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精选5篇)

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精选5篇)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进展,高层建筑建设工程数量不绝加添,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的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火灾渐渐成为影响高层建筑施工工地安全的紧要因素之一、2023年2月9日,北京市朝阳区中央电视台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由于违法燃放烟火导致火灾,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2023年11月1日,上海市静安区高层住宅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时,由于4名电焊工无证违规操作,引燃四周易燃物导致火灾,造成58人死亡,70余人受伤。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3年,江西省高层建筑总数已超出2.7万幢,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火灾也时有发生,适时吸取火灾阅历教训,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防备工作日益紧要。
一、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分析1、结构通常较多而杂高层建筑功能多样,结构通常也较为多而杂,在施工期间门窗孔洞、楼梯间、各类管道井等大多均尚未封闭,水平、垂直流通快速,“烟囱效应”猛烈,一旦发生火灾,扩散快速,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猛烈燃烧,极易进展成大面积的立体火灾。
有的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受场所局限,办公室、员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临时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发生火灾时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2、火灾负荷大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料子多,有的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料子任意堆放,尤其是电焊、氧割作业以及部分施工还存放有易燃易爆不安全物品,一旦接触到火源,就极有可能导致火灾发生。
另外,有的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采纳可燃泡沫彩钢板搭建,发生火灾时快速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工期长,施工单位人员多而杂,人员流动性大,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大。
部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安全责任相互推诿,未建立并落实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未订立灭火疏散应急预案,未组织对员工消防安全宣扬教育,导致员工消防意识淡薄,发生火灾时缺乏处置的阅历和本领。
工程施工现场消防规范

一、总则为加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二、消防设施1. 施工现场应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池、消防泵等。
2. 消防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3. 消防设施应设置明显标志,便于施工人员识别和使用。
三、防火间距1.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2. 施工现场内的临时设施、材料堆场等,应按照防火要求进行布局,确保火灾发生时,火势不会蔓延到其他区域。
四、临时消防设施1. 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确保消防用水充足。
2.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明显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3.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应满足消防用水需求,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池、消防泵等。
五、防火管理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
2. 施工现场应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3. 施工现场应落实消防安全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4. 施工现场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六、用火、用电、用气管理1. 施工现场用火、用电、用气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2. 用火作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
3. 施工现场电气线路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线路安全。
4. 施工现场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和火灾发生。
七、既有建筑改造、扩建施工1. 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扩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
2. 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3. 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是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对人员、财产的损害而制定的规范。
一、消防设施建设与使用
1. 施工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灭火器材,包括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泵等,并配备专职消防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2. 灭火器材应放置在易燃易爆物质储存区域、机械加工区、电气设备区等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充装。
3. 消防栓应设置在施工现场入口处,防止施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找到消防栓。
4. 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用电控制箱,用于控制用电设备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二、火灾防控措施
1. 施工现场应禁止使用明火作业,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物质储存区域,应采取防止火星飞溅、防止静电积聚等措施。
2. 施工现场应设置火灾传输通道,保证消防车辆的进出和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3. 施工现场应明确工作人员的疏散路线和逃生通道,并做好消防演习,提高人员自救能力。
4. 施工现场应设置喷淋系统或喷雾设备,用于控制火势的蔓延和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三、消防安全管理
1. 施工现场应设置专职消防人员,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和消防安全培训等工作。
2. 施工现场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4. 施工现场应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逃生自救意识。
以上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各个单位和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标准(一)消防安全管理标准1、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义务消防组织,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2、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现场防火安全管理档案,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3、施工现场、工棚、办公区域应当制定严格的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动火作业应当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操作人员应当具有相应资格,作业现场应当严格落实防火监护措施。
