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高语文高一(高教版)期中试卷
语文职高高一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恬静(tián jìng)璀璨(cuǐ càn)沉着(chén zhì)B. 惊愕(jīng è)蜷缩(quán suō)潜伏(qián fú)C. 悲怆(bēi chuàng)沉默(chén mò)憔悴(qiáo cuì)D. 拘谨(jū jǐn)瘦削(shòu xuē)嬉笑(xī xi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增设一些兴趣小组。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
C. 我们应该积极向先进人物学习,把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D.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是班级里的优秀生。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深邃(shēn suì)沉浮(chén fú)悲壮(bēi zhuàng)B. 沉沦(chén lún)璀璨(cuǐ càn)沉着(chén zhù)C. 悲怆(bēi chuàng)沉默(chén mò)憔悴(qiáo cuì)D. 拘谨(jū jǐn)瘦削(shòu xuē)嬉笑(xī xiào)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B. 他像一匹饿狼,贪婪地吃着美食。
C.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爱不释手。
D. 夜晚的星空,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二、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眼中的父亲小时候,我觉得父亲是个高大威猛的男子汉,他总是忙碌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在我身边。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职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惊愕(jīng è)沉默(chén mò)B. 炽热(chì rè)纷扰(fēn rǎo)融洽(róng qià)C. 蹉跎(cuō tuó)恬静(tián jìng)纠葛(jiū gé)D. 奔腾(bēn téng)纷飞(fēn fēi)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技巧。
C. 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
D. 这个方案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基本上是可行的。
3.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深远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举世无双B. 破釜沉舟C. 青出于蓝D. 画蛇添足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书面语的一项是:A. 看法B. 高兴C. 玩笑D. 严谨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B. 他昨天去北京,明天就回来。
C. 他今天上午去图书馆,下午去上课。
D.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今天看了一半。
7. 下列词语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灵魂:指人的精神或意识。
B. 意气:指人的气质和风度。
C. 精神:指人的思想、意志和情感。
D. 气质:指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田野上尽情奔跑。
B. 那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职高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恬静(tián jìng)起码(qǐ jiǎ)情趣(qíng qù)B. 惊愕(jīng è)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震撼人心(zhèn hàn rén xīn)C. 沉默(chén mò)沦陷(lún xiàn)独具匠心(dú jù jiān xīng)D. 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瞬息万变(shùn xī wàn biàn)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增加课时。
B.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勇夺金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D.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B. 这个故事充满了幽默感,让人捧腹大笑。
C. 他的言辞犀利,让人难以反驳。
D. 在这次活动中,他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
4.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项目涉及多个领域,需要我们集思广益。
C. 他对这个问题一窍不通,无从下手。
D.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校园里的红领巾张华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树上挂着一个破旧的布袋,布袋里装着许多红领巾。
每天清晨,都会有一位穿着校服的少先队员把布袋里的红领巾抖开,整整齐齐地挂在树上。
职高高一期中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欣慰(xīn wèi)舒展(shū zhǎn)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B. 岁月(suì yuè)轻松(qīng sōng)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C. 奋进(fèn jìn)勤奋(qín fèn)意气风发(yì qì fēng fā)D. 倾诉(qīng shù)神秘(shén mì)沉默不语(chén mò bù y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突变,全市范围内突然出现了大面积的停电。
B.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开展一次环保知识竞赛。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勇敢地克服了困难,最终取得了第一名。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风和日丽C. 举世闻名D. 言简意赅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一样,注视着大地。
B. 那朵花真美,就像一位害羞的姑娘。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一座巍峨的城堡。
D. 他的笑容温暖如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描写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讲述了三国鼎立的历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匆匆》一文中,作者把时间比作_______,把日子比作_______,把光阴比作_______。
7. 《背影》一文中,作者的父亲送他到车站,他的父亲_______,他的父亲_______。
高一职高语文试卷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sī)如影随形(xíng)B. 恍若隔世(wǎng)蹉跎岁月(cuō)C. 遥不可及(jí)豁然开朗(huò)D. 妄自菲薄(fěi)遥相呼应(yō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但他从不气馁。
B. 为了这次比赛,他日夜兼程,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
C. 这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
D.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终于有了很大的提高。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知识的海洋里采撷着知识的蜜。
B. 他的声音低沉,仿佛远处的雷声。
C. 他的脸色苍白,像一张白纸。
D. 他的脚步沉重,像一块巨石。
4. 下列词语中,与“日新月异”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变化多端B. 水乳交融C. 举世闻名D. 青出于蓝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首。
B.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等108位好汉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
