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Vol.16No.1January 2018城市交通二○一八年第十六卷第一期国务院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务院原则同意《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批复指出,《规划》实施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以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为动力,以延续中华文脉、体现中国元素的风貌塑造为特色,加快高端要素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关中平原城市群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作用。
(新浪,2018-01-15)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透露,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增长2.7万km ,高速铁路覆盖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
公路总里程五年增长约53.4万km ,高速公路覆盖97%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达96.7%的县。
民航运输机场229个,服务覆盖全国88.5%的地级市、76.5%的县。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港口深水泊位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铁路、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长率约10%,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70亿人次。
公共交通年客运量超过900亿人次,定制公交、商务快巴、旅游专线、社区巴士等特色公交服务加快发展。
全国29个省、90%以上二级道路客运站初步实现省域联网售票;旅客联程运输加快发展。
中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全面开创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
其中,“五纵”包括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京沪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五横”包括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青岛至拉萨运输大通道、陆桥运输大通道、沿江运输大通道、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
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如何立足省情实际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陕西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组成课题组,从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导致近年区域发展分化的关键因素和领域中,选取工业投资、城市群建设、人才战略、平台经济、化工产业布局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建议。
决策咨询推动工业投资增长重回上升通道,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一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快速发展,陕西省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但工业化任务远未完成。
对陕西省来说,工业既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实体经济的核心,也是创造高价值就业岗位的主要领域。
在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大调整大变化的背景下,工业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正由以往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向承载经济核心竞争能力转变。
从世界看,美国对我国挑起“贸易战”源于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表象在贸易,实质在工业升级,工业升级蕴含的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成为遏制与反遏制的焦点。
从国内看,东部和南部新一轮工业发展与升级势头强劲,导致区域经济竞争力重新排列和发展分化,目前重新出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态势是2015年以来区域经济竞争力升降变化的直接体现。
国际国内经济所发生的复杂深刻变化,要求陕西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发挥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工业发展与升级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走出具有陕西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工业发展与升级的基石是强劲可持续的工业投资增长和投资结构优化。
在这些标志性指标上,陕西省近年来连续走低:一是工业投资增速大幅放缓,2014年至2017年的4年里,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8.1%、9.2%、1.1%和1.8%,除2015年增速略高于全国水平外,其余年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4.8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趋势性下滑,从2013年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4.5%下滑到2017年的24.2%,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从2013年的7.2个百分点扩大到2017年的12.6个百分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车间WEST CHINA DEVELOPMENT点。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高二地理(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育I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本练习卷满分共100分,作答时长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基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国家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该区域是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集聚地。
下图为该经济区位置示意图,下表为该经济区重要城市产业特征。
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城产业特征优势产业群市西加工工业为主机械、电子、纺织安宝加工为主,加工和资源开发相结合机械、电子、冶金、食品、建村鸡咸加工和资源开发并重电子、纺织、机械、医疗、建材阳铜资源开发为导向煤炭、建材、冶金川谓资源开发为主,资源和开发加工并重冶金、能源、化工南天加工和资源开发并重机械、电子信息、建材、食品水1.关中——天水经济区()A.具有明确的边界B.地跨三个省级行政区C.按自然特征划分D.交通线路放射状布局2.该经济区的优势条件有()①全年水热充足②基础设施完善③工业基础良好④交通位置优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该经济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洪涝灾害频繁B.地势起伏大C.产业结构趋同D.劳动力不足2024年1月26日,虎林至长春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与东北地区天然气骨干管网实现互联互通。
