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达标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检测卷(含答案)

16.小强用测力计等器材测量一块石灰石的密度,请将下面实验步骤中的数据补充完整。(g=10N/kg)
(2)如图所示是圆柱体物块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
分析图像可得:当物块没有浸没之前,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h=4cm时,物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浸没后,h继续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__N,该圆柱体物块的高度是__________cm。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如图,作出烧杯中小球静止在水面上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甲所示,吊篮在热气球的拉动下加速竖直上升。试在乙图中画出吊篮在此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对吊篮的作用力)。
四、实验探究题(第19题6分,第20题7分,第21题12分,共25分)
19.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金属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实验步骤如下:(g=10N/kg)
(1)按如图甲的方法测出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N;
(2)按如图乙的方法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大小为________cm3;
(3)用公式F浮=ρ水gV排计算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1)

第十章浮力综合测试一、单选题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体积相等的a 、b 两个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A .物体a 的密度大B .物体b 受到的浮力小C .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小D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2.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把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位置如图所示。
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 甲、p 乙,两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分别为F 甲、F 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 .p p 甲乙>F F =甲乙B .p p 甲乙<F F =甲乙C .p p 甲乙>F F 甲乙>D .P P <甲乙F F <甲乙3.将一木块用细线在空的容器底部,开始往容器中缓慢加水至图甲所示位,木块受到的浮力F 随容器中水深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木块()A.小球的质量是60gB.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4A .图甲中A 受到的浮力为12NB .木块A 的密度为0.67×103kg/m 3C .从图甲到图乙,水对A 底部的压力变化了3ND .合金块B 的密度为4×103kg/m 37.2020年4月23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19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落锚。
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
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 甲、F 乙、F 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F 甲=F 乙=F 丙B .F 甲>F 乙=F 丙C .F 甲>F 乙>F 丙D .F 甲<F 乙<F 丙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均装有适量的水,将质地均匀,且不吸水的a 、b 两实心体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a 、b 静止时,a 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b 悬浮于水中,此时两烧杯液面刚好相平。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综合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在物理教学研讨会上,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如图)。
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乒乓球浮起来了。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乒乓球静止时仅受到支持力和重力作用B.图中乒乓球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与受到的重力平衡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小D解析:DA.静止时,乒乓球受到支持力、重力和浮力,故A错误;B.静止时,乒乓球受到支持力、重力和浮力,三力平衡,故B错误;C.选项上浮过程中,乒乓球不是平衡状态,浮力不等于重力,故C错误;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在未露出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在逐渐减小,浮力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2.一艘船从黄河驶入渤海时,船受到的浮力将会()A.浮力增大,船身上浮些B.浮力增大,船身下沉些C.浮力不变,船身下沉些D.浮力不变,船身上浮些D解析:DAB.船在从黄河驶入渤海时,轮船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船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而船的重力不变,则船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故AB错误;CD.因河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所以根据F浮=ρgV排可知,船从黄河驶入渤海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小,则船身将上浮些,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3.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有一个圆柱体,把它从盛水的烧杯中缓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A .圆柱体的高是5 cmB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 NC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 ND .圆柱体的密度是1.5 g/cm 3C 解析:CA .由题图可知,圆柱体上升2cm 时,开始露出水面,上升5cm 时,恰好完全露出水面,则圆柱体的高度5cm 2cm 3cm h =-=圆柱的高度为2cm ,故A 错误;B .当圆柱体完全露出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重力10N G F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10N ,故B 错误;C .当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最大10N 6N 4N F G F '大浮=-=-=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 N ,故C 正确;D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液排,可得圆柱体的体积43334N410m 1.010kg/m 10N/kg F V V gρ-====⨯⨯⨯大浮排水 圆柱体的质量10N 1kg 10N/kgG m g === 圆柱体的密度333-431kg 2.510kg/m 2.5g/cm 410mm V ρ===⨯=⨯ 故D 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十章《浮力》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装置工作时不能看作连通器的是( )A.密度计 B.液位计 C.船闸 D.茶壶2.有一个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铜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A.铜块所受的重力 B.铜块所受浮力C.铜块所受重力与浮力之差 D.以上所述均不正确3.由于密度不同,如图所示液体会分成三层,将体积不同,质量相同的A、B小球放入其中,静止后A球漂浮在油面上受的浮力为F A, B球悬浮在糖浆中所受浮力为F B,则( )A.F A>F B B.F A=F B C.F A<F B 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有溢水口的水槽中,在没有把物体放到水槽时,水槽中水面正好在溢水口,当木块浮在水槽的水面上静止不动时,从溢水口中溢出的水的体积是34cm3,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大小和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是(g取10N/kg)( )A.64cm3,0.6N B.30cm3,0.3NC.34cm3,0.34N D.30cm3,0.34N5.下面几种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液体密度大,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浮力就一定大B.只要物体的体积大,所受的浮力就一定大C.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及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D.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液体6.下列事例中,不能利用浮力工作的是( )A.轮船B.磁县浮列车C.热气球D.密度计7.目前,我国已有多艘054a(如图所示)隐形护卫舰正式服役海军。
