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结构与零件图技术要求
CAD零件图内容和技术要求

作业:P36-1
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
A
B
孔
0
+ –
C CD D E EF F FG G H
KM
J
JS
1.用拉丁字母表示,
N P R S T U V X Y Z ZA ZB
ZC
0
孔为大写,轴为小写。
2.当公差带在零线上方,基本偏差是下偏差,
zc
反之是上偏差。
0
+ –
b
cd d c
e ef f fg g
h k
j js
m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中可知,基本偏差代号H的下偏差为0,则
该例的上偏差应为: +0.016
例:查表确定Φ20f7的上、下偏差,然后计算其最大和最小 极限尺寸。
f表示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应查P280:“优先配合中轴 尺寸的极限偏差”,得出:
上偏差为: -0.020 下偏差为: -0.041
计算得出:
最大极限尺寸为: 20-0.020=19.980 最小极限尺寸为: 20-0.041=19.959
旧标准
新标准
(2)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1)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号。
2)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
3)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 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
4)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 注写方向与尺寸数字的方 向一致。
5)参数值的方向与尺寸 数字的方向不一致时应用 带箭头的指引线引出标注。
根据不同的尺寸段对应不同的公差等级,国家标准规定了 公差的大小,其标准化数值称为:
标准公差
标准公差数值表:
基本尺寸
标准公差等级
mm
(μm)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简介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师在设计和制造机械零件时必备的技能之一。
零件图是机械制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机械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是机械零件制造的依据。
在进行机械零件图的绘制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介绍机械零件图绘制的一些基本技术要求,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高质量的零件图绘制。
1. 图纸规格和布局要求在绘制零件图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纸规格。
常见的图纸规格有A3、A4等。
同时,合理的图纸布局也是零件图绘制的重要一环,合理安排零件的位置和比例,可以提高图纸的可读性。
在图纸布局方面,应尽量将主要零件放在图纸的正中央,次要零件放在边缘。
同时,应合理设置图纸的边距,保证图纸的整体美观。
2. 绘图工具和线型要求绘制零件图时,通常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图。
使用CAD软件可以提高绘图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且便于后续修改和编辑。
在绘图时,需要使用不同的线型来表示不同的零件特性。
常见的线型有实线、虚线、点线等。
实线通常用于表示明确的几何形状,虚线用于表示隐藏的边缘和轮廓,点线用于表示对称位置或重复的零件。
绘图时,需要保持线条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避免线条的断裂和交叉。
线条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隔,以确保图纸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3.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在零件图中,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尺寸标注可以清楚地描述零件的尺寸要求,以便于制造和装配。
尺寸标注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如GB/T 1967中所述。
尺寸标注中应标明零件的尺寸、公差、基准和检测方法等信息。
同时,尺寸标注的位置应合理,不应与零件形状相互遮挡或混淆。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与实际零件尺寸之间的容许偏差范围。
在零件图中,公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零件的制造和装配的可行性。
4. 截面视图和剖视图要求截面视图和剖视图是零件图中常用的展示方式。
它们可以清楚地显示零件内部结构和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零件的表面结 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对零件的 材料、热处理和表面5 表面结构表示法
表面结构参数分为三类:即三种轮廓(R、W、P) R 轮廓采用的是粗糙度参数。 W 轮廓采用的是波纹度参数。 P 轮廓采用的是原始轮廓参数。 评价零件表面质量最常用的是R 轮廓。
⒊ 标注示例
⒊ 标注示例
⒊ 标注示例
⒊ 标注示例
⒊ 标注示例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轮廓最大高度——Rz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⒈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Y X L L 1 Ra=-∫ L 0 n
y(x) dx
1 近似为: Ra=-∑ yi L i=1
⒉ 轮廓最大高度——Rz
Rp
Ry
Y
X Rm
L
三、表面结构代(符)号的表示
H1 ≈1.4h H2=2 H1 h —— 字高
5 0.5 7 15 7 0.7 10 21 10 1 14 30
H1
60° 60°
表面结构的 基本符号:
数字与字母高度 符号的线宽 高度H1 高度H2
H2
2.5 0.25 3.5 8
3.5 0.35 5 11
表面结构符号
符 号 意 义 及 说 明
