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基本资料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大部分为高原,平均海拔2000至2500 公尺; 本国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大裂谷2/3纵贯而 过; 世界最长的尼罗河发源地,共流经9个国家; 也是阿拉伯克咖啡的原产地; 非洲联盟(OAU)的所在地; 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还有让全世界嘱目的是,人类始祖 「露西」化石, 于1974年在东非大裂谷的哈达尔遗址出土,距今 已有320万年。
在埃塞俄比亚南部欧莫 (Omo Valley)山谷,现 今还有一些少数民族, 仍延续着千古以来独特 的原始传统生活方式。 以摩西族Mursi 最具代 表性,人口约6500人, 以畜牧业为生,依季节 迁移。
摩西族男男女女, 个个都是彩绘高手。
摩西族女人从小就在下嘴唇划开一小口,装置上各式各样大小的陶土盘。
组长:侯伟健
。 组员:肖斐,陈芳溶,魏振亮,郑峻峰,杜佳 滨,杨志煌
埃塞俄比亚
1、埃塞俄比亚的基本资料与地理简介 2、埃塞俄比亚的人口与语言 3、埃塞俄比亚的自然资源与风土人情自然资源 4、埃塞俄比亚的信仰与忌讳 5、埃塞俄比亚的礼节和礼仪 6、埃塞俄比亚的饮食习惯 7、埃塞俄比亚的政治与经济 8、总结
回
政治
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 决定改国体为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 (内阁)制,政教分离。总统为国家元首, 由人民代表院提名,经联邦院和人民代表院 三分之二多数同意后通过,任期为6年,最 多可连任两届。总理和内阁拥有最高执行权 力,由多数党或多党联合组阁,集体向人民 代表院负责。联邦议会由人民代表院和联邦 院组成。人民代表院系联邦立法和最高权力 机构,由选民直选产生的547名议员组成, 少数民族至少占20席,任期五年。联邦院 拥有宪法解释权,以及裁决民族自决或分离、 各州间纠纷等权力,由大约117名各民族 代表组成,每个民族至少有一位代表,此外 每百万人口可增选一名代表,由各州议会推 选或人民直选产生,任期五年。
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与农业发展

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与农业发展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国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对其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以及该国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农业发展。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大陆的东部,与肯尼亚、苏丹、南苏丹、厄立特里亚、吉布提以及索马里等国家接壤。
该国北部地区地势较高,有许多山脉和高原,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塞俄比亚高原。
南部地区则是一片广袤的草原和沼泽,气候温暖湿润。
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独特,不仅拥有广阔的农业土地,还具备丰富的水资源,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埃塞俄比亚的农业发展主要依赖农业种植和畜牧业。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埃塞俄比亚的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在高原地区,主要种植谷物、豆类、蔬菜和油料作物。
主要谷物包括小麦、玉米和大麦,豆类主要有黄豆、拳头豆和红豆等。
这些作物不仅满足了本国人民的粮食需求,还被出口到其他国家。
另外,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也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世界。
南部地区气候温暖,适宜种植水果、蔬菜和香料作物等。
其中香蕉、芒果、番茄、辣椒等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丰富,也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力。
除了农业种植外,埃塞俄比亚也以畜牧业而闻名。
由于该国草原广阔,气候适宜,埃塞俄比亚拥有庞大的牧畜资源。
该国的畜牧业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主要养殖牛、羊和鸡等。
牛肉和羊肉是埃塞俄比亚人民的主要肉食,而鸡肉则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出口。
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仅影响着农业的发展,也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埃塞俄比亚的气候冷却宜人,适宜酿造啤酒。
