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电镀工艺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电镀基本知识培训 ppt课件

电镀基本知识培训  ppt课件

不接地的电力网 中,应采用保护接地,即把电动机、变压器、铁 壳开关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用电阻很小的导 线接地极可靠连接,确保:即使因电器设备绝缘 损坏和中线相接,以确保:即使因电器设备绝缘 损坏而漏电时,由于人体电阻比接地极大很多, 几乎不会有电流经过人体,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一般接地电阻应于小于4Ω ,采用埋地中的铁棒、 钢管作为地极。

络合物

K4[Fe(CN)6] 中, Fe2+ 与 CN- 极少电 离出来 ,它们基本 以 Fe(CN)64-的形式存在。这种由简单正离子和几个其他离子 或中性分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分子称为络离子,络离子组成 的化合物,称为络合物。 电 镀 中 常 用 的 络 离 子 有 : [Zn(CN)6]2- 、 [Ag(CN)2]- 、 [Cu(NH3)4]2- 。 络合物非常稳定,基本不离解出简单的金属正离子。

课程一:电镀概述
电镀概念

利用电解在制 件表面形成均 匀、致密、结 合力良好的金 属或合金沉积 层的过程。
电镀概述

1800年,意大利布鲁纳特利发表镀银论文; 1805年,布鲁纳特利提出镀金; 1840年,英国埃尔金顿申请了氰化镀银的专利,并开始应 用于生产; 1840年,雅可比申请酸性镀铜的专利,并于1843年应用于 生产;
电化学知识

电解质溶液 络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原电池和电解池 电极、电极反应与电极电位 电极的极化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定义:在溶解或熔融溶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 电解质。 电离:电解质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 离形成的溶液,称为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在水中几乎全部发生电离,如盐酸、硝酸、硫 酸、氯化钠等。 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如醋酸、氨水、硼酸等。

电镀基础知识第一讲

电镀基础知识第一讲

Elkington
Jacobi R.Bottger Bunsen Geuther R.Bottger O.P.Watts Proctor
氰化物电镀银
酸性电铸铜 电镀镍 三价铬镀铬 铬酸镀铬 硫酸盐酸性镀锌 硫酸盐电镀镍 氰化物镀锌 发展了实用性镀铬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邦森 盖瑟 R.班特格尔 瓦特 普洛克特 萨金特等
11 置换脱皮 同一工件上有二种不同的材质组成 12
油污染 脱皮
镀前处理中油未除干净。
13
暗圆斑 镀层
镀液中杂质多或添加剂不足
14 镀层光泽
不均
添加剂没有充分分散
15 镀液霉菌 为了避免霉菌污染,必须重视生产线的 污染
开缸程序的实施。
16
若苔藓污染了镀槽,苔藓会嵌镀在镀 苔藓污染 层中。
水质
17
21.7 9 27.2 3
11.2 1
14.9 5 18.1 9
3.2 7
4.3 6 5.4 5
赫尔槽电流 和时间的选择
试验的基本条件要和生产现场情况吻合。 若生产线上常规电流密度为0.4~0.6A/dm2,那么 应该在0.5A/5min的条件下作赫尔槽试验。 若生产线上电流密度为1~2A/dm2,则宜用 1A/4min的条件作赫尔槽试验。
历史上著名的电镀发明
发明年代 1800 1805 国 家 意大利 意大利 译 名 布鲁纳特利 布鲁纳特利 原 名 Brug-natell Brug-natell 发明的电镀种类 电镀银 电镀银
1840
1840 1843 1854 1856 1915 1916 1917 1925
英国
埃尔金顿
雅柯比 R.班特格尔
强浸蚀