C. 《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为主线。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历史事件创作的,以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为背景。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
B.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知识的海洋里采撷着知识的蜜。
C. 他的声音低沉,仿佛远处的雷声。
D. 他的脚步沉重,像一块巨石。
7.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低沉,仿佛远处的雷声。
B. 他的脚步沉重,像一块巨石。
C.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知识的海洋里采撷着知识的蜜。
D. 这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刻苦、有毅力。
职高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mò)碧空如洗(jì)B. 莫名其妙(mó)惊涛骇浪(hài)C. 恣意妄为(zì)青出于蓝(qíng)D. 毕恭毕敬(bì)雕梁画栋(diā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虽然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是他的态度并不端正。
B.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D.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略知一二C. 举世闻名D. 满载而归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 那个孩子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D. 她的歌声如夜莺般婉转动听。
5. 下列词语中,与“精益求精”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好上加好B. 差不多C. 比较合适D. 满意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非常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B. 我们学校的运动会将于下周举行,届时欢迎大家前来观赛。
C. 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他写过很多著名的小说。
D. 他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电视。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音字的一项是:A. 精神精彩B. 丰富丰盛C. 明白明朗D. 拼搏拼命8. 下列句子中,使用“尽管……但是……”关联词的是:A.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学习能力强。
B. 他学习能力强,尽管年纪小。
C. 年纪小,他学习能力强。
D. 学习能力强,尽管年纪小。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之所以……是因为……”关联词的是:A. 他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勤奋好学。
B. 他勤奋好学,之所以取得好成绩。
C. 他取得好成绩,勤奋好学。
D. 他取得好成绩,之所以勤奋好学。
职高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lào)B. 恍若隔世(huǎng)C. 悠然自得(yōu)D. 纵横捭阖(bǎ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突变,使得我们的计划不得不临时更改。
B. 为了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书法、绘画等课程。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D.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3. 下列词语中,与“雅俗共赏”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雅俗共赏B. 雅俗共融C. 雅俗共进D. 雅俗共赏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钻石一样闪耀。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一座宝库。
D.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的心扉。
5.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赞美之情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音字的一项是:A. 休息停止息息相关相机B. 健康乐活活泼开朗开拓进取进步C. 精神焕发发扬光大光辉岁月月月有余D. 名列前茅茅塞顿开开卷有益益寿延年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力气大得像一头牛。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C. 她的声音像黄鹂一样悦耳。
D.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8.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高兴欢快欣喜欢乐B. 美丽好看精致优雅C. 诚实诚恳诚信诚心D. 坚强坚定坚韧坚毅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吗?B. 你真的不知道吗?C. 你怎么会不知道呢?D. 你难道不知道这一点吗?10.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B. 翠色欲滴C. 生气勃勃D. 心旷神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登高》一诗的作者是______,其中“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诗人登高所见之景。
职高语文期中考试卷高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B. 惟妙惟肖(xiào)C. 震耳欲聋(zhèn)D. 窃窃私语(q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也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跑得最快,几乎赢得了全部的奖项。
D. 她因为生病而缺席了会议,这使得会议不得不推迟。
3.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是()A.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是()A. 螳臂当车B. 狐假虎威C. 指鹿为马D. 画龙点睛5.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浪漫主义风格的是()A. 《红楼梦》B. 《呐喊》C. 《巴黎圣母院》D. 《三国演义》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词汇的是()A. 马匹B. 舟船C. 鸡犬D. 电子7.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B. 他工作认真,像蜜蜂一样勤劳。
C. 他的声音洪亮,像炸雷一样。
D. 他的脸色苍白,像纸一样。
8. 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好学,像一只小蜜蜂。
B. 他的成绩如日中天。
C. 他的话语如泉涌。
D. 他的歌声如天籁之音。
9. 下列句子中,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歌声如天籁之音。
B. 他的书桌上堆满了书,就像小山一样。
C. 他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D. 他的步履稳健,像一座山一样。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B.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C.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劝学》一文中,“()”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基础模块·上册)2010学年第二学期系别:班级:姓名:学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计35分)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抽屉.(tì)哽咽.(yè)侍弄.(nòng)冻疮.(chuāng)B.瞥.(p iē)一眼打了蔫.(niān)捱.(ái)日子抹.(m ǒ)眼泪C.心事重重.(chóng)一绺.(liǔ)头发戳.(chuō)鼻梁骨D.贪多嚼.(júe)不烂驽.(nú)马恋栈豆疾风知劲.(jìn)草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绊脚惨酷沦落嗥叫B.闭门羹合事老乱弹琴莫须有C.毛骨悚然无动于衷大事化小再接再厉D.千里送鹅毛家书抵万金邦以民为本习贯成自然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咬文嚼字有时候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礼貌用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用“优秀”二字来表扬我,实在是过奖..了。