基本图形符号,未指定工艺方法的表面,当 通过一个注释解释时可单独使用 扩展图形符号,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 面;仅当其含义是“被加工表面”时可单独使用 扩展图形符号,不去除材料的表面,也可用于 保持上道工序形成的表面,不管这种状况是通 过去除材料或不去除材料形成的 完整图形符号,在以上各种符号的长边上加一 横线,以便注写对表面结构的各种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各项规定没有要求时,可以只注表面粗糙度完整符号 。
(1)表面粗糙度图形符号的意义参见表 2。
表 2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符号
意义及说明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
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态等)时,仅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扩展符号—基本符号加一短横,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车、铣、
28
高度 H2()
7.5 10.5
15
21
30
42
60
注:H2 和图形符号长边的横线的长度取决于标注的内容 图 2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
图中:d´=h/10,H1=1.4h,H2=3h(d´为线宽,h 为字体的高度)
表面粗糙度的各项规定,其代表内容见表 3 所示:
表3
代号
含义
a — 注写表面粗糙度的单一要求。如图 8-19(a)所示,当传输带为标准规定的
0.125 0.160 1.25 1.60*
12.5* 16
0.20* 2.0 20
0.25 2.5 25*
0.32 3.2* 32
0.40* 0.5
4.0
5.0
40
50*
0.63 6.3*
63
80
100*
注:① Ra 数值中带有*号的为第一系列,应优先选用。 ② ln 是评定轮廓所必需的一段长度,一般为五个取样长度。
>0.1~2.0
>2.0~10.0
10.0~80
取样长度(mm)
0.08
0.25
0.8
2.5
8.0
评定长度(mm)
0.4
1.25
4.0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其零件图技术要求

一般零件图技术要求:技术要求: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4、未标注倒角为C5、圆角R3、R25、零件去除氧化皮。
齿轮参数技术要求1.调制处理后齿轮硬度=229-286;2.齿轮精度8级;3.未注明倒角C2;4.齿轮齿数35,模数6,压力角为20度;2.热处理要求:经调质处理,HRC50~55。
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渗碳深度0.3mm。
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3.公差要求: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4.零件棱角:未注圆角半径R5。
未注倒角均为2×45°。
锐角倒钝。
齿轮轴技术要求:1、45号钢正火 170~217HBS2、未标注圆角为R=2mm3、锐边倒钝技术要求: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4、未标注圆角为R1,倒角为C1;5.装配要求:技术要求1.装配前箱体与其他铸件不加工面应清理干净,除去毛刺毛边,并浸涂防锈漆。
2.零件在装配前用煤油清洗,轴承用汽油清洗干净,晾干后配合表面应涂油。
3.减速器剖分面、各接触面以及密封处均不允许漏油、渗油,箱体剖分面允许涂以密封胶或水玻璃,不允许使用其他任何涂料。
4.齿轮装配后应用涂色法检查接触斑点,圆柱齿轮沿齿高不小于30%,沿齿长不小于50%,齿间隙为0.10mm。
5.调整、固定轴承时应留有轴向有0.2-0.5mm。
6.减速器内装有50号机械润滑油,油量达到规定的深度。
7.箱体内壁涂耐油油漆,减速器外表面涂灰色油漆。
8.按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变速箱齿轮装配技术要求: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标准零件图及装配图绘制要求

标准零件图及装配图绘制要求
一.零件图要求
1.视图表达正确,有孔和轴的地方必须要求有中心线
2.线条粗细分明,粗实线一定要用2B铅笔加深。
3.完整的尺寸
4.表面粗糙图要求,需要磨的表面粗糙度为0.8,一般加工表面3.2,钻孔
表面12.5
5.技术要求
6.有配合要求的进行公差标注,如主动轴,具体等级装配图上有。
7.标题栏内容需填写:材料、零件名称、代号、比例等
二、装配图要求
1.零件要求有编号,与明细栏对应
2.明细栏内容要与零件图标题栏内容对应,如材料、零件名称、代号等。
三、技术要求内容填写
如:1.未注倒角C1
2.未注圆角R2
3.未注铸造圆角R2~R3
4.轴要求进行调质热处理,240~280HRB
5.铸造件要求时效处理,表面喷漆,不得有铸造缺陷,如夹砂、裂纹等。
最后,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查教材或致电663086!。
《机械制图》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3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3. 常用零件的表面结构标注 2) 零件上连续表面及重复要素(孔、槽、齿……)的表面结构标注
14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3. 常用零件的表面结构标注 3)特殊要素表面结构的标注
7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1)标注在轮廓线上或指引线上
表面结构要求在 轮廓线上的标注
用指引线引出标 注表面结构要求
8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2) 标注在特征尺寸的尺寸线上 3) 标注在几何公差的框格上
9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4) 标注在延长线上 5)标注在圆柱和棱柱表面上
标注偏差数值说明
上偏差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上方,下偏差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下方。
如果上偏差或下偏差数值为零时,可简写为“0”,另一偏差仍标 在原来的位置上。
如果上、下偏差的数值相同时,则在基本尺寸之后标注“±”符号, 再填写一个偏差数值。
23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2.在装配图中配合的标注 1)一般零件间相配的配合标注
6.3 12.5 25 50
100 1600 200 - 400 - 800 -
3
零件图技术要求 二、表面结构的符号、代号
1.表面结构的符号 表9-3 标注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GB/T131-2006)