滚镀-挂镀-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挂镀-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生产中应根据镀件的形 状、大小、批量及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滚镀方式,以达到为企业 节约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例如,对于常规小零件,应首选卧式滚镀的方式 。而对于不宜或不能采用卧式滚镀或品质要求较高的小零件,则一般考虑振动 电镀的方式。但振动电镀不是一种“万灵药”,有时对于振动电镀也解决不了的小 零件,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 电镀方式,如篮筐镀、筛网镀或布兜镀等。 滚镀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生产中应根据镀件的形 状、大小、批量及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滚镀方式,以达到为企业 节约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例如,对于常规小零件,应首选卧式滚镀的方式 。而对于不宜或不能采用卧式滚镀或品质要求较高的小零件,则一般考虑振动电镀 的方式。但振动电镀不是一种“万灵药”,有时对于振动电镀也解决不了的小零件 ,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电镀方式,如篮筐镀、筛网镀或布兜镀等。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目前使用的倾斜式滚镀设备叫做倾斜潜浸式滚镀机(如图2所示)。倾斜潜浸式滚镀 机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上海地区使用,由于其操作轻便灵活、易于维护而广受欢 迎。另外,使用倾斜式滚镀机镀件受损较轻,比较适合易损或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 零件。但是,倾斜式滚镀机滚筒装载量小、零件翻滚强度不够,在劳动生产效率和 镀件表面质量等方面逊色于卧式滚镀机。所以,多年来倾斜式滚镀的应用与发展始 终落后于卧式滚镀。 振动电镀 振动电镀是国外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80年代初大量应用的一项小零件电镀新技 术。它比常规的滚镀技术具有更加突出的优越性,因此一经问世即得到快速的应用 与发展。国内振动电镀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从90年代后期开始在小零件电镀 领域应用逐渐广泛。 1-振荡器;2-振杆;3-传振轴;4-料筐 振动电镀的滚筒形状为“圆筛”或“圆盘”状,滚筒内零件的运动靠来自振荡器的 振动力 来实现。所以,振动电镀的滚筒一般被形象地称作“振筛”(如图3所示)。振筛的 振 动轴向与水平面垂直,则振筛内零件的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

电镀基础知识及工艺流程简述页

电镀基础知识及工艺流程简述页
*
这里从塑胶电镀的一些流程和工艺入手,通过这样的介绍使大家对表面电镀处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电镀常见的工艺过程:常见的塑胶包括热塑性和热固性的塑料均可以进行电镀,但需要作不同的活化处理,同时后期的表面质量也有较大差异,我们一般只电镀ABS或ABS+PC材质的塑件,有时也利用不同塑胶料对电镀活化要求的不同先进行双色注塑,之后进行电镀处理,这样由于一种塑胶料可以活化,另一种无法活化导致局部塑料有电镀效果,达到设计师的一些设计要求,下面我们主要就ABS材料电镀的一般工艺过程对电镀的流程作一些介绍。
*
3、塑胶表面的预金属化
在談ABS塑膠電鍍之前,先要談一談在溶液中鍍金屬的幾種不同的方法。 在溶液中鍍金屬,也就是在含金屬鹽的溶液中,使金屬離子在被鍍物體表面被還原而析出金屬膜,附著於該物體之表面。有下列三種方法:一為電鍍(electroplating),另一種是置換鍍(或浸鍍)(displacement plating or immersion plating),再有一種為化學還原鍍或無電鍍(chemical reduction plating or electroless plating)。而後二者可以通稱之為化學鍍(chemical plating)。 电镀 置换镀 无电镀
建霖公司表面处理色板
*
多彩生产能力1
手动多彩线
手动喷涂线
多彩产品
旧式多彩线
国霖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可贵的现场操作的经验,这为之后车直线式自动线
悬臂吊车直线式自动线
自动控制中心
*
多彩工序流程
光亮铜
喷 漆
半光镍
沙丁镍
珍珠镍
哑光镍
光 铬
拉 丝
*
珍珠镍故障及其诊断

电镀工艺基本知识-全

电镀工艺基本知识-全

电镀工艺基本知识电镀工艺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

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

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

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

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光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电镀前预处理,电镀及镀后处理三个阶段。

完整过程:1、浸酸→全板电镀五金及装饰性电镀工艺程序:铜→图形转移→酸性除油→二级逆流漂洗→微蚀→二级→浸酸→镀锡→二级逆流漂洗2、逆流漂洗→浸酸→图形电镀铜→二级逆流漂洗→镀镍→二级水洗→浸柠檬酸→镀金→回收→2-3级纯水洗→烘干塑胶外壳电镀流程:化学去油.--水洗--浸丙酮---水洗---化学粗化水洗敏化--水洗--活化--还原--化学镀铜--水洗光亮硫酸盐镀铜--水洗--光亮硫酸盐镀镍--水洗--光亮镀铬--水洗烘干送检。