4、临时消防车道、临时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不得遮挡、挪动疏散指示标识,不得挪用消防设施。
5、禁止使用绝缘老化或失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电气设备与可燃、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应当保证临时消防供水。
7、严禁在在建工程内设置人员住宿场所。
9、施工人员进场前,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二)消防安全技术标准1、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IOn1,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厨房操作间、锅炉房与办公用房、宿舍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5m。
2、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如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应在施工现场设置尺寸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
3、按要求设置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和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等临时消防设施;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应与在建工程的施工保持同步。
4、建筑高度大于24m或体积超过30000立方米(单体)的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临时用房建筑面积之和大于1000平方米或在建工程单体体积大于10000立方米时,应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5、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在建工程,各结构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接口及消防软管接口,室内消防竖管的设置位置应当便于消防人员操作,数量不应少于2根,当结构封顶时,应当将消防竖管设置成环状,且管径不应小于IOOmn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一、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火灾隐患时刻存在。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因此,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意识非常重要,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应该时刻注意消防安全,做到严格按照消防规定操作,确保施工现场的火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二、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1. 设立专职消防负责人在施工现场应设置专职消防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进行消防演习等工作,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2. 制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应制定详细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现场的消防责任分工、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使用规定、火灾应急预案等内容,确保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施工现场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疏散通道等消防设施都应经常检查,保持完好有效,一旦发现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用于灭火或疏散逃生。
4. 加强消防设备的使用培训施工现场的工人应接受消防设备使用的培训,了解各类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做到随时随地都能正确使用消防设备灭火或自救。
5. 组织定期消防演习施工现场应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施工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自救能力和灭火技能,确保他们能够迅速冷静应对火灾事故,减少损失。
三、施工现场火灾预防措施1. 严格禁止吸烟施工现场的吸烟是火灾的主要隐患之一,应严格禁止施工现场的任何人员在禁烟区域吸烟,设立专门的吸烟区域并加强管理。
2. 禁止乱堆乱放易燃材料施工现场易燃材料的乱堆乱放会增加火灾的危险性,应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易燃材料的使用和存放,确保易燃材料处于安全状态。
3. 加强电气安全管理电气设备是施工现场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的管理,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使用,严禁私拉乱接线路。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标准。
一、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施工现场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制度,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建立和健全应急预案等。
二、消防设施施工现场应当建设完备、运转正常、使用方便的消防设施。
主要包括防火门、防火墙、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
1、防火门所有的门都应当由合格的防火门来替代,特别是与易燃物质相邻的门,应当装有防火门。
2、防火墙当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距离小于30米时,需要建造防火墙,墙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于高层建筑,墙上应当设置防火隔板。
3、灭火器在施工现场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以防止发生火灾事件,灭火器还应当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建筑物顶层和各个重要部位应当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这可以充分保障建筑物灭火工作。
5、火灾报警系统在施工现场应当建设火灾报警系统,并加以保护。
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当被爆色储存,并应当放在不易着火,不易爆炸的场所,以免发生安全事件。
四、特种作业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包括焊接、切割、起重、挖掘、爆破等作业,需要在作业前,进行安全交底,做好防护工作。
五、应急疏散和逃生施工现场应当设立应急出口,并进行标识,急救箱和安全帽等应急救援设备也应当放置在显眼的位置,以便工程人员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获得支持和应急救援。
以上就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标准的介绍,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同时也需要广大工程人员遵守相关规定,为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三篇)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重要工作,对于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组织机构: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安全制度: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各类消防安全工作的标准、程序和要求。
