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礼仪教育
大学生关于礼仪的论文

大学生关于礼仪的论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规范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礼仪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社交礼仪、学术礼仪和就业礼仪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生的社交礼仪大学生通过学习在校园里度过了很多宝贵的时光,他们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人,从各方面都能够看到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不仅仅是尊重对方的人格,更是尊重对方的时间、空间和权益。
大学生们在交往中要注意保持距离,避免干扰到对方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其次,大学生要学会主动交流。
社交礼仪中的主动交流是指通过恰当的方式和话语,与他人正常沟通和交流。
大学生们要学会尊重对方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并且适时表达自己的看法。
最后,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形象修养。
社交礼仪中的形象修养是指在言行举止上要注意符合社会习惯和规范,保持整洁得体的仪容仪表。
大学生们要注意穿着得体,不张扬不庸俗,热爱整洁,从容自信。
二、大学生的学术礼仪大学生的学术礼仪在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大学生要注意学术诚信。
学术诚信是指遵守学术规范,不抄袭、不作弊,并且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要正确引用,保证学术道德。
大学生们要注重自己的学术独立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并且充实自己的学术知识。
其次,大学生还要尊重师长和同窗。
尊重师长和同窗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教养之一。
大学生们应该重视老师的教诲,听从老师的建议,并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同时,大学生们应该与同窗相互合作,互相尊重,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最后,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大学生们提升自己能力和知识深度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写作论文、进行学术研究等方式来进行学术交流,与同行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大学生的就业礼仪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一员,他们的就业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浅谈大学生礼仪教育论文

浅谈大学生礼仪教育论文重视和加强礼仪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既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工作对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其文明素质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大学生礼仪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大学生礼仪教育论文篇一《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初探》摘要:重视和加强礼仪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既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本文围绕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这一主题,阐释了礼仪教育对于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和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礼仪教育问题,最后针对加强和改善礼仪教育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礼仪教育;大学生;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66-02“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可谓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
我们知道,德育教育,礼仪先行,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对于培养“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工作对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其文明素质有重要意义。
一、礼仪教育对于全面提升高校人才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人无礼则不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同以往,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外,更加看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其中礼仪方面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社会,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加强对他们的礼仪教育。
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加强和改善礼仪教育,对改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言行文明,知书达礼,是他们应当具备的一种必备素质。
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和道德范畴的集中体现,是人的内在素质的核心。
大学生礼仪教育

大学生礼仪教育在当今社会,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行为习惯、社交技能和健康心态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交能力,提升其职场竞争力。
为什么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和国家形象。
良好的礼仪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增进人际关系,有助于开拓人脉,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另外,良好的礼仪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信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礼仪1.言谈举止得体:大学生应该学会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态度,避免在公共场合说脏话或冷笑话。
2.穿着得体:大学生应该注意着装整洁得体,遵循场合的着装规范,不要穿着暴露或不得体的服装。
3.尊重他人:大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见,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保持礼貌和谦逊的态度。
4.吃饭有礼:大学生应该学会用餐礼仪,尊重用餐场所的规矩,不挑食、嬉笑打闹或大声喧哗。
5.注意卫生:大学生应该保持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注意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少年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礼仪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1.课堂教学:大学可以设置礼仪教育的专门课程,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培养大学生的各种礼仪技能。
2.校园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礼仪培训和活动,如模拟社交场合、礼仪大赛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
3.导师指导:大学可以安排导师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
4.榜样示范: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有着良好礼仪的模范人物来校园分享他们的经验,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和模仿。
综上所述,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礼仪教育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及实施路径

《礼仪教育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及实施路径》2023-10-27contents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礼仪教育的实施路径•礼仪教育的具体措施•礼仪教育的效果评估目录01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得体、大方的形象,提升个人魅力。
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进而提高沟通能力。
通过礼仪教育,大学生可以学会自信、自律地与人交往,从而增强自信心。
03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影响0201懂得礼仪可以让大学生更容易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促进人际关系礼仪知识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技巧,进而提高社交能力。
提高社交能力礼仪教育强调团队合作和互相尊重,有助于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
增进团结协作提高就业竞争力懂得礼仪可以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有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
增强职业素养礼仪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礼仪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促进职业发展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让大学生在职场中更容易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认可和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礼仪教育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02礼仪教育的实施路径家庭教育是礼仪教育的基石。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教导孩子尊重长辈、关爱家人、谦逊有礼。
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传统节日、生日等特殊日子,教育孩子重视传统礼仪和家庭伦理。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尊重他人、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教育他们如何与人交往、沟通以及处理人际关系。
家庭礼仪教育学校礼仪教育学校是实施礼仪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校园生活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有礼的氛围。
学校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强化礼仪意识。
课堂是实施礼仪教育的主要阵地。
大学生礼仪