4
零件图技术要求 二、表面结构的符号、代号
1.表面结构的符号 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画法及尺寸如下:
15
目录
CONTENTS
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中的标注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3.表面结构要求再图样中的标注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的尺 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的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 零件表面的要求。
(2)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 (3)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 表面。必要时,表面结构符号也可用带箭头或黑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如图726和图7-27所示。表面结构要求也可以直接标注在轮廓特征的延长线上,或用 带箭头的指引线引出标注,如图7-28所示。
工程制图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结构要求
1.表面结构的概念
表面结构是指出自几何体表面的重复或偶 然的偏差所形成的该表面的三维形貌。一般 是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缺陷、表 面几何形状的总称。这里主要介绍表面结构 表示法中涉及到的主要轮廓参数——R轮廓 (粗糙度轮廓)参数的表示法。
表面粗糙度指零件经过加工后,在零 件表面上产生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所组 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如图7-24所示。
在装配机器时,同一规格的任一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就可装到 机器上,并能保持机器的原有性能,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零件的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不但给装配和修理机器带来方便,还可采用专用设备生 产,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2.公差的有关术语
在实际生产中,零件的尺寸不可能加工得绝对准确,而是允许零件的实 际尺寸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个允许的尺寸变动量就是尺寸公差。图7-33 所示为尺寸公差的基本术语。
图7-33 尺寸公差的基本术语
1)公称尺寸与极限尺寸 公称尺寸是指由图样规范确定的理想形状要素的尺寸,如φ50;极限尺寸 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上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大尺 寸;下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小尺寸。 2)极限偏差与尺寸公差 极限偏差是指极限尺寸减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上极限偏差是指上极 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下极限偏差是指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 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公差是指上极限尺寸减下极限尺寸之差,或上极限偏差减 下极限偏差之差,它是允许的尺寸变动量。 3)公差带 为了便于分析和计算,将孔和轴的尺寸公差用公差带图表示。在公差带 图解中,由代表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或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的两条直 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它是由公差大小和其相对零线的位置如基本 偏差来确定的,如图7-34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
错误
2.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
正确
错误
3.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测量
(1)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的尺寸标注
正确
错误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测量(一)
退刀槽和越程槽的尺寸标注
(2)键
(4)毛面尺寸的标注
合理
不合理
4.各种孔的简化注法
三、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二、零件图的内容
1.图形 2.尺寸 3.技术要求 4.标题栏
图8-2 轴承座零件图
§8-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一、选择主视图 二、选择其他视图 三、零件表达方案选择举例
一、选择主视图
1.确定主视图中零件的安放位置
零件的加工位置 零件的工作位置
2.确定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应该能够反映零件的主 要形状特征,即表达零 件的结构形状以及各组 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 关系。
基孔制配合 基轴制配合
基孔制配合
基轴制配合
5.优先、常用配合
GB/T 1801—2009对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作了进一步 的限制,规定了基本尺寸至3 150 mm的孔、轴公差带,分 为优先、常用(含优先)和一般用途(含优先、常用)三 类。
6.极限与配合的标注与查表
(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形式
一、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指零件在机器中或在加工测量 时用以确定其位置的面或线。
一般情况下,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都 应有一个主要基准。
