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作家作品和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一、1.郭沫若矛盾2.《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3.郭沫若周扬4.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5.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6.刘索拉《你别无选择》7.《班主任》卢新华8.韩东杨炼9.曹禺10.李寻欢宁财神二、1.林海雪原2.闻捷3.锻炼锻炼4.高晓声5.茶馆6.食指(郭路生)7.平凡的世界8.余秋雨9.金光大道10.莫言三、1.大连会议1962 年8 月2 日至16 日,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了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在当代文学史上一般被称为“大连会议”。

“大连会议”是这次文艺政策调整中的一次重要事件2.三突出”原则是指“在所用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要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3.开拓者家族是蒋子龙在小说中塑造的系列人物形象,具有相似的思想风貌和主导性格,是一群积极投身于改革大潮中的当代英雄,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5.晚生代作家,亦被称为"八十后"作家,多为评论家和青年学者,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表现形式。

四、1反思一词据说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

天玉山传奇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部文学回春年代反思文学的代表作作品,围绕着平反历史上的冤假错案的矛盾斗争,大胆地揭示了这20年来,由于阶级斗争形势做了错误估计而产生的极左思潮的严重危害及社会历史根源,告诫人们永远记住历史的沉痛教训。

2.①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不再侧重于一个场景、一个过程的具体描摹和对一种政治情绪的表现或“升华”,而是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②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即外在的形式完全决定于内在情绪的节奏、特征与状态。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一、内容概述文学发展与历史背景: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背景、经济状况和文化建设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重要作家与作品:熟悉现当代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包括鲁迅、茅盾、巴金、柔石、叶紫、莫言、余华等作家的生平、创作特点及其重要作品的主题、风格等。

文学流派与思潮: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各种流派和思潮,如白话文运动、左翼文学、现代派诗歌、朦胧诗、先锋小说等,掌握其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

文学理论与批评: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批评方法和观点,包括茅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胡风的现实批判主义等。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互动: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现象,以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互动关系,如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交流等。

文学作品鉴赏与分析: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语言等特点,掌握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

1. 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性首先它反映了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变迁,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些思想变化和精神面貌都得以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展现和传承。

因此研究现当代文学,可以深入理解民族精神的演变和发展。

其次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了解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窗口,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变革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这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再次现当代文学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研究现当代文学,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独特性并进行自我创新。

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提升个人素养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和学习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招聘重点笔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教师招聘重点笔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分析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奠基人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出自《呐喊》最著名的一篇小说《阿Q正传》,出自《呐喊》,国民劣根性,精神胜利法《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祝福》出自《彷徨》:祥林嫂封建礼教吃人郭沫若新诗奠基人鲁迅之后文化界领袖《女神》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表现。

(个性解放、叛逆创造、爱国情怀)茅盾20世纪的巴尔扎克20世纪的别林斯基长篇小说:《蚀》《子夜》《腐蚀》。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家》小说目的“我控诉”封建维护者:高老太爷、高克明、高觉新反抗者:觉民、觉慧受害者:钱梅芬瑞珏鸣凤三条爱情线:觉慧鸣凤觉新与梅芬瑞珏觉民与琴《春》少女淑英背叛婚姻家庭获得人身自由《秋》是《家》的后续。

解剖封建社会教育弊病,梅的夭折就是对下一代血泪的控诉。

老舍人民艺术家《茶馆》老板:王利发资本家:秦仲义八旗子弟后自食其力:常四爷《骆驼祥子》标志着老舍小说的成熟,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

主人公:祥子虎妞艾青《艾青诗选》反应“诗人必须讲真话”“诗只有通过形象思维的方法才能产生持久的魅力”创作主张。

早期:《芦笛》《马塞》《大堰河,我的母亲》抗战时期:《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吹号者》《火把》《向太阳》新时期:《光的赞歌》《在浪尖上》萧三《革命烈士抄》收录89位作者的194首诗词。

有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邓中夏澎湃何叔衡方志敏等狱中题诗和绝笔。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囚歌》收录在《在烈火中永生》一书中。

《红岩》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齐晓轩老大哥龙光华丁长发等形象。

小说写狱中斗争。

孙犁《荷花淀》荷花淀派创始人追求表现人性的真善美。

主人公:水生嫂沈从文《边城》寄托“爱”与“美”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

主人公:老船夫、翠翠、傩送、天保兄弟《湘行散记》作者回故乡湘西所作游记,展现自然风格风土人情、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与自发的抗争,具有乡土色彩。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

下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的知识点:一、鲁迅的文学思想与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思想以及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文学思想主张以文学揭露社会的黑暗与问题,批判封建社会的腐败与愚昧。

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与批判,表达了他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与愤怒。