大学生礼仪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礼仪是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
礼仪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体现。
在社会交往中,礼仪是人们相互尊重、合作和交流的保障,尤其在大学生活中,良好的礼仪可以为我们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升个人形象和人际关系。
因此,学习和遵守大学生礼仪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
一、仪表仪容作为大学生,良好的仪表仪容是首要的。
大学生应该注意穿着得体、整洁,不仅仅体现出对自己的尊重,更能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不要过于奢华或者邋遢,合适的打扮和仪容可以让我们更有自信、更容易融入大学生活。
二、言谈举止言谈举止是大学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交往中要讲究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要说粗话或者侮辱性的言语。
与人交流时应当注意用语文明,声音宜柔,态度和蔼,不要妄自菲薄或者傲慢自大,要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懂得给予赞扬和鼓励。
三、社交礼仪作为大学生,我们会有各种社交场合,如同学聚会、社团活动等,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表现得体。
要学会与人互动,不要躲在角落里,要主动与他人交流,结识新朋友。
在交往中要学会照顾他人的感受,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学术礼仪大学是学习的地方,学术礼仪是我们在学术交流中应该遵守的规范。
要尊重知识、尊重老师和同学,在学术交流中要诚实守信,不抄袭,不造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要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五、公共场合礼仪在公共场合,大学生要学会遵守公共秩序,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占用他人座位等。
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大学生礼仪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修养和素质的展现。
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守各种礼仪规范,不断提升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展现出优秀的大学生形象。
希望每位大学生都能以高尚的礼仪风范,为自己增添光彩,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大学生礼仪》

大学生礼仪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礼仪是一门必备的重要素质。
大学生礼仪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和社会的和谐。
一个大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必将受益终身,受人尊敬,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为什么重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文明程度。
因此,大学生需要树立起良好的礼仪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礼仪内容1.言谈举止–言行得体:大学生应该注意用语文明,避免粗话和骂人,要有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
–尊敬师长:对老师、长辈要有尊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重教学秩序。
–礼貌待人:面对同学、陌生人,要有礼貌、友善、热情,不要嘲笑、欺负他人。
2.着装仪表–知道穿着适宜:大学生要知道不同场合适合不同着装,不要盲目跟风。
–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穿着整洁,不要身体气味大、头发凌乱等。
3.社交礼仪–注意礼节:遇见长辈比如老师、学长、家长,要主动问好,微笑面对,不要冷漠或傲慢。
–悦目风度:大学生社交应讲究风度,不要大声嘈杂,不要行为粗鲁,保持礼貌。
改进方法1.培养意识–了解礼仪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举止。
–与他人交往中不断总结提升,多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掌握社交技巧。
2.模仿学习–参考身边优秀人士,学习他们的言谈举止、着装仪表、社交礼仪等方面的优点。
–多参加公共场合活动,通过亲身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礼仪素养。
结语大学生礼仪是一门必修课,培养良好的礼仪素养不但有助于提升个人魅力与竞争力,更能为社会贡献一份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大学生活中,要不断加强礼仪教育,提倡文明礼貌,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愿每位大学生都能成为礼仪风范,用文明举止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浅谈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浅谈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内涵包括尊敬他人、自律自律、诚实守信、注重礼节、注重形象等方面。
通过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这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人的社交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
通过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这些都是实践中学习的,通过礼仪文化教育的培养,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包括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的能力,包括言行举止得体、穿着整洁得体、语言文明等方面。
这些都是大学生成为社会精英所必备的素质。
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社会和谐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维护和谐。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通过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使他们对他人具有尊敬和感恩之情,注重公共利益,提高社会道德风尚,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关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发展。
通过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竞争。
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还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