3.职责划分:划分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和义务。
二、施工现场消防设施的建设:1.消防水源:保证施工现场有充足的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水箱的设置要满足灭火需要,消防水管道的布置要合理。
2.消防器材: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器具、消防水带等。
3.消防电源:施工现场消防电源应设计合理,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转,消防设备的稳定供电。
4.疏散通道: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保证人员疏散时的顺畅和安全。
三、消防安全教育培训:1.新员工培训:新进员工应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包括火灾防范知识、灭火器使用方法、疏散逃生等。
2.日常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
3.演练训练:定期组织防火演练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在火灾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四、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1.定期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
2.修缮维护: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3.管理监督: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1.火灾应急预案: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规模,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包括消防器材的使用、人员疏散、报警求救和灭火救援等。
2.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六、外部消防安全联络和合作:1.与消防部门的联络:与当地消防部门建立紧密联系,掌握最新的消防安全要求和政策。
2.与邻近单位的合作:与邻近单位建立消防安全联络机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火灾风险。
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

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保障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在施工现场进行作业的人员,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人员等。
三、责任部门1.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2. 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消防员,落实消防设施维护和检查。
3.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消防安全隐患。
四、消防安全措施1. 灭火器材配备: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材,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
2. 消防通道设置:保障消防通道畅通,不得占用或堆放杂物,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顺利进入施工现场。
3. 消防设施维护: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
4. 防火防爆管理: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储存和处理管理,禁止在作业现场吸烟或使用明火。
5. 进出口设置:设置明确的进出口,配备应急疏散通道和指示标识。
6. 应急预案: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
七、消防演练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消防意识和应急能力。
八、安全教育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九、违规处理对违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十、附则本制度经建设单位审定后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相关单位审批。
以上就是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所有参与施工工作的人员都能严格遵守,共同保障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m﹤建筑高度≤50m 或30000m3﹤体积≤50000m3 建筑高度>50m 或体积>50000m3
火灾延续时间 消火栓 (h) 用水量(L/s)
1 1 10 15
每只水枪最小 流量(L/s)
5 5
临时消防设施
关于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 消防给水管网布置、水泵结合器设置、每层设 消火栓接口和消防软管接口、接口的间距不超 过50米,每层楼梯处设置水枪、水带、软管, 并不少于2套,等等。
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的位置及 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疏散演练。
5、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 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作;外脚手架搭设长度 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二分之一。
建筑防火 四、为确保火灾时,施工人员在施工
现场能够安全疏散,规范要求,在建工
程作业场所应设置为施工人员使用的临
临时消防设施
关于临时用房的室外消防用水量,规范规定:
临时用房建筑面积 之和 火灾 延续 时间 (h) 1 消火栓 用水量(L/s) 每只水枪 最小流量(L/s)
1000 m2 <S≤5000 m2 S>5000 m2
10 15
5 5
临时消防设施
关于在建工程的室外消防用水量,规范规定:
在建工程单体体积 (m3) 火灾延续 消火栓 每只水枪 时间 用水量(L/s) 最小流量(L/s) (h)
总平面布局
3、如果在建工程的规模较大时,如:建筑
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或单体占地面积
大于3000m2的在建工程,超过10栋,且成组 布置的临时用房,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 困难时,不仅要设置回车场,还要设置消防 救援场地。
建筑防火
这部分重点对以下内容作出规定:
1、临时用房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
可燃材料 库房
厨房操作间锅 炉房 可燃材料堆场 及其加工厂 固定动火 作业场 易燃易爆 危险品库房
5
5 7 7 10
5
5 7 7 10
5
5 7 7 10
5
5 7 7 10
7
7 7 7 10
7
7 10 10 12
10
10 10 12 12
总平面布局
规范对于防火间距的规定所体现的原则 是:火灾危险性大的临时建筑和临时设 施,其与周边的防火间距相对要大。
规范制订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建、 改建和扩建的建设工程项目大量增加。但是, 由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法规标 准不尽完善,消防安全的管理责任不落实、技 术措施不完备,违章动火作业、违规使用易燃 可燃材料、带人施工、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不足 、临时建筑防火性能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 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频发。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 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270-2011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状况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火灾风 险大
(1)参建单位多;
(2)临时人员多,流动性大,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 ;
