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变动的描述

合集下载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能否用路程和距离来描述位置的变化?
不同的路径路程不同,有远有近,(但不管怎 样走,位置变动是相同的,结果都是由B到A)
。 末位置 A
为了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引入了“位移”这个新的概念
如何表示位移呢?
1、位移: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1)可以用由运动质点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 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2)位移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3)位移与物体所走的路径无关,仅与初末位置有关 (4)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m)
-2 -1 0 1 2 3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巩固并进一步思考:
请根据所学方法确定同学A的位置(间隔1米)
如果以第一排的同学B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如 图示的坐标系,同学A的位置怎样描述? 同学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那么距同学B(坐标原 点)距离为?的一定是同学A吗? 从上述讨论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同学B
同学A
1.质点的位置不仅与原点 的距离有关,还与质点相 对坐标原点的方向有关。 Y (m)
如何表示这个方向呢? 2。坐标轴是规定了正方 向的,坐标正负表示质点 位置在原点的哪一侧。 正负表示距离原点大小吗?
3 2 1
B A
还有没有别的表达方式呢?
ɑ 1
2
0
X(m)
手持式GPS定位器
发展空间:
如何定量计算位移呢?
2、坐标系能定量表示物体的位置,那么能否利用 坐标系来定量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位移)呢?
初位置
末位置
请说出图中两小车在t1到t2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和方向? 方法:先找到初末位置,画出有向 线段表示位移,再求其大小和方向 位移可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末位置的坐 标减初位置的坐标 △x = x末 – x初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设计思路:对于物体的运动现象,学生有着较多的感性认识,但认识较肤浅,特别是对位移的概念丝毫没有了解.本课遵循循序渐进的教案原则,即:学生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践探究──理论分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延伸这一条探究之路,使学生真正理解位移的概念,位移与位置的区别及矢量、标量的本质.本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参与实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研究物理学问题,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评价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学习任务分析:1.位移是了解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是从初位置画到末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是矢量.强调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应指出:只有当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要求学生知道位移是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位置矢量的差值.2.矢量和标量这两类物理量的主要区别,就是在对位移学习的基础之上得出的.学习者分析:1.学生在初中学过两年物理,对物理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对真正的物理思想的认识还非常模糊,如“物理模型”的思想将在本章提到,尽管初中对物体的运动也是按质点来处理的,但没有明确这个物理模型,因此应该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上体会“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并顺理成章地形成物理模型.2.学生在初中学过速度,但定义是按“路程 / 时间”来定义的,方向性没有明确,并且没有矢量的概念.而通过初中的学习,这种“路程 / 时间”的前科学意识很强,位移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难点,当然也是一个重点,位移的概念是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前提.要让学生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3.通过上节的学习,学生对在坐标系里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并掌握了对物体位置的空间描述,重点学习了在一维和二维的空间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这对本节课物体位移的确定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会选择参考系并建立坐标系,能判断什么是位移.会在坐标系中画出位移.(2)认识到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和物理规律,物理量可按其特征分为标量和矢量.能区分物理量中的标量和矢量.会确定并计算位移.(3)体会并使用数学的方法表示物理量.通过对位移的学习,明确“像位移这样的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对矢量的更重要的性质将随着后面的学习而深入理解.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实例和问题,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学生讨论、分析身边的实际现象,自行解释现象并从中提炼出知识,形成概念,得出规律.(3)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学习,尝试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运用物理原理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具体问题.会计算位移并能体会到位移的矢量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关注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物理规律的艰辛和喜悦.(3)学生通过交流,提高协作的意识.使每个同学都体会到责任和义务以及尊重,学会从别人那里学到长处,体会欣赏别人和帮助别人的乐趣,并学会倾听,为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点滴积累.教案准备:地球仪、北京地图图片、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图片、课件、多媒体设备.,即即汽车位移方向为东偏南成教案流程:学习效果评价:(略)根据教案实际来设计教案反思:1.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案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学习的“主角”,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问题的分析、讨论、交流、体验,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在自主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仅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在实践中体会到利用所学知识亲身探究、分析、讨论最终“自己”得出科学理论的乐趣,从而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更提高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2.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探究式课堂教案顺应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的心理需求,因此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本课学生通过自己在地球仪上找坐标来理解位置的概念,并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突破了以往仅局限于教室中教师为主的教案活动,更能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前由学生搜集 GPS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活动的艰辛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更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更具有真实性.3.体现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本课设计在位置、位移等几个知识点上都应用了坐标系等数学知识,几个探究活动中选用的器材都是随手可得的,这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物理,物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这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了他们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1.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科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1.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科版

1、路程
s
质点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
2、位移
x
描述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A
1>表示: 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大小:线段的长度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单位:米(m)
请画出北京到上海的位移
B
导学探究

汽车从A运动到B的位移?
组 研
A
B

-2 –1 0 1 2
34

移 与
汽车从B运动到A的位移?