在这里,麦芽酒是农民们最喜欢的饮品之一,也成为埃塞俄比亚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该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充分利用广阔的农业土地和水资源,埃塞俄比亚发展了丰富多样的农业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影响,埃塞俄比亚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继续努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未来的变化和需求。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系有3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埃塞俄比亚高原和青尼罗河水系曾哺育了闻名于世的阿克苏姆王朝文化。
民族问题在埃塞有很深的渊源。
历史上,埃塞的统治民族是阿比西尼亚人,而不是人口最多的奥罗莫人。
阿比西尼亚人分为两支,一支是提格雷人,另一支是阿姆哈拉人,两者都居住在埃塞北部,北部也是埃塞俄比亚文明的发祥地,如阿克苏姆古城和拉里贝拉文化名城。
后来埃塞文明向南发展,在文明的扩展中,阿比西尼亚人的统治也向南推进,逐渐征服了南方的民族;到上个世纪末,埃塞最著名的一位统治者孟尼利克二世基本上用武力统一了埃塞全境,形成了今日的埃塞疆界。
起初皇宫建在亚的斯亚贝巴城的因托托山上,主要是从军事上考虑。
孟尼利克二世的妻子泰图在山脚下遍地鲜花的温泉旁修建了一座房子,为建城之始,以后又允许贵族在此取得土地。
1887年孟尼利克二世正式迁都于此。
按照阿姆哈拉语,亚的斯亚贝巴的意思是“新鲜的花朵”,最早为泰图王后所起。
阿比西尼亚人文化南迁的过程对埃塞民族问题产生两方面深刻的影响:1、埃塞南方的民族被征服后,处于被统治地位,成为埃塞的次等民族。
埃塞统治阶层实行分封制,每征服一个地区,便把这块地区分封给王室成员、宫廷大臣、有战功的将军,原来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居民便被剥夺了对土地的所有权,要么成为佃农,要么成为奴隶。
最典型的例子是奥罗莫人。
他们的数量在埃塞最大,但这个民族以前不叫奥罗莫人,而是称为盖拉人,在阿姆哈拉语中的意思是“奴隶”。
其他民族的情况也基本上是这样。
阿比西尼亚文明被强加于被征服的民族,如强制被征服民族讲阿姆哈拉语等。
2、提格雷人在阿比西尼亚文明向南扩展的过程中被疏远,其特权逐渐丧失。
阿姆哈拉族其绍阿分支成了埃塞唯一的特权民族。
提格雷语的地位下降,提格雷人的土地所有权得不到保障,新征服的南方民族地区提格雷人受益极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担任官职的提格雷人越来越少,他们对阿姆哈拉人的不满情绪也因此产生和发展起来。
可以说,阿比西尼亚文明(或称阿姆哈拉文明)向南扩展的过程,也是埃塞民族问题发端和演变的过程。
“埃塞俄比亚”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亚”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埃塞俄⽐亚埃塞俄⽐亚位于⾮洲东北部,国⼟⾯积1103600平⽅公⾥,⽐我国内蒙古⾃治区⼩8万平⽅公⾥,在⾮洲排第⼗。
埃塞俄⽐亚⼈⼝1.12 亿,已经超越⾮洲另⼀⼈⼝⼤国埃及,位列第⼆。
其中⾸都亚的斯亚贝巴⼈⼝312.01 万。
当地⼈特别吃⽜⽺⾁,这是因为埃塞俄⽐亚是个畜牧业⼤国,境内有数量庞⼤的⽜、⽺和骆驼等家畜,⽜⽺主要分布在北部,⽽骆驼主要集中在沙漠边缘地带,畜牧业出⼝是该国主要的经济来源之⼀。
埃塞俄⽐亚⼈被称为⾮洲的⽩⼈,那是因为他们的⽪肤,和其他⾮洲国家相⽐,⼤多数并不那么⿊,有的甚⾄还挺⽩。
另外在以⾊列还有个埃塞俄⽐亚社区,那⾥住的都是该国以前的犹太⼈,响应号召,迁移到那⾥去的,他们的⽪肤⽐其他犹太⼈略⿊。
埃塞俄⽐亚境内有1000多个湖泊和2000多条⼤⼩河流,尼罗河⼆⼤⽀流之⼀的青尼罗河就发源于该国。
这些河流湖泊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资源,还盛产各种鱼虾,但当地⼈对鱼虾不太喜欢吃,⼤部分都出⼝了。
埃塞俄⽐亚除了不缺⽔之外,当地的⽓候也和印象中的⾮洲国家有区别,由于该国平均海拔近3000⽶,故当地并不热,年平均温度为16℃。
⾸都亚的斯亚贝更是被评为世界春城⼗佳。
⾊壮观,该裂⾕贯穿埃塞俄⽐亚全境。
埃塞俄⽐亚虽然有丰富的⽔资源,境内的森林却不多见,其实在100多年以前,这⾥也是有⼴袤的森林的,只是后来过度砍伐,到如今已经越来越少,这么⼤的国⼟,森林覆盖率仅为9%。
埃塞俄⽐亚城市⼈⼝数量不多,农村⼈⼝占总⼈⼝的85%,除了上⾯提到的牧业外,剩下的⼤部分⼈从事咖啡种植和⽯油、淘⾦等职业,其中咖啡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5%,虽然产量很⾼,但挣的并不多,这是因为他们出⼝的只是⼀些原品,并未深层次加⼯。
当地收⼊最⾼的就是在各种矿井⾥⼯作的⼈,⽐如淘⾦⼯、⽯油⼯等,每⽉能挣到500到700⼈民币左右,⽽那些⼯⼚⾥的普通⼯⼈每⽉仅有300多元,有些有⽣意头脑的⼈,做起了⼩买卖,相对挣得多⼀些。
埃塞俄比亚简介

4、Traffic
在埃塞,城市里的交通还算是比较发达的,有各种各样的 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迷你巴士、小汽车、出租车、 自行车等等。在亚的斯以外的城市里,比如说阿瓦萨、 默克莱、索多等中小城市里,还可以乘坐马车。 The traffic in Ethiopia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traffic tools, such as buses, mini bus, car, taxi, bicycles, etc. In the outside of these cities, you can also take the carriage
