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行论文

合集下载

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

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同于营利性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提供无偿医疗服务或以社会福利为目的运行。

在税收政策方面,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一定的优惠和特殊待遇,本文将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进行详细介绍。

1.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定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为提供医疗服务,并以社会目标、公益宗旨为主的机构。

其主要特点有:•平衡收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通过社会捐赠、政府补助等非商业性资金支持的形式运行,收益主要用于投入医疗服务的改善与发展。

•公开透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于其财务状况、治理结构等信息要向社会公开,以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无偿服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医疗服务,关注弱势群体和公益事业。

2.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税收政策上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免税政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享受税收免征的政策,如免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具体免税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免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非营利性经营收入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纳税人的收入主要来源是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且利润主要用于实现社会福利目标。

•增值税免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可以免征增值税。

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纳税人的收入主要来源是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且纳税人不享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等特殊政策。

2.2 免征印花税和土地使用税除了免税政策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还可以享受免征印花税和土地使用税的待遇。

•印花税免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开展捐赠活动时,可以免征印花税。

这样可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减轻企业的负担。

•土地使用税免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用于医疗服务的土地上不需要缴纳土地使用税。

这有利于降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其服务能力。

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问题及对策

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问题及对策
中 图分 类 号 R1 7 9
医 疗 机 构
A 文 章 编 号 1 0 — 3 9 2 1 1 — 0 0 0 0 1 5 2 ( 0 0)0 0 3 — 3
文献 标 志 码
1 民 闫组 织 理 论视 角下 的 民办 非 营 利 性 医 疗 机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年 检 、初 审 和 协 同 监 督 等 5项 管 理 职 责 。 登 记 管 理 机 关 ,具
展 民 办 医 疗机 构 尤 其 是 民办 非 营 利 性 医 疗 机 构 对 深 化 医药 卫 生体 制 改 革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然 而 当 前 民办 菲 营 利 性 医 疗机 构 的 发 展 困 难重 重 。试 图 从 民间 组 织 理 论 的 视 角 出发 ,从 社 会 环境 、 内 部 治 理 和 外 部 监 督 管 理 等 方 面 对 民 办 非 营 利 性 医 疗 机构 发展 面 临 的 问 题 进 行 分 析 .进而 提 出 政 策 建 议 .希 望 为 进 一步 发展 民办 非 营 利 性 医 疗机 构 提 供 思 路 和 经 验 借 鉴 。 关键 词 民间 组 织 民 办 非 营利 性
工 作 研 究 Go g u y nu n z o a j i
民办非营利性 医疗机构发展 问题及对策
谢 春 艳 ① 王 贤吉 ① 何江 江 ①


新 医 改 方 案 中 提 出 鼓 励 和 引 导 社 会 资 本 发 展 医 疗 卫 生事 业 ,鼓 励 社 会 资本 依 法 兴 办 非 营 利 性 医 疗机 构 。 发
有 登 记 、年 检 和 监 督 等 3项 管 理 职 责… 。
12 民 办 非 营 利 性 医 疗 机 构 的 主 体 地 位 .

非营利医疗组织论文(2)

非营利医疗组织论文(2)

非营利医疗组织论文(2)非营利医疗组织论文篇二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困境与突破摘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我国医改的重要举措之一。

然而,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同时,还面临着社会资本逐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冲突。

为了实现逐利性与公益性的共生,应引入跨越营利与非营利二分法的社会企业理念,以民办低收益医疗机构代替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保留税收优惠的同时允许较低的利润分配。

据此,应建立患者利益报告制度、红利上限制度、资产锁定制度、多元参与式治理机制和独立规制机构。

关键词: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民办低收益医疗机构; 资本逐利性; 公益性; 社会企业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973(2014)03-0023-0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社会资金可以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亦可直接设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在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家出于慈善与公益之心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背景下,社会资本的逐利性本能却与非营利医院的设立初衷相背。

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的研究,学界均以营利与非营利二分法为前提。

这种视角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视角的固化也限制了研究的深入。

笔者以超越传统营利与非营利二分法的社会企业的新视角,提出“民办低收益医疗机构”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制度设计。

社会企业兼具营利与非营利的特性,既不是传统的营利性组织,也不是传统的非营利性组织。

民办低收益医疗机构是介于营利与非营利之间,利用社会资本弥补政府力量不足,以实现医疗公益目标的杂合性的社会企业。

由于民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存在公益性与逐利性的冲突,因此不是本文的研究范围。