技术问题解决在以上流程中.最易出现故障的是光亮硫酸盐镀铜.其现象是深镀能力差及毛剌、粗糙等.对深镀能力差,应区别对待.如果低电流区不亮,而高电流区很亮且偏于白亮,则可考虑N(乙撑硫脲)是否过多.调整办法逛加入适量M(2—巯基苯骈'眯脞)及SP(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如仍不行,可加入50〜100ml双氧水搅拌10分钟试镀.如果低电流区不亮.高电流区很亮且偏于桔红色亮,测可考虑M是否过多.调整办法是加适量N及P(聚乙二醇),如仍不行,可加入50~100ml双氧.水搅拌10分钟试镀,如果低电流区不亮,而高电流K亮度亦差,则可考虑N或M 是否过少.调整办法是加入适量M或N(亦可同时加入适量SP).如果高电流区长毛刺,通常加入适当SP即可消除.如果铍层表面无论轫上还是朝下均有细麻砂,则M过多,可添加适量P来消除.但若镀层表面轫上有麻砂,则应考虑是否有铜粉的缘故,可加入50ml双氧水来消除.一般说来,光亮镀铜液在每天下班时应加入50ml 双氧水。

电镀员工安全培训教材

电镀员工安全培训教材

电镀员工安全培训教材【电镀员工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电镀工艺和操作流程1.电镀工艺概述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离子沉积到基材表面形成金属膜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行业,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2.电镀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和材料的完好性、清洁工作区域等。

(2)前处理:将基材通过脱脂、去氧、酸洗等处理,以保证表面的干净和粗糙度。

(3)电镀操作:将经过前处理的基材浸入电镀槽中,连接电源,控制电流和时间,以完成金属沉积。

(4)后处理:清洁和包装电镀完成的产品,准备交付下一道工序或客户。

第二章电镀作业安全知识1.防护设备的使用电镀作业涉及到与化学物品、电流等有害因素的接触,员工在进行操作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防酸碱服等。

2.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1)储存:化学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热源和火源的专用柜中,分类存放,避免混放和泄漏。

(2)处理:电镀液和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电源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接触电源和设备。

(2)严格按照规定的电流和时间进行电镀操作,避免过负荷使用设备,防止电击事故发生。

第三章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1.安全事故的类型及防范(1)化学品泄漏:做好储存、搬运等工作,注意化学品的标识和包装完好性。

(2)火灾事故: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安全用电,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

(3)人身安全事故: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2.事故应急处理(1)紧急救助:对伤员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2)事故报告: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3)事后总结:对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1.环境保护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员工需要做好废物的分类、储存和处理工作,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电镀知识培训教材

电镀知识培训教材
详细描述
在建筑行业中,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 金属构件的防腐蚀处理和装饰。通过 电镀,可以保护金属构件免受腐蚀, 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能美化建筑外 观,提升整体视觉效果。
电子行业电镀应用
总结词
电子行业电镀应用主要集中在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的表面处理。
详细描述
在电子行业中,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的表面处理。通过电镀,可以形成导电层,提高电子元件 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同时也能起到防腐蚀和美观的作用。在集成电路和微电子领域,电镀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 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电镀设备
电源设备
提供电镀所需的电流和电压, 确保电镀过程的稳定进行。
电镀槽
用于容纳电镀溶液,确保金属 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均匀沉积在 工件表面。
过滤设备
用于去除电镀溶液中的杂质和 颗粒物,保持电镀液的清洁度 。
电镀添加剂
润湿剂
降低表面张力,使电镀液更好地覆盖 工件表面。
整平剂
光亮剂
提高镀层的光泽度和亮度,使表面更 加美观。
环保法规与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该法规定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守的环保要求,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 处理和排放。
《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电镀企业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和监测要求,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安全操作规程
01
02
03
个人防护
员工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护服、手套、口罩、 眼镜等,以减少与有害物 质的接触。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电镀的种类与用途
镀锌
用于钢铁制品的防腐蚀,如汽车、建筑、管道等 。
镀镍
用于提高导电性和美观度,如电子元件、电池、 饰品等。

电镀工艺(1)

电镀工艺(1)

电镀工艺概述电镀是一种通过将金属离子沉积在导电表面上的工艺。

通过电化学反应,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上还原成固体金属。

电镀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如汽车制造、电子工业、航空航天技术等。

本文将介绍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电镀方法以及电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基本原理电镀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解溶液将金属离子还原成固体金属,将金属沉积在导电物体的表面上。

电镀一般分为阳极和阴极两个电极。

阳极是一个含有金属离子的金属块,阴极是需要被镀金属的物体。

通过外加电源将电流引入电解池中,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移动,最终在阴极表面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常见的电镀方法硫酸铜电镀硫酸铜电镀是一种常用的电镀方法,适用于铜、银、镍等金属的镀层制备。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准备电镀液:将一定比例的硫酸铜溶解在蒸馏水中,按照所需镀层厚度和材料类型调整电镀液的浓度。