(3)现场临建设施多,临建布置常受场地制约; (4)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 (5)动火作业多、露天作业多、交叉作业多; (6)临时电气线路多,易受损坏、负荷变化大; (7)现场环境复杂,且变化大,现场管理及施工过程受 环境制约多。
规范制订的背景 2010年11月 15日上海静安 区一改建高层 公寓火灾。导 致58人遇难, 另有70余人受 伤,直接经济 损失约1.58亿 元。
规范制订的背景
1月12德州市一 幢25层住宅楼发 生火灾,起火的 是包裹着整个建 筑的保护网、保 温材料以及脚手 架上的竹制跳板 等,由于起火后 不断有 燃烧的 材料飘落,又引 燃了楼北侧的两 层板房。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状况
2、施工现场普遍存在下述不良意识、行为、状况,现场消
防安全管理形式严峻,火灾事故频繁 (1)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2)现场消防管理各自为政; (3)消防安全投入不足; (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5)临建设施布局不合理,防火标准低; (6)可燃材料存放、使用无章; (7) 动火作业管理缺失; (8)临时电气线路多,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违章及 超负荷用电情形普遍; (9)重施工安全,轻消防安全; (10)缺指导、规范施工现场防火工作的相关标准, (11)初起火灾扑救不及时,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总平面布局
关于临时建筑、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 距,规范要求: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 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 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0m,其它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 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总平面布局
关于临时建筑和临时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规 范在表3.2.2中给出了具体规定, 同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场地有限,对于火灾 危险性相对小的宿舍、办公用房,在采取规范 规定的不燃材料的条件下,可适当减少间距, 但要符合规范的特别规定。
2013年1月8日晚6点左右,贵阳市观山
湖区一工地里,一栋三层的工棚发生火 灾,大火从上到下持续烧了近50分钟。
规范制订的背景
山西太原市平阳路一在建工地的地下车库火灾,近万平方米的车库顿时成一 片火海。太原市消防支队先后调集16个消防中队、45辆消防车赶赴现场, 300余名消防战士鏖战7个多小时,大火扑灭。
时疏散通道,并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制作。
建筑防火
五、针对施工现场火灾暴露出的可燃脚手架、支 模架、防护网在火灾中参与燃烧,导致火灾迅速 蔓延的问题,规范要求: 1、高层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外脚手架 、支模架的架体,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2、高层建筑、既有建筑外墙改造工程的外脚 手架的安全防护网,以及在建工程临时疏散通道 的安全防护网,应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
总平面布局
表3.2.2 施工现场主要临时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m)
办公用房 宿舍 办公用房 宿舍 发电机房 变配电房 4 4 发电机房 变配电房 4 4 可燃材料 库房 5 5 厨房操作间 锅炉房 5 5 可燃材料堆场 及其加工厂 7 7 固定动火 作业场 7 7 易燃易爆 危险品库房 10 10
概述 规范重点对以下内容作出规定: 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 2、建筑防火设计。
3、临时消防设施设计。
4、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本规范共6章,87条,其中强制条文12条(款)
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各 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措施。
“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规范对于防火间距的数值规定,既参考了现行防 火规范对同等防火条件建筑的防火间距,又考虑了 施工工地现场实际条件。
总平面布局
关于消防车道,规范对消防车道的设置形式、 技术指标,以及救援场地等做出了规定,主要 包括: 1、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车道,当外围道路符 合要求时也可利用。 2、施工现场的消防车道宜为环形,难以做到 时,应设置回车场(不小于12m x 12m)。但 :
建筑防火
5、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 于1.0米;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不应小于1.5m; 6、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 15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 面积超过50m2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 7、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 度;
考虑到施工阶段火灾危险性和现场条件等因素与永 久性建筑情况有差异,因此,从实际出发,对临时消防 给水系统提出有别于永久性消防给水系统的要求。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案例
经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可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施工现场火灾常发生的场所:在建工程、临时用房
; 2、发生火灾最多的在建工程:高层建筑; 3、在建工程火灾常发生时段:装饰装修阶段; 4、在建工程火灾常发生部位:外墙及外脚手架、屋面 ; 5、在建工程最易着火材料(最主要的引燃源) :保 温材料; 6、最主要的致灾因子 :焊接。
规范制订的背景
12月2日上午,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 站楼的项目工地附近突然起火,工人生
活区里的40多间板房烧毁。
1月12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南 端一处建筑工地发生火灾。大火在布满 脚手架和保温建筑材料的工地持续了近 3个小时,经过当地消防部门的奋力扑 救,大火在下午6时左右完全熄灭。
包括: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既有建筑改造等 各类施工现场。
对于线路、管道、临时工程等的施工,规范有些 内容可以参照执行。
总平面布局
针对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和临时设施存在的安全 布局不合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从一栋建筑 向另一栋建筑扩大蔓延,以及消防车道缺乏或 被占用等问题,规范重点对以下内容作出明确 规定: 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的防火原则。 2、临时建筑、临时设施、在建工程相互之 间的防火间距。 3、消防车道和消防救援场地。
2、临时用房建筑规模、安全疏散。
3、在建工程的临时疏散设施。
4、既有建筑改造的防火措施。
建筑防火
一、针对施工现场临时建筑普遍存在的建筑防 火性能低,大量采用易燃可燃金属夹芯板搭建 临时建筑的问题,规范要求临时宿舍、办公用 房的建筑材料要采用A级不燃材料;如果采用 金属夹芯板材(俗称彩钢板),其芯材也应为 A级不燃材料。
1 2 15 20 5 5
10000 m3 <V≤30000 m3 V>30000 m3
临时消防设施
关于室内临时消防设施在什么情况下 应当设置,规范规定:
建筑高度大于24m,或单体体积超过 30000m3的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室内消 防给水系统。
临时消防设施
关于在建工程的室内消防用水量,规范规定:
建筑防火
三、针对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普遍存在的不停止 营业、不迁出居民,带人施工,发生火灾后容 易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 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不得营业、使 用和居住;非施工区营业、使用和居住时,应 符合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