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 依靠进口。以食品、饮料、纺织、皮革加工为主。 The industrial categories is not complete,also the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the spare parts and raw materials mainly rely on imports. The production focus on food, beverage, textile, leather processing and so on.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5、East industry (东方工业园区)
工业园位于埃塞OROMIA地区高原中的山谷地区,周围15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为已经平整的农用耕地。西北距 离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博莱国际机场约30公里,一个小 时车程。东南距塔博尔赞提市3公里,北侧紧靠连接亚的 斯亚贝巴和吉布提的国家公路和铁路,距吉布提港约900 公里 Industrial park is located in Ethiopia OROMIA area plateau of the valley area, around 15 square kiloe limit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cultivated land to the already.The northwest of it is 30 km to the capital and the international airport.The north part is nearly to the national highway and railway and it's just 900km to the Djibouti Port.
埃塞俄比亚被太阳晒黑的国度

埃塞俄比亚被太阳晒黑的国度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国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也是非洲最大的内陆国家之一。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被太阳晒黑的国度,因为其地理位置靠近赤道,阳光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黑人种族的生长和繁衍。
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塞俄比亚的自然环境逐渐发生变化,但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一直保持着不变。
这个国度拥有着高原、山脉和河流等不同的地形特征,同时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和人们所熟知的阿尔卑斯山峰一夫贝尔,这也是世界上一个高度垂直的地方。
尽管这个国家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因为这些天然条件,埃塞俄比亚的黑人种族在血液中拥有更高的铁含量,这使他们很容易适应较高的氧气浓度和较低的海拔高度。
在这个国度,你会看到不少被太阳晒黑的人,他们的皮肤深邃、充满活力,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和支持。
埃塞俄比亚的被太阳晒黑文化还体现在了这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和服装品味上。
他们的饮食主要以谷物和蔬菜为主,配以当地的咖啡和茶,在炎热的天气下非常适合。
此外,他们传统的服装大都是由布料和皮革制成的,这些材料足以保护他们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埃塞俄比亚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国家。
埃塞俄比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非洲唯一没有被欧洲殖民统治的国家。
在这个国度,你可以找到许多古老的宗教遗迹和民间传说,每一件东西都蕴藏着埃塞俄比亚自身的历史和文化。
然而,除了历史和文化,这个国家也面临着严重的贫困和营养不良的问题。
尽管这个国家的天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但是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埃塞俄比亚的落后状况一直无法得到解决。
因此,这个被太阳晒黑的国度需要全球关注和帮助,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总之,埃塞俄比亚是一个被太阳晒黑的国度,它的天然条件和文化遗产使其成为非洲最独特和繁荣的国家之一。
但是,它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重困难,因此需要全球的支持和援助,使其成为一个更为繁荣的国度。
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分析

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分析埃塞俄比亚,全称为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
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独具特色,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对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其在地区乃至全球层面的重要性和特点。
