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防范机械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机械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1)

体系建设情况
1.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岗位是否齐全,管理人员数量是否齐备;机械设备管理职责是否明确,“管用养修”各个环节是否明确责任部门;
2.外租设备、协作单位自有设备是否纳入项目“一体化管理”,并单独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3.是否编制操作规程,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是否进行培训,培训开展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达到培训效果;
3
安全技术管理
1.特种、非标大型设备拆除、安装是否编制专项方案
2.专项方案是否进行了技术交底;
3.交底书是否有针对性;现场是否按方案实施;
4
特种大型设备管理
1.是否按照一机一档建立健全设备台账,安全技术档案是否齐全完善。
2.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是否齐全;检验合格证、使用登记证、操作人员证件是否齐全有效;
机械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项目名称:检查日期:
序号
检查
内容
检查标准
检查情况
1
活动开展情况
1.活动方案编制情况,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符合项目实际等;
2.活动宣传、贯彻情况,活动内容是否及时传达到班组、作业队,是否利用报栏、条幅等方式进行宣传;
3.活动开展的其他支撑材料,检查通知单、培训、教育等相关材料;
2.预应力张拉作业未按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千斤顶的对面或后面站人;
3.电机外露传动部位无安全防护罩,露天设备无防雨设施;
4.拌和机等设备作业和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或有关检修电闸未断开并封锁;
5.人行步梯未按标准设置,无防护或防护不到位;
检查组成员:被
1.是否存在大雨、风天气吊装等违章作业现象;
2.起吊设备现场是否有专职人员指挥、钢丝绳、吊具班前是否做安全检查并记录;
机械、起重伤害安全检查表

机械、起重伤害安全检查表
冲、剪、压机械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结果备注1离合器动作灵敏、可靠,无连冲符合2制动器工作可靠,与离合器相互协调连锁符合3紧急停止按钮灵敏、醒目,在规定位置安装有效符合4传动外露部分的防护装置齐全可靠符合5脚踏开关应有完备的防护罩且防滑符合6机床PE可靠,电气控制有效符合7安全防护装置可靠有效,使用专用工具符合安全要求符合起重机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结果备注1防护罩、盖、栏应完整可靠符合2各连锁、紧停、控制装置灵敏可靠符合3局部照明应为安全电压符合4在钢丝绳与重物的棱角处采取保护措施而进行吊装作业。
符合5吊篮的上极限限位与天梁距离是否符合要求,限位器动作是否灵敏。
符合6吊物是否超过载值符合7司机室是否入悬挂或支承部分连接牢固符合8起重机的走台是否符合要求符合9梯台是否符合要求符合。
机械伤害防护设施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是设备上供人员作业的工作位置,应安全可靠。其工作空间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头、臂、肩、手、腿、足有充分的活动余地。危险作业点,应留有足够的退避空间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2.7
2
生产设备必须保证操作点和操作区域有充足的照度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2.8.1
3
人员一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以避免在运转时与其接触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3.1.1
4
设备运行时,操作着需要接近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3.1.2
5
若可动零、部件(含其荷载)所具有的功能或势能可引起危险时,则必须配置限速、防坠落或防逆转装置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3.1.6
8
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4.2.2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3.1.4
6
不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可动零、部件,应采用固定式防护罩。固定式防护罩应设计得坚固耐用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3.1.6
7
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可动零、部件,应配置可动式防护罩。必要时,可动式防护罩应有联锁装置,以保证在未关闭防护罩时,不能启动可动零、部件;一旦开始防护罩,则应立即自动停机
业防范触电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附件2:机械等五行业防范触电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被检查企业:检查人:检查时间: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存在问题一安全技术管理基础资料1.是否根据上级法规、标准、规定、规程、反事故技术措施和设备系统实际情况,编制本企业各类设备(含安全设备)现场运行规程、试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及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的组织技术措施是否健全等。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缺陷管理2.缺陷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做到定期分析和及时上报缺陷;缺陷通知单填写、传递是否及时,记录齐全;缺陷能否及时处理,不发生有条件处理而未及时处理造成的事故。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设备台账 3.建有设备台账,主要设备各项技术资料齐全,并按规定存档。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现场规程4.现场规程的补充或修订是否及时,符合规程的反措、设备变动实际。
