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完整版)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河南大学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制度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1、性格2、挫折3、前摄抑制4、能力二、简答题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2、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3、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4、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三、分析论述题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2、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3、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4、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景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
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
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服穿,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
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上述现象。
一、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2、国家课程3、感觉4、性格5、能力6、再造想象二、简答题1、影响随意注意因素主要有哪些?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4、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5、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6、教师的职业角色三、论述1、试述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2、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为研究3、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特点4、根据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其特点分析两位学生回答的优劣一、名词解释1、教学模式2、教学功能3、德育的一般规律4、行为矫正治疗5、内隐记忆二、简答1、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3、知觉有哪些特性4、为什么说大脑是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器官5、教师为什么要学心理学三、论述1、论述新课改的趋势2、论述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一、名词解释1、教育价值2、学校管理3、社会知觉性4、性格二、简答题1、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2、简析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5、运用测验法、调查法的注意事项6、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有哪些?7、想象的功能有哪些?8、教师应担当哪些角色?三、论述题1、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2、智力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发展智力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标2、教育智慧3、首因效应4、学校心理辅导二、简答题1、教育价值观的构成2、教师劳动的特点3、课程研制过程几个阶段4、备课的内容5、简述实验室实验法6、影响问题解决活动的因素有哪些7、情绪情感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8、简述智力和知识的学习三、论述1、理解把握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一、名词解释1、教育价值观2、课程计划3、晕轮效应4、过度学习二、简答题1、我们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2、德育过程的特点3、专家型教师的特点4、学生的角色定位有哪些5、在使用测验法和调查法时应该注意有哪些情况6、智力和知识的关系7、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课堂行为问题8、什么是动机?动机的功能是什么?三、论述1、关于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这个说法,论述教学是否就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为什么?一、名词解释1、学科课程2、教师专业化3、实验室实验法4、职业心理枯竭二、简答题1、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价值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权利有哪些3、班级现代管理的“人本主义”理念的内涵是什么?4、教学过程的特点5、影响识记的因素6、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关系7、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8、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三、论述题1、什么是教育的个体功能,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功能2、教师的情绪情感如何促进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一、名词解释1、教育的筛选功能2、师德3、内隐记忆4行为矫正技术二、简答题1、教育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2、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是什么3、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4、教师情感的功能5、调查法和测试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6、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7、什么是知觉的整体性?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是如何协调统一的?2、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名词解释1、教育方针2、教师专业发展3、观察法4、首因效应5、课堂心理气氛二、简答1、简述上层建筑说教育本质观的核心观点2、简述确定课程目标的步骤3、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是什么4、教师如何在共同体中发展5、测验法和调查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6、思维的品质是什么?7、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三、论述1、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将如何与学生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2、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如何根据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率,减少遗忘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培养目标2、班集体3、课堂心理气氛4、自变量5、晶体智力二、简答1、教师劳动特点2、教学过程的特点3、德育的理念4、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5、学生心理发展特征6、记忆的品质7、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三、论述1、教育对个人的促进功能2、学习无动力,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ef852c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b.png)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培养目标2.班集体二、简答题1.教师劳动特点。
2.教育过程特点。
3.德育的理念。
4.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是什么?三、论述题教育对个人的促进功能。
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课堂心理气氛2.自变量3.晶体智力二、简答题1.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2.记忆的品质。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三、论述题学习无动力,如何激发学习动力?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培养目标答:培养目标指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这一特殊关系表现为:①只有明确了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才能制定出符合要求的培养目标,因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②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2.班集体答:班集体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凝聚力的一个班的学生群体,是班级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班集体的特征包括:①共同的奋斗目标;②有序的组织机构;③统一的行为规范(成文的规章制度与不成文的集体舆论);④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级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二、简答题1.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任何劳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认识教师的起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过程中对象、内容、任务、过程的复杂性。
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创作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之所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主要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
河南大学教育综合333 10-14真题

教育综合真题2014年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教学目标、教育智慧二、简答题:1、教育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2、教师劳动的特点3、课程研制的过程4、备课的环节有哪些三、论述题:如何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首因效应、学校心理辅导二、简答题:1、简单评述实验室实验法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3、情绪情感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4、智力和知识的关系三、论述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013年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教育价值、学校管理二、简答题:1、什么是教育的个体功能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3、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什么是“有指导的自主学习”?三、论述:教师应当具有怎么样的学生观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社会知觉、性格二、简答题:1、使用测验法和调查法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2、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3、想象的功能?4、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角色和任务?三、论述题:智力发展的特征?影响因素?如何开发学生智力?2012年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教学模式、教育功能二、简答题:1、教育的一般规律2、班主任如何管理班集体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三、论述题:论述新课改的趋势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行为矫正治疗、内隐记忆二、简答题:1、知觉有哪些特性?2、为什么说大脑是心理的主观能动器官?3、教师为什么要学心理学?三、论述题: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2011年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教育制度、国家课程二、简答题:1、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3、教师的职业角色三、论述题:1、试述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2、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为研究?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感觉、性格、能力、再造想象二、简答题:1、影响随意注意因素主要有哪些?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三、论述题:根据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其特点分析两位学生回答的优劣。
2010年教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制度、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二、简答题: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三、论述题: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2、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请举例说明。
(333)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
教育:广义的教育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社会活动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有组织或无组织,系统或零碎,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重组和改造,促进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活动.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3。
教育目的:广义的指存在于人脑中的对于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方面对所培养人的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包含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国家的教育总目的,以及各种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4。
教育制度和学制: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活动课程:指以学生兴趣、需要为基础,引导学生自己组织有目的地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6。
学科课程:指根据培养目标,分门别类地从各门学科中选出适合学生的知识而组成的教学科目。
7。
教学:指在一定的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及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8.教学计划:也称课程方案,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9。
教学原则:指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要求和原理.主要包括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践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10。
XXX2010-2018历年教育硕士333真题汇编

