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座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PPT课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
五
崇尚真知
科 学
2
理性思维
精
神
3
勇于探究
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 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第7页/共13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六 1 感悟鉴赏
审 美 情
趣 2 创意表达
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第8页/共13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第4页/共13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三
国际理解
1 全球
视野
2 尊重
差异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 的认知和关切。
第5页/共13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四
人文底蕴
1 人文
积淀
2
人文 情怀
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 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第6页/共13页
七 学会学习Leabharlann 选主1 乐学善学择要 、表 评现
估为
与个
调体
控在
。学
习
态
度
、
方
式
、
2
勤于反思
方 法 、
进
程
3
数字学习
等 方 面
的
第9页/共13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八
身心健康
1 珍爱生 命
健全
2 人格
3 适性发 展
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 现。
第10页/共13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 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核心素养PPT课件

展示成果
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内涵
(1)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 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范畴。 (2)自强是一股奋发的精神。增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流淌在中华 民族文化血管里的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珍宝。 (3)自强是一种崇高的信念,自强的规范不只是个人修养的规范,更是人 格、品德的规范。 (4)自强是一股进取的动力,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志有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出自《周易》, 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 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 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们传统文化 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 泉这一。
下面的活动将围绕着“自强不息”的 这一中华民族美德展开。小组合作,完成 下面的一系列活动。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君子自强不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培养 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以致用。 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策划采访的能力,能依据 采访写演讲稿,开展演讲活动。 审美创造:通过三个活动及针对性训练,让学生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 出处及内涵,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 观念。
活动原则: 以“自强——我的旋律”为主题,尽情发挥参赛选手的自身 风采和演讲才能,以各自不同、新颖的角度诠释自强的深意, 提升自我的信心,感召身边的同学热爱生活,正视困境。
报名时间:2020年9月×日—×日 比赛时间:2020年9月×日 比赛地点:本班教室 活动准备: 1.演讲者为本班自愿报名的同学或被推荐的同学。 2.演讲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3.参赛时间预算5分钟左右。
强不息——读〈周易〉有感》。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常常会因为期望过高而急于求成,
数学核心素养解读ppt课件

逻辑推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想”
2019 -
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 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 演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推理探究成因,比如:探
究计算方法规定的缘由。在混合运算中,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对 于“3+2×6=3+12=18”这样的算式,可以举例说明:“操场上有3名同 学,又来了一队同学,2人一排共6排。问现在操场上有多少名同学? ”其计算的缘由可以理解为:现在同学数=原来同学数+后来同学数 =3+2×6,因此可以得到先乘除后加减的结论。教师可以让学生感悟,
有这样一道题目。五年一班和五年二班举行跳绳比赛,每班派 10人参加比赛。已经赛完9人,将派最后1名同学上场。五年一 班可以在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这两名同学最近成绩是:甲 (21、35、39、23、40、25)、乙(27、29、31、33、28、32 ),这两名同学的平均分差不多,你建议让哪位同学上场比赛 ?理由是什么?