如果它从长江行驶入东海,则有(假定护卫舰的质量不变) ( )A.护卫舰将上浮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B.护卫舰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增大C.护卫舰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D.护卫舰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8.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ρ酒精=0.8×103 kg/m3)的溢水杯中,它沉在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 g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A.大于8 g B.等于8 g C.小于8 g 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将一只乒乓球投入到水中,乒乓球会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水未溢出),在此过程中( )A.乒乓球在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B.乒乓球在上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乒乓球从上浮直至漂浮的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D.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时,乒乓球底部不受大气压的作用10.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小球,浸在水中,如图所示,则受浮力关系为()A.F a>F b>F c B.F a<F b=F c C.F a=F b<F c D.F a=F b=F c11.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舰长304 m、舰宽70.5 m,满载时排水量达67 500 t。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芳同学做“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时,为使误差尽量减小,最佳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 .甲、乙、丙、丁B .丙、丁、甲、乙C .丁、甲、乙、丙D .丙、甲、乙、丁B解析:B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为使误差尽量减小,最佳的操作顺序应该是:第一步测量出空桶的质量为G 桶;第二步测出小石块的重力为G 石;第三步将小石块完全浸没在盛满液体的烧杯中,用小桶承接溢出的水;第四步测量出小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 。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 浮=G 排=G-G 桶故选B 。
2.如图所示,有一小容器(可盛水)竖直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内,待容器静止后,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 ,容器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现从烧杯中取质量为m 的水装入容器内(容器仍可竖直漂浮于水面),待容器再次静止时,烧杯内水面的高度H ´和容器露出水面的高度h ´分别会如何变化( )A .H ´< H ;h ´= hB .H ´= H ;h ´< hC .H ´< H ; h ´> hD .H ´= H ; h ´> h B解析:B从烧杯中取质量为m 的水装入容器内,则容器自重G 增大,因加水后容器仍处于漂浮状态,则浮F G =可知容器所受浮力增大。
由F ρV g =浮液排可知,容器所受浮力增大,容器排开水的体积就增大,也就是容器浸入水的体积增大,由V Sh =可得容器浸入水的深度增大,则容器露出水面的高度就减小。
从烧杯中取质量为m 的水装入容器内,则容器自重G 增大,因加水后容器仍处于漂浮状态,则浮F G =可知容器所受浮力增大。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增大的浮力等于加入容器内水的重力(即从烧杯内取出水的重力),所以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加量就等于取出水的体积,所以烧杯内水面高的度不发生变化。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十章测评(A)(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第十章测评(A)(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如图所示,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
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逐渐减小到零B.先减小后增大C.始终保持不变D.逐渐增大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上不开口的饮料罐缓慢地匀速按入水中,当饮料罐全部浸入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3.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中,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
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4.将浸没在水中的鸡蛋释放,鸡蛋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B.在水中越深,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C.下沉的鸡蛋不受浮力作用D.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5.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A.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B.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C.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D.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6.有一种救生艇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2.4 m3,艇的自重为1×104 N,为保证安全,该救生艇最多承载的人数大约是(g取10 N/kg)()A.20B.30C.40D.507.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右图为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消融缩小的浮冰上。
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消融()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D.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8.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A.口吹硬币跳越木块B.盆景自动供水装置C.覆杯实验D.气球升空2.如图甲是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
乙、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A、B两种液体。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烧杯中,静止时,两液面高度相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较大B.密度计的刻度自上而下越来越小C.自制密度计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铜丝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其重心D.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 A>p B3.水上救援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h 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没在水深0.5m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 ,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 ,已知水的密度331.010kg/m ρ=⨯水,取10N/kg g =,则( )A .物体在水面下的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B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1NC .物体露出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ND .物体的密度为2.0×103kg/m 3 4.如图所示,a 、b 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 、b 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实心甲、乙和质量相等的实心丙丁四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
F 甲与F 乙,F 丙与F 丁的浮力大小关系( )A .F 甲>F 乙,F 丙<F 丁B .F 甲<F 乙,F 丙<F 丁C .F 甲>F 乙,F 丙>F 丁D .F 甲<F 乙,F 丙>F 丁 5.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A 、B 、C 在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若它们的重力和浮力分别为G A 、G B 、G C 和F A 、F B 、F C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G A >GB =GC B .G A <G B =G C C .F A >F B >F CD .F A <F B =F C6.我国沉船打捞人员在南海打捞宋朝的商船。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块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水中,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 A .大块下沉,小块上浮 B .大块上浮,小块下沉 C .两块都下沉或上浮 D .两块仍悬浮在水中D解析:D物体原来恰能悬浮在水中,说明物体的重力与浮力恰好相等,即gV gV ρρ=物水,可知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当切成两块后,不论体积大小,密度不变,仍与水密度相同,即都能悬浮于水中。