2.清洗工件:将待镀物体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

3.预处理工件:在电镀前,可以进行一些预处理步骤,如酸洗、活化等,以增加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4.进行电镀:将清洗干净的工件作为阴极,硫酸铜溶液作为阳极。

通过外加电源施加电流,金属离子会在阴极表面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5.清洗工件:完成电镀后,需要将工件从电镀液中取出,并清洗干净,去除电镀液残留。

镀铬工艺镀铬工艺常用于提高物体的表面光洁度和耐腐蚀性。

镀铬的步骤如下:1.准备电镀液:将一定比例的铬酸铜和硫酸铜溶解在蒸馏水中,按照所需镀层厚度和材料类型调整电镀液的浓度。

2.清洗工件:将待镀物体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

3.预处理工件:在电镀前,可以进行一些预处理步骤,如酸洗、活化等,以增加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4.进行电镀:将清洗干净的工件作为阴极,铬酸铜溶液作为阳极。

通过外加电源施加电流,金属离子会在阴极表面沉积形成铬镀层。

5.清洗工件:完成电镀后,需要将工件从电镀液中取出,并清洗干净,去除电镀液残留。

电镀注意事项在进行电镀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注意事项:电镀过程中会产生酸碱等有害物质,要注意安全操作,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化学物质溅到皮肤或眼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镀新工艺介绍2 .1合金电镀合金电镀一直是电镀新工艺开发的重要领域。

以往为取代昴贵的镀镍而开发的铜锡合金,就曾经是一种新工艺。

现在的代镍和节镍镀层,也都是各种合金。

因为合金可以综合单一金属的优点,并具有单一金属所不具备的新的特性,比如硬度、耐腐蚀性、功能性等。

现在已经认识到,电镀作为一种湿法冶金技术,能生产出用电、热方法做不到的新合金。

包括在制作非晶态材料和纳米材料方面,电镀技术都是有优势的。

合金电镀的原理在传统的理论中是要求两种共沉积的金属的电极电位要接近,如果一个的电位较正,另一个的电位较负,就要采用络合剂将正电位的金属的离子络合,使之放电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与另一金属的电位相近,达到共沉积的目的。

这在现在也仍然对合金新工艺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合金中的另一种成分的量非常小,就是这种少量的金属分散在另一金属中,却改变了金属的性能。

用传统冶金学的观点是这些掺入的金属是占据在主体金属的某些晶格位上,从而改变了金属的物理性能。

但实际上,用火法冶金很难把微量金属分散到另一金属中去,而采用电镀的方法则比较容易做到。

不过电镀方法得到的合金的结构是否符合冶金学的原理,则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现在已经得到应用的新合金工艺有锌系列,镍系列,铜系列,锡系列,银系列等。

