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原理

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原理一、引言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的原理。
二、反应机理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高锰酸钾溶解首先,高锰酸钾需要在水中溶解,生成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KMnO4 + H2O → K+ + MnO4- + H+2. 活性氧自由基生成接着,高锰酸钾中的MnO4-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作用,生成活性氧自由基。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MnO4- + H2O → MnO42- + 2H+ + 3[O]3. 活性氧自由基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活性氧自由基会与乙烯分子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环氧乙烷。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O] + CH2=CH2 → CH2OOH4. 环氧乙烷水解最后,1,2-环氧乙烷会和水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醛。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CH3CH2O + H2O → CH3CH2OH + CH3CHO三、反应条件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
具体来说,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pH值下进行。
1. 温度在常温下,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速率较慢。
因此,通常需要在70-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2. 压力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需要一定的压力才能进行。
通常情况下,反应需要在5-10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
3. pH值高锰酸钾溶液的pH值对于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通常情况下,pH值在7-8之间时,反应速率最快。
四、反应特点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反应产物多样性由于活性氧自由基的介入,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产物,包括乙醇、乙醛等。
2. 反应速率快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速率较快,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反应。
3. 反应选择性高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可以选择性地生成特定的产物。
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方程式

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方程式 乙烯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C2H4。高锰酸钾(化学式为KMnO4)是一种紫红色的晶体,具有强氧化性。当乙烯与高锰酸钾接触时,会引起高锰酸钾的褪色反应。
这个反应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C2H4 + 2KMnO4 + H2O → 2MnO2 + 2KOH + 2H2O + CO2 在这个方程式中,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氢氧化钾、二氧化碳和水。
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褪色的原因是由于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具有较高的还原性,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在反应中被氧化为羧酸,同时高锰酸钾被还原为二氧化锰。而二氧化锰是黑色的,导致高锰酸钾的紫红色消失,从而呈现出褪色的现象。
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的过程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首先,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使其呈现紫红色。然后,将乙烯气体通入溶液中,可以观察到溶液逐渐褪色,从紫红色变为无色。这是因为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导致高锰酸钾的颜色消失。
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的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化。在这个反应中,乙烯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乙烯的碳碳双键被氧化为羧酸,而高锰酸钾的锰离子被还原为二氧化锰。通过这个反应,乙烯释放出了电子,供给了高锰酸钾的还原反应。
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的反应是一个快速进行的反应。乙烯与高锰酸钾接触后,可以立即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这是由于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的速率较快,反应进行迅速。
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的反应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化学合成。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可以用来检测乙烯的存在,或者作为乙烯的定量分析方法。此外,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还可以用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
总结起来,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乙烯具有较高的还原性,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氢氧化钾、二氧化碳和水,导致高锰酸钾的紫红色消失。这个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乙烯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的反应速率较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方程式

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方程式
乙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分子式为C2H4。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
在化学实验中,乙
烯还可以用作还原剂和反应物。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将许多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当高锰酸钾与乙烯反应时,会发生褪色反应。
具体方程式如下:
2KMnO4 + 5C2H4 + 3H2SO4 → 10CO2 + 8H2O + 2MnSO4 +
K2SO4
这个方程式中,KMnO4表示高锰酸钾,C2H4表示乙烯,H2SO4表
示硫酸。
方程式表明,在有足够的高锰酸钾和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乙
烯可以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褪色现象是因为高锰酸钾本身是紫色的晶体,在氧化反应中被还原成
了无色的MnSO4。
这个反应也被称为紫外线褪色试验,因为紫外线可以加速反应速率。
除了乙烯,高锰酸钾还可以与许多其他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如醛、酮、醇等。
这些反应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被用于检测有机物的存在和浓
度。
总之,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和化学实验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还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有机物的性质。
乙烯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类型

