标
崩塌占坡面 面积(%)
<10
强度分级 轻度
10-15 中度
15-20 强度
20-30 >30 极强度 剧烈
部颁标准明确规定: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必须以年平均侵蚀模数为判
断指标,只有缺少实测及调查侵蚀模数资料时,可 以在经过分析后,运用参考指标进行分级,各分级 的侵蚀模数与水力侵蚀强度分级相同。
第二节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一、定义 以土壤发生层被蚀去的厚度或残留的厚度为标准。
二、部颁的分级标准
分级
指标
无明显侵蚀
A、B、C三层剖面保持完整
轻度侵蚀
A层保留厚度大于1/2,B、C层完整
中度侵蚀
A层保留厚度小于1/2,B、C层完整
强度侵蚀
A层无保留、B层开始裸露,受到剥蚀
剧烈侵蚀
A 、B层无保留, C层出露,受到剥蚀
土壤侵蚀程度和强度分级
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
❖ 土壤侵蚀程度: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在特定外营力 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 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 土壤侵蚀强度:指某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 种类作用和其所处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 壤侵蚀形式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常用单位面积上一 定时间内土壤及土壤母质被侵蚀的重量来表示。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一般按土壤遗传层侵蚀厚度或剩余厚度的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即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和严重侵蚀。
每个年级对应的特征如下:没有明显的侵蚀意味着土壤剖面a,b和c保持完整。
轻微腐蚀意味着a层的厚度大于1/2,B和C层的厚度完好无损。
中等腐蚀意味着a层的厚度小于1/2,而B和C层的厚度完好无损。
强度侵蚀意味着不保留层a,层B开始腐蚀和裸露,而层C保持完整。
严重腐蚀意味着A和B层没有保留,C层开始腐蚀和暴露。
扩展数据:土壤侵蚀分布在全球范围内,水蚀主要分布在50°N和40°s之间。
中国的水蚀地区主要分布在20°N和50°n之间。
风蚀主要发生在草原和沙漠。
美国,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分布国,南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也有较大的分布面积。
中国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西北的黄土高原,南部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北部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东北地区的低丘陵地带,四川盆地以及周围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中国的风蚀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的干旱早,半干旱地区以及沿海沙地。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范围遍布全国。
主要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
根据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的调查和统计,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1%,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为188万平方千米,冻融侵蚀面积为125万平方千米。
重力侵蚀分布在以上三种类型的土壤侵蚀中。
中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表松散和深厚,降雨强度高,开垦历史悠久,植被覆盖率低都是造成中国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土壤侵蚀的类型,程度,区域分布和潜在风险。
第3章 水力侵蚀2011.11

第三章 水力侵蚀
何淑勤
教学目的:分析水力侵蚀发生机制及其发 展规律,阐述影响水力侵蚀的 自然因素,掌握防治水力侵蚀 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 学和参阅课外书为辅。
第三章 水力侵蚀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 第八节
1
Lg d
F D
100
第二节 溅蚀
•一、雨滴特性 •(一)雨滴的形状、大小及分布 •形状:小雨滴为圆形,大雨滴为纺锤形和扁平 形,两侧微向上弯曲。 稳定雨滴 雨滴直径<5.5mm时,降落过程中比 较稳定的雨滴; 暂时雨滴 雨滴直径> 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 稳定,极易发生碎裂或变形。
•大小:对于直径<0.25mm的雨滴称为小雨滴。
三、影响山洪因素
山洪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较为密切的有 暴雨、地形、植被和人类活动等。
❖暴雨
在我国,暴雨是引起山洪的主要原因。一次高 强度的暴雨,降水强度远大于土壤入渗速率,降水 来不及入渗即产生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从坡面到沟 道不断汇聚,产生山洪。
❖地形
流域形状对山洪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狭长形 流域,其沟系单一,主沟较长,支沟少,等流时 线短,产生径流历时长,洪峰流量小。圆形、扇 形、辐射形流域,主沟较短,支沟多,等流时线 长,汇流快,洪峰流量大。
沟顶跌水形成之后,沟底的纵剖面线与当地的 坡面坡度相一致的状态就明显的表现出来,水流 的冲力表现在下切沟底的作用亦较明显。
侵蚀沟纵剖面的形成过程正是沟顶前进,沟底 下切的反复过程。
❖2、侵蚀沟的发育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纵断面一致
不一致
沟头跌水
第三阶段
侵蚀沟分级与分类

侵蚀沟分级与分类
侵蚀沟的分级与分类主要是根据土壤侵蚀的程度和特征进行划分。
在我国,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是根据国家水利部2002年水利技术修改规定,按照《水利技术标准规定》进行
修订的。
这个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五方面:总则,术语,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土壤侵蚀程度分级等。
侵蚀沟分级与分类的具体内容如下:
1.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根据全国范围内土壤侵蚀的特征和差异,将土壤侵蚀分为水力、风力、冻融三个一级类型区。
其中,一级类型区又可分为31个二级类型区,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等。