以前:以“双基”(知识技能)为载体—→发展能力 以后:以“四基”“四能”为载体—→培养情感态度
价值观 把“以知识为导向的教学”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
向的教学”,即:从“以知识为本” —→“以学生发 展为本”或者说:“知识核心时代” —→“素养核心 时代”
7
2019 -
1.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2
2019 -
3
2019 -
4
乐学善学
社会责任
自 主
勤于反思 信息意识
国家认同 国际理解
社
会
2019 -
发 展
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
学会学习 责任担当 健康生全活面发实践创新
数学核心素养PPT课件

抽象的东西不是具体的存在:现实中没有 2,只有具体的两匹马、两头牛 而是理念的存在:苹果、足球 → 看到的圆 → 头脑中的圆
郑板桥:我画的不是我眼中之竹,而是我心中之竹。
2. 逻辑推理(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推理对象:研究对象的性质、关系之间的规律 推理功能:得到数学的结论(命题、模式、结构) 推理模式:通过归纳类比猜想命题、通过演绎推理验证命题
归纳推理:从经验过的东西推断未曾经验的东西 从小范围成立的命题推断更大的范围类似命题
在数学教育中没有归纳推理,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归纳推理
通过归纳得到程式:计算程式、运算法则(从经验到一般) 分数加法: 1 5
46 运算道理(同样单位)
1 5 1 6 5 4 6 20 6 20 26 4 + 6 = 4 6 + 6 4 = 24 + 24 = 24 = 24
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体现在下述性质、规律 数量与关系:正比例、反比例;方程、不等式、函数;随机现象 图形与关系:平移、旋转、轴对称;平行线;全等;直角坐标系
什么样的推理是有逻辑的? 下面三个推理是否有逻辑 1.因为两点间直线段最短,所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因为180度是平角,所以三角形是平角。 3.因为两个偶数的和是偶数,所以和为偶数的两个数必为偶数。
几何前提:基本事实。
数与代数前提: 命题1 等式(不等式)关系具有传递性
a = b (a ﹥ b),b = c (b ﹥ c) → a = c (a ﹥ c) 命题2 等式(不等式)两边加减相同量,等式(不等式)不变
a = b (a ﹥ b) → a + c = b + c (a + c ﹥ b + c)
郑板桥:我画的不是我眼中之竹,而是我心中之竹。
2. 逻辑推理(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推理对象:研究对象的性质、关系之间的规律 推理功能:得到数学的结论(命题、模式、结构) 推理模式:通过归纳类比猜想命题、通过演绎推理验证命题
归纳推理:从经验过的东西推断未曾经验的东西 从小范围成立的命题推断更大的范围类似命题
在数学教育中没有归纳推理,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归纳推理
通过归纳得到程式:计算程式、运算法则(从经验到一般) 分数加法: 1 5
46 运算道理(同样单位)
1 5 1 6 5 4 6 20 6 20 26 4 + 6 = 4 6 + 6 4 = 24 + 24 = 24 = 24
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体现在下述性质、规律 数量与关系:正比例、反比例;方程、不等式、函数;随机现象 图形与关系:平移、旋转、轴对称;平行线;全等;直角坐标系
什么样的推理是有逻辑的? 下面三个推理是否有逻辑 1.因为两点间直线段最短,所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因为180度是平角,所以三角形是平角。 3.因为两个偶数的和是偶数,所以和为偶数的两个数必为偶数。
几何前提:基本事实。
数与代数前提: 命题1 等式(不等式)关系具有传递性
a = b (a ﹥ b),b = c (b ﹥ c) → a = c (a ﹥ c) 命题2 等式(不等式)两边加减相同量,等式(不等式)不变
a = b (a ﹥ b) → a + c = b + c (a + c ﹥ b + c)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ppt课件

21
科学探究与交流
是指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科学 问题、形成猜测和假设,利用科学方法获取和处理信息、 形成结论,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 反思的能力。
22
科学态度与责任
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 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 心,具有学习科学和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 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善 于反思的创新精神,以及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 任感。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 本技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数 学策略的应用,以及对数字的感觉。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17
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即所谓音乐感,是指对音乐具有正确感受、 理解(审美)和表达(创造)的能力。它包括音高、音色、 力度、节奏、旋律、和声、织体、曲式、调式及结构等诸 多音乐要素综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 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 • 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 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有固定的作用
39
哲学观点
科学观念
不要止步于事实 性知识的积累
认真学习课标,熟记和深 入理解18个主要概念,它 们是形成科学观念的基石。
跨学科的主题
教师的视角决定学生的高度 册
教学重心的转移: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学科视角核心概念
单元 传统、具体、看得见、容易习得
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1
目录
CONTENTS
四、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二、什么是科学 学科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三、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对 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
科学探究与交流
是指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科学 问题、形成猜测和假设,利用科学方法获取和处理信息、 形成结论,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 反思的能力。
22
科学态度与责任
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 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 心,具有学习科学和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 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善 于反思的创新精神,以及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 任感。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 本技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数 学策略的应用,以及对数字的感觉。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17
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即所谓音乐感,是指对音乐具有正确感受、 理解(审美)和表达(创造)的能力。它包括音高、音色、 力度、节奏、旋律、和声、织体、曲式、调式及结构等诸 多音乐要素综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 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 • 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 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有固定的作用
39
哲学观点
科学观念
不要止步于事实 性知识的积累
认真学习课标,熟记和深 入理解18个主要概念,它 们是形成科学观念的基石。
跨学科的主题
教师的视角决定学生的高度 册
教学重心的转移: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学科视角核心概念
单元 传统、具体、看得见、容易习得
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1
目录
CONTENTS
四、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二、什么是科学 学科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三、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对 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