一、经纬度与疆域埃塞俄比亚大致位于北纬6°至15°与东经33°至48°之间,国土面积约为1,104,300平方公里。
其疆域呈南北走向的矩形形状,北部与厄立特里亚接壤,东部与吉布提和索马里相邻,西部与苏丹和南苏丹交界,南部则与肯尼亚相连。
埃塞俄比亚的边界线总长度超过5300公里,使其成为非洲边界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埃塞俄比亚在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地形地貌埃塞俄比亚的地形地貌极为丰富多样,主要由高原、山地、裂谷和盆地构成。
全境大部分位于东非高原上,平均海拔在2000至2500米之间,因此有“非洲屋脊”之称。
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非洲最大的高原之一,占据了该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此外,东非大裂谷从北向南纵贯全境,将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
裂谷地带地势较低,形成了多个湖泊和河流,如著名的图尔卡纳湖和阿瓦什河等。
这些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为埃塞俄比亚的农业、水资源和生态旅游等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三、气候特征埃塞俄比亚的气候主要受到纬度、地形和海拔的影响,呈现出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高原气候的特点。
由于地势较高且纬度较低,埃塞俄比亚的气候相对温和宜人,四季如春。
年平均气温在16℃至26℃之间,年降水量较高且分布均匀。
这种气候特点使得埃塞俄比亚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埃塞俄比亚还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地缘政治与邻国关系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东北部内陆地区,与多个国家接壤。
这种地缘政治格局使得埃塞俄比亚在地区政治和安全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埃塞俄比亚矿产勘查开发环境

埃塞俄比亚矿产勘查开发环境一、埃塞俄比亚基本情况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高原,为内陆国家。
东接吉布提和索马里,南邻肯尼亚,西靠苏丹,北与厄立特里交界,面积约114万km2(图1)。
全国由9个州和2个特别市组成,人口总数8300万(截止2007年),在非洲居第二位。
共有80多个部族,其中以阿姆哈拉族、奥罗莫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82%。
主要信奉埃塞俄比亚正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阿姆哈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
该国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分属埃塞俄比亚高原区,平均海拔2500-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沙漠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南和东北部。
东非大裂谷呈东北向纵贯全境,将埃塞俄比亚分为东部低地、西部和东部高原及裂谷带。
该国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年均气温10-27℃,3-5月最热,最高气温34℃左右,11月-翌年1月最凉,高原地区最低气温可达0℃。
并随地势高低的不同,垂直分带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其中海拔500m以下的平原和低地,属热带沙漠性气候,年均气温在30℃以上;500-2400m的高原,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年均气温18-26℃;400-3500m的山地,属温带山地气候,年均气温15℃左右;3500m以上的高山区,属寒带高山气候,年均气温在10℃以下,常有冰雹和霜冻。
该国两季分明,10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5-9月为雨季,7、8月份降雨量最多;年均降水量高原区为1000-1500毫米,低地和谷地区为100-500毫米。
境内多湖泊、河流,水利资源丰富,全国拥有九大主要河流和面积200km2以上湖泊十余处,故又有“东北非水塔”之称。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180美元。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粮食主产苔麸,次有大麦、小麦、高粱和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芒果、恰特草(Chat)、鲜花、蔬菜、油料及豆类等。
该国是畜牧业大国,主要牲畜有牛、羊、马、驴、骡、骆驼等,其数量居非洲第一位、世界第十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家特点1.地理,人口,气候状况:【国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之角的中心,是内陆国。
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北和苏丹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亚,南和肯尼亚接壤。
