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坚守与担当(郝兴华)先进事迹

合集下载

2023抗疫英雄模范先进事迹(七篇)1秘书

2023抗疫英雄模范先进事迹(七篇)1秘书

2023抗疫英雄模范先进事迹(七篇)抗疫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篇1新一轮新冠疫情来袭,__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东岗市政设施养护所按照上级单位要求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精准高效部署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单位党员干部带头下沉防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2023年10月21日接单位下沉一线志愿服务通知,陈翠花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抗击新冠疫情志愿服务活动。

陈翠花的志愿服务点在渭源路街道南昌路社区。

接到任务后陈翠花第一时间到南昌路社区报到,领取工作任务。

陈翠花主要任务是信息核查、执行维护、小区值守等,期间陈翠花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中,因夫妻二人均奔波在抗疫岗位,家中读初中的孩子只能独自配合学校通过网课学习,独自按照社区要求完成核酸采集等。

在抗疫一线工作的时间里,陈翠花连续工作多日,身体疲惫,到她依然坚持在一线,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还在日常工作中特意留心所在工作辖区的孤寡老人等群体,自掏腰包为大家送防疫用品,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引导大家排队采集核酸,帮助购买生活用品,获得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志愿服务期间陈翠花累计核查暂住人口信息600多人次,维持核酸检测点秩序62小时,并服务老幼妇孺70多人,填写各类表册20余份。

从这些简单的数字和她从事的工作中,我们无法理解那一抹志愿红给广大群众带来的是什么样的鼓舞。

但自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陈翠花同志把志愿服务点当成“家”,把服务点群众当成“家人”,把防控工作当做“家事”,把群众诉求当成“家言”,任劳任怨的始终坚持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干部的执着和担当,她这种危难时刻显本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东岗市政设施养护所志愿服务队这只“市政铁军”的名头更加响亮。

抗疫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篇2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退伍军人,他们有一个共同誓言:退役不褪色,永葆中国红。

2020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总结5篇

2020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总结5篇

2020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总结5篇抗洪救灾人物就要学习他们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今天小编整理了2020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总结5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2020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1暴雨袭来,浊浪滔天,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境内连日暴雨,河道水位上升,多地被淹严重,灾情危急。

天灾无情人有情,面对骤雨险情,怀宁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众志成城抗击洪灾,涌现了无数抗洪代表人物,谱写一段段真挚感人的抗洪故事。

穿了4天的篮球服在这样闷热难当、静坐尚且一身汗的盛夏时节,一套衣服连穿4天是什么感觉?“没啥感觉,就是‘男人味’重了点。

”怀宁县平山镇副镇长张受星笑着打趣说。

7月5日,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张受星,连家都顾不上回就急忙赶回了镇里,匆匆在宿舍洗了个澡套了件篮球服就赶赴自己的防汛段石牛村长滩圩。

紧张的抗洪工作占据了他的全部时间与精力,这套蓝色的篮球服一穿就是近4个日夜,直到8日下午因为回镇处理紧急事务才洗换下来。

受强降雨和皖水上游泄洪影响,从7月5日开始,张受星所在的长滩圩外河水位迅速上涨,一度上升至警戒水位直逼保证水位,情况十分危急。

尤其是6日晚间,因为遭受不断上涨的河水带来的巨大压力,堤防内侧几乎同时出现多处管涌。

“发现紧急情况,抢险突击队马上集合。

”正在巡堤的张受星闻讯后第一时间打电话调配人员,带头冒着大雨冲向最大的一处管涌点,一声令下,40多名正在附近巡查的民兵队员迅速集合完毕。

“邦兴带几个人去装砂石,程书记跟结胜带人去其他几个点看看,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堵住渗漏点!”张受星一边指挥调度一边参与抢险,装袋、传送、围填抢险现场一派忙碌,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他这处险情终于得到控制,但随着水位越来越高,各巡查段的报警电话纷纷打来,张受星顾不上休息,又急忙赶赴下一个险情隐患点排查处置她是“防汛后勤部长”防汛期间,平山镇大洼社区的责任区共划分了四个防汛点,每个点都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各党小组组长带队,带领、安排党员同志们实行24小时轮班制,保证巡查、排险等工作实现全天候、无盲点,确保了防汛具体工作、责任的落实。

