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4课 苏珊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苏珊 安东尼 关于苏珊 安东尼素材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苏珊 安东尼 关于苏珊 安东尼素材 语文版

关于苏珊·B.安东尼苏珊·B.安东尼(1820—1906)生长在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开明的公谊会教徒家庭。

她曾经教过小学。

身为一个独身妇女,她强烈地意识到妇女需要个人和经济上的独立。

她曾积极投身于纽约的禁酒运动和废奴运动。

1851年,她见到正在抚养一大群孩子的伊利莎白·凯蒂·斯坦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东尼能够到外地进行演讲和组织工作,而斯坦顿却只好待在家里照看孩子。

她们代表妇女的权利,成了工作中的伙伴。

她们终身保持这一关系,而她们的这种关系决定了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进程。

在1872年的总统大选中,安东尼带了一群纽约州罗彻斯特的妇女到那些投票地点参加投票。

因为当时妇女投票是非法的,所以她被逮捕并遭到起诉。

安东尼于1873年6月被传讯。

在此之前,她前往纽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进行以下的演讲,说明剥夺妇女的选举权是不合理的。

她最终被判有罪并加以罚款。

但她拒付罚金,而且也没有人向她索款。

她在演讲中争辩说根本就不需要宪法修正案“给”妇女以选举权,因为1868年通过的第十四条修正案中就讲到:“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者”均为合众国之公民,且享有一切公民权。

她坚持认为,既然妇女是这里提到的人们和公民,她们就完全有权投票选举。

我因犯有所谓的没有合法选举权而擅自参加本届总统选举的罪名而遭到起诉。

我今天晚上所要说的就是要向你们证明,我这样做不仅没有犯任何罪,而仅仅是履行了我的公民权。

这些权利是国家宪法保证给我和所有美国公民的,也是哪一个州政府都无权加以剥夺的。

我们的民主共和政府是以它的每个成员在立法和执法中享有发言权和选举权这一自然权利观念为基础的。

我们认为政府的职权是保证它的人民享有他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我们不再相信政府能够赋予人民以权利的那一套老教条。

谁都不会否认在组织政府之前,每个人都有权保护自己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如果有一百到一百万人加入了一个自由政府,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出卖自己的自然权利,他们只是希望通过所规定的立法和司法机构以互相保证捍卫他们对这些权利的享有。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苏珊 安东尼》教案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苏珊 安东尼》教案 语文版.doc

2.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讪笑(sh àn) 轻蔑(mi è) 喋喋不休(di é) 鄙视(b ǐ) 心颤(ch àn) 气氛(f ēn) 剥夺(b ō) 赚钱(zhu àn) 袭击(x í) 呼吁(y ǜ) 不懈(xi è) 束缚(f ǜ) 3.解释词语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讪笑:讥笑。

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文质彬彬: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

顽固不化: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喋喋不休:形容说话没完没了。

鄙视:轻视;看不起。

戏弄:耍笑捉弄;拿人开心。

4.整体感知 老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人?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精神? <点拨>本文记述了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与男子一样有平等的权利而作的艰苦斗争,表现了这位伟大女性大无畏的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5.梳理结构 本文叙述了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与男子一样有平等的权利而作的艰苦斗争。

你能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文章结构的吗?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点拨)文章第1~5段,写了苏珊·安东尼在投票站的斗争情形,第6~11段,插叙苏珊·安东尼长期为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的情况;第12~20段,写苏珊·安东尼在法庭上的辩护;第2l 段,写苏珊·安东尼的伟大贡献。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讨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苏珊·安东尼,这位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一个有着大无畏的气概和坚忍不拔精神的伟大女性。

你能说说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吗?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交流,归纳作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点拨)(1)首先,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文一开篇,苏珊·安东尼和十四名妇女要参加投票选举总统,却遭到持历史偏见的男人们强烈反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苏珊·安东尼》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苏珊·安东尼》教案(语文版)

第4课苏珊·安东尼【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文意。

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2.能力目标:欣赏主人公精彩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如今我们享有的许多东西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得来的,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培养向上的决心;学习苏珊?安东尼勇于斗争,为了崇高目标奋斗不息的精神。