乙烯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类型
乙烯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类型可以被归类为氧化还原反应。
具体来说,这是一种还原剂(高锰酸钾)与氧化剂(乙烯)之间的
反应。
在该反应中,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而乙烯
(C2H4)是一种不饱和烃。当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时,乙烯会
被氧化为乙醛(C2H4O)或乙酸(C2H4O2),而高锰酸钾则被还原为
锰离子(Mn2+)。
反应方程式如下:
C2H4 + KMnO4 → C2H4O / C2H4O2 + Mn2+ + KOH.
在该反应中,高锰酸钾的紫色溶液逐渐褪色,同时生成产物乙
醛或乙酸,并伴随着氧化剂高锰酸钾的还原。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生成的产物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摩
尔比。在碱性条件下,乙醛(C2H4O)是主要产物;而在酸性条件下,
乙酸(C2H4O2)是主要产物。
总结起来,乙烯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高
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将乙烯氧化,同时自身被还原。
高锰酸钾与乙烯反应方程式

高锰酸钾与乙烯反应方程式
高锰酸钾与乙烯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制备一种重
要的有机化合物——高锰酸乙烯酯。该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2 KMnO4 + 3 CH2=CH2 → 2 MnO2 + 2 KOH + 3 CH2O + H2O
该反应是一种氧化反应,其中高锰酸钾(KMnO4)作为氧化剂,将
乙烯(CH2=CH2)氧化为高锰酸乙烯酯(MnO2)。在反应中,高锰
酸钾被还原为二氧化锰(MnO2),同时乙烯被氧化为乙醛(CH2O)。
另外,反应还产生了氢氧化钾(KOH)和水(H2O)。
高锰酸钾与乙烯反应的机理如下:
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形成高锰酸根离子(MnO4-)。然后,乙烯分
子中的π电子与高锰酸根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一个中间体,其中一
个氧原子与乙烯的一个碳原子形成键,形成高锰酸乙烯酯的结构。
在反应过程中,乙烯的π电子提供了反应所需的电子,使高锰酸钾
(KMn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乙烯的碳碳双键中的一个碳原子
被氧化为羧基,形成了高锰酸乙烯酯。
高锰酸乙烯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
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另外,高锰酸
乙烯酯还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作杀菌剂和抗氧化剂。
总结起来,高锰酸钾与乙烯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通过
氧化还原反应将乙烯氧化为高锰酸乙烯酯。该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并可以制备多种有机化合物。
乙烯高锰酸钾氧化反应

- 1 - 乙烯高锰酸钾氧化反应 乙烯高锰酸钾氧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将乙烯氧化生成乙醛或乙酸。该反应具有高效、简单、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食品等领域。本文将对乙烯高锰酸钾氧化反应的原理、机理、影响因素、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反应原理 乙烯高锰酸钾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MnO4 + CH2=CH2 → CH3CHO + KOH + MnO2 + H2O 该反应的主要原理是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醛、酸、氧化锰等产物。反应中高锰酸钾是氧化剂,而乙烯是还原剂。在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逐渐被还原成氧化锰,同时乙烯被氧化成醛或酸。反应生成的醛或酸可以通过适当的后续反应得到所需的产物。 二、反应机理 乙烯高锰酸钾氧化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解析清楚。但是,一般认为反应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高锰酸钾与乙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中间产物。 2、中间产物进一步分解,生成醛或酸和氧化锰。 3、氧化锰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 4、反应中的氢离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 5、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醛或酸可以通过适当的后续反应得到所需的产物。 三、影响因素 - 2 -
乙烯高锰酸钾氧化反应的效率和产物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1、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等。一般来说,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有利于产生更多的醛或酸。不同的反应物摩尔比也会影响反应产物的选择。 2、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铜、银、钯等。 3、溶剂 溶剂的选择也会影响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选择。常用的溶剂包括水、乙醇、乙醚等。 4、氧化剂浓度 氧化剂浓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也有影响。较高的氧化剂浓度可以促进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四、应用 乙烯高锰酸钾氧化反应在化学、医药、食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 1、乙醛制备 乙烯高锰酸钾氧化反应可以用于乙醛的制备。反应生成的乙醛可以用于生产醛类化合物、染料、塑料等。 2、乙酸制备 - 3 -
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现象