锌作为钢铁的优良廉价的防护性镀层被广泛地采用 , 但是自从日本汽车打进欧洲和北美市场,汽车的耐盐防护性就提到了议事日程。

〈1〉在开展高耐蚀性镀层的研究中,锌合金的研究引人注目。

最先出现的是锡锌合金,这种合金的含锌量在30%左右时耐盐水喷雾时间最长,出现红锈的时间可达1500个小时以上。

最开始进入实用化的工艺是70年代末的有机羧酸的中性镀液,后来有柠檬酸镀液,现在我公司已经开发出硫酸盐光亮镀锡锌工艺。

在锡锌工艺之后出现的是锌镍工艺。

这种工艺由于含镍量在5-10%,成本比锡锌要低,因此很快得到普及。

最先出现的是用于钢板连续电镀的硫酸盐工艺,这大约在1982年前后。

以后开发出氯化铵型工艺,现在比较成熟的是碱性锌酸盐工艺。

这种工艺的特点是抗腐蚀性能特别好,不经钝化的镀层耐盐雾到出现红锈的时间在150小时以上。

在高温下也仍能维持其优良的防护性能。

因此在汽车等行业有较多应用。

在锌镍开发之后两年,锌铁工艺就进入了实用化。

锌铁与前面的工艺不同的是铁的含量很小,只在 0.2 到0.6 左右。

虽然以前有用于钢板电镀的锌铁合金,其含铁量在10-20%,但现在进入实用的还是这种低铁含量的镀层。

比较成熟的有锌酸盐工艺。

其耐蚀性也很好,但一定要经过钝化才能有高的耐蚀性,当含铁量在 0.4 左右时,出现红锈的盐水喷雾时间可达1500小时以上。

现在,我公司已经开发出氯化钠型锌铁新工艺,并有黄色、彩色等高耐蚀性的钝化产品。

在欧洲还有用锌钴合金工艺的,这种工艺与锌铁一样,可以不用银盐做出黑色钝化膜。

含钴量也仅在1%左右.镍一直是电镀加工工业中的重要镀种,由于镍资源的紧张和价格昂贵,开发镍合金电镀是节镍的一种选择。

同时,有些镍合金的功能性能也是市场所需要的,因此,镍基合金的应用也很广泛。

镍铁合金不仅可节约部分镍,而且镀层性能也比纯镍镀层要好。

这种镀层的含铁量在 7%-30% 左右,镀层中的含铁量与镀液中的镍铁比例成正比。

也有采用镍锰铁合金电镀工艺的报导。

<2 >用于装饰的镍合金更多,特别是黑色镀层方面,不少是用的镍合金,比如镍锡,镍钴,镍镉等。

铜镍合金更是在装饰电镀中有较多的应用。

<3 >铜合金如铜锡合金,铜锌合金,很早就有大量的应用。

这方面的新工艺的主攻方向是以非氰化物络合物来取代氰化物,比如焦磷酸盐,柠檬酸盐镀铜合金等。

锡作为钎焊性镀层主要是用在电子电镀行业,但也可以用在装饰和防护方面,比如代银的锡合金,用于罐头盒防腐的镀锡工艺等。

但主要还是电子工业中有大量应用,现在用得最多的仍然是锡铅合金。

也有锡铈,锡铋等。

当前的趋势是采用无氟和无铅的新工艺取代老工艺。

<4 >其它贵金属的合金主要是用在装饰和功能性方面,这里就不一一加以介绍。

正如前面讲到的,由于合金电镀技术的开发可能产生出一些新的合金,这不仅在表面处理业有重要意义,对材料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新世纪,对合金电镀的研究仍会加紧进行。

特别是在多元合金,包括三元、四元合金等的开发上还有很大的空间2.2电子电镀如前所述,21世纪被称为高信息化世纪。

所谓高信息化世纪就是以因特网为传播工具的信息爆炸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内,电子产品的品种和产量将有更快更大的发展,这给电子电镀业也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现在新工艺的开发有很大的比重将放在电子电镀方面。

所谓电子电镀就是用于电子产品或电子工业的电镀技术。

用于电子行业的镀层有很多,包括导电性镀层,钎焊性镀层,信息载体镀层,电磁屏蔽镀层,电子功能性镀层,印刷电路板电镀,电子构件防护性镀层,电子产品装饰性镀层等。

电子电镀工艺除了少数是利用了传统的工艺以外,大多数是近几十年开发的新工艺。

比如非金属电镀新工艺,化学镀新工艺,贵金属电镀新工艺,合金电镀新工艺等。

以印刷线路板的电镀为例,它是以孔金属化为中心的综合了前处理、化学镀、电镀、退镀等技术的工艺。

印刷线路板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应用于电子产品的,随着电子元件的高密度化和集成化,单面和双面线路板已经不能满足高密度和微型化的需求,因此多层印刷线路板技术应运而生。

现在,多层板的孔化及图形电镀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电子工业的水平。

化学镀中的各种化学镀镍技术,更是在电子工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电磁屏蔽到硬盘的电镀,都要用到化学镀镍。

当然化学镀不仅仅是用于电子行业,在其它很多行业都有重要的价值,比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一些管道的内壁防护就在采用化学镀镍技术。

2 . 3功能性电镀功能性电镀实际上是一个含义较广的概念,它函盖了电子电镀、减磨电镀、耐磨电镀、以及所有有特别要求的电镀技术。

可以说举凡对产品或材质表面有电学、力学、光学、生物学等方面要求而通过电镀加工可以满足其要求的镀层,都可以叫功能性镀层。

显然,要满足上述各种要求,光老工艺是不行的,因此,在功能性电镀中的新工艺的比例是最高的。

现在引起各方面关注的是各种复合电镀技术。

复合电镀是指在单金属电镀或合金电镀溶液中分散一些功能性微粒,使之在电镀过程中与金属或合金共沉积,从而使被镀表面得到某些特定的性能。

大家经常见到的沙面镀镍工艺,有一种就是采用了分散微粒的办法。

早期的复合电镀的载体大多数是采用的镀镍工艺,现在已经发展到采用镀锌工艺为载体,进一步发展到以化学镀为载体。

用来做分散体的微粒有香料、磨料如金刚砂、 SiC 、 Al 2 O 3 等,也有颜料、石墨、二硫化钼等。

由这些微粒的性能可以得知分散有它们的镀层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还有很多新工艺,都可以包括在功能性电镀的范围。