【教学要点】重点:文中插叙的作用;欣赏主人公铿锵有力、义正辞严的辩论;培养学生男女平等的意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难点:对时代背景的掌握;理解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方法。

【教学设想】先由过去男女权利的对比导入课文,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顺本文结构,接着通过练习的方式对文章进行深入探讨,最后举行一个小型讨论会,对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加以分析。

【教学步骤】三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1课时)【导入新课】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在座的女同学,如果我们要选班长,我对你们说,班上的女生没有选举权,选班长是男生的事,你们有意见吗?(请一两位女生谈谈看法)看来我这句话得罪了半边天。

但你们知道吗,直到一百多年前,不管是我国还是外国,女人一直是男人的附属品,是男人的私有财产,哪些同学愿意来谈谈古今中外妇女的地位。

(参考:①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②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能进学堂,剥夺女子受教育的权利。

③三步不出闺门——缠足,剥夺人身自由权利。

④三从四德。

⑤一夫多妾制——生儿育女的工具。

⑥做花红,收入归丈夫所有——没有财产权。

⑦婚姻不能自主——包办婚姻,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那么今天呢,今天我们的女生可以和男生坐在一间教室上课,你们长大后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做自己喜爱的事,花自己挣的钱。

你们甚至可以比男人做得更出色。

在法律上,你们是完全平等的。

但这些在你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却是无数前辈经过不懈奋斗才得来的。

苏珊•安东尼便是其中一位。

板书:苏珊•安东尼——女权运动的先驱【新课探究】一、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美德书》。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苏珊_安东尼》教学设计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苏珊_安东尼》教学设计语文版

《苏珊·安东尼》一、教学目标(一)分析苏珊·安东尼的性格。

(二)体会苏珊·安东尼的宣言及辩护词的特色及力度。

(三)通过课外拓展阅读,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语言的魅力,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他们所了解的旧社会的妇女在家庭中和社会中的地位,使学生意识到妇女争取平等地位的必要性。

参考意见: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有婚姻自由;女子无才便是德,没有读书和参加工作的机会,经济无法独立;裹小脚,身心受到摧残等等。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与旧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相比,在座的各位女同学能坐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今天的妇女在法律上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而这种幸福是经过众多妇女自由斗士们的不屈的斗争才获得的。

今天我将带同学们一同去认识一位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一人——苏珊·安东尼。

(板书课题)(二)教师范读——学生思考活动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1 听准字音:讪(shàn)笑赚(zhuàn)钱歧(qí)视喋(dié)喋不休2 思考:文章主要写了苏珊·安东尼的什么事迹?明确:主要写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选举权而做的斗争。

(三)整体感知1 学生浏览全文,圈划出文中能体现当时社会环境的句子。

第1段和第2段中“男人们”的表现——轻视、嘲笑;第6段和第7段的介绍——整个社会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第9段中别人的议论——谩骂;第10段许多妇女一开始的表现——懦弱;第12段苏珊以非法进入投票站的罪名被逮捕——不平等。

从以上信息看,在当时,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地位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这样看来,苏珊的觉醒和斗争面临着强烈的世俗偏见和巨大的社会压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苏珊的斗争显然是长期的、艰巨的,苏珊为此作出了怎样的努力?经过苏珊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课文着重写了哪两个斗争场面?2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信息:课文一开始写了苏珊带领其他妇女投选票;第8段苏珊的呐喊;第9段“她的确在斗争……抗议书”;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第20段“苏珊依然呼吁……提高妇女地位”。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苏珊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苏珊

4 苏珊·安东尼名师讲坛1.主题解说本文忠实地记叙了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苏珊·安东尼为了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所做的艰苦斗争,表现了这位伟大的女性大无畏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2.重点突破作者是怎样将人物性格刻画得鲜明突出的?提示一:作者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在选举权上实现男女平等的斗争为重点,将苏珊·安东尼置于正义与偏见的激烈斗争之中,着重描写了“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两个场面,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通过正义战胜偏见的结局,生动地刻画了苏珊·安东尼这个人物形象。

