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1. 人类起源和早期社会早期人类生活在狩猎和采集的社会中,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生产生活资料,居无固定住所。

2. 农业的诞生和定居社会的形成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驯养动植物,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聚居和定居,形成了定居的社会形态。

3. 各类生产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产生农业的诞生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经济基础,社会分工也随之产生,分工细化使暂无狩猎和采集的社会中,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生产生活资料,居无固定住所各类手工业兴起,建立了建设筑、纺织业,各专业分工和细分,并且开始形成了早期社会的财富和阶级。

4. 城市的形成与国家的出现城市始于公元前的米索尼亚文明和中东部落的都市文明,到了2000年前的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等文明中,人类已经形成了城市生活并管理国家。

二、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1. 夏、商、西周与东周的政治变革夏、商、西周与东周这段历史,所谓政治生活发生了如宗法制度的确立和砍劈土制度的复辟,而在东周时期,周天子推行了分封制度,在这里的范围实行分封制,在这段历史时期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变迁合适受巨大发展和更为复杂的形势。

2. 秦统一与汉帝国的建立秦统一了中国,开始了封建华夏政体的大一统和封建制度,辉煌地带领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时期。

3. 分裂与统一晋朝后的历史被分裂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和唐朝的建立,这期间都是战争与割据的政治生活,直至唐朝的建立后,中国又一次出现统一的局势。

三、中古世界的政治与外交1. 帝国的興衰以《三国演义》为写照的统治转换是中国宋朝完美的划分,宋朝将各个小朝廷统治集合为一个大的,完整的帝国形势的发展进程。

2. 世界诸国的兴起与发展欧洲中世纪时期,瓦辛基、阿拉伯和帝国都建立了统治单位的地区,使中国一个土固国,成为了世界的头号大国。

四、近代世界的变革1.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西方国家,日内瓦雅尔山里和北把尼斯没有商人,他们发展了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对立逐渐增加,使得资本主义开始成形。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宇宙1.概念: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天地万物的总称。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其半径大约是140亿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宇宙的物质组成宇宙由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最基本是恒星和星云。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总称。

含: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

分自然天体:自然存在的天, 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

类人造天体:人为制造的天体: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

(但一定要在太空中)天体系统由于万有引力和物质的永恒运动,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分层其他恒星系统地球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八大行星)地月系月球地月距离:约38.4万千米河外星系其他行星系统三、太阳系及其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由于太阳的质量巨大,其他行星皆绕其运转,所以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绕日公转具有共面、同向和近圆性的特点。

其中金星离地球最近。

水星,金星没有卫星。

木星卫星最多,体积最大。

水星体积质量最小。

运行近圆性:八大行星皆绕太阳以近圆的椭圆轨道运行地内行星:水、金特征同向性:除金星逆行外其他行星皆自西向东公转分按位置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共面性:八大行星运行轨道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类地行星:水、金、地、火类按结构巨行星:土、木远日行星:天、海四、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普通性:外观和所处位置特殊性:存在生命,特别是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自身条件:稳定、安全的→→→太阳光照稳生适宜的适宜的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恒星际环境条件稳定定物温度温度变化幅度较小←自转、公转周期适中八大行星各行→→地球稳定、安全安生适宜呼吸大气厚度、密度合适←体积、质量适中其道互不干扰的行星际环境全存的大气大气成分合适←←←←漫长的演化过程日地距离适中环要充足的水内部水汽释放←收缩、衰变制热境求分*液态原始海洋形成←冷却、凝结、汇聚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概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

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一节:集合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例题: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3.若集合M={y|y=x 2-2x+1,x ∈R},N={x|x ≥0},则M 与N 的关系是 .4.设集合A=}{12x x <<,B=}{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力和压力
1.力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单位是牛顿(N)。

2.力的表达方式:向量表示,包括大小和方向。

3.力的合成和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合力。

4.弹簧弹力: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产生的恢复力。

5.非接触力:引力和静电力是两种非接触力,它们可以在物体之间产生作用力,而不用直接接触。

6.压力:施加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除以单位面积得到的值,单位是帕斯卡(Pa)。

7.压强: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单位也是帕斯卡。

8.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浸没部分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所排开介质的重量。

第二章:杠杆原理
1.杠杆的定义:由一个在固定支点上旋转的刚性杆和施加在杆上的力组成。

2.杠杆原理:力矩的定义是力对固定点的旋转效果。

如果杠杆平衡,杠杆两侧力矩的乘积相等。

3.力矩公式:力与力臂的乘积即为力矩,力矩=力×力臂。

4.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所处位置,可以分为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一类杠杆:支点在一端,力与支点在同一侧。

-二类杠杆:支点在一端,力与支点在不同侧。

-三类杠杆:支点在中间,力与支点在不同侧。

5.杠杆的应用:杠杆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杠杆秤、螺钉、门铰链等设备和机械。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复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加深对力、压力和杠杆原理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奠定基础。