下图为该工程线路分布图。
打造六个门户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文 / 特约撰稿 张宝通打造六个门户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西安是国家批准的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在西部内陆排在重庆、成都之后,如果仅满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是不可能追赶超越陕西处在亚欧大陆桥上,西安处在祖国版图中心,亚欧大陆桥一头连着连云港,连着上海,连着海上丝绸之路;一头连着阿拉山口,连着霍尔果斯,连着陆上丝绸之路。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陕西打造成“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是“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核”,是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
中共西安市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把西安打造成引领“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
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关中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和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
可以说找准了陕西、西安及关中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
陕西省委提出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就是落实陕西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关中是内陆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西安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
现在进入“一带一路”的新时代了,国家推进陆海内外联动、东的。
只有定位为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才能比肩北京、上海,才能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追赶超越发展。
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应当是西安三个定位的统领。
开放经济、门户经济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
西安的枢纽经济、流动经济必须更上一层楼,要为门户经济服务,朝着门户经济的方向发展。
发展门户经济对外交通物流是前提。
西安处在亚欧大陆桥上和祖国版图中心,亚欧大陆桥是中欧班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西安需要全面发展门户经济,让交通物流、经贸合作、能源金融、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先进制造等整个经济都要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开放型经济是海关门户的基础和支撑。
要建设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西安需要发展六大门户经济。
一、要打造亚欧合作交流的交通物流门户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通道。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亚欧大陆桥最大的陆港,西安新丰编组站是亚欧大陆桥最大的编组站,西安北站是世界最大的高铁车站,陕西陆上已形成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国道、高速公路、普通铁路和高铁的四重“米”字形交通骨架,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到全国各省会城市平均距离最短。
关中平原城市群收缩空间分布及状况评估——基于县级行政单位数据的测度计算

第 38 卷 ,第 1 期2021 年02 月15 日国土资源科技管理Vol. 38,No.1Feb. 15,2021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关中平原城市群收缩空间分布及状况评估——基于县级行政单位数据的测度计算罗福周,戴晓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摘 要:城市化进程中,受经济衰退、全球化、产业结构变化、郊区化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很多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而中国不少城市近年来也出现了收缩迹象。
选取2008—2017年10年的数据,对关中平原城市群91个区县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就业人口、人均GDP和常住户籍人口比进行计算,发现分别有35.16%、41.75%、47.25%、8.79%、46.15%的区县出现不同程度收缩,综合各测度结果后共有38个区县出现收缩,占比达42.22%,且大部分集中于西安市周围。
同时,对比国务院公布的资源型城市名单中,发现有63.64%的资源型城市出现较大程度的收缩。
研究结果有助于初步了解关中平原城市群整体收缩格局,对于城市规划以及产业结构等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以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城市收缩;人口;空间格局;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210-(2021)01-072-14 Assessment of Shrink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tatus of GuanzhongPlain Urban Agglomeration: Measurement Calculation Based on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 DataLUO Fu-zhou,DAI Xiao-fei(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5,China) Abstract :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due to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economic recession,globalization,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uburbanization,many citi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ntracted to varying degrees,and many cities in China also showed signs of contrac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elected the data of 10 years from 2008 to 2017,and calculated the permanent收稿日期:2020-11-04;改回日期:2020-11-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74155)作者简介:罗福周(1963—),男,教授,从事工程经济与管理研究。
入选“国家队”崛起城市群

丨社会丨城示丨◎责编/段 康 Email:zunyi2@入选“国家队”崛起城市群文丨 辛 明自古以来,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始。
“西罗马,东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
关中平原是延续中华文脉,体现中国元素,展示中华文化的自信的重地。
2018年1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这意味着,期待已久的关中城市群规划终于获批。