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现象
【文档标题】 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现象
【文档内容】
乙烯和高锰酸钾的反应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有机反应。反应原理是,
乙烯和高锰酸钾经过热力作用,形成一种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很强
的抑制剂作用。
1. 热反应。当乙烯和高锰酸钾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受热,其
中的碳氢键会破坏,释放出烃类,形成乙烯高锰酸酯复合物。
2. 抑制作用。当乙烯和高锰酸钾发生反应时,乙烯高锰酸酯复
合物会抑制原料有机物的反应,阻止乙烯转化为烯烃,从而达到抑制
反应的目的。
3. 气味特征。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会产生一定的气味,该气味
有点像酸性气味,但不那么明显,这是由于乙烯高锰酸酯复合物抑制
了一定的气体的挥发。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说明,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会产生一定的抑
制剂,该抑制剂能够阻止乙烯转化为烯烃,还会产生一定的气味。
高锰酸钾氧化乙烯化学方程式

高锰酸钾氧化乙烯化学方程式高锰酸钾氧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2 KMnO4 +3 C2H4 → 2 MnO2 + 2 KOH + 2 H2O + 3 C2H2O4在这个方程式中,高锰酸钾(KMnO4)是氧化剂,乙烯(C2H4)是被氧化的物质。
反应产生的产物包括氧化锰(MnO2),氢氧化钾(KOH),水(H2O)和草酸(C2H2O4)。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将乙烯氧化为草酸。
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制造塑料和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可以改变乙烯的化学性质,使其转化为草酸,从而改变乙烯的用途和性质。
在反应中,高锰酸钾的氧原子与乙烯的碳原子发生反应,将乙烯中的双键断裂,并与碳原子形成新的化学键。
这个过程中,高锰酸钾被还原为氧化锰,而乙烯则被氧化为草酸。
氧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涉及物质与氧气之间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高锰酸钾)接受了电子,而被氧化的物质(乙烯)失去了电子。
这种电子转移的过程导致了乙烯的化学结构的改变。
高锰酸钾氧化乙烯的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其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在这个反应中,高锰酸钾充当氧化剂,接受乙烯中的电子,从而氧化乙烯为草酸。
高锰酸钾氧化乙烯的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例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的浓度等因素都会对反应的结果产生影响。
通过调整这些反应条件,可以控制产物的生成和反应的效率。
总结起来,高锰酸钾氧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描述了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将乙烯氧化为草酸。
这个反应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可以控制产物的生成和反应的效率。
这个反应在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合成草酸和其他有机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烯 C2H4
碳碳键型
键 角
C-C单键
109º28ˊ 1.54
C=C双键
120° 1.33
键长(10-10m)
键能(kJ/mol)
348
615
乙烯分子内碳碳双键的键能 (615KJ/mol)小于碳碳单键键能 (348KJ/mol)的二倍,说明其中 有一条碳碳键键能小,容易断裂。
2、 物理性质:
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密度略小于空气(标况1.25g/L)
石蜡油的分解实验
① 石蜡油:17个C以
上的烷烃混合物
②碎瓷片:催化剂
③加热位置:碎瓷片
④将生成气体通入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⑤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⑥点燃气体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取
1 、试剂:浓硫酸与无水乙醇(体积比3:1) 2 、原理: CH3-CH2-OH 3、 装置:液+液→气
2 4 0
问题三: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爆沸 问题四: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吗? 不可以,因为乙烯M=28g/mol密度 和空气M均=29g/mol密度接近.
讨论:乙烯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1)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2) 乙烯的可燃性 (3) 乙烯与溴水的反应
三、 化学性质: ⑴ 氧化反应:
不一定 子与C2H4__________( 一定、不一定)互为同系 C4H8不一定是烯烃。 物,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练习一
鉴别 方法
将气体通入适 量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或溴水 将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 点燃
乙烯
乙烷
现象解释
CH2=CH2与 Br2发生加成 反应 乙烯被酸性 KMnO4氧化
褪色
不褪色
褪色
火焰明亮, 有黑烟