提示二:作者为了使苏珊·安东尼这个人物形象丰满,为了使她的性格特点鲜明,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通过插叙介绍了苏珊·安东尼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斗争,让人们看到她坚定的信念、大无畏的气概、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聪明才智。

3.难点攻克在记叙主要事件的过程中,作者还介绍了苏珊·安东尼长期为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的情况,这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提示一:插叙。

交代了1872年的社会背景,妇女生来具有的权利已经被剥夺得太久了,妇女忍受不公的法律太久了。

说明了苏珊·安东尼是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一人,她与她的追随者不懈地努力抗争,开始改变男人的观念,慢慢地削弱男人们的顽固不化。

提示二:插叙。

只有做如此详尽的交代,才能为后面的争取妇女选举权取得最后胜利做好铺垫。

4.结构图解投票斗争(顺叙)苏珊·安东尼美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插叙)法庭斗争(顺叙)女权运动的先驱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讪.笑( ) 不懈.( ) 赐.予( ) 惹.恼( )shù( )缚 bǐ( )视奴yì( ) 轻miè(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但这种戏弄..并未惹恼一位身材高大、举止庄重的女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刚才吓唬她们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苏珊安东尼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苏珊安东尼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苏珊·安东尼》原文:“该死的,你们在这里干什么?”桌旁的男人大声喊道,“你们女人回家干你们自己的事情。

回家刷碗去。

如果你们不快点从这里出去,我就要报警把你们抓走!”房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停了下来,听着。

一些男人转过身,冷笑着。

其他人轻蔑地看着这十五名妇女,讪笑着。

有人提高了嗓门:“快溜吧,夫人们。

你们的孩子都成泥猴了。

”听着这话,所有的男人都捧腹大笑起来。

但这种戏弄并未惹恼一位身材高大、举止庄重的女士,她手中拿着一张纸,站在其他十四人前面,丝毫未动。

“我们女人同你们一样,也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我们将坚持在此选举出即将成为政府领袖的人。

”她的话如铃声一般清脆,而且字字令人心颤。

这些男人一动也不敢动。

刚才吓唬她们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接着,在静默而庄严的气氛中,苏珊•安东尼大步走向投票箱,投下了自己的选票。

其他十四名妇女每人都投了票,屋里的男人们都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她们。

这是1872年。

妇女生来具有的权利已经被剥夺得太久了,她们忍受不公的法律——让她们只能成为男人财产的法律——太久了。

妇女能够赚钱,但她们不能拥有它。

如果一名妇女婚后去工作,那么她所赚的每一分钱都将成为她丈夫的财产。

在1872年,男人被视为当然的一家之主,他的妻子不能自己办自己的事情。

妻子被认为是不能清晰明辨的傻子,因此法律仁慈地为她指定一名监护人来保护她——当然是一名男性监护人——来照看她所幸拥有的任何财产。

像苏珊•安东尼这样的妇女,对这种不公正深感痛苦不安。

苏珊找不出任何她的性别应受到歧视的理由。

“为什么只能由男人来制定法律?”她呐喊。

“为什么男人就应该打造出束缚我们女人的锁链?不!”她高呼,“现在我们女人应该起来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了。

”于是她发誓她将一直斗争下去,既然上天赐予她力量,让她看到了妇女在法律面前与男人平等。

她的确在斗争。

苏珊•安东尼是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一人。

她不停地从一个州到另一个州,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演讲,与男人辩论,努力使妇女行动起来,为她们的权利而斗争。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苏珊·安东尼》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苏珊·安东尼》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苏珊·安东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苏珊·安东尼的事迹和精神品质。

(2)学习课文中描绘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精神的手法。

(3)培养欣赏优美散文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讨课文主题和写作特色。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珊·安东尼坚定的信仰和勇敢的精神。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苏珊·安东尼的精神品质。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学习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含义。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

三、教学过程1.导入(1)介绍苏珊·安东尼的背景和成就。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

①苏珊·安东尼为什么被称为“勇敢的女斗士”?②课文中哪些关键词句表现了苏珊·安东尼的精神品质?3.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2)每组推荐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4.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设问等。