二、巴金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巴金的作品如《家》、《春》等,以及他的文学思想,主张以文学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与心灵世界。

他通过真实的描写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人性的思考与关怀。

三、茅盾的文学成就与贡献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文学成就与贡献不可忽视。

茅盾的作品如《子夜》、《春蚕》等,以及他的文学思想,主张以文学探索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与人物关系的刻画,展现了对人性与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四、丁玲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思想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杰出女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思想对中国文学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丁玲的作品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黑暗的十字架》等,以及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呼吁妇女独立自主,争取平等权益。

她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揭示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表达了对妇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追求。

五、余华的现代文学风格与主题余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他的现代文学风格与主题独具特色。

余华的作品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以及他的文学风格,以冷静、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人性的复杂性与社会的残酷性。

他通过对个体命运的描写与对人性的探索,表达了对生命与人性的思考与关怀。

以上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的知识点,这些作家与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与思想倾向。

他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对人性的探索,展现了对社会进步与个体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一、填空题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

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

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

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

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引言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有幸目睹了许多杰出的当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重要的当代文学作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

二、小说1.《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当代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它以家庭为背景,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革。

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孙少平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和命运。

它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深深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2.《活着》《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它以一个农民的命运为线索,讲述了中国历经战乱和政治运动的半个世纪。

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的经历,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性的悲喜交加。

它以其朴素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苦难和尊严。

三、诗歌1.北岛的诗集北岛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语言风格而著称。

他的作品多以个人的经历和情感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北岛的诗歌常常给人以启示和共鸣,让人感受到诗歌的力量和美。

2.杨炼的诗集杨炼是中国当代知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而引人注目。

他的作品多以社会和人性问题为主题,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杨炼的诗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让人感受到诗歌的力量和温暖。

四、散文1.韩寒的散文集韩寒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导演,他的散文以其幽默而尖锐的语言风格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他的作品多以个人的经历和社会观察为主题,通过夸张的描写和独特的观点,讽刺和反思了现实社会的种种荒诞和矛盾。

韩寒的散文给人以启示和娱乐,让人感受到散文的力量和趣味。

2.余秋雨的散文集余秋雨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他的散文以其沉静而深邃的语言风格而深受读者喜爱。

当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当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当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当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1、当代小说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白洋淀纪事》《荷花淀》
杨沫的《青春之歌》
柳青《创业史》
古华的《芙蓉镇》都是名家名作。

当代崛起的小说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王蒙、路遥、柯云路、张杭杭、王安忆、贾平凹等。

2、当代诗歌散文戏剧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柯岩的《周总理,我在哪里?》
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
吴伯萧的《北极星》
杨朔的《茶花赋》
秦牧的《花城》
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碧野的《阳光灿烂照天山》
舒婷的《橡树》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高三语文重要知识点:当代文学常识(1949-2005)”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中考频道。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知识点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知识点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是自考文学类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了解到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的知识点总结。

一、中国当代文学概述1.文学概念:文学的定义、文学的特点和功能。

2.文学与现实:文学作为现实的反映和批判,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3.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阶段、重要作品和代表作家。

二、小说类作品1.《范仲淹》:阐述范仲淹的人物形象和主要思想,分析作品的文学风格和艺术手法。

2.《边城》:分析作品的结构特点和风格特点,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3.《红高粱》:分析作品的叙事视角、叙述方法和艺术手法,剖析作品的主题意义。

4.《白鹿原》:分析作品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三、散文类作品1.《故乡》: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2.《一个女剧院的生活》:分析作品的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解读作品的主题意义。

3.《月光下的凤尾竹》:分析作品的叙述方式和文学特色,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4.《黄土高坡》:分析作品的描写手法和艺术特点,剖析作品的主题意义。

四、诗歌类作品1.《木兰诗》:分析诗歌的意象和韵律,剖析诗歌中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2.《登鹳雀楼》:分析诗歌的艺术形式和修辞手法,探讨诗歌的主题意义和文化内涵。

3.《游子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语言表达,解读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4.《山楂树之恋》:分析诗歌的抒情风格和艺术手法,剖析诗歌的主题意义和文化内涵。

五、戏剧类作品1.《雷雨》:分析剧作的结构和情节,探讨剧作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2.《信》:分析剧本的对话和角色形象,解读剧本的主题意义和文化内涵。

3.《红灯记》:分析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剖析戏曲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4.《北京人在纽约》:分析剧本的情节和台词,探讨剧本的主题意义和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1)复习重点颂诗中国社会经历一番重大社会变革后的情绪反应和情感抒发,主旨是赞颂和讴歌,抒情主体是“盛德”的歌者,极具广泛性。