B.这次能和您一同共事,荣幸之至,今后还望您多多赐教..。
C.不必这么客气,做这点小事只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D.蒙您及时送回丢失的支票,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5.去年暑假..,冠云和家人到大陆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四面荷花三面柳B.绿树村边合C.古道西风瘦马D.三更画舫穿藕花6.下列评述各位文学史上名人的对联,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B.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C.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唐·李白)D.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现代·老舍)7.小说的三要素是()A.时间地点人物B.开端发展结局C.时间人物情节D.人物环境故事情节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9.表达时,由于强调的语意重点不同,语句的组织也应有所不同。
请分别选出强调“天然条件”与“工作认真细致”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在全国享有盛誉②具有良好的天然条件③各部门工作认真细致④与有关方面协调合作A.②④③①∕③④②① B.③④②①∕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④②③①10.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卖白菜》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莫言,《像山那样思考》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
B.《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我国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他主张“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使人的善良程度加深,主张“明礼义而化之”。
C.《好雪片片》的作者林清玄和《永远的蝴蝶》的作者陈启佑都是台湾作家。
D.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和马南邨的《不求甚解》是两篇文艺随笔,《咬文嚼字》是谈学习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二、语言运用(4分,每题2分)1、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2、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请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20字)。
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
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
由此看来,。
三、名句填空(6分,每空1分)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战国末·赵·荀子《劝学》)2、,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战国末·赵·荀子《劝学》)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儿童相见不相识,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四、基础扩展(5分)1、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能指出上下联中典故里的主人公各是谁吗?上联:(1分)下联:(1分)2、用动物名称填成语(3分)_____争_____斗 _____丝_____迹 _____ _____为奸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计35分)一、永远的蝴蝶(陈启佑)(10分)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哪。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滑落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生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
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朝涌向马路中央。
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
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文中反复提到“蝴蝶”,这物件究竟象征着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意象呢?(3分)。
2、怎样理解上文第五段加点句子的含义?(3分)。
3、下列几种说法。
与原文不一致的两项是()()(4分)A.文中最能表露“我”悔恨心情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B.“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这句话表现了“我”失去恋人的痛苦、凄凉、空虚的感情。
C.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作用是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D.把樱子比喻成蝴蝶有两个原因,一是飞的动作,二是樱子像蝴蝶一样的外貌。
E.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就是说蝴蝶是永恒的,我爱蝴蝶,我也爱樱子。
二、咬文嚼字(朱光潜)(13分)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看,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
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1、写出上文中表示“咬文嚼字”作用的关键句。
(2分)。
2、上文为了说明“换一个说法意味就变”这个意思,作者援引的材料是:①②运用的论证方法有:①②。
(4分)3、作者提倡咬文嚼字,实际在提倡一种什么精神?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3分)。
4、根据文章所讲内容,我们自己尝试一下“咬文嚼字”。
(4分,每题2分)①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你认为横线处填下列哪一个字更恰当?(2分)A.过B.到C.满D.绿②鸟池边树,僧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你认为横线处填哪一组字更为贴切?(2分)A.宿敲B,宿推C.栖推D.住敲三、劝学(荀子)(12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劝学》一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运用比喻,运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①有相关并列的;②有正反对比的;③有运用比喻引出道理的等等。
试把上文中的各个比喻加以分类。
(3分)①相关并列:、、、②正反对比:、、③用比喻引出道理:、2、上文从内容上分析,共讲了几个问题?(3分)。
3、下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古代的半步 B.风雨兴焉兴:起兴C.驽马十驾驽马:劣马 D.金石可镂镂:雕刻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每句2分)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三部分(作文,30分)题目:给你的初中同学写一封反映高中一年来你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的书信。
注意:①要按照书信的格式写,不少于600字;②写信人一律用“某某职高丁一明”代替;③文中不得涉及真实、具体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否则扣分。
10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基础模块·上册)答题卷2010学年第二学期系别:班级:姓名:学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计35分)二、语言运用(4分,每题2分)1、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2、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请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20字)。
由此看来,。
三、名句填空(6分,每空1分)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