作为十九大召开之后首个获批的国家级城市群,在战略定位上,《规划》确定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在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等5大定位上实现突破。
从“关中天水”到“关中平原”2009年,国务院批复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这是陕西省第一个城市群概念的规划,包括西安、宝鸡、铜川、咸阳、渭南、杨凌、商洛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
由于山西省与陕甘两省分属中西部,运城与临汾遗憾未能纳入、而彼时的陕西省内及周边交通尚不发达,延安、安康、汉中、庆阳、平凉与中心城市西安的时空距离仍较远,亦未能纳入规划,只作为周边辐射城市出现。
近些年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西安已成为连接东西南北的全国交通枢纽,陕南陕北多条高速公路以及西成高铁的通车缩短了陕西三大地理分区之间的时空距离,陕南陕北已与关中走向融合,西安的辐射能力早已越过秦岭、黄河和陇山,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关中地区。
早前规划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一个规模较小、区域性的城市群,其范围已远小于西安现在的经济腹地辐射范围,已不能适应西安作为一带一路核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国家中心城市等新时期的定位。
因此,关中城市群有必要扩容了。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表示,国务院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一消息令人振奋。
2022年常识“通过秘籍”(上)

常识“通过秘籍”(上)通过秘籍一:了解陕西试题展现:2022-92.202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进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部委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进展规划》,规划指出,关中平原城市群包括( )三省的3800万人口一体协同进展。
A.陕西、山西、甘肃B.陕西、山西、河南C.陕西、宁夏、内蒙古D.陕西、宁夏、青海2022-92.【答案】A。
解析:2022年1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进展规划》,标志着关中平原城市群进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规划》涉及三省12市(区),即陕西省、山西省和甘肃省,包括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临汾、运城、平凉、庆阳。
故本题答案选A。
通过试题展现可以发觉陕西考试过程中对于陕西的最新的进展规划会成为我们考试所青睐的内容,所以备考过程中大家应准时关注当年对于陕西最新的进展规划,重点关注陕西省年初做出的最新进展规划。
学习途径为陕西省官方网站。
通过秘籍二:着眼生活试题展现:2022-9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B.等量的100C的水蒸气与100C的水对人的烫伤同样严峻C.爱因斯坦是现代量子物理学奠基人D.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与折射共同作用产生的现象2022-93.【答案】D。
解析:A项,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故A错误。
B项,由于在水从液态转化到气态的过程中,要汲取大量的热量,因此水蒸气烫伤更严峻,故B项错误。
C项,现代量子物理学奠基人是普朗克,故C项错误。
D项,当太阳光照耀到空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本题展现的为生活常识以及一些科技常识的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是考试常识中每年都会涉及的题目,并且比重也很大,因此生活中肯定要过关注,对于看到的一些现象可以进行重点了解。
比如烫伤、晒伤、猫狗咬伤、溺水等这些状况下应当怎么处理各位考生肯定要记牢,当然大家可以通过学问集锦的方式进行了解。
三座“塔尖城市”的争雄之战

封面报道文 / 本刊记者 张义学三座“塔尖城市”的争雄之战2018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把重庆定位为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等“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成都和西安则被布局为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这一清晰定位,把西部三城放在国家物流枢纽的竞技场。
处在四川盆地腹地的成都和处在西北内陆腹地的西安和临江城市重庆相比,缺少水运码头之便,在地利视角,稍逊风骚。
国家中心城市代表了中国城镇化体系的最高级别,也被称为“塔尖城市”。
我国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九座城市先后被明确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逐渐成为一个区域的“主心骨”,同在西部的重庆、成都和西安,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为“国家中心城市”呢?积极扩城拉伸骨架重庆、成都和西安在争雄中,都在扩大城市规模,也就是“拉伸骨架”。
1997年3月14日,在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将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成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
重庆就此一跃成为比肩成都、西安的西部大都市。
随后几年,就把成都和西安甩在身后。
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前后,重庆“扩城”速度加剧。
2010年6月18日,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面积高达1200平方公里的两江新区正式成立;2011年10月27日,撤销万盛区和綦江县,设立重庆市綦江区、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重庆市大足区、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5月2日,撤销铜梁县和璧山县,设立铜梁区和璧山区;2015年4月28日,撤销荣昌县和潼南县,设立荣昌区和潼南区。
至此,重庆市的行政区划变为23个市辖区、11个县、4个自治县。
重庆在2011 年修订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年)》,对重庆的城市性质描述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作者:
来源:《生活文摘》2018年第01期
1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本次批复意味着关中平原城市群成为继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后,国务院批复的第7个国家级城市群。
批复指出,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以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为动力,以延续中华文脉、体现中国元素的风貌塑造为特色,加快高端要素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关中平原城市群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作用。
《规划》的具体内容有望本月底公布。
此次批复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的范围,是在关天经济区核心城市西安(咸阳)大都市,次核心城市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的基础上,增加了4个城市:山西的临汾、运城,甘肃的平凉、庆阳。
实际上,关中平原城市群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黄河金三角示范区中心城市的叠加。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国家层面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之后又一重大规划是西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重要的举措。