郝世东 退伍不褪色 换装不换心

郝世东 退伍不褪色 换装不换心

郝世东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作者:郝世东来源:《中国新时代》2024年第08期一年年的岁月更迭,变化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执着与坚守;变换的是阵地,不变的是初心与使命。

往昔,他卫国戍边,扛起民族脊梁;今朝,他押运护航,守护岁月静好,续写军旅荣光。

|讲述者·郝世东|倾听者·白羽讲述者档案:郝世东,男,出生于1971年,河北张家口人,现为首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所属北京振远护卫有限公司(简称“振远护卫”)第十二支队第三基地款车驾驶员,荣获中心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优秀个人等荣誉。

在繁忙的都市中,各种车辆穿梭往来。

往来的行人很可能不会注意行走在大街小巷的押运车辆,更不会注意到押运车里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的押运员,但守护不会因此改变。

郝世东作为他们其中的一员,曾奋力拼搏,保家卫国;而今,走出军营,成为一名款车驾驶员。

于他而言,双鬓易改,初心不变。

一年年的岁月更迭,变化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执着与坚守;变换的是阵地,不变的是初心与使命。

往昔,他卫国戍边,扛起民族脊梁;今朝,他押运护航,守护岁月静好,续写军旅荣光。

忆往昔峥嵘岁月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怀着对军人无限的崇敬和向往,1990年3月,郝世东背上行囊,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军营。

从踏入军营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诉自己要时刻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军人,要自强拼搏,勇挑重担,保家卫国。

在军旅生涯中,他不仅锤炼出了强健的体魄,更磨砺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由于表现突出,郝世东于1991年3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坚定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信念。

1990年,我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家里人都以我是一名军人而骄傲。

在他们看来,我是一名扛着钢枪、保家卫国的人民英雄,在他们期待的眼神里,我心中也播下了英雄梦的种子。

从军之路没有坦途,军旅生活艰辛常伴。

可郝世东在训练中主动向训练尖子、技术能手请教,闲暇时则常常翻看书本笔记,执行维修保障任务时总主动要求跟学跟训。

山西最美工作者事迹材料

山西最美工作者事迹材料

山西最美工作者事迹材料
《山西最美工作者》
在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着无数默默耕耘的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然而,有一位工作者,他的事迹让人震撼,让人敬佩,他就是郝大勇。

郝大勇,是山西省太原市一家矿井的一名矿工。

在这家矿井工作了20年的时间,他一直以勤劳、敬业的工作态度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然而,在2012年的一次矿难中,他的勇敢行为让整个社会为之震动。

当时,矿井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多名矿工被困在井下,矿井外部的通道也受到了严重的毁坏,救援人员难以进入现场。

在这种情况下,郝大勇毅然决定,他自愿组织了一支由他自己领头的救援队,冒着生命危险,自己率先下井,成功救出了10名被困矿工,为事故的救援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次矿难中,郝大勇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一个普通工作者的伟大精神。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为山西的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随后,他被评选为山西省“最美劳动者”,成为了广大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郝大勇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工作者的伟大,他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树立了榜样,为山西省的工作者增添了光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学习郝大勇,勇于担当,敬业奉献,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抗疫先锋个人事迹材料

抗疫先锋个人事迹材料

抗疫先锋个人事迹材料•相关推荐抗疫先锋个人事迹材料(精选12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要用到事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抗疫先锋个人事迹材料(精选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抗疫先锋个人事迹材料1疫情发生后,甘谷县新兴镇甘摩社区防疫人手紧缺,在得知大队组建防疫志愿队负责包干小区疫情防控任务时,甘谷县冀城消防救援站专职消防员王清龙不顾腿部恢复不久的伤病,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

“我现在因伤暂时不能参加灭火救援战斗,但是疫情防控工作我不想缺席。

”眼看站长要他好好修养身体的话马上脱口而出时,他平日里的一丝倔劲又蹦了出来,坚定的眼神和话语最终成功加入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点上,王清龙所负责的点位是新兴镇滨河丽景小区,由于位处城区,居住人员较为复杂,所以对人员的管控就尤为重要,值守点里有他忙碌的身影。

“清龙,能不能帮忙把这些货物拿到点上”“清龙,有个工作人员生病了,恐怕你晚上得辛苦一下”“清龙,政府办公室有个文件记得及时过去取一下”,提到王清龙的时候,小区的大多数人都能随口说出“有事找清龙”。