5.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段描绘苏珊·安东尼精神品质的段落。

6.课堂小结(2)强调独立思考、勇于担当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苏珊·安东尼的读后感。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描绘一位你敬佩的人物。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和进行讨论。

2.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深,能够感受到苏珊·安东尼的精神品质。

3.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苏珊安东尼》精品教案 (新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苏珊安东尼》精品教案 (新版)

《苏珊·安东尼》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有关苏珊·安东尼的情况。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法,领会人物性格特点;理解本文的思路和结构。

3、理解文中插叙的作用;理解苏珊为争取女权而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自己应有的权利,要进行勇敢的、坚持不懈的斗争。

4、培养学生面对自己应有的权利,要进行勇敢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培养学生树立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健康平等的现代性别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在座的女同学,如果我们要选班长,我对你们说,班上的女生没有选举权,选班长是男生的事,你们有意见吗?看来我这句话得罪了半边天。

但你们知道吗,直到一百多年前,不管是我国还是外国,女人一直是男人的附属品,是男人的私有财产。

(参考:①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②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能进学堂,剥夺女子受教育的权利。

③三步不出闺门——缠足,剥夺人身自由权利。

④三从四德。

⑤一夫多妾制——生儿育女的工具。

⑥做花红,收入归丈夫所有——没有财产权。

⑦婚姻不能自主——包办婚姻,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那么今天呢,今天我们的女生可以和男生坐在一间教室上课,你们长大后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做自己喜爱的事,花自己挣的钱。

你们甚至可以比男人做得更出色。

在法律上,你们是完全平等的。

但这些在你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却是无数前辈经过不懈奋斗才得来的。

苏珊·安东尼便是其中一位。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苏珊·安东尼是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一人。

直接以人名为题,简洁醒目,引人思考。

2、本文选自《美德书》。

作者乔安娜·斯特朗、汤姆·B·莱奥纳德是美国著名作家。

3、苏珊·安东尼身为一个独身妇女,她强烈地意识到妇女需要个人经济上的独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苏珊·安东尼
【导学目标】
1.学习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体会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理解苏珊的斗争精神,学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自己应有的权利勇敢地、坚持不懈地作斗争。

【课时计划】
2课时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在座的女同学,如果学校举行学生会干部选举,却规定女生没有选举权,选学生会干部是男生的事,你们有意见吗?(暂停,观察学生反应)我想,你们肯定不仅有意见,而且还会愤怒。

可你们知道吗?直到一百多年前,不管是我国还是外国,女性地位是何其低下,女性不能抛头露面,甚至于不能与男性同桌吃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女性应得的权利,你们知道有多少女权运动者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吗?今天我们就走近苏珊·安东尼,了解她为了女性的权利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鄙.视(bǐ) 束缚.(fù) 呼吁.(yù)
赐.予(cì) 逮.捕(dài) 下流胚.(pēi)
(2)词义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歧视:不平等地看待。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戏弄:耍笑捉弄,拿人开心。

喋喋不休:形容说话没完没了。

2.作者名片
乔安娜·斯特朗、汤姆·B·莱奥纳德,美国作家。

3.背景资料
1872年,苏珊·安东尼带领14名妇女参加了当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投票而遭到逮捕,她在法庭上大胆预言:“法律会改变的。

”1920年,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通过,2 500万美国成年妇女和男子一样拥有了选举权。

课文着重记述了苏珊·安东尼争取在选举权上实现男女平等的斗争,其中又着重写了“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两个重要的场面。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老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人?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精神?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与男子一样有平等的权利而作的艰苦斗争,表现了这位伟大的女性大无畏的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2.梳理结构
本文记叙了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与男子一样有平等的权利而作的艰苦斗争。

你能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文章结构的吗?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交流点拨】文章第1~5自然段,写了苏珊·安东尼在投票站的斗争情形;第6~11自然段,插叙苏珊·安东尼长期为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的情况;第12~20自然段,写了苏珊·安东尼在法庭上的辩护;第21自然段,写苏珊·安东尼的伟大贡献。