虽然其中不乏颂诗特有的夸饰和浮泛,但足以反映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

颂诗诗体的多样性几乎包容从古代到现代的诸般诗艺,承继并创造了诸多新的情感形式。

题材的广泛性和诗体的多样营造出颂诗时代异彩纷呈的主导面,拓展了新中国诗歌表现的社会空间和艺术空间。

政治抒情诗以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政治鼓动性和迅捷的时事议论性为特征的抒情自由诗体。

时事议论和社会动员是政治抒情诗的主要功能,其抒情方式与审美特性均受到政治功能的制约。

政治抒情诗的高潮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郭小川。

现实背景:高频率的政治运动与激情的社会形态文化渊源:左翼文学的革命诗歌;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苏俄文学特色:主题提炼:时事化、政治化;抒情主体:集合性、大我化的抒情主人公塑造;体式风格:论辩性、激情化,适合朗诵的国家艺术;“时代精神的传声筒”郭小川诗歌创作风格1、大我化、集合化的抒情主人公抒发时代的激情。

(《致青年公民》《厦门风姿》《祝酒歌》)2、自我与大我的转换:个人融入群体,小我融入大我的过程;塑造大我形象的同时保留了自我的独立价值。

(《望星空》)3、“新辞赋体”:艺术上继承我国古典诗歌“感物咏志”的传统,采用铺陈对偶等手法;吸收借鉴外国诗歌艺术形式,学习民歌风韵的自由体。

4、气势一贯,节奏鲜明。

且使用关联词,有助于繁复曲折思想感情的表达,语气词造成旋律的起伏,呈现一唱三叹。

行行入韵,增强诗的整体感。

贺敬之的诗学特征1、抒情主体的“大我”化,为了“大我”可以而且必须摒弃“小我”“自我”。

2、以大型非人格化群体为抒情对象。

以现代国家、阶级、政党、大型工厂、集体化的农村、革命队伍以及某种思想或观念的代表等。

3、吸收中外诗歌样式熔冶出庄重、恢弘、雍容的诗歌风格。

他最有代表性的政治抒情诗多以苏俄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诗”为骨架,加上中国传统的赋比兴。

新民歌运动1958年大跃进期间人民群众自发的用歌曲的形式表达自己理想,歌唱自己劳动。

创作热潮经过有组织的领导、提倡、收集,形成新民歌运动。

既有劳动人民的心声,又有政治上冒进,经济上浮夸的现象。

追求诗歌数量上的高产,对作者队伍高度重视,并迅速培养。

1959年郭沫若和周扬编选的新民歌选集《红旗歌谣》正式出版。

其审美轴心是神话化(“革命浪漫主义”),其运作机制使全民化(大跃进、放卫星),被誉为“共产主义文学艺术的萌芽”。

散文小品的“复兴”1956年贯彻“双百”方针期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续接现代散文传统的努力。

杂文的倡导是“散文复兴”一部分,且是上述的突出表现。

“双百”方针使杂文出现了短暂的复兴。

如《人民文学》的“短论”“杂文”,《新港》的“自由谈”“无花的蔷薇”专栏。

“百花”时期的“散文复兴”对新中国散文创作影响巨大,散文取得了与诗歌小说比肩而立的地位。

中国散文创作三大家杨朔(诗人)、刘白羽(战士)、秦牧(学者)“文化大革命”1、导火索: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纪要》的基础:“文艺黑线专政”及其代表观点“黑八线”样板戏本来是在60年代初的京剧现代戏创作、演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成果,江青按照当时的政治需要肆意改动这些戏剧情节,“钦定”’的表演程式乃至艺术细节,向全国“推广”“普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把这八个剧目称之为“革命样板戏”。

“根本任务”论及“三突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落实到文艺创作方法上,就是“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终如初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终如初主要英雄人物。

“文革”时期主流创作1、“三结合”创作:把领导、专业、群众三者结合起来。

2、1974年,上海创办《朝霞》文学月刊。

文革地下文学又称“潜流文学”或“隐在的文学”,是文化专制主义禁锢下中国当代文学的特有现象。

代表作:《公开的情书》《波动》《晚霞消失的时候》天安门诗歌运动又称“四五”运动。

1976年,全国各地民众冲破“四人帮”禁令,以各种方式举行悼念周恩来的运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民众自发的、以文学方式表达得大规模政治抗议。

它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的群众基础。

中国当代文学一般指1949年至今的文学。

当代文学的开端为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它所指代的地域范围主要在大陆地区。

中国当代文学一般被分为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新世界文学三个时期,各时期都具有独特鲜明的特征,总的来说,中国当代文学具有现代性、强烈的现实关照和鲜明的政治性。