他高高瘦瘦话不多,干起事儿来却丝毫不马虎。

除了每天做好卡点执勤、核查往来人员信息、病毒消杀等工作以外,还充当起小区“备忘录”的角色,及时督促居民戴好口罩、通知大家进行核酸检测、入户排查人员信息395户1020人,有时候一连好几个小时都不能坐下休息。

除了坚守在一线,他还负责小区消杀工作,联合小区工作人员连续完成了6轮消杀。

在防控点上,他还自发做起了搬运工,小区施行居家隔离期间,哪家居民缺少蔬菜和食品,他便主动电话联系,为大家及时送去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最多的一天连续跑了9趟,连续装卸使他肌肉和伤病处经常酸痛,当同事劝他多注意休息时,他总是乐呵呵地说,“不累,一想到这些东西能送到需要的人手里,我就觉得真值”。

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正也印证了他“小强”般坚毅的品格。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优秀范例10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优秀范例10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优秀范例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优秀范例10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优秀范例大全1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用到事迹,事迹可以起到特殊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了解先进、先进的学习作用。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6篇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6篇
青河县东惠绿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治成告诉记者,在xx书记的指导下,合作社依托青河梦园公司发展驴奶产业,以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贫困户入股5万元,每年可分红7500元,直至贫困户脱贫退出为止。
走进合作社,记者看到一名哈萨克族妇女正在为合作社的毛驴添加饲料。“我们一家原先住在山上,生活很困难。现在不仅住进了楼房,入股合作社,两口子还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古丽加瓦尔·阿勒哈别克说,他们两口子现在每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这样的生活是以前不能想象的。
没过多久,xx又发现个别村干部在为群众办事过程中索要费用后,接连处理了4名违规村干部。
“村干部是什么?就是方便群众,为群众办事的!”就此,xx趁热打铁,贴出“招贤榜”,配齐配强了村干部,制订出工作制度和职责,力求让村“两委”早日实现人员齐、制度全、思路清、职责清。
经过一番整顿后,村干部作风扎实转变,撸起袖子开始为民办实事:新修防渗渠,修缮通村路;让村民喝上自来水……
以前,护边员日常生活所需的水、面、油等基本生活用品,都要从100公里外的塔克什肯镇运来。每隔三天用马车拉来一桶水,有时在半路上要洒掉一半,护边员洗澡更是不便。对此,xx提出,“全线警务站要打井取水,要种菜、养鸡、种树,让护边员生活得更好!”
“如今,边境警务站已全部通了水,xx书记却没来得及喝上一口。”青河县塔克什肯镇8日,村里开始换届选举。xx以扎实的工作作风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同月,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村里的领头人,xx为抓班子强队伍,带出一批有想法、想干事、年富力强的村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和考核推荐。并从村民反映强烈的低保、宅基地分配、集体经济存在的漏洞等问题抓起,全面推行阳光村务。
往日围着锅台转的农村妇女们,经过农牧民夜校培训,如今在距村10多公里的家纺服装产业园现代化厂房干起了“兼职”。

高考作文素材2015感动中国、最美乡村医生事迹和颁奖词大全

高考作文素材2015感动中国、最美乡村医生事迹和颁奖词大全

最美乡村医生”居马泰居马泰,男,哈萨克族,1964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1992年7月毕业于伊宁卫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包扎墩牧区卫生院,一干就是20年。

包扎墩是特克斯县三个乡镇、两个牧场以及尼勒克县一个牧场的牧民过冬的冬牧场,总面积220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共1500户4000余人。

进包扎墩冬牧场路途十分艰险,身边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路是由牧民凿出来的,所以仅能容一匹马或一只羊通过。

每年冬季牧民赶着牛羊转场,只要稍一不慎,人和马就会坠崖,连尸首都无法找回。

就在去年秋天,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年幼的婴儿骑着马转场时,马失蹄,结果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母女和马都没能找回来。

所以,包扎墩也被当地的人成为“天堑之地”。

居马泰在这样的地方一干就是20年,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身患心脏病,不能在高原山区工作,随时有生命危险。

加之他妻子动了5次手术,3个孩子还年幼。

当地卫生局领导签于他的实际情况,准备把他调至农业村,但是他婉言谢绝。

他的可敬还在于他本身并不富裕,他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却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计。