现场规程的补充或修订是否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保证现场规程正确、完备和有效。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交接班制度5.交接班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交接准备、交接内容、交接方式和执行程序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巡回检查制度6.巡回检查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巡检类型、巡检内容、巡检记录、巡检时间、巡检发现问题的处理和报告、巡检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7.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根据规程、制度和设备厂商说明书,对运行设备和备用设备定期进行测试、启动、投切或轮换运行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存在问题二设备管理高压设备1.变压器1)变压器温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A、各冷却器无杂物封堵,温度相近,油温正常;B、油温较往常同一负荷和同一冷却温度下没有高出10℃及以上现象或负荷不变油温不断上升。
现场检查,查阅值班日志、表单、缺陷记录等2)油箱及其它部件是否存在局部过热现象:油箱表面温度分布均匀,局部过热点温升不超过80℃。
防止机械伤害检查表

GB∕T 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5.2.2
查档案看是否制定检维修工作方案,是否进行技术交底,防止机械伤害事故发生
二
设备管理
(一)
金属切削机床
1.防护罩、盖、栏应完备是否可靠;
2.其安全距离、刚度、强度及稳定性是否符合GB/T 8196、GB 23821的相关规定。
各种防止夹具、卡具和刀具松动或脱落的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GB 15760-2004 《金属切削机床 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5.2.4
检查夹具、卡具和刀具是否完好、有效
1.各类行程限位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电气与机械联锁装置、紧急制动装置、声光报警装置、自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可靠;
2.操作手柄、显示屏和指示仪表是否灵敏、准确;附属装置是否齐全。
查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作业人员培训、作业过程检査监督、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绩效评估、续用或退出等进行管理流程是否得到贯彻
(十二)
设备设施检维修制度
1.设备设施的检维修制度是否健全;
2.是否设置年度机台设备的大修、中修、维保工作计划;3.是否针对专用设备制定专项检维修工作方案(机械手、机器人、大型铸造机/生产线、大型熔炼炉窑/自动生产线、大型加工中心、大型立车、大型卧式车床……);
防范机械伤害专项安全检查表(试行)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依据
检查核心关注点
或技术标准
存在问题
一
安全技术管理
(一)
基础资料
1.是否编制本企业各类设备(含安全设备)现场运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及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是否明确制度执行人或部门,是否纳入责任制考核。
业防范机械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11)锯床:锯条外露部分是否设置防护罩或采取安全距离进行隔离。
现场检查
12)铣床:外露的旋转部位及运动滑枕的端部是否设置可靠的防护罩;不准在机床运行状态下对刀、调整或测量零件;工作台上不准摆放未固定的物品。
现场检查
二
设备管理
金属切削机床
13)加工中心:加工区域周边是否设置固定或可调式防护装置,换刀区域、工件进出的联锁装置或紧固装置是否牢固、可靠。
工作票制度
8.工作票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巡回检查制度
9.巡回检查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巡检类型、巡检内容、巡检记录、巡检时间、巡检发现问题的处理和报告、巡检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2)外露的旋转部位是否安装防护罩或盖,是否完好、有效,其安全距离是否符合GB23821的规定。
现场检查
3)紧固件、连接件和锁紧装置是否完整、可靠。
现场检查
4)锯条接头不应多于3个,且无裂纹;砂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现场检查
5)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配置齐全,且安全、可靠。
现场检查