第一章 总结

第一章 总结
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
1 5、58.5 g NaCl是______mol,配成500 mL溶 2 液,其浓度为_______mol/L。取出50 mL
2 该溶液,其浓度为______mol/L。将50mL 5.85 稀释到1000mL,其中含NaCl______g。在此
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Cl-
AgNO3 、 产 生 白 色 沉淀 稀 HNO3
Cl-+Ag+=AgCl↓
练习:
C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 B.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向手心 2.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D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 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三、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CB ×V M M . .V
质量m
物质的量n .
NA
. .
. .
. NA
微粒数N
Vm
Vm
气体体积 V(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关公式
=n=

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推论:(略)都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M RT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章末总结
知识归纳与整理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二、离子的检验
三、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总结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常用的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法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物质溶液混合物胶体浊液乳浊液、悬浊液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分类二、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一)酸: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1.按照酸性强弱分2.按照所能电离的H+个数分注意:一般来说,一个酸分子含有几个H+就是几元酸,但也有特例,如H3PO2、H3BO3是一元酸,H3PO3是二元酸。

实际上,几元酸是根据一个酸分子所能电离的H+个数判断。

3.按照是否含氧原子分(二)碱: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1.按照碱性强弱分2.按照氢氧根个数分(三)盐:阳离子是金属离子/NH4+,阴离子是酸根的化合物(四)氧化物:有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O的化合物注意:①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是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但也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③注意酸/碱性氧化物的判断:与碱/酸反应只生成水和一种盐,如2NO2+2NaOH NaNO2+NaNO3+H2O (歧化反应)反应生成了水和两种盐,所以NO2并不是酸性氧化物三、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由分散剂和分散质。

2.三大分散系的比较说明:①以Al(OH)3胶体为例,一个胶粒是由多个Al(OH)3粒子聚集而成,因此胶粒个数无法计算。

②可以用半透膜分离胶体和溶液(渗析法)。

③Al(OH)3、Fe(OH)3胶体常用于净水,利用的是胶体的吸附性。

3.胶体的分类及其特点(1)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剂的状态不同来分)气溶胶:分散剂为气体。

如云、雾液溶胶:分散剂为液体。

固溶胶:分散剂为固体。

化工原理第一章总结

化工原理第一章总结

化工原理第一章总结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第一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平衡和热力学基础等内容。

本文将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首先,我们学习了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

化工原理是研究化学工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科,它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热力学基础等内容。

通过学习化工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工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平衡的相关知识。

化学反应平衡是化工原理中的重要内容,它描述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通过平衡常数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等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化学工程中的反应过程和工艺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我们学习了热力学基础的相关内容。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学科,它在化工原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工程中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化工原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平衡和热力学基础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对化工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迹(路径)的长度 下,路程大
于位移大小;单向直线运动中,
二者相等。

位移 运动质点由初位置指
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m 矢量 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
段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相等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6、时间和时刻
(1)时刻指某一瞬间;时间指时刻与时刻之间的间隔。

(2)表示方法:用数轴来表示,在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以线段表示。

如下图:
图甲
图甲是t s-图象,图乙是t v-图象:(按一看点二看线三看面的顺序看这类图像)
在图甲中:
①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从参考点(坐标原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加入用量: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 溶液 都要过量,HCl溶液要适量; b. 加入顺序: Na2CO3 溶液一定要在BaCl2溶液之后 加入;加HCl溶液之前要过滤,并且HCl溶液 一定要最后 加入;
[例 1]足量的含不溶性固体杂质(其含量不详)的粗盐,经提纯
后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 NaCl 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②过
(2011 年广东肇庆检测,双选)为了除去粗盐中 Ca2+、Mg2+、 SO2-及泥沙, 可将粗盐溶于水, 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①过滤; 4 ②加过量 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 Na2CO3 溶液; ⑤加过量 BaCl2 溶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
CD )。
B.④①②⑤③
溶性固体与液体 低三靠” 的
溶,一定用过滤 (3)“定量实验” 方法) 要无损
方法及装置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①蒸发时一定要不断搅拌; ②当出现 大量晶体析出 分离溶于溶剂中 时就应停止加热。 ③使用蒸发皿应用 坩埚钳 的溶质;是浓缩 夹持,后放在 铁架台的铁 或蒸干溶液得到 圈 上; ④蒸发皿中溶液不超过 固体的操作 三分之二 。
方法及装置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1)温度计的水银球在 利用沸点不同 而分离互相溶 解的液体混合 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2)蒸馏烧瓶中要加沸 石(碎瓷片)