妻子没有工作,也工作不了,因为三个孩子要照顾,自己又连续动手术,身体十分虚弱,最主要的原因是居马泰还要到包扎墩为牧民巡诊,一去一个月不回来,回来没几天,又进山,几乎一个冬天要呆在包扎墩。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减免注射费以及诊疗费,赊账为贫困牧民看病,甚至垫钱给贫困牧民看病。

20多年来,他免的注射费、医药费等近10万。

包扎墩牧区卫生院的医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很多年轻人不是不会骑马就是怕有危险,都不愿意进包扎墩冬牧场,但居马泰一心惦记这里的牧民。

他说道:“这个冬牧场路这么险,又没有通信工具,如果一个孩子发烧,不及时就诊;如果一个妇女难产,得不到医生及时的专业助产;如果一个老人血压药不及时送过去,也许就会要了他们的命。

所以他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2002年,居马泰的弟弟叶尔波力患高血压,期间都是居马泰在照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年的坚守与担当
——“孝婿”郝兴华的苦乐年华
我己经深深地融入了这个家族,把岳父母当成了我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是一个人的本分。

49年前,郝兴华出生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嗄镇小乌兰敖包村的一户贫困家庭。

家中姊妹五人,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他是老五。

像那个年代所有的贫困农民一样,郝兴华的父母亲苦熬苦挣,将姊妹几人拉扯成人。

像那个年代的许多贫困农家子弟一样,郝兴华刻苦攻读,学业有成,走出农门,成了公家人。

参加工作不久的郝兴华,于1985年和爱人结婚,正当他兴冲冲地要把在农田里累弯了腰的父母接到城里享两天福,却不料,多年的劳苦生活,让二老疾病缠身。

1987年,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第二年,母亲也跟着离开了人世。

接二连三的生离死别,像闷雷一样击在郝兴华心头,郝兴华深深体验到了肝肠寸断的痛楚和至亲诀别的孤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遗憾,像深深的刀痕一样刻在郝兴华的心里。

1987年,郝兴华的岳父母家也发生了一件令二老痛不欲生的事情,他们的儿子、郝兴华的妻哥遭遇车祸不幸辞世,丢下一
对儿子,一个8岁,一个4岁。

人生的大悲痛,莫过于晚年丧子。

面对这样的打击,郝兴华的岳父母气病交加、濒临崩溃。

看着面前的两位老人,一个泪水涟涟,一个欲哭无泪;再想想自己去世不久的父母,郝兴华不禁悲从中来,他也很想陪着两位老人哭一场,可他强忍住了泪水,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哭,会加剧两位老人的痛苦。

郝兴华走到岳父母跟前哽咽着说,爸、妈,你们不要难过,要保重身体,这个家,还有我这个女婿呢,塌不了。

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郝兴华把岳父母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默默地挑起了赡养他们的重担。

儿子的早逝,始终是郝兴华岳父母心中一个心结。

每逢儿子的祭日和其它上坟的日子,郝兴华的岳父母也想去坟头看看,可是,每次没等迈出门,老两口就哭倒在地,无力成行。

每到这时,郝兴华总是百般安慰,想尽办法平息两位老人的痛苦。

安抚好了老人,郝兴华叫过两个妻侄儿说,走,孩子,给你爸上坟去。

妻哥的坟在远郊,上坡下梁很不好走,郝兴华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两个孩子一前一后坐着,看着满头是汗的姑父费力地向前骑行……
看到岳父母一天到晚呆在家中,情绪低沉,身体也慢慢变差,郝兴华很着急,作为医生,他知道这样对老人很不好。