2.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根据土壤侵蚀的程度,将土壤侵蚀强度分为六级,包括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
这个分级是根据水利部2008年1月4日发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而制定的。
3.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根据土壤侵蚀对土壤肥力、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将土壤侵蚀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总之,侵蚀沟的分级与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土壤侵蚀状况,为制定水土保持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侵蚀沟的分级与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壤侵蚀治理工作,保护土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59
100.82
79.23
11.68
平果县
513.29
244.15
103.52
87.25
69.44
8.93
德保县
593.43
369.33
164.01
32.53
23.28
4.28
靖西县
802.10
423.00
230.28
72.89
65.30
10.63
那坡县
517.67
296.36
146.96
4.74
容县
420.58
139.54
135.87
112.37
29.42
3.38
陆川县
409.55
183.59
146.51
60.29
12.67
6.49
博白县
718.87
333.30
198.88
102.88
74.30
9.51
兴业县
292.27
105.91
97.49
52.99
31.59
4.29
北流市
497.13
武鸣县
704.70
354.82
229.20
86.90
28.19
5.59
隆安县
450.22
262.36
88.51
70.05
27.59
1.71
马山县
627.81
298.20
188.46
70.14
60.09
10.92
上林县
392.38
209.55
128.99
38.49
10.14
5.21
宾阳县
343.66
154.69
99.43
79.37
66.25
9.84
融安县
531.66
200.09
162.54
77.61
75.13
16.29
融水苗族自治县
1008.29
471.71
211.20
147.86
158.76
18.76
三江侗族自治县
601.33
210.95
173.96
103.12
98.45
14.85
小计
3691.10
1571.66
766.89
601.34
216.36
来宾市
兴宾区
1319.51
488.82
437.55
251.39
111.16
30.59
忻城县
589.80
319.14
172.39
47.13
33.93
17.21
象州县
452.51
176.68
136.94
96.10
36.87
5.92
武宣县
440.99
162.50
151.89
5.03
0.14
平南区
515.59
213.27
158.61
72.39
51.02
20.30
桂平市
624.49
316.35
143.85
106.22
54.58
3.49
小计
1635.52
763.78
441.33
玉林市
玉州区
297.54
107.86
93.25
51.05
40.64
138.54
96.29
63.85
14.70
小计
2667.40
878.42
855.96
481.58
349.10
102.34
贵港市
港北区
128.29
66.70
24.83
25.18
11.44
0.14
港南区
197.51
83.72
52.76
45.58
14.19
1.26
覃塘区
169.64
83.74
61.62
19.11
27.63
藤县
850.27
348.25
232.99
137.26
108.78
22.99
蒙山县
149.56
79.28
35.34
22.09
10.39
2.46
岑溪市
665.00
352.31
180.60
65.81
40.38
25.90
小计
2655.52
1135.21
789.23
377.53
272.62
80.93
30.63
27.49
16.23
凌云县
431.00
148.31
161.35
62.39
39.32
19.63
乐业县
451.30
191.87
95.46
67.43
57.11
39.43
田林县
1332.99
464.54
416.24
195.43
183.31
73.47
西林县
676.20
271.81
132.18
183.67
189.22
175.89
94.80
23.89
13.33
小计
2635.94
1059.42
847.89
474.38
212.51
41.74
百色市
右江区
998.97
412.21
304.71
104.10
99.81
78.14
田阳县
583.35
292.90
129.19
70.76
61.57
28.93
田东县
607.10
6.54
0.71
0.30
阳朔县
265.57
182.06
51.26
19.89
9.64
2.72
临桂县
326.44
164.98
74.02
54.24
28.03
5.17
灵川县
432.80
227.07
142.39
50.40
10.20
2.74
全州县
926.37
446.57
280.42
134.20
62.81
2.37
385.26
191.49
120.89
55.20
钦州市
钦南区
551.34
174.48
168.31
96.22
82.49
29.84
钦北区
580.30
174.39
192.78
106.85
84.37
21.91
灵山县
1041.12
348.29
356.33
182.22
118.39
35.89
浦北县
494.64
181.26
49.16
20.59
11.91
昭平县
612.04
291.23
160.61
97.15
56.89
6.16
钟山县
213.70
143.36
28.90
27.48
13.27
0.69
富川瑶族自治县
186.09
110.16
42.28
21.62
11.54
0.49
小计
2273.07
1069.64
588.22
334.17
68.48
66.03
21.83
都安瑶族自治县
954.58
482.00
294.44
76.59
60.14
41.41
大化瑶族自治县
721.42
394.66
192.62
56.18
61.77
16.19
宜州市
536.94
249.30
131.25
69.51
56.11
30.77
小计
6491.78
3121.38
1785.81
31.56
20.45
东兰县
371.70
147.83
114.85
55.75
37.00
16.27
罗城么佬族自治县
342.39
163.95
73.96
47.91
45.05
11.52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909.80
537.72
223.71
77.44
58.16
12.77
巴马瑶族自治县
449.80
144.82
148.64
96.62
28.56
1.42
金秀瑶族自治县
244.81
147.16
54.91
31.20
10.99
0.55
合山市
107.77
40.49
38.14
16.09
10.85
2.20
小计
3155.39
1334.79
991.82
538.53
232.36
57.89
崇左市
江州区
852.43
424.27
235.81
120.23
0.26
柳南区
19.05
10.26
5.31
2.37
0.88
0.23
柳北区
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