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尤其对大学生而言更显关键。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栋梁,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和文明程度。
因此,进行礼仪教育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群体,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形象直接代表着高校和社会的形象。
通过礼仪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社会人格,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塑造良好的个人品牌。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礼仪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团队,获取更多信息和资源。
礼仪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成为有修养、有品质的交往者,提高沟通能力,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
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具备优秀的礼仪素养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应对各种社会场合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自信的大学生更容易取得成功,能够应对挫折和困难,更有勇气追求梦想。
教育途径学校开设礼仪课程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开设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礼仪素养。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社交礼仪、仪容仪表、礼仪用语等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和实习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大学生能够亲身接触社会,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规范,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实践中,大学生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礼仪文化活动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举办各种礼仪文化活动,如模拟场景演练、座谈交流等,让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来感受、学习和弘扬传统礼仪文化,培养大学生的仪表仪容和礼貌待人的习惯。
结语礼仪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不可忽视,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具有引领社会风尚和文明的责任。
通过系统的礼仪教育,大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素质,展现出更好的个人魅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各方能够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204228[作者简介]马兴梅(1983—),女,山东潍坊人,安阳师范学院团委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浅论大学生礼仪教育马兴梅(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2)[摘要]大学生礼仪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认识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330(2009)0420102203 生于礼仪之邦,当为礼仪之民;身处书香之院,本该知书达礼。
良好的礼仪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又有利于促进文明校园建设,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礼仪的基本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普及,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高校校园文化也不例外。
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熟而又尚未成熟的阶段,对社会各方面变化的应对还不够理智,于是,虽然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关心同学、言行规范、文明守礼、健康上进,但也出现了很多大学生基本礼仪失范,基本道德规范缺失的现象: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身着奇装异服,满口新新人类的脏话,穿背心、拖鞋进教室,上课迟到早退、接打手机,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就餐不排队,宿舍卫生脏乱差等等,作为社会文明风尚重要引领者的大学生,这些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也会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1.社会因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多元价值取向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在校大学生作为时代先锋,更是在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处处彰显着时代的气息。
然而,在传统思想和新的生活方式的交叉中,由于大学生对新旧观念合理整合的能力欠缺,容易盲目地认为流行的就是时尚的,旧的都是过时的,这不利于礼仪素养的养成。
(2)社会礼仪教育氛围不够浓厚。
社会上很多礼仪教育还停留在通过张贴文明礼貌提示语等礼仪教育的基础阶段。
即使一些大型的传统礼仪活动比如现在社会上很多地方搞的拜祖大典、成年礼等活动,大多也只重形式,或为提高知名度,或为招商引资,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礼仪教育的效果。
(3)生存压力大。
在我国,普通民众较高的生存质量大多还是主要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实现的,但由于我国教育尚未发展到每个学生都有学可上的程度,中国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得背上沉甸甸的书包,因为他们必须争得优秀,只有一路优秀才一路有重点学校可读,才更有希望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读研、读博、有好工作,出人投地,光耀门庭。
所以,只需一心只读圣贤书就行了,哪有时间去研究语言得体、行为规范。
2.家庭因素。
礼仪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礼仪水平对儿女礼仪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然而,很多家长自己的言行与对儿女灌输的礼仪观大相径庭,使孩子无所适从,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同时,201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随着计划生育的推广,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爸爸、妈妈宠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惯着,在这种4-2-1的新的家庭模式中,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自我意识太强,不懂得谦让,不会与人相处。
这种关怀一直伴随着进大学。
当前,很多家长在送孩子上大学时都要求住条件好的宿舍,甚至有的高校宿舍中出现了豪华单间,把孩子与他人隔离,免得受委屈,殊不知,温室中的花儿少了阳光和风雨怎能健康成长。
3.学校因素。
高校不够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