必须找点儿事让他们做,这样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从丧子之痛中慢慢走出来。

他东跑西颠,从别人手中转过来一间小吃店,鼓励厨艺不错的岳母掌勺开业。

可岳母心情悲痛,对开店的事一点
儿信心都没有。

郝兴华不灰心,一有空儿就在岳母跟前转悠,做思想工作,夸岳母厨艺好,时间长了,岳母终于被他说动,心情也有所改观。

2003年,“非典”蔓延各地。

岳母突发高烧,病因不明,病情一天天加重。

在当时那种特殊的氛围中,好多人怀疑老人染上了“非典”,谁也不敢和她接触。

郝兴华不怕,几经周折,他把岳母送到市医院检查,经确认,老人患的是淋巴结坏死症,这对于一个久患陈疾的老人来说,是致命的。

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妻子泪水涟涟,无法面对这个现实。

身边的人劝郝兴华,尽人事,安天命,老人老了,尽力就行了,别为难自己。

郝兴华听了,半天没说话,他想起了自己早逝的父母亲,他不能让遗憾再次上演。

半晌之后,郝兴华用手背抹了抹眼角说,不行,哪怕有一分希望,也要试一试,这里不行,就转院。

其他人都出去,为岳母准备后事了,郝兴华守在老岳母的身边。

他总觉得命运加在这位老人身上的不公太多了,如果这次能抢救过来,自己应该比从前更细心、周全的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健康、幸福的安度晚年。

当其他亲人带着老人的寿衣赶到医院时,郝兴华大睁着熬红的双眼,兴奋地说,你们这是干啥,老人抢救过来了,抢救过来了……说着说着,激动的泪光闪过眼角。

看着作为女婿的郝兴华一片拳拳孝心,在场的人们感动的哽咽无无语,病房里一片唏嘘,连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流下了泪水。

2011年,岳母又查出双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对于79岁
的老人,这又是一场生死考验。

岳父母老两口每月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他们不想拖累郝兴华两口子了。

郝兴华不答应,他劝两位老人:爸、妈,你们这样想,是不把我当一家人,你们知不知道,我早把你们当成我的亲爸妈了。

哪有父母得了病,做儿女的放手不管的事儿?病必须要看,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打消了顾虑的岳母入院治疗。

每周两次透析。

一次透析过程中,岳母小便失禁。

当着女婿的面出现这种情况,岳母羞愧难当,竟然引起血压骤降。

郝兴华沉着应对,及时处置,化险为夷。

他安慰老人:妈,得了病的人,不能太要强。

你这个病,不论年轻年老,只要得了,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更何况你这么大年龄。

如果你觉得不舒服,就提前跟我说,别把我当自家人,把我当成一个普通医生就行了。

老人的情绪稳定下来,病情也有所好转……
在随后的几天里,岳母又出现了便秘症状,郝兴华亲自为她通便、洗肠……
此后的日子里,接送岳母出入医院,成为郝兴华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郝兴华家在三楼,每次透析前,因为老人行动不便,都是郝兴华背上背下。

邻居见了啧啧称赞,说两位老人有个好儿子。

两位老人掩饰不住的自豪:不是儿子,是女婿,这样的女婿,儿子也比不过啊。

2011年的一个晴朗的夏夜,好好的天气突然电闪雷鸣,暴雨骤降。

岳母大概适应不了突变的天气,忽然昏迷。

守在床边的郝兴华夫妻采取了应急措施,可老人血压降低、呼吸微弱。

郝兴华果断决定送老人去医院。

狂风暴雨中,郝兴华在岳父和妻子的帮助下,背起昏迷的岳母向车边走去。

疾步快走的郝兴华不时探手把岳母身上的雨衣往紧掖一掖。

妻子把手中的雨伞尽量往郝兴华身上遮,郝兴华伸手把伞往岳母身上推。

进了医院急救室,抢救中的岳母身上基本没有一点雨打湿的痕迹,再看郝兴华两口子,成了落汤鸡。

岳母再一次得救了。

得救的岳母逢人便讲:“要不是我这个好女婿,我早不在人世了……”
郝兴华的老岳父贾登科满含热泪对笔者说:“我这个老伴儿吃了一辈子药、打了一辈子针、输了一辈子液,全凭这个好女婿。

人家说好女婿能顶半个儿,我们这个女婿比十个儿也强。


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过去了,两个妻侄儿长大成人,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了。

大侄儿成家,全凭郝兴华张罗,他贴钱贴物不说,从前忙到后,直到把侄儿媳妇儿娶过门。

二侄儿的婚事就更不用说了,郝兴华除了帮着筹备婚礼、买
家具、布置新房外,还拿出10万元现金……
郝兴华说,他的人生中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件是父母的早逝,没来得及让自己更好地尽一份孝心,至今引以为憾;一件是在扶持多灾多难的岳父母一家的过程中,他体验到了作为一个孝子的坚守与担当,苦中有甜。

让我们用郝兴华的话来结束本文的讲述吧:我己经深深地融入了这个家族,把岳父母当成了我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是一个人的本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