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计算题分类汇总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解题指导和真题汇总

《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解题指导和真题汇总

《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归类解析一、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相关考点/知识点:1.概念:价值量、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2.原理:准确理解10对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若其他条件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解题方法:1.明确计算要求:计算什么?2.利用“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提高或降低),同一劳动在相同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构建等式。

3.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X,那么现商品价值量=原商品价值量÷(1+X),若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X,那么现商品价值量=原商品价值量÷(1-X)。

4.思路清晰,充分利用有用信息/条件、注意排除干扰信息。

2012(2012·全国大纲卷·24)24.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药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A. 10万件、80元、800万元B. 10万件、40元、400万元C. 20万件、80元、1600万元D. 20万件、40元、800万元(2012·安徽卷·3)3.读表1,假定其他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2011年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 1452万元B. 1320万元C. 1210万元D. 1100万2010(2010全国卷1 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经济生活计算题类型全总结(教师版)

经济生活计算题类型全总结(教师版)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类型全总结1.通货膨胀率与纸币贬值率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通货膨胀率与纸币贬值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1)通货膨胀率又叫物价上涨率,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公式表示有两种方法:方法一:通货膨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100%方法二: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100%。

(2)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为:方法一:纸币贬值率=(纸币超发部分÷实际发行的纸币量)×100%。

方法二: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上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00%通俗的讲:通货膨胀率是价格差额除以价格较小的,而纸币贬值率是价格差额除以价格较大的。

即通货膨胀率要比纸币贬值率小。

〖解题技巧〗正比例用乘法,反比例用除法,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

例1: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150亿元,物价上涨率={(150-100)÷100}×100%=50%例2:一个国家去年的商品平均价格100元,今年商品的平均价格150元,那么,通货膨胀率=(150—100)÷100=50%;则纸币贬值率=(150-100)/150=33%例3:如果现在一件商品A价格5元,货币贬值20%后,商品A价格应该是()元。

解析:根据公式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上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00%设货币贬值后价格为X,则(X—5)÷X=20%,则X=6.25元例4:如果现在一件商品A价格5元,通货膨胀率为20%后,商品A价格应该是()元解析:根据公式通货膨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100% 设通货膨胀后价格为X,则(X—5)÷5=20%;算出X=6 (元)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或者购买力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例1〗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

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

必修《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广州市第中学吴飞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

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一、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例. 某国待售商品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元,据测定该年每元平均流通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亿元纸币,这时的元钱相当元纸币,这会引发。

下列答案正确的是购买力降低通货膨胀纸币升值购买力提高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元。

该题正确答案为。

.(年·广东政治卷·)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 .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答案:.(年·四川文综卷·)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万亿元。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汇总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汇总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汇总一、变化关系二、专题复习(一)关于外汇汇率计算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我国通常采用 100 单位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如 100$=656¥。

3.本国汇率是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币,外币汇率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

4.已知人民币要折算成美元用除法,已知美元要折算成人民币用乘法。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n。

若 M 国通货膨胀率为 x%,N 国币值不变,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若 M 国币值不变,N 国通货膨胀率为 y%,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 n(1+ y%);若M 国通货膨胀率为 x%,N 国通货膨胀率为 y%,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1+ y%)。

(2)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带来汇率的变化。

假设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 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升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 [n÷(1+x%)];若 M 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贬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 [n÷(1-x%)];若 N 国币值不变,M 国货币升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若 N 国币值不变,M 国货币贬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纸币的购买力、货币贬值率、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1)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实际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差额/需额(2)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1 纸币的购买力增强,<1 纸币的购买力减弱)(3)货币贬值率=(实际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三)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1)单价、售价、价格水平、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2)商品的件数,数量,产量,销量——使用价值量;(3)某部门、某行业的价值,总价格——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4)某商家,某生产者,某企业——个别;(5)某部门,某行业,全社会——社会;注: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相同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经济生活》计算题集锦

《经济生活》计算题集锦

题型复习一:计算题专题复习公式1: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公式2: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 /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3: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 价格总额/ 商品数量公式4:单位商品价格= 单位商品价值/ 单位货币价值公式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总时间/商品数量一、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额(量)、价格总额(量)、的计算。

(一)、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

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二)、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

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三)、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四)、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价格=单位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

(五)、价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值量(六)、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格典型例题:(一)2007-2009各地高考题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T)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经济生活》计算题集锦

《经济生活》计算题集锦

《经济生活》计算题集锦公式1: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公式2: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 /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3: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 价格总额/ 商品数量公式4:单位商品价格= 单位商品价值/ 单位货币价值公式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总时间/商品数量一、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额(量)、价格总额(量)、的计算。

(一)、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

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二)、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

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三)、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四)、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价格=单位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

(五)、价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值量(六)、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格典型例题:(一)2007-2009各地高考题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T)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 商品=2克黄金。

经济生活计算题分类解析.doc

经济生活计算题分类解析.doc

《经济生活》计算题分类解析一、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率、纸币贬值率的计算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通胀率=(发行量-实需量)÷实需量×100%=(现价-原价)÷原价×100%贬值率=(发行量-实需量)÷发行量×100%=(现价-原价)÷现价×100%【例题1】(2015河北唐山摸底考试,12)假定2015年某国销售商品总量为10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6元,一年中货币流通速度为20次。

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的货币发行量应为__亿元。

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1元钱的购买力相当于_____元,通货膨胀率为______,纸币贬值率为__________。