两题中的正负号的含义?
y
0
x
z
三维空间
导学探究
如图所示,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高铁直达,乙乘飞机直达, 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三者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置变 化是否相同? 答案 三者的路程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即都 是从北京到上海,初位置、末位置一样,即位置 变化相同
答案
二、路程和位移
思考: 路程能说明运动方向吗?
方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练习:ABCD是半径为R的圆的四个顶点,一小白兔由A出发沿
圆周绕行一圈,途经ABCD四点,问: (1) 由A到B的过程,它通过的路
程和位移大小是多少?
2R
A
2R
(2) 由A到C的过程呢? D
(3) 由A到D的过程呢? (3) 由A到A的过程呢?
2R
R
B
2R
C
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 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第二节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中国北斗卫星空间分布图

高一物理 位置变化的描述 位移

高一物理 位置变化的描述 位移

高一物理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设计思想: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这两个概念是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是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内容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准确而清晰的第一印象。

还想通过刚开始的这几节课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和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

所以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来解读位移和路程的概念。

同时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即用数轴来表示位移轴,在位移轴上,点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置,线段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要选位置参考点(位置零点),直线运动中,可选某一单一方向作为正方向,朝正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正,朝负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负.位移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时为正相反时为负.标量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矢量遵从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会学到,不让学生知道).这样既直观又易懂。

同时让学生举例并进行讨论。

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位移教学课件

位移教学课件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 方向
是矢量 需考虑方向
路程
是标量 不需考虑方向
大小 运算法则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 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平行四边形法则 算术加法
位移和路程都是过程量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求矢量,则 必须说明其大小和方向。
P9讨论交流
B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 末位置 单位:米(m)
A
物体从A运动到B时,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 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向(箭头)线段AB表示
2.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
X /m
-2
–1
0
1
2
3
4
时刻t1=0
汽车 坐标
x1= 1m
时刻t2 =2s
汽车 坐标
x2= 4m
位移 : △x =x2 - x1 = 3m
-7 -6 -5 -4 -3 -2 -1 0 ①质点在3s 内的路程; ②质点在3s内的位移 ③质点在前3s内的位移 ④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 4 内位移最大 ⑤质点在___s 2 内位移最大 ⑥质点在第___s
1 2 3 4 5 X/m L3=17m S3=-1m S3=-1m SⅢ=3m S4=-7m SⅡ=-9m
5、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 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图1-2
6、一小球从离地面3m高的地方竖直向 上抛出,几秒后落回地面,小球到最高 点时离地面的距离为8m,求:小球的位 移。 位移为3m 位移为-3m 位移大小为3m,方向为负方向 ①位移大小为3m,方向竖直向下 ②建立坐标系

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2.坐标系建立的原因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质点)的位置以及位
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一个坐标系。
3.坐标系的分类 (1)直线坐标系(一维坐标系)适用于描述物
体做 直线运动。
高速公路上 的汽车
0
x
一维直线
3.坐标系的分类 (2)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维直角坐标系)适用
于描述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
y
2、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则 ( BC )
A. 物体的位移可能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B. 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C. 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3、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
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B. 物体的位移等于2π R C. 物体的路程等于4R, 方向向东 D. 物体的路程等于2π R, 方向沿轨迹的方向
1.从高出地面3 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如图1-2-1所示,分别以 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均以向上为正, 填写以下表格。
出发点 坐标原点的位置
的坐标 以地面为原点 x1=3 m 以抛出点为原点 x1′=0 图1-2-1
最高点 落地点 的坐标 的坐标 x2=8 m x3=0 x2′=5 m x3′=-3 m
(3)一个位移可以对应多个路程,位移为零时路程
_不__一__定__为零,路程为零时位移__一__定___为零。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速度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大小一定不会比路程大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小节测评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小节测评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学目标1. 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

2. 知道位移的概念。

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 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 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区别。

(重点)2. 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重点)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难点)教学内容:一、坐标系1.定义: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质点)的以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具有原点、方向和标度的坐标轴。