核心素养目标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23张PPT)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1: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曾经有一度高涨,这时开始于十八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已经完成了。英国变成了“全世界的厂”……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资产阶级曾经对中国抱着很大的妄想。曼彻斯特的资本家们“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疯了似的”可是事实……——王庆源《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教科书的理解》材料2: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材料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材料4: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研读: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有着一个人间传奇: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希望解放了的法国、洗涤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对比结论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他
影响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1: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曾经有一度高涨,这时开始于十八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已经完成了。英国变成了“全世界的厂”……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资产阶级曾经对中国抱着很大的妄想。曼彻斯特的资本家们“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疯了似的”可是事实……——王庆源《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教科书的理解》材料2: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材料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材料4: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研读: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有着一个人间传奇: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希望解放了的法国、洗涤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对比结论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他
影响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评价PPT课件

• Applic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 ability to apply and understand different literature and artistic work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 Respect for diversity: The title of respect toward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understanding their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and celebrating their differences
The need for effectiv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to support English teachers in their efforts to achieve these goals has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Learning strategy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The ability to plan and organize learning activities effectively, setting clear goals and creating a structured learning plan
competencies in the English subject • Evaluation Method for Core Literacy
of English Subject
目录
• Introduction • Overview of Core Literacy in English
• Respect for diversity: The title of respect toward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understanding their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and celebrating their differences
The need for effectiv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to support English teachers in their efforts to achieve these goals has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Learning strategy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The ability to plan and organize learning activities effectively, setting clear goals and creating a structured learning plan
competencies in the English subject • Evaluation Method for Core Literacy
of English Subject
目录
• Introduction • Overview of Core Literacy in English
通用技术新课改的目标核心素养培养ppt课件

.
63
2.整合学习方式
可采用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整合学习方式 ,也 可通过学科大概念引导大项目、大过程的方式组织学 习活动。
例:胡老师系统设计项目可以体现结构、流程、系 统、控制设计的设计思想的综合运用。
.
64
3.学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的创设要立足于技术实践活动,面向现实 生活和真实世界。
可基于问题、基于任务、基于项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投石车”设计与 制作,初步掌握系统的基本 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系统的基本特性的分 析与应用过程,树立全局观 念。
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系统 的基本特性 (工程思维水平1) 2.能够运用系统的基本特性 进行“投石车”模型的设计 (工程思维水平2) 3.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和条件 制定完成投石车功能的方案 (创新设计水平2) 4.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完成 投石车模型的制作和装配 (物化能力水平3)
开课情况
高一每周两课时
高二每周两课时
高一高二每周一课时
自主.开课
73
五.教学评价与考试命题研究
.
74
从模块学业要求到汇总的学业质量水平
蕴含了不断增加的
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程度 学科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发展程度 学科探究方法和技能的综合水平
表现为:
能够应对的问题情境的复杂和结构化程度 学生综合运用以上方面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15
• 二、实施的重点与难点把握
.
16
二、实施的重点与难点把握
•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 注重基于核心素养的多元学习方式 • 学生发展为中心
.
17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二)国家认同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 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 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
6、政治认同
7、文化自信
.
12
(三)国际理解。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
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
9、尊重差异
.
13
(四)人文底蕴 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
.
18
(九)实践创新 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
具体表现。 23、热爱劳动 24、批判质疑 25、问题解决
.
19
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存在什么问 题?
1.学科教学:学科之间人为构筑壁
垒,老死不相往来,所学知识不能相互联
系,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实践课程:弱化
通用技术;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综合探
.
24
五、教师核心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个性特长+文化修养
(一)教师课堂教学十大能力: 1.组织教学的能力; 2.语言表达的能力; 3.板书能力; 4.示范的能力;
.