6)平刨床的工作台是否符合如下要求:后工作台的垂直调整限制到刀轴切削圆直径以下1.1mm;设置有前工作台垂直调整装置的设备,是否在整个调整范围上保持与后工作台台面的平行,其深度不超过8mm;无论工作台调整到任何高度,工作台唇板与切削圆之间的径向距离为3mm±2mm;工作台或工作台唇板有开槽的,槽宽度不得超过6mm,长度不得超过15mm,齿的宽度至少为6mm。在顶部齿的厚度最小值为1.5mm,在槽的根部至少为5mm。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业防范机械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机械等五行业防范机械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被检查企业: 检查人: 检查时间:序号安全技术管理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存在冋题基础资料1.是否根据上级法规、标准、规定、规程、预防事故技术措施和设备系统实际情况,编制本企业各类设备(含安全设备)现场运行规程、试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及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的组织技术措施是否健全等。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隐患管理2.隐患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做到定期分析和及时上报事故隐患;隐患通知单填写、传递是否及时,记录是否齐全;隐患能否及时得到治理,不发生能够处理而未及时处理造成的事故。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设备台账3.建立健全设备台账,主要设备各项技术资料保存齐全,并按规定存档。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台账操作规程4.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以及岗位识别的危险源,制定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5.岗位操作人员应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悉其内容,并能严格执行。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6.操作规程的补充或修订是否及时。
操作规程的补充或修订是否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完备和有效。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交接班制度7.交接班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交接准备、交接内容、交接方式和执行程序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工作票制度8.工作票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巡回检查制度9.巡回检查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巡检类型、巡检内容、巡检记录、巡检时间、巡检发现问题的处理和报告、巡检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序号设备管理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存在冋题1)防护罩、盖、栏应完备是否可靠,其安全距离、刚度、强度及稳定性是否符合GB/T 8196、GB 23821的相关规定。
机械设备专项整治检查表

其他
1.设备用电未按“一机一闸一保护”安装,未做接零(接地)保护或使用漏电保护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无保护接零,设备工作完毕时未拉闸断电;
2.预应力张拉作业未按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千斤顶的对面或后面站人;
3。电机外露传动部位无安全防护罩,露天设备无防雨设施;
4。拌和机等设备作业和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或有关检修电闸未断开并封锁;
5。架体附着装置不稳定牢固;人行步梯未按标准设置,无防护或防护不到位;
6。塔吊基础不符合要求,未按规定间隔高度与结构物固结;
7.设备承载超过额定承载重量;
8。其他情况
检查组成员签字:项目负责人签认:
4。活动开展的其他支撑材料,检查通知单、培训、教育等相关材料;
2
体系建设情况
1.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岗位是否齐全,管理人员数量是否齐备;
2.机械设备管理职责是否明确,“管用养修”各个环节是否明确责任部门;
3。是否编制操作规程,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是否进行培训,培训开展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达到培训效果;
检查日期:
序号
检查
内容
检查标准
检查情况
1
活动开展情况
1.活动方案编制情况,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符合项目实际等;
2。组织机构的成立情况,是否成立组织机构负责活动的开展,人员职责是否明确等;
3.活动宣传、贯彻情况,活动内容是否及时传达到班组、作业队,是否利用报栏、条幅等方式进行宣传;
3
安全技术管理
1。特种、大型设备拆除、安装是否编制专项方案,并进行审批,达到一定规模的是否进行专家论证;
2.专项方案是否进行了技术交底;
3。交底书是否有针对性;现场是否按方案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插床:限位开关是否确保滑块在上、下极限位置准确停止,配重装置是否合理牢固,且防护有效。
现场检查
10)电火花加工机床:可燃性工作液的闪点是否在70℃以上,且应采用浸入式加工方法,液位应与工作电流相匹配。
现场检查
11)锯床:锯条外露部分是否设置防护罩或采取安全距离进行隔离。
现场检查
12)铣床:外露的旋转部位及运动滑枕的端部是否设置可靠的防护罩;不准在机床运行状态下对刀、调整或测量零件;工作台上不准摆放未固定的物品。
现场检查
7)压力机是否配置模具调整或维修时使用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栓等),该装置是否与主传动电机或滑块行程的控制系统联锁。
现场检查
8)工业梯台开口处是否与设备联锁。
现场检查
9)剪板机等压料脚是否平整,危险部位是否设置可靠的防护装置。出料区是否封闭,栅栏是否牢固、可靠,栅栏门是否与主机联锁。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
二
设备管理
金属切削机床