【注】①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新变革紧紧相连,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紧紧相连,既是现代文学的继承,又是新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②强烈的现实关照: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历史。

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分界1、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中国革命文学的方向。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第一次文代会1、时间: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2、主要目的:共同确立今后全国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成立一个新的全国性的组织。

3、首要任务和长期工作:把来自各个方面的文艺工作者思想统一到毛泽东文艺方向上来。

4、文艺总方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文艺总方向:文艺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

6、文艺总任务:建设“新的人民的文艺”。

7、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8、地位: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四大批判与三大论争四大批判:对电影《武训传》,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及胡适“唯心论”,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前三个批判是为了彻底消除社会各界对激进的革命思想所持的怀疑和抵触,最后一个批判是解决革命文艺内部由来已久的文艺思想的分歧问题。

)三大论争: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关于人情、人性的论争关于人物塑造和人物创作题材的论争——创造新英雄人物的同时写普通人:①要把英雄人物当做普通人来写,写出人皆有之的常情常性,或者是从普通人身上发现他们正在形成的英雄品格,写出成长中的英雄。

②英雄人物之外,应当多多关注和创造普通人民群众及其他各种人物形象。

双百方针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陆定一:“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指以农村生活作为主要取材范围的山西作家群体。

代表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

共同特征包括:①地域特征上,描写山西的风土人情;②功利性写作,“文以载道”。

③恪守现实主义写作,注重真实性,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④语言通俗、幽默,深受读者欢迎。

史诗体史诗体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思想容量、完整的英雄形象、庄严崇高的风格而成为新中国长篇创作的一个理想。

“史诗风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众多作家所企慕向往,形成了“史诗情结”。

代表作有《红旗谱》《红日》《青春之歌》《创业史》《三家巷》《上海的早晨》《红岩》。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革命”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即讲述革命如何起源,如何经历曲折后走向胜利的小说。

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民主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风云变幻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批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形象。

其目的和意义在于:①“合法性论证”,即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最终取得全国胜利所具有的真理性和正义性,革命历史小说主题就包含这两方面的论证;②把“昨天”所经历的革命斗争给以“历史化”,即把那些革命斗争的生活片断和故事整合成时间上具有连贯性、在逻辑上具有因果性的“革命历史”,这其中包括了革命的发生呢、曲折的经历,最终走向胜利的过程。

代表作:《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

农村生活小说着眼于中国乡村的现代变革,“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乡村在“乡土文学”中被表述为以宗法血缘关系和传统礼俗来维系的“自然”村社,而在“农村生活小说”中则被表述为以阶级关系和革命性变动为基础的“政治组织”。

反映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在新中国农村生活小说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代表作有《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等。

赵树理1、文学史评价:1947,作品因“具有高度革命功利主义”和创造了“为广大群众所欢迎的民族新形式”而被标举为“赵树理方向”。

把革命的政治需要和农民的审美趣味结合起来,正体现了《讲话》对革命文艺的要求和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因此,赵树理的作品从解放区到新中国成立的头几年一直被当作毛泽东文艺方向的具体体现和贯彻《讲话》精神的丰硕成果。

他是当代文学史中表现中国农村生活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2、问题小说:着眼工作中的方针问题、政策问题、方法问题、作风问题等。

贯穿着一条创作思路:从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矛盾——解决方法——指导工作。

3、局限性:《三里湾》拘泥于具体问题和事件,伸展不开;对人物的刻画时有简单化、类型化的倾向;作品有图解政治、图解政策的痕迹等。

这些弱点延续到《卖烟叶》。

但其问题小说突破就事论事的局限,在新的历史条件与文化环境中延续“五四”的启蒙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

4、小说创作立足于生活经验的质朴的现实主义,“大众风格”和“民族新形式”集中体现在他的故事体小说。

主要经验是通过故事教育农民群众,其故事性主要体现为叙述的连贯性、事件的完整性和语言的叙说性。

周立波1、革命干部和归乡游子的双重身份,农村生活小说交织着民间视野和政治视野①干部身份使得周立波用政治和政策的眼光去关照、表现和提升现实生活,根据政治政策去设置人物、组织情节、展开矛盾冲突。

②民间视野体现于作家对乡亲所持的温厚的理解,一方面迎合时代政治需要,一方面尽可能遏阻阶级斗争对乡土日常生活的熏染,使作品透现出一种保持在民间的人伦醇美。

民间视野的基调和底色:乡风民俗的诗情画意;民间视野的扩展:富有地方特色和民间色彩的语言。

民间语言构成小说的一面,同时他还从中国古代和外国文学语言中精选提炼,吸取营养,在小说中营造一种古典诗歌般的意境,形成流畅凝练、典雅传神的语言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