25
5.洞察的能力; 6.控制情感的能力; 7.循循善诱的能力; 8.教育机智的能力; 9.创造能力; 10.熟练使用教具、现代教学 技术手段的能力。
识。
.
22
(2)强化技术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 开设
特别是通用技术课程要大力加强; 还要多开展校内校外学生的实践性活 动;社团活动(综合性、实践性强), 强化学生的直接学习,增强隐性知识。
.
23
(3)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最高程度的课程融合,它 让学生围绕课题或项目,打破学科界限, 综合应用有关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解决 问题的过程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 学习的过程。由于是综合性学习,能使学 生的学习、实践、创新、合作、审美等诸 能力都能融合式的得到较好发展。
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15、感悟鉴赏
16、创意表达
.
16
(七)学会学习 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
、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 17、乐学善学 18、勤于反思 19、数字学习
.
17
(八)身心健康 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
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20、珍爱生命 21、健全人格 22、适性发展
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 取向。 10、人文积淀
11、人文情怀
.
14
(五)科学精神 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
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 和行为规范。 12、崇尚真知 13、理性思维
14、勇于探究
.
15
(六)审美情趣 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合作(交往)能力
审美能力
综合能力
.
9
三、核心素养的内容
(一)社会责任 (二)国家认同
(三)国际理解 (四)文化底蕴
(五)科学精神 (六)审美情趣
(七)学会学习 (八)身心健康
(九)实践创新 .
10
(一)社会责任 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
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表现。 1、诚信友善 2、合作担当 3、法治信仰 4、生态意识
.
26
(二)努力形成个性特长
1. 幽默风趣
2.板书漂亮
3.学科专业技艺精湛
4.善于应用学科知识解释、解决 实际问题
5.动手能力强
6.综合能力强
......
.
27
(三)进行文化修炼,养成丰厚的文化内涵 精神价值观+知识智慧+行为习惯 怎样修炼文化 ①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 ②广泛汲收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丰厚的文化知
究:不开展研究性学习,知识不能在使用
中融会贯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
综合能力不能形成。此三者都不利于学生
综合核心素养的提高.。
20
2.为什么不能只有学科学习的深 度解析。
将知识划分为学科知识进行学习,
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当知识作
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时,必然以
综合的形态出现。解决问题最有用的
.
4
背景2:
以前课改只制定了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 没有提出学生核心素养概念,尽管提出了 学生素养问题,但对素养的要求分散在各 个学科中。这样,对人的培养目标过细过 碎,导致目标模糊不清。因此,使我们不 能高屋建瓴地把握育人目标。不能纲举目 张的指导和实施教育。
.
5
二、核心素养是什么?
1.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 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 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 和关键能力。(综合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1
一、为什么提出核心素养?
.
2
背景1: 教育的发展总是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的
发展需要教育的变革。 1、知识导向
2、能力导向
3、素养导向
.
3
2014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 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这是最新的教育 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识积淀;养成雅致的行为习惯。 ③探索课堂中进行文化侵润的方式,加强反思,
体验,感悟,形成丰富的课堂实践智慧,形成浓 厚课堂文化氛围。
.
28
(四)提高核心素养简约方法 实践+反思
.
29
校本教研有3个核心要素(或三条途径):专 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其中最重要的是 个人反思。因为第一,个人反思是主动的,而其 他两种方法往往都是被动的。第二,个人反思的 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随时随地贯穿一生, 而其他两种方法却是有条件限制的,很多时候不 能实现。 因此,实践基础上反思最有可能。 教 师的成长就是实践+反思。
知识是综合性的核心知识(综合核心
素养),跨学科的学习、实践感悟和
综合探究是培养核心素养最有效的方
法。
.
21
3.该思考什么新的对策?
(1)尝试跨学科学习。
因为这样能能开阔和提升学生的 眼界,能看到分科学习所不能看到的
问题;能融会贯通各方面的知识,学
到的知识是彼此之间是没有鸿沟的融
合性的、结构化的具有应用价值的知
.
6
核心素养的特点:
指的是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 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 较高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 养。
.
7
2.核心素养的内涵。 (1)必备品格: 强健的体魄: 健康的心理品质:自我认识、
自我约束,阳光向上,抗拒挫折; 良好的品德:责任;向善。
.
8
(2)关键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