(3)冷凝管水流方向应
为“下进上出”
方法及装置
适用范围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
注意事项
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
同,用一种溶剂把溶 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 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 来,然后用分液漏斗
(1)萃取剂的选择: a.与原溶剂不相溶 b.溶质与萃取剂不反应
c.被提纯物质在萃取剂中溶
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溶解度 (2)萃取后可再蒸馏得到溶质
将其分开
三、离子的检验
离子
SO42-
试剂
现象
化学方程式
CO32-
加盐酸酸化后 Na2SO4+BaCl2=BaSO4↓ 加入BaCl2溶 +2NaCl BaCl2 液,产生白色 盐酸 沉淀 盐酸、 加入盐酸产生 Na2CO3+2HCl=2NaCl+H2O+CO2 澄清石 无色无味、使 ↑ 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 CO +Ca(OH) =CaCO ↓+H O 2 2 3 2 混浊的气体。
4.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 碱洒在皮肤上 液溴洒在皮肤上 水银洒在桌面上 酸液溅到眼中 处理方法 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硼酸溶 液 用酒精洗涤 用硫粉覆盖 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
钠、磷失火
用湿抹布盖灭
用沙土覆盖
二、物质分离和提纯常用方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方法及装置 适用范围 过滤是分离 不 注意事项 (1)符合“一贴二
答案:C
+ +
【例5】.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 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为 如下几步: •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 B.把50 mo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物质的鉴别 与检验
SO42CO32Cl-
一、化学实验安全
1.认识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2、实验仪器
(1)加热仪器 酒精灯 (2)可加热仪器 a.可直接加热仪器: 试管、蒸发皿、坩埚 b.垫石棉网加热仪器: 烧杯、圆底烧瓶、锥形瓶 (3)计量仪器 量筒、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托盘天 平、温度计
冷凝管。 蒸馏烧瓶 (2)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B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沸石或碎瓷片 (3)实验时 A 中除加入石油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 防止暴沸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完汽油后,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停冷凝水? 先撤酒精灯
[例 4]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C
)。
A.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l- B.某溶液中加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SO2 4

C.某溶液中加 NaOH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u2+ D.某溶液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Ba2

解析:离子检验一定要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与硝酸银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 Cl-、SO2-等,A 错;与 BaCl2 溶液生成 4 白色沉淀的离子有 SO2-、CO2-、SO2-等,B 错;与稀硫酸生成 4 3 3 白色沉淀的离子有 Ba2 、Ag 等,D 错。
闭活塞,不让上层液体流出 使分液漏斗内外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 斗里的液体顺利流出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CCl4与水既不反应也不互溶,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能不能用 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 不能 酒精与水互溶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
AgNO3 、 产 生 白 色 沉淀 稀 HNO3
Cl-+Ag+=AgCl↓
四、粗盐提纯
(1)粗盐中有哪些物质?
主要是 NaCl,还有可溶性的Na2SO4 MgCl2、 CaCl2杂质和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2)分别用哪些试剂除杂?
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 溶液、HCl溶液
(3)加入试剂用量和顺序
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干燥。其先后顺序正确的 是( )。 A.④⑤②③⑤①⑥ C.⑤②③⑥④①⑤ B.④⑤②③①⑥⑤ D.④①⑤②③⑥⑤
解析:要配制 NaCl 溶液,应先将不溶性杂质除去。先溶解、
过滤,再把 NaCl 溶液蒸干,干燥后根据质量分数计算所需 NaCl 的量。 答案:C
【例二】
3、简单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a.固体:用药匙或纸槽 b.液体:少量用胶头滴管;较多量用倾倒法; (2)仪器的洗涤 方法: a.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b.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 成 滴 ,也不 成股流下。 (3)物质的溶解 a.固体的溶解 一般在烧杯或 试管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用 搅拌、加 热、振荡或粉碎等措施, b.液体的溶解 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被溶解的液体和溶剂,然后先后 加入烧杯中搅拌而溶解。浓硫酸的稀释。
2 物,最后加适量的盐酸,除去多余的 OH 及 CO3 ,调节溶液的
- -
pH。
答案:CD
[例 3](2011 年天津检测)如图为由石油制取汽油的装置示意 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计水银球未与支管口平齐 (1) 图 中 的 两 处 明 显 的 错 误 是 __________________、 冷凝管进出水方向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 把分液漏斗放正;
•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 上的小孔; •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C B D H (1)______→____→______→A→______→G→E→F。 使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解析:了解各个实验步骤的目的,才能分清操作顺序。加入
过量 NaOH 溶液的目的是除去 Mg2 ,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是为了 除去 SO2 ,加入过量 Na2CO3 溶液是为除去 Ca2 及多余的 Ba2 , 4
- + + +
然后进行过滤,除去 Mg(OH)2、BaSO4、CaCO3、BaCO3 等难溶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章末总结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遵守实验室规则 了解安全措施
化学实验 安全 化 学 实 验 基 本 方 法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 和废弃物处理方法
过滤:不溶性固体——液体分离 粗盐提纯
混合物的分离 和提纯的方法
蒸发:固体——液体分离
用海水制盐
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液体分离; 用海水制纯水、 蒸酒 萃取:液体——液体分离 从碘水中提取碘 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液体分离 分离油和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