境内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低地沙漠占全国面积1/4左右。
全国平均海拔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
境内多湖泊、河流,水利资源丰富,又有"东非水塔"之称。
【人口】 7392万(2007年最新普查数据)。
人口增长率为2.9%。
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主要有奥罗莫族(40%)、阿姆哈拉族(20%)、提格雷族(8%)、索马里族(6%)、锡达莫族(4%)等。
【气候】由于纬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较大,虽地处热带,但是各地温度冷热不均。
每年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2-5月为小雨季。
由于不同季节和地区降雨不均,易出现局部干旱。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位于全国中心,面积540平方公里,北纬9度,地处高原,平均海拔2,450米,气候爽,气温范围为9.7℃-25.5℃。
年平均温度为16℃。
2.语言和宗教习俗: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奥罗莫语、提格雷语等。
人口最多的3个州依次是奥罗莫、阿姆哈拉和南方州。
3.经济上: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经济落后,农牧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 0 %。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原产地,咖啡至今仍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咖啡年产量一般为2 0 万吨。
其它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豆类、烟草和甘蔗等。
主要粮食作物是苔麸(是一种籽粒小、产量较高的草本植物),其次是大麦、小麦、玉米、高粱等。
粮食基本自给。
畜牧业比较发达,牲畜存栏数估计约为6900万头,居非洲首位,亦居世界前列。
工业有纺织、建筑、伐木、肥皂、水泥和农畜产品加工,新建有炼钢、石油提炼等部门。
已开采的矿物有金和盐等。
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
出口咖啡、牛羊皮、油籽等。
4.政治和安全上:全国按民族划分为9个州(STATE)及首都亚的斯市1994年12月,制订《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
•1995年5月全国大选,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梅莱斯以人民代表院多数党主席的身份就任总理。
2000年5月14日,埃塞举行全国大选,埃革阵以绝对优势击败其他反对党蝉联执政。
10月,政府总理梅莱斯均当选连任,经议会批准原内阁也全部留任。
2001年10月,梅调整政府机构,并对内阁进行改组,增设了青年、体育和文化部与税务部,成立了由18名部长组成的新一届内阁。
2005年,埃革阵梅莱斯政府连任。
2010年埃革阵继续当选为执政党。
埃塞俄比亚总体安全形势较好,政府控制力较强,但一些边境地区(特别是靠近索马里)安全形势较差,经常也会出现劫持外国人的事件。
5.交通:铁路:亚的斯—吉布提铁路,全国唯一的铁路,全长850公里,目前已停运。
公路:公路运输占全国总运量的90%以上。
公路总长42429公里(2007年7月)。
目前,埃政府正实施公路部门发展计划对公路系统扩建改造。
水运:埃海运公司有10艘船,总吨位8.19万吨,通过从全世界66个港口为埃塞运输进出口货物。
曾以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马萨瓦港为主要港口。
埃厄发生边界冲突后,进出货物主要通过吉布提港(吉布提离首都亚的斯约900KM,道路很差)。
空运:航空业发展迅速,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有近50架飞机,国际航线50条,国内航线30多条,安全系数、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均佳。
埃塞共有40多个机场,亚的斯、迪雷达瓦和巴赫达尔为国际机场,其中,亚的斯机场被评为“2007年度非洲最佳机场”。
亚的斯至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每天都有航班。
6.医疗:埃塞俄比亚的医疗环境较差,药品缺少。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支持埃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多次派遣援助埃塞医疗队、成立卫生人力资源培训和抗疟中心。
在首都亚的斯在中国诊所,但医疗设备和药品较缺少(无CT机等设备),目前在首都边上在建北京医院(较大的医院),也是中国政府援助埃塞项目之一,估计2012年底竣工。
二,电信市场概况:埃塞电信市场由埃塞国有电讯公司ETC垄断。
埃塞除了固网之外,还有两张移动通信网络(GSM和CDMA)。
埃塞电讯网络总体质量较差,早在几年前,ETC就意识到此方面的问题,2002年12月,埃塞电讯公司制订了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计划投资35亿比尔,为全国50个城市提供电讯服务。
2006年,全国有固定电话70万个,移动电话线用户220万个。