2.建立坐标系的目的:为了定量描述物体(质点)的以及。

3.种类:坐标系、直角坐标系、三维坐标系练习1.描述直线运动,一般建立直线坐标系.()2.物体在某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应当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3.描述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位置,应用直线坐标系.()4.某运动员正在百米赛道上自南向北全力奔跑,为准确描述他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位置变化,应建立怎样的坐标系?5.如图甲所示,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他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如图乙所示,要描述空中飞机的位置,又应怎样建立坐标系?甲乙讨论1:坐标系建立的三要素是什么?讨论2:在坐标系中物体位置的变化与坐标原点的位置有关吗?1.建立坐标系的意义和原则(1)意义:借助适当的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2)原则: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确定物体的位置方便、简捷.2.三种坐标系的比较分类直线坐标系平面坐标系空间坐标系适用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某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物体在空间内做曲线运动时建立方法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标度,就建立了直线坐标系在平面内画相互垂直的x轴与y轴,即可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一对坐标值确定在空间画三个相互垂直的x轴、y轴和z轴,即可组成三维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值来确定应用实例M点位置坐标:x=2m N点位置坐标:x=3m,y=4 mP点位置坐标:x=3 m,y=4 m,z=2 m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练习1在2019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被检阅的方队和战车依次从天安门前经过,以北京长安街为坐标轴x ,向西为正方向,以天安门中心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 ,建立一维坐标系.一辆装甲车最初在原点以东3 km 处,一段时间后行驶到原点以西2 km 处.这辆装甲车最初位置坐标和最终位置坐标分别是( )A .3 km,2 kmB .-3 km,2 kmC .3 km ,-2 kmD .-3 km ,-2 km练习2 湖中O 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 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 ,又向北行驶3 km ,则O 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A .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B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C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D .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5 km 处二、位移和路程1.路程物体 的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矢量与标量
•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例如:位移 •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例如:路程、 时间、质量、温度等
长度的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 用符号“m”表示 • 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兆米(Mm)、千米(km)、 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海里(1852米) 、英里(1609米) • 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还有尺、寸、丈等。它 们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米=3(尺)=30(寸)=0.3(丈) • 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来做长度单位,它 是真空状态下光1年所走过的距离,也因此 被称为光年。1光年=9.04653×1012km
质点
质点:如果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或者物体上各点的运动的差别相对与所研 究的问题可以忽略.(对照阅读P3) 注意观察并判断下列物体能否看成质点 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自转的地球 思考:为什么地球有时能看作质点,有时不 能看作质点?
*全球定位系统
阅读理解-GPS的含义、主要应用 参看两张GPS图片,并理解图片的意义
本章简介
• 研究机械运动及其相关物理量 参考系、质点;速度、加速度等 本节课内容:掌握机械运动、参考系、质 点三个物理概念;时间和时刻、路程和 位移两组物理概念。
问题: 1.圆圈是什么 意思? 2.三角形的水 波纹是什么意 思? 3.小船向那边 运动?
第一节 认识运动-机械运动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思考:汽车各部分作怎样的运动?
时间计量
• 法定计时单位 :秒、分、时、(日)、年 • 常用时间单位 :刻 周 季度 • 时间的测量:
57 26 55 24 53 22 51 20 49 18
28
59
13 12 11 10 9
0
14 0 1
31
2
2 33 4 35 6 37 8 39 10 41 12
8 7 6
3 4 5
47
16
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 A 出发, 向北走了 40 m,到达 C点,然后 又向东走了 30m ,到达 B 点。用 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 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 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 位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 加的法则吗?
分组研究
机械运动:运动物体发生位置的改变
附注:物理学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些名词, 如参考系、质点,时刻,时间等
参考系
运动的相对性:运动是相对的
参照物: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出来认为 是不动的物体。
参照系:相对于不动的物体静止的有许多 物体,所有的这些物体组成的系统,称为 参照系。 例如:以地面为参考时,同样也可以用 大树、房屋等为参考 讨论:P2-“小小竹排…”
第 1张
第 2张
么概念?
物理中经常出现的说法: ①第2秒初、第3秒末、开始运动时……
②第2秒内、前3秒中、开始运动至静止时……
在国际单位制(SI制)中,时间和时刻的单位:秒(s)
时间与时刻
• 时刻是描述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的,时间间 隔是描述同一事件所发生的过程持续的 •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 时间间隔简称时间,在数轴上用一段线段来 表示
45 14
43
• 北京 → 重庆
• (1)飞机
• (2)火车 • (3)先火车,再乘船
⑴ 不同点? ⑵共同点?
轨迹不相同, 位置变化相同
路程与位移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 ;
请讨论下列情形中涉及的是什么概念?
3.路程与位移的比较
①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位移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 ③质点在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其 他情况下位移大小要小于路程。 ④路程与位移在国际单位制中有相同的单位:米(m)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 方向
是矢量 需考虑方向
路程
是标量 不需考虑方向
大小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 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运算法则
说明
平行四边形法则
算术加法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求矢量,则 必须说明其大小和方向。
小结
• 1.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 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段 • 2.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点 • 3.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描述物体位 置的改变,是矢量,与运动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决定 • 4.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取决于物体运动路径 • 5.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 6.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 7.位置:用坐标表示位置 • 8.位移: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课堂练习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BC ) A. 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 D.1 min内有60个时刻
课堂练习
如图,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 的坐标是xA=3 m,末位置的坐标是xB =一2 m,它的坐标变化量是△x=?位 移是多少?
〖问题1〗对“某人走了1km的路”,甲认为这1km
指的是位移,乙则认为这1km指的是路程,根据你自
己的理解,对甲、乙的说法作一评述。
〖问题2〗一条小船在广阔的湖面航行,开始向东
行驶了20km,接着向西行驶8km,再又向北航行了
16km,求小船在此过程中的位移和所走的路程。
课堂练习
AC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 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 终点 C 、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 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