故选D 。
2.下列生活中最贴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教室的空气质量约为30kg B .一个鸡蛋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 C .人在死海漂浮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 D .中学生潜入水中排开的水重约为500N D 解析:DA .空气的密度在1.3kg/m 3左右,教室的长、宽、高一般分别为9m 、7m 、3m 左右,室内空气质量在m =ρV =ρabh =1.3kg/m 3×9m×7m×3m=245.7kg接近250kg ,故A 不符合题意;B .一个鸡蛋重约0.5N ,与桌面接触面积约1cm 2,则对桌面压强420.5N5000Pa 110mF G p S S -====⨯ 故B 不符合题意;C .人在死海漂浮是因为浮力等于重力,故C 不符合题意;D .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人潜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233350kg510m 1.010kg/mmV ρ-===⨯⨯排水排开的水重约为G 排=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 ×5×10-2m 3=500N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3.水上救援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0.5m h =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 ,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 ,已知水的密度331.010kg/m ρ=⨯水,取10N/kg g =,则( )A .物体在水面下的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B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1NC .物体露出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ND .物体的密度为2.0×103kg/m 3D 解析:DA .物体在水面下上升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故A 不符合题意;B .物体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 ,则物体重力为4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达标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B.遇到有人触电时,先直接将人拉开进行抢救,后切断电源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 .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D.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3 .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所示装置是说明气体与液体间能够相互进入对方
B.(b)图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C.(c)图说明压缩气体能增大分子间吸引力
D.(d)图中试管内的水温升高,水分子运动更激烈
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心说”提出者是哥白尼
B.磁悬浮列车利用分离接触面来减小摩擦
C.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
D.爬到山顶时,携带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是因为山顶的气压比山脚气压低
5 . 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原子原子核质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
C.原子核质子原子
D.原子质子原子核
6 . 如图所示,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A.B.C.D.
7 . 如图所示,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纸片将杯中的水托起B.壶嘴和壶身等高
C.水坝上窄下宽D.吹气时A管内水面上升
8 . 一定质量的水汽化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小B.水分子变小C.水分子排列变得不紧密D.分子间距离增大
二、填空题
9 . 刚装修完的房子会有刺鼻的气味,这是_____现象。
为了减小新房子有害气体对人体造后成的危害,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选填“快”或“慢”)的原理,可在装修完加强通风,并放置一个_____(选填“夏”或“冬”)季后再行人住比较好。
10 . 原子核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__组成,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它们都是由被称为
________的更小粒子组成.
11 . 太阳系、地球、月亮、宇宙、银河系中尺度最小的是:________;构成物质世界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根据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________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________绕核运动.
12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_____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构成.
13 . 单位换算:(1)2.5μm=_____m (2)30L=_____m3
14 . 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黏合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如果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黏合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带负电的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质子组成。
在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________星。
16 . 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7 .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块底面磨平并刮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1)这一现象可以作为_________________的证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可以作为它的证据?(至少写两种)
(2)你对“底面磨平并刮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有什么认识_________?
18 . 学完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②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通过分析归纳,他们总结出了分子运动的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这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上面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____.(写出实验方法和注意点)
四、作图题
19 . 图是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画出模型里电子和原子核的位置。
五、简答题
20 . 龙岩清汤粉是新罗区的一道传统小吃。
煮好的清汤粉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当我们对着热腾腾的清汤粉表面吹气时,清汤粉就凉得快,这又是为什么?
六、综合题
21 . 利用声音进行水下探测的装置叫“声呐”,它能向某一方向发出声波和接收它的返回声波,根据两个声波的时间间隔,算出障碍物的位置,若在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声波后1s钟收到回声,鱼群离声呐的距离为多少m?(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m/s)这种方法能用来测量月亮和地球的距离吗?说明理由.
22 . 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2017年10月3日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们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和发现引力波所做的贡献。
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能在宇宙中肆意传播,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
百年前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他认为引力波难以被探测到,因为相关信号非常微弱。
想探测到引力波,要测量到多精密的程度呢?LIGO需要测到原子核直径千分之一长度的变化。
而在此之前,人类能测量长度的最好水平,也就是可以测到原子核直径。
此次探测到的引力波频率分布在几十赫兹到几千赫兹之间,它由10亿光年外的两个黑洞相撞产生,有大约3
个太阳的质量瞬间变成了能量,而这份巨大的能量挤压了空间,产生了稍许扭曲,以至于让距离这个事件发生地10亿光年远的地球,产生了一个空间上大约是原子核直径千分之一的压缩效果。
这就是引力波探测器要探测到的最终目标。
根据短文中的内容可知:
(1)引力波的传播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2)引力波的频率________(填“在”或“不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内;
(3)由文中内容可知,光年是______(填“时间”或“距离”)单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三、实验题1、
2、
四、作图题
1、
五、简答题1、
六、综合题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