(1)当前,在我国应试教育得不到根本改变的形势下,很多中小校甚至大学片面追求升学率或考研率,学生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的观念普遍存在,基本没有开设与学生礼仪教育相关的课程。
在这种缺少足够的重视和及时引导的情况下,学生的礼仪修养很难得以提高。
(2)专门从事大学生礼仪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缺乏,没有系统的礼仪教育课程体系,礼仪教育在很多高校只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手段。
对很多高校来说,从事礼仪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很少,所谓的礼仪教育课程,基本都是在选修课中开设一两门由政工人员授课的涉及礼仪基础知识的课程,如《礼仪基础》、《礼仪修养》等,课程单一,课时少,多为理论知识而缺乏针对性与实践性,考核形式简单而且都会过,甚至有的高校礼仪教育仅仅是高挂于墙的《大学生行为规范》、《大学生守则》、《文明大学生评比标准》等之类的规章制度,或是到毕业时都未翻过的、大一入校时学校所发的《大学生手册》。
而且,多数情况下都是为应付各种文明检查或评比时,由辅导员传达各级要求,提出各项倡议或标准,过后,就该怎样还怎样了。
(3)教师自身的礼仪影响不到位。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礼仪素养对学生礼仪修养的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但有的教师专注于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进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自身的晋升积极努力,不注意对学生的礼仪教育,甚至有的老师自身都不注意基本的礼仪,不修边幅,语言粗俗,上课迟到、随意接打手机等等,严重影响了学校礼仪教育的效果。
4.网络的发达。
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通过网络,很多低级的、腐朽的东西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而大学生对各种思想、言论、观念优劣的判断力尚不成熟,或好奇或盲目从众,认为低俗的网络语言、拜金主义的价值追求等等都“很酷”,进而积极模仿,更不利于良好的礼仪素质的养成。
三、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1.营造良好的社会礼仪氛围。
高校校园这个“小社会”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一个良好的社会礼仪环境对大学生礼仪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注重礼仪教育的早期投入与系统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形成文明、有序的良好社会风尚,使学生在尊礼之国、重仪之邦不断内修礼仪之品,进而成长为礼仪之民。
2.家庭礼仪教育不容忽视。
家庭礼仪教育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不仅要注意让孩子懂得基本的礼仪知识,更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切忌言行不一,使孩子感到困惑,进而我行我素,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学校高度重视,长远规划,配备专业教师,设置专门课程并加强考核,在全校形成一种重文明、修礼仪的氛围。
丰富教学内容,注意时代性、针对性、系统性的统一,根据年级、专业、性别的不同,开展相应的礼仪教育,比如一年级注重仪表礼仪、举止礼仪、言谈礼仪、礼节礼仪等基础礼仪教育,二三年级则侧重社交礼仪、公共礼仪、节日礼仪等礼仪教育,毕业班学生则着重公关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职业女性礼仪、时尚礼仪、涉外礼仪等职场礼仪教育,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注意加入模拟场景等实践环节的训练,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专业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文明礼仪素养,由强制性学习内化为一种品行,从而健康、向上的成长。
4.提高教师的礼仪素质,为学生树立礼仪表率。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
洛克认为“导师的重大的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言行起着重要的影响。
“亲其师,信其道”,大学教师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真挚的情感、端庄的仪表、和蔼的仪容、得体的语言,都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楷范。
要积极提倡教师不仅要做智慧的引导者,还要成为文明的示范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进而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
5.校园文化发展应注意促进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性、凝聚性、激励性等功301第4期 马兴梅:浅论大学生礼仪教育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科学、人本的制度、规范,体现学校精神的校风、学风、教风,无不陶冶着学生的性情,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树立或悬挂写有名人、学者关于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的标牌、建设高雅和谐的校园建筑,在教学楼、办公楼放置正身镜,建立健全体现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开展高品味、丰富多彩的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演讲、文明礼仪伴我行文体活动,倡导文明上课、文明交往、文明就餐、文明就寝的文明月活动等等,使学生在健康、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中陶冶性情,内化道德修养,提高礼仪素质。
6.加强网络管理,倡导绿色网络,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积极引导大学生把网络作为提升自我素质的工具,自觉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
通过搜集校园不文明行为资料,利用校园网,通过组织flash短片、dv摄影展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礼仪素质。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相信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大学生礼仪素质不断提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成长,进而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时代文明新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1]金正昆.大学生礼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6,(1).[3]何莉.浅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学院学报,2007,(1)1[4]张文菲.青年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3.Rites Education of the U niversity StudentsMA X ing-mei(Anyang N ormal University,Anyang455000,China)Abstract:Rites education is part of the im portant content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T o study the status of university students’ritual quality,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im portant research project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education.K ey w ords:university students;rite;status;countermeasure[责任编辑:舟舵] 401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