可以预料,今后的电镀新工艺的开发方向将主要是应用于电子行业或有特殊要求的行业的功能性电镀技术。

对二十世纪后期以合金电镀和电子电镀、功能性电镀为主的电镀新工艺作了简要的回顾,对二十一世纪电镀技术在研制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中的作为做了展望。

3 电镀技术在新世纪的展望3.1贴近现代工业需要二十一世纪对工业有许多苛求,要求高质量、高苛刻、高效率的同时,还要节能节耗和保护环境。

因此,开发高效节能而又无或少污染的电镀新工艺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观念的更新,新世纪的电镀工艺将更多地在设备上做文章,大电流短时间的高速电镀过程将会普及,温度、浓度、 pH 值等的控制和镀液净化等都将逐渐向全自动化发展。

无排放的电镀工艺将出现。

这些都是为的更加适合工业各界对电镀的需要,只有贴近现代工业的各种需要开发新工艺,电镀加工工业本身在新世纪才有立足之地。

3.2制造新型材料电镀技术传统上是用于防护和装饰用途,但随着电镀技术的进步,电镀加工已经不仅仅只用于防护和装饰领域,而且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新材料生产工具。

电镀技术已经成功地用来制作非晶态材料。

非晶态材料是相对结晶材料而言的新型材料,它在硬度、强度、耐腐蚀性能等方面都比传统材料要好。

现在大家经常能听到一个词,就是“纳米”。

21世纪也被称为纳米世纪。

所谓纳米是一种物质聚集状态,当原子或分子处于千万分之一米到10亿分之一米的范围时,显示出一些新的性质。

当材料结晶的大小介于几个或几十个纳米时,这种材料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新的特性。

比如几纳米长的电极,就可以将芯片运行速度提高几万倍;由纳米材料制成的金属强度比普通金属高十几倍,而自身象橡胶一样富有弹性;纳米陶瓷保留了陶瓷的耐高温和高强度的特性却又表现出塑性。

还有许多关于纳米的神奇的性能和应用的故事。

总之,人们对纳米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目前世界上纳米晶体材料的制作技术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外力合成法,如机械研磨;二是电沉积的方法,如电镀沉积、等离子体沉积;三是相变界面形成法。

其中电镀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很多单一金属可以被电镀出来,二是技术难度相对较小。

因此,随着对纳米材料研究和需求的增长,使用电镀技术来研制和生产纳米材料将不会是很远的事情。

3.3 电镀成型说起电镀成型,很容易让人想到电铸。

但这里所说的电镀成型与传统的电铸有其不同之处。

电铸需要有一个母型或模胎,再在上面电铸后成型。

而电镀成型是指在没有母型的情况下,在特制的电解液内,由电极进行选择性间歇放电来进行电沉积,当这种放电受电脑控制时,可以根据电脑内存储的信息镀出所需要的形状。

这听起来像科学幻想,但很多发明正是源于科学幻想的。

相信在更多富有想象力的电镀技术工作者的努力下,电镀技术还会有更多的用途被开发出来。

通过考察乳酸、丙二酸、柠檬酸以及无机酸浓度对工艺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中温酸性化学镀镍工艺,其中复合络合剂由乳酸与无机酸L组成,含量均为10ml/L。

测定了该中温酸性化学镀镍的沉积速度以及镀层的结合力、硬度、耐蚀性与磷含量,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的形貌及微观结构。

结果表明,该中温化学镀镍层光亮平整、结构致密均匀、显微硬度可达480HV,耐硝酸点蚀时间大于180s, 磷含量为7.50%,镀速达20μm/h。

该工艺可与高温化学镀镍媲美。

镀覆方法1 化学气相沉积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用热诱导化学反应或蒸气气相还原于基体凝聚产生沉积层的过程。

2 物理气才目沉积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通常在高真空中用蒸发和随后凝聚单质或化合物的方法沉积覆盖层的过层。

3 化学钝化 chemical passivation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处理金属制件,使其表面形成很薄的钝态保护膜的过程。

4 化学氧化 chemical oxidation通过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