图8-17 基准的选择
1.设计基准
确定零件在部件中工作位置的基准面或线。
2.工艺基准
零件在加工、测量时的基准面或线。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2)在零件图上的标注形式
(3)极限偏差值的查表方法示例
φ18H8/f7
φ14N7/h6
三、 几何公差
1.基本概念
为保证加工零件的装配和使用要求,在图纸上除给 出尺寸公差、表面结构要求外,还有必要给出几何公差 要求。
形位公差示例
2.几何公差符号
3.几何公差的图样上的标注 (1)公差框格与基准符号
5.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简化注法
图8-35 大多数表面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简化注法 图8-36 在图纸空间有限时的简化注法 图8-37 多个表面结构要求的简化注法
二、极限与配合
1.尺寸公差
2.配合
3.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4.配合制
配合制——在制造互相配合的零件时,使其中一种零 件作为基准件,它的基本偏差固定,通过改变另一种非基 准件的基本偏差来获得各种不同性质的配合制度。
零件图结构与零件图技术要求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8-1 零件图概述
一、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二、零件图的内容
一、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装配图: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 间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
零件图: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有关 技术要求,并根据它加工制造零件
滑动轴承轴测分解图
2.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基本图形符号
扩展图形符号
完整图形符号
对周边各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3.表面结构要求在图形符号中的注写位置
4.表面结构代号及其注法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并尽可能注 在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除非另有说明,所标 注的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3)基准要素的标注
1)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轮廓面时,基准三角形放置在要素 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
2)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三角形应放置在该 尺寸线的延长线上。如果没有足够的位置标注基准要素尺寸 的两个尺寸箭头,则其中一个箭头可用基准三角形代替。
图8-4 分析主视图投射方向
二、选择其他视图
三、零件表达方案选择举例
【例8-1】分析比较图示轴承架的三种表达方案。
轴承架的表达方案(一) 轴承架的表达方案(二) 轴承架的表达方案(三)
【例8-2】选择图示零件的表达方案。
表达方案(一)
表达方案(二)
§8-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1.起模斜度 2.铸造圆角 3.铸件壁厚
图8-9 起模斜度与铸造圆角 图8-10 过渡线画法 图8-11 铸件壁厚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倒角和倒圆
2.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退刀槽
越程槽
3.凸台和凹坑
凸台和凹坑
凹槽和凹腔
4.钻孔结构
§8-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一、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三、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2)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 一致。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 指向并接触表面。必要时,表面结构也可用带箭头或黑点的 指引线引出标注。
图8-29 表面结构要求在轮廓线上的标注 图8-30 用指引线引出标注表面结构要求
(3)在不致引起误解时,表面结构要求可以标注在给定的 尺寸线上。
图8-31 表面结构要求标注在尺寸线上
(4)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几何公差框格的上方。
图8-32 表面结构要求标注在形位公差框格的上方
(5)圆柱和棱柱的表面结构要求只标注一次。如果每个 棱柱表面有不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则应分别单独标注。
图8-33 表面结构要求标注在圆柱特征的延长线上 图8-34 圆柱和棱柱的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图8-24 标注零件尺寸示例(一) 图8-25 标注零件尺寸示例(二)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二、极限与配合 三、几何公差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表面结构——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 面缺陷、表面纹理和表面几何形状的总称。
表面结构
1.评定表面结构常用的轮廓参数
算数平均偏差Ra 轮廓的最大高度Rz
几何公差代号
基准符号
(2)被测要素的标注
1)当被测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指向该要素 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箭头也可指向引出线的水平线,引出 线引自被测面。
2)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箭头应位于尺寸线的延 长线上。公差值前加注φ,表示给定的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形。 3)基准要素的标注 基准要素是零件上用于确定被测要素的 方向和位置的点、线或面,用基准符号表示,表示基准的字 母也应注写在公差框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