学法指导
理解句子含义的技巧
1.结合语境,前后勾连。

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词句的含义。

2.抓关键词,揣摩句意。

可以先解释关键词的含义,再运用替换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3.把握中心,整体领悟。

对于文中的点睛之笔,要结合文章主旨,把握深层含义。

4.辨析修辞,思考意图。

例如比喻要注意揣摩其比喻义。

步骤三重点精读理解含义
1.“为什么只能由男人来制定法律?”她呐喊。

“为什么男人就应该打造出束缚我们女人的锁链?不!”她高呼,“现在我们女人应该起来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了。


【交流点拨】在那样的时代,女人通常是男人的附属品,是男人财产的一部分。

安东尼的大声疾呼像划破夜空的流星,向男人控制的社会发出强有力的挑战。

这里的两个问号和一个惊叹号,表示安东尼对所谓的男人主流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坚决斗争到底的决心。

2.“不用了,让她去吧,”老法官回答道,“我害怕她是对的。

害怕不久法律就要改变。


【交流点拨】在法庭上,文质彬彬而又充满机智的安东尼大声疾呼,通过义正词严的辩论和责问,震慑了法官,使法官也动摇了。

历史是公正的,它印证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老法官的话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面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是渺小的。

如果想阻止历史向前发展,一定是愚蠢而徒劳的。

步骤四走进人物深层理解
(一)走进人物
欣赏主人公铿锵有力、义正词严的辩论,分析人物形象。

【交流点拨】课文的高潮在“法庭斗争”一节。

在这场斗争中,苏珊·安东尼充分展现了她的伟大。

面对不公正的法律审判,她高举宪法中“人人平等”的大旗,据理力争,其辩词逻辑严密,语言犀利,振聋发聩。

她先是连用三个反问句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言行符合宪法,是无罪的,“当法官还未从这一阵突然袭击中缓过劲来”,又紧接着乘势追击,连用反问句证明违背宪法的人们才是有罪的,而现行的法律是不公正的,是无效的。

从苏珊的辩词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胆有识、机敏睿智的伟大女性,难怪连法官都“被镇住了”,最后不得不承认“我害怕她是对的,害怕不久法律就要改变”。

(二)深层理解
1.课文是以男人们的呵斥、轻视、嘲笑开场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这样写就暗示了当时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是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凸显了苏珊的觉醒和斗争所要面临的巨大压力。

2.这篇文章着重写了苏珊·安东尼在争取妇女权利过程中的哪一件事?对这件事作者又着重写了哪几个主要的场面?
【交流点拨】这篇文章着重写了苏珊·安东尼在争取妇女权利过程中争取选举权一事。

对这件事作者又着重写了苏珊·安东尼在投票选举美国总统前发表宣言和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这两个场面。

3.本文在记叙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还插叙了苏珊长期为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的情况。

细读这部分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显示了苏珊·安东尼所从事的斗争是艰苦的、长期的;通过对长期的艰苦斗争的记叙,充分展现了苏珊·安东尼坚定的信念、大无畏的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重点事件是点,插叙介绍是面,点面结合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丰满充实。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一)总结课文
本课记述了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的平等权而进行的艰苦斗争,课文着重记述了苏珊·安东尼争取在选举权上实现男女平等的斗争,其中又着重写了“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两个重要场面。

表现了这位伟大女性大无畏的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二)拓展延伸
班上将开展“话说中国‘巾帼’第一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你在活动中介绍一位“中国‘巾帼’第一人”中的一个人物。

你将如何介绍呢?
【交流点拨】示例:提起梁军,许多人都不会陌生,因为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就是以梁军为生活原型的。

梁军,黑龙江人,1947年5月参加革命,在德都县萌芽村师范学校学习。

梁军在看了一部《巾帼英雄》的电影后,下决心也要当一名光荣的拖拉机手,为此,她不断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妇女代表大会,被毛主席接见。

【附:板书设计】
苏珊·安东尼
投票斗争——男人谩骂,慷慨陈词
插叙介绍——时代背景,坚持斗争
法庭斗争——高举宪法,法官震惊
点明地位——深化主题,升华形象卓越才智
无畏气概
坚定信念
顽强意志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