不褪色
火焰浅蓝 色,无黑烟
乙烯的C% 高于乙烷
练习二
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 CH3CH2Cl。试回答: 1.乙烷制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 光照 CH3CH3+ Cl2 CH3CH2Cl + 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代反应 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 2.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 催化剂 CH2=CH2 + HCl △ CH3-CH 2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加成反应 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 第2种 方法制备氯乙烷更好,原因 3.比较两种方法,________
① 可燃性(点燃前验纯)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C2H4 + 3O2
点燃
2CO2 + 2H2O
规律:含碳量越高,黑烟越大。
②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
现象:紫红色褪去 结论: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鉴别乙烯和甲烷
⑵加成反应: 将乙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
现象:红棕色褪去
H H H H
H — C=C — H+Br—Br
聚合反应: 加聚反应: 小的 变大——聚合反应 以加成的方式聚合 加成聚合反应, 简称加聚反应
n CH2=CHCl
催化剂
[ CH2—CHCl]n
(聚氯乙烯)
• 通过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请你推测乙烯 有哪些用途?分别利用了乙烯的什么性质。
(四)乙烯的用途
重要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 的石油化工水平。 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的催熟剂。
乙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有多种卤代烃;而 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单一。 。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三
CH2=CHCH3叫丙烯, H2C
H2 C CH2 叫环丙烷。
C3H6 ,结构_____( 不同 相同、不 二者的分子式为______ 同分异构体 。由此推测,C4H8分 同),互为____________
衡量一个国家化工产业发展 水平的标志是什么? ——乙烯的产量
一、乙烯 1、分子结构
空间构型:
平面结构,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
分子式:C2H4 结构式:
H H H C=C H
结构简式:
CH2CH2
CH2 = CH2 或 H2C = CH2
电子式:
H H .. ..பைடு நூலகம்H:C::C:H
分 子 式
乙烷 C2H6
H—C—C—H
Br Br
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易断
1,2-二溴乙烷
乙烯与溴反应实质
乙烯
1,2-二溴乙烷
溴分子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成反应:不饱和键断开,其他原子或
原子团连在原不饱和碳原子上。 例如:
CH2=CH2 + H2 CH2=CH2 + HCl
催化剂 催化剂
CH3CH3 CH3CH2Cl CH3CH2OH
浓H2SO4 1700C
CH2=CH2↑+H2O
问题一: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温度计插入位置?
CH3-CH2-OH
浓H2SO4 1700C
CH2=CH2↑+H2O
控制反应温度, 防止制取的乙烯不纯, 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气体杂质.因此 反应得迅速加热到1700左右;温度计插入液面 以下.
问题二:浓硫酸的作用?反应中体现了浓 硫酸的什么性质? 浓H SO CH3-CH2-OH 170 C CH2=CH2↑+H2O 浓硫酸起催化剂作用 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3、 聚合反应
n CH2=CH2 乙烯
催化剂
[ CH2-CH2 ]n 聚乙烯
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 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 聚乙烯的分子很大,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万到几十万。 聚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一种塑料。
注意:所有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小结:乙烯和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
CH4 CH2=CH2
通常情况下,不与强酸、 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易 强碱、强氧化剂反应, 断裂,性质活泼。 性质稳定。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 色;能燃烧,火焰明亮 色;能燃烧,火焰淡蓝色。 伴有黑烟。 光照下能与氯气发生取 能与溴等发生加成反应。 代反应。 高温时发生分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 反应。
CH2=CH2 + H—OH
催化剂
(3)聚合反应
乙烯分子之间可否发生加成反应呢?
催化剂
n CH2=CH2
[ CH2—CH2 ]n
(聚乙烯)
CH2=CH2 + CH2=CH2 + CH2=CH2 + + —CH2—CH2— + ……
……
—CH2—CH2— + —CH2—CH2—
[ CH2—CH2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