XXX2010-2018历年教育硕士333真题汇编XXX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1.教育目的2.教学策略3.班级组织4.研究动机二、判断正误(共20分,每题1分。
请标注题号顺序依次写在答题纸上)1.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研究者和教育影响。
()2.教育起源于人的心理模仿。
()3.《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4.XXX的《大教学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6.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7.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一种专门化的社会生活。
()8.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9.根据评价标准的不同,学生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0.教师即研究者。
()11.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智力有明显相关。
()12.教师的成长就是由教学新手成为教学专家的过程。
()13.按照研究者是不是理解要研究的材料,研究分为有意义研究和机器研究。
()14.反馈是影响动作技能研究的唯一身分。
()15.20世纪50年代前,研究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动物的研究。
()16.教学目标在教学和教学设计中的作用主要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三种功能。
()17.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18.根据广义知识分类,课的类型可分为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和以策略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三种类型。
()19.效度指的是所测量的属性或特征前后一致性的程度。
()20.一般认为我国的课堂教学始于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三、简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1.简述教诲的社会功能。
2010-2011河南师范大学333真题

2010-2011年河南师范大学333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相对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2.活动课程①定义: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或“生活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②特点:a、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以及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作用和内在动力;b、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和改造,品德与智能得到养成和提高;c、强调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的过程,注重教学活动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因人而异的弹性,以及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反对预先确定目标的观念。
③评价:优点:有利于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缺点:a夸大儿童个人的经验,过于重视灵活性,缺乏规范性。
b忽略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影响系统知识的学习,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c对教师要求过高,不易实施和落实。
3.学在官府(1)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
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奴隶主贵族由于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由文字记录,并汇集成专书,由官员掌握,这是“学术官守”的历史现象。
(2)原因: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
表现:其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其二,唯官有器,而民无器。
其三,唯官有学,而民无学,这就是学在官府。
(3)特点: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
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老师。
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专业课考试试题
![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专业课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fed64c6bd97f192379e94a.png)
目 录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2012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8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8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
硕士]考研真题
教育学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制度
2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
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2019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真题

2019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真题(凯程首发)
凯程教育学/教育硕士教研组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教学
3、苏湖教法
4、京师同文馆
5、《爱弥儿》
6、《国防教育法》
二、简答题:
1、教育的文化功能
2、加里培林的阶段形成理论
3、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4、简述进步教育运动
三、论述题:
1、列举古今中外对教育的三种不同解释并论述教育的本质
2、论述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3、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4、论述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根据这些规律该如何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制度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
1、性格
2、挫折
3、前摄抑制
4、能力
二、简答题
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2、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3、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
4、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
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
2、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
3、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4、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
而扁平,背景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
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
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服穿,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
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上述现象。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2、国家课程
3、感觉
4、性格
5、能力
6、再造想象
二、简答题
1、影响随意注意因素主要有哪些?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
4、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5、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6、教师的职业角色
三、论述
1、试述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2、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为研究
3、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特点
4、根据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其特点分析两位学生回答的优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模式
2、教学功能
3、德育的一般规律
4、行为矫正治疗
5、内隐记忆
二、简答
1、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3、知觉有哪些特性
4、为什么说大脑是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器官
5、教师为什么要学心理学
三、论述
1、论述新课改的趋势
2、论述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价值
2、学校管理
3、社会知觉性
4、性格
二、简答题
1、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
2、简析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5、运用测验法、调查法的注意事项
6、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有哪些?
7、想象的功能有哪些?
8、教师应担当哪些角色?
三、论述题
1、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2、智力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发展智力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标
2、教育智慧
3、首因效应
4、学校心理辅导
二、简答题
1、教育价值观的构成
2、教师劳动的特点
3、课程研制过程几个阶段
4、备课的内容
5、简述实验室实验法
6、影响问题解决活动的因素有哪些
7、情绪情感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8、简述智力和知识的学习
三、论述
1、理解把握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价值观
2、课程计划
3、晕轮效应
4、过度学习
二、简答题
1、我们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2、德育过程的特点
3、专家型教师的特点
4、学生的角色定位有哪些
5、在使用测验法和调查法时应该注意有哪些情况
6、智力和知识的关系
7、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课堂行为问题
8、什么是动机?动机的功能是什么?
三、论述
1、关于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这个说法,论述教学是否就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为什么?
一、名词解释
1、学科课程
2、教师专业化
3、实验室实验法
4、职业心理枯竭
二、简答题
1、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价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3、班级现代管理的“人本主义”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4、教学过程的特点
5、影响识记的因素
6、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关系
7、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8、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三、论述题
1、什么是教育的个体功能,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功能
2、教师的情绪情感如何促进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筛选功能
2、师德
3、内隐记忆
4行为矫正技术
二、简答题
1、教育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
2、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是什么
3、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
4、教师情感的功能
5、调查法和测试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7、什么是知觉的整体性?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是如何协调统一的?
2、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方针
2、教师专业发展
3、观察法
4、首因效应
5、课堂心理气氛
二、简答
1、简述上层建筑说教育本质观的核心观点
2、简述确定课程目标的步骤
3、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是什么
4、教师如何在共同体中发展
5、测验法和调查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6、思维的品质是什么?
7、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三、论述
1、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将如何与学生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
2、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如何根据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率,减少遗忘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培养目标
2、班集体
3、课堂心理气氛
4、自变量
5、晶体智力
二、简答
1、教师劳动特点
2、教学过程的特点
3、德育的理念
4、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5、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6、记忆的品质
7、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三、论述
1、教育对个人的促进功能
2、学习无动力,如何激发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