A、4000 0.5 50% 100%B、8000 0.5 100% 50%C、16000 2 150% 75%D、8000 0.5 200% 100%【解析】(1)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10000×16)÷20=8000亿元(2)通货膨胀率=(发行量-实需量)÷实需量×100%=(16000-8000)÷8000=100% (3)纸币贬值率=(发行量-实需量)÷发行量×100%=(16000-8000)÷16000=50% (4)1元×(1-50%)=0.5元。

故选B。

【例题2】(2015安徽文综,3)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

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A、5万亿元B、6万亿元C、7.5万亿元D、10万亿元【解析】(1)去年货币的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实需货币=20÷4=5次(2)今年流通中实需货币=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30÷5=6万亿【例题3】(2013海南单科,1)现代经济运行中,货币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类型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类型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类型总结1.通货膨胀率与纸币贬值率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通货膨胀率与纸币贬值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1)通货膨胀率又叫物价上涨率,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公式表示有两种方法:方法一:通货膨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100%方法二: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100%。

(2)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为:方法一:纸币贬值率=(纸币超发部分÷实际发行的纸币量)×100%。

方法二: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上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00%通俗的讲:通货膨胀率是价格差额除以价格较小的,而纸币贬值率是价格差额除以价格较大的。

即通货膨胀率要比纸币贬值率小。

〖解题技巧〗正比例用乘法,反比例用除法,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

例1: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150亿元,物价上涨率={(150-100)÷100}×100%=50%例2:一个国家去年的商品平均价格100元,今年商品的平均价格150元,那么,通货膨胀率=(150—100)÷100=50%;则纸币贬值率=(150-100)/150=33%例3:如果现在一件商品A价格5元,货币贬值20%后,商品A 价格应该是()元。

解析:根据公式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上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00%设货币贬值后价格为X,则(X—5)÷X=20%,则X=6.25元例4:如果现在一件商品A价格5元,通货膨胀率为20%后,商品A价格应该是()元解析:根据公式通货膨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100%设通货膨胀后价格为X,则(X—5)÷5=20%;算出X=6(元)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或者购买力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例1〗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计算题分类汇总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

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一、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例1.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

下列答案正确的是A.4000 0.25 购买力降低B.2000 0.5 通货膨胀C.2000 2 纸币升值D.2000 0.5 购买力提高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X10)/5=2000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

该题正确答案为B。

1.(2004年·广东政治卷·10)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答案:C2.(2007年·四川文综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答案:C解析:货币流通次数=16/2=8次。

商品价格总额=16×(1+10%)=17.6万亿元。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17.6/8=2.2万亿元3.(2008年·海南政治卷·1)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二、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表示方法:如:100美元=725元人民币。

注意区别人民币外汇汇率和人民币汇率。

(1)人民币外汇汇率是以外币为基础兑换人民币的比率,可表示为:人民币外汇汇率即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外币/人民币。

(2)人民币汇率是以人民币为基础兑换外币的比率,可表示为:人民币汇率即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人民币/外币。

4.汇率变化的意义:假定100美元=811元人民币,如果:例2. 2005年1月5日和2006年1月5日100元外币对人民币的汇价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反映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解析: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之间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正确答案应当选择B项。

A项是正比例关系,它表示人民币币值越高,外汇汇率也越高;C项是二次函数关系;D项是弦或余弦函数的图示。

1.(2005年·全国Ⅲ文综卷·25)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

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5欧元×5%×10元)A.多支付人民币0.5元B.少支付人民币0.5元C.少支付人民币2.5元D.多支付人民币2.5元答案:D2.(2007年·北京文综卷·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

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式是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答案:B解析:人民币存款:7700元×3%+7700元=7931元美元存款: (7700元/7.7)×4%+(7700元/7.7)=1040美元=1040×7.5元=7800元3.(2008年·天津文综卷·26)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

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A.上涨不足5%B.上涨5%以上C.下降不足5%D.下降5%以上答案:B4.(2008年·天津文综卷·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

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A.1400万元B.5600万元C.7000万元D.9800万元答案:B解析:利润=总收入—成本=100万件×10美元×7元—100万件×14元/件=5600万元三、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1.基本概念(1)单位商品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即单价。

(2)商品价值总量: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的价值总和。

(3)商品使用价值量:指商品的数量。

(4)劳动时间:指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

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某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5)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两种表示方法:①数量表示法: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②时间表示法:用生产同一产品所需的时间来表示。

2.基本关系(1)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受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2)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不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3) 无论个别还是社会的劳动时间都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图一:图二:假定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使用价值量(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

3.商品价值量的计算例3. 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A.1袋大米B.4袋大米C.3袋大米D.2/3袋大米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 2/3袋大米。

正确答案是D。

注意:提高了2倍,即是原来的3倍。

提高到2倍,即提高了1倍,是原来的2倍。

1.(2001年·广东政治卷、河南卷·18)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A.越大越大B.越小越大C.越小不变D.越大不变答案:C2.(2005年·广东综合卷·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

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A.30元B.60元C.90元D.120元答案:D3.(2006年·四川文综卷·27)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

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答案:C4.(2007年·全国Ⅱ文综卷·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B.2 40 20C.4 80 20D.4 160 40答案:D5.(2007年·全国Ⅰ文综卷·13)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B.8克C.16克D.32克答案:C注:白银的社会生产率并没有变化,5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6.(2008年·广东文基·1)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赢利就应该A.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B.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案:B7.(2008年·海南高考·13)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