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说明了大西安发展到了关键时刻而这也是近年来西安收到的最大“礼包”。
入围“国家中心城市” 肯定了西安区域首位度并将全力予以支持
1月1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期限为2017年—2035年,其中,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加快在以下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要求到2035年西安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
一是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
二是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是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
四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五是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2016年西安经济总量为6257.18亿元,咸阳经济总量为2396.07亿元。
大西安地区经济总量近9000亿元,与经济总量破万亿元的武汉、成都、杭州等城市差距缩小。
而西安周边的城市,无论是运城、临汾、三门峡、安康、十堰,2016年经济总量都低于1500亿元,这些城市与西安差距明显,处于不同发展水平,有形成城市群的基础。
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要发挥城市群核心城市西安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关中平原城市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优势互补,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和城镇梯度发展,以产业大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
此外,在国务院批复的城市群規划中,三大城市群均被给予了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项目建设/安排方面的支持。
而中原城市群在资金投入和土地保障层面亦被国务院给予了积极支持,这是关中平原、成渝城市群所没有的。
大西安战略再度升级行政、规划和体制改革持续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给予了关中平原城市群以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方面的支持。
2017年,西安代管西咸新区,大西安建设、跳出城墙看西安等区域发展热门话题,都体现出这一方面的支持,将给西安提供更丰富的发展空间。
此次城市群规划批复获得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方面的支持,民政部亦表态,将推动优化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行政区划调整,对于西安而言,其意义不言自明。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西安要做出自己的“专业”
根据《陕西省“十三五”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陕西将全力加快高速铁路网主骨架建设,积极构建米字型高速铁路网。
根据规划,到2020年,西安至周边省会城市高铁基本建成。
形成以大西安为核心的1小时城市群通勤圈,2~3小时到达周边省会城市的城际交通圈,4~6小时到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区交通圈。
厦门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丁长发分析——
目前“米字型”高铁网络的建设将加速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使得资金、人才等资源进一步向西安集聚。
西安拥有很多高校和人才,如果能够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和服务,将高教优势充分发挥,发展潜力很大。
而批复中提到的“以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为动力”,也正是西安以及关中平原城市群要重点着力的方向。
目前西安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产业方面优势明显,西安要有自己的专注,自己的专业。
随着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的获批,西安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挥对西部地区的核心引领作用,与此同时,西安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责任,对于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获批,专家们也有不同看法——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分析——
关中平原城市群定位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这也凸显了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性。
因为陕西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不论是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还是在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中,都可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
这种核心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也体现在陕西自贸区建设中。
陕西获批为第三批自贸区省份之一,也是西北唯一获批的自贸区。
陕西自贸区的重要定位是,要围绕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作用,探索构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新模式。
而这也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作用相吻合。
另一方面,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与成渝城市群并列的国家级城市群,其一大要义在于让西北和西南齐头并进,把整个西部发展起来。
成渝城市群要带动整个大西南的发展,而关中平原城市群则是要带动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西安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整个西北大区的中心和龙头。
在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建设中,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铁网络的建设将加快人口、经济要素向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的集聚。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肖金成——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一些区域城市越来越密集,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定位,有利于产业聚集,吸纳更多的人口,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质量都会提高。
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有成渝城市群,西北地区有关中平原城市群,这两大城市群一个辐射带动西南地区,一个辐射带动西北地区。
过去,西北地区主要靠西安带动,以后要靠整个关中平原城市群来带动。
摘自《西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