随着2007年中兴与埃塞电信签证的保护协议,埃塞电信设备提供商仅为中兴一家,近3年来,中兴在埃塞新建了大量的固网MSAG站点,GSM和CDMA站点,整个网络容量有较大的发展,但网络质量没有大的改善,导致埃塞电信在2010年8月中旬请一家法国公司对网络进行评估,估计后期在策略在有所变化。
三,业务和客户分析:1.主要电信运营商ETC:埃塞唯一一家通信服务运营商,处于垄断地位。
2.主要设备商A、中兴公司鉴于中兴与ETC签订的协议,中兴至2009年底成为ETC唯一的一家设备提供商,负责埃塞俄比亚全境的网络建设,到目前为止,中兴通讯已建设(包括正在建设)覆盖包括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内的全国75个城市的通讯网络,该网络建设工程覆盖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国土区域。
涉及埃塞电信G网、C网、IP、固网等各个领域。
但由于目前网络质量没有大的改善,后期的市场情况难以估计。
B、华为公司华为公司前期在埃塞也具有一定的业务,但随着ETC与中兴的保护协议,华为排除在埃塞市场之外,但华为这几年都在积极准备。
随着评估结束,后期ETC在设备采购上的政策是不是有所变动,目前很难估计。
如果ETC将通信市场放开,根据华为在国外市场的运作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后期应该有所作为。
C、其它设备制造商ETC前期也有一些如诺基亚、爱立信的设备,目前中兴正在将逐步将这些设备退网。
四,施工环境分析:1.施工环境的优势分析:A、目前的政局比较稳定,埃塞政府与中国关系较好;B、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较快,通信市场需求较大,网络较差,近几年可持续发展性较好;C、华为、中兴质量优异、价格低廉,竞争优势明显;估计后期ETC还是以采购中国设备供应商的设备为主,中方公司有一定的机会;D、埃塞外包队伍较多,同时劳动力资源丰富。
并且价钱较便宜,一般的普通劳工每天的工薪在30BIRR左右(相当于人民币15元左右),有点技术含量的劳工每天的工薪在50BIRR 左右。
E、车辆租赁方便,且价钱便宜,首都租赁价格如下(不含增值税,车辆燃油费),下面城市租车比首都略贵:小车(含司机)90人民币左右/天MINI巴士(含司机)130人民币左右/天3吨卡车(含司机)230人民币左右/天F、房屋租赁方便,便价格较贵,首都3-5个房间的房子每月的租金在8000人民币左右(这边房子带有院子),8-10个房间左右的房子每月的至少在15000人民币以上;2.施工环境的挑战性分析:A、外包公司施工能力不够,只能从事相对简单的工作;劳工工作节奏慢,效率低,不会加班(如果加班,需要支付加班工资);B、埃塞工业建设产业链薄弱,绝大部分工业产品都是进口,并且电信市场不发达,大部电信工程需要的材料和工器具都无法买到(像钢绞线、PVC管、顶管机、挖掘机、熔接机、对讲机等),只有一些常用的工器具可以在当地采购,但价格较贵,并且价格不稳定,一年的波动可能在一倍以上;C、当地物价较贵,特别是在超市等地方购买一些物品,价格是国内地的2倍以上。
工程材料如:水泥、黄沙、石子、砂子等材料为中国的4倍左右,钢材类由于埃塞国无法生产符合工程标准的材料,长期依赖进口,供求关系矛盾突出,供小于求,价格为国内的4-8倍,工器具设备基本靠进口,价格为国内的2倍以上;D、下面城市施工环境差,生活卫生条件差;E、施工企业众多,目前不算设计公司,不少于14家,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价格越来越低。
五、相关注册及税收情况1.税务情况1、税收政策扩大税基,降低税率,简化稽征程序,堵塞漏洞,实现均衡和公正的税赋体制。
2、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营业(销售)税、消费税、进口关税、个人所得税、出口税、增值税、预扣赋税、股息所得税等。
3、计征方法企业所得税:除个人企业外,按企业利润总额的30%征收。
个人企业按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年收入超过6万比尔的税率为35%。
营业税:国内市场商品销售和国内建筑、谷物加工、拖拉机租赁及农业收割服务税率为2%。
除此之外,税率为10%。
消费税:按商品分类,税率10% - 100%。
进口关税:按商品分类,税率0 – 35%。
个人所得税:按个人月收入计征,具体税率为:150比尔以下免征151 – 650 比尔10%651 – 1400 比尔15%1401 – 2350 比尔20%3551 – 5000 比尔30%5001 –以上比尔35%出口税:除咖啡以外,埃塞对其他所有出口产品免征出口税。
增值税:年营业额超过500000比尔以上,征收15%的增值税。
出口产品服务免交增值税。
预扣赋税:按进口商品的到岸价(货值、运输费和保险的总价)预扣税款3%。
如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种组织、政府机构、私人非盈利机构、非政府组织的进口物品,预扣税款为款项总额的2%。
股息所得税:按分配给股东的股息收入的10%征收。
2.申办工商营业执照程序当地居民和外籍人员办理程序不同。
对外籍人员,须事先取得投资许可,在银行预存一定金额的投资资本(不同行业所要求的最低投资额不同,一般为10万美元),便可申办工商营业执照。
3.主要优惠政策对在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设立的企业,有三年的税收优惠。
尚无针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但对高新技术产业有所照顾。
4.非贸易外汇收入管理非贸易渠道取得的外汇收入主要是海外务工人员汇到埃塞家庭的工资收入。
可以通过西联汇款等国际性金融机构自由汇入埃塞。
5.非贸易外汇支付管理外籍人员出关时所能携带的外汇最高额为3000美元。
外籍人员进关时如所带美元较多,需向海关申报,否则可能会在出关时被罚没,金额较大的话,甚至会招来惹牢狱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