13)加工中心:加工区域周边是否设置固定或可调式防护装置,换刀区域、工件进出的联锁装置或紧固装置是否牢固、可靠。
现场检查
14)数控机床:加工区域是否设置可靠的防护罩,其活动门是否与运动轴驱动电机联锁;调整刀具或零件时是否采用手动;访问程序数据或可编程功能应由授权人执行。
9.巡回检查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巡检类型、巡检容、巡检记录、巡检时间、巡检发现问题的处理和报告、巡检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二
设备
管理
金属切削机床
1)防护罩、盖、栏应完备是否可靠,其安全距离、刚度、强度及稳定性是否符合GB/T 8196、GB 23821的相关规定。
现场检查
4)凡距操作者站立面2m以下的设备外露旋转部件是否有防护罩,其安全距离是否符合GB 23821的相关规定。
现场检查
5)外露在工作台外部的脚踏开关、脚踏杆均是否设置了防护罩。
现场检查
6)压力机、封闭式冲压线及折弯机应配置一种以上安全保护装置。多人操作的压力机是否为每位操作者配备双手操作装置,其安装、使用应符合GB/T19671的规定。
二
设备管理
木工机械
1)危险性大、行程较长或行程有特定要求的设备是否设置限位装置或联锁开关,并确保其完好、灵敏、可靠。
现场检查
2)外露的旋转部位是否安装防护罩或盖,是否完好、有效,其安全距离是否符合GB 23821的规定。
现场检查
3)紧固件、连接件和锁紧装置是否完整、可靠。
现场检查
4)锯条接头不应多于3个,且无裂纹械
1)离合器动作是否灵敏、可靠,且无连冲;刚性离合器的转键、键柄和直键无裂纹或无松动;牵引电磁铁触头无粘连,中间继电器触点是否接触可靠,无连车现象。
现场检查
2)制动器性能可靠,且与离合器联锁,并能确保制动器和离合器动作协调、准确。
现场检查
3)急停装置是否符合GB 16754的规定,大型冲压机械应设置在人手可迅速触及且不会产生误动作的部位。
现场检查
7)跑车带锯机是否设置有效的护栏。
现场检查
8)立刨(铣床)是否有防止手进入危险区的送料装置。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交接班制度
7.交接班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交接准备、交接容、交接方式和执行程序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工作票制度
8. 工作票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巡回检查制度
现场检查
2)各种防止夹具、卡具和刀具松动或脱落的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现场检查
3)各类行程限位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电气与机械联锁装置、紧急制动装置、声光报警装置、自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可靠;操作手柄、显示屏和指示仪表是否灵敏、准确;附属装置是否齐全。
现场检查
4)设备上未加防护罩的旋转部位的楔、销、键不应突出表面3mm,且无毛刺或棱角。
现场检查
5)每台设备是否配备清除切屑的专用工具。
现场检查
6)钻床:钻头部位是否有可靠的防护罩,周边是否设置操作者能触及的急停按钮。
现场检查
7)磨床:砂轮选用、安装、防护、调试等是否符合GB 4674的相关规定,旋转时无明显跳动。
现场检查
8)车床:加工棒料、圆管,且长度超过机床尾部时是否设置防护罩(栏),当超过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0mm时,是否设置有效的支撑架等防弯装置,并加防护栏或挡板,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操作规程
4.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以及岗位识别的危险源,制定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5.岗位操作人员应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悉其容,并能严格执行。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6.操作规程的补充或修订是否及时。操作规程的补充或修订是否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完备和有效。
机械等五行业防机械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被检查企业: 检查人: 检查时间: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容
检查方法
存在问题
一
安全技术管理
基础资料
1.是否根据上级法规、标准、规定、规程、预防事故技术措施和设备系统实际情况,编制本企业各类设备(含安全设备)现场运行规程、试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及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的组织技术措施是否健全等。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隐患管理
2.隐患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做到定期分析和及时上报事故隐患;隐患通知单填写、传递是否及时,记录是否齐全;隐患能否及时得到治理,不发生能够处理而未及时处理造成的事故。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设备台账
3.建立健全设备台账,主要设备各项技术资料保存齐全,并按规定存档。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台账
现场检查
5)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配置齐全,且安全、可靠。
现场检查
6)平刨床的工作台是否符合如下要求:后工作台的垂直调整限制到刀轴切削圆直径以下1.1mm;设置有前工作台垂直调整装置的设备,是否在整个调整围上保持与后工作台台面的平行,其深度不超过8mm;无论工作台调整到任何高度,工作台唇板与切削圆之间的径向距离为3mm±2mm;工作台或工作台唇板有开槽的,槽宽度不得超过6mm,长度不得超过15mm,齿的宽度至少为6mm。在顶部齿的厚度最小值为1.5mm,在槽的根部至少为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