本文仅围绕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困境及其突破展开研究。

一、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政策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根据利润是否分配于股东,传统上把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非营利性医院医疗收入风险及防控措施浅析

非营利性医院医疗收入风险及防控措施浅析

非营利性医院医疗收入风险及防控措施浅析非营利性医院是为了公益目的而设立的医疗机构,其经营目的并非盈利,而是为了服务社会、造福患者。

非营利性医院同样面临着医疗收入风险,这可能会对其长期健康运营造成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医疗收入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非营利性医院的风险及防控措施进行浅析。

非营利性医院的医疗收入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患者支付能力不足风险。

由于非营利性医院的宗旨是服务公益和患者,因此在面对贫困患者时可能会出现患者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

这可能会导致医院的医疗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二、政策环境不稳定风险。

非营利性医院的运营与政策环境息息相关,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医院的医疗收入产生影响。

特别是医保政策、医药价格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收入。

三、捐赠收入不稳定风险。

非营利性医院通常会依赖社会捐赠收入来支持医院的运营和发展,但捐赠收入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对医院的长期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

接下来,针对上述医疗收入风险,非营利性医院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一、建立患者支付能力评估机制。

医院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患者支付能力评估机制,对患者的经济状况进行客观评估,给予贫困患者适当的帮助,同时保障医院的医疗收入。

二、积极参与相关政策制定。

医院可以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过程,通过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商,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并协助政府解决相关问题,从而降低政策环境带来的影响。

三、多元化筹款渠道。

医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比如开展公益活动、争取企业赞助等方式来增加医院的捐赠收入,从而减轻单一渠道带来的风险。

非营利性医院在面对医疗收入风险时,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而保障医院的长期健康运营和发展。

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也应该给予非营利性医院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共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医疗卫生类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发展分析

医疗卫生类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发展分析

则要明确定位和服务 宗旨, 积极融入 医疗卫生公共服务, 并要提高 自身的公信 力及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 关键 词 ] 医疗 卫 生服 务 ; 营利 组 织 ; 非 社会 功能 ; 共服 务 公
[ 作者简介】 陈梦 ,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 究生, 广西 南宁 50 0 30 4 [ 中图分类号]C 1 9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8 2 1 )6 0 2 — 4 6 2 22 (02 0 — 0 9 0
到外来非 营利组 织 的影响 , 公众对 医疗 卫生 服务 的 观念发生 了变化 , 其在 医疗 卫生保 健 上表现 得尤 为
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不足提供 了一种新的弥 补 方式 。与此 同时 , 非营 利组 织 的公 益服务 观念在 国内得到有效传播 , 由此也唤起了民间力量对公共 医疗卫生服务的参与意识 , 并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社 会资源整合起到了示范作用。“ 本土 自生型” 医疗 卫 生类 非营利 组织 正 是 在 民 间参 与意 识不 断 觉醒 的基础 上得到 培 育 和 发展 。一些 慈 善 群体 开 始关 注医疗 卫生 的公益 服务 , 并逐 步形 成 了一 些 内生 的 医疗卫生类非营利组织。尽管这些组织的社会影 响力还不是很大 , 但是国际非营利组织观念的传播 和介人 衍生 的新形 态 的本土 民间 组织 , 同样能够有 效地弥补政府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不足。 2 改善 医疗卫 生服 务供需 结构 , . 健全 了医疗卫
卫生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提供微观的社会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非营利组织发展 对 医疗 卫生服务的
影响
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下 , 医疗卫生类非营利组织 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 而是积极服务于公共 医疗卫

非营利性组织论文

非营利性组织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市民社会理念的扩展,“结社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兴旺,非营利性组织成为活跃在世界舞台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量公共事务由社会自行来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使得非营利性组织在学术、教育、医疗、慈善、宗教等众多公共领域现身,并很好的改善了政府独大的角色,实现了治理的多元化,提高了治理的效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政府与社会;价值非营利组织是指具备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的组织。

它在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环境保护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非营利组织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和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我国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的价值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源于我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

1978年以后,我国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改革。

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化与调整。

原有的“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被打破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逐渐转变为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类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

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经济与完善社会上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

它是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非营利组织的价值主要源自于它特殊的角色定位。

这是相对与政府和企业而言的。

与政府相比,非营利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的非政治性的民间组织,实行自我管理;与企业相比,它不是以盈利为目标,它是将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源用于普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

这种特殊性使得非营利组织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于政府和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可以说,非营利组织弥补了政府和企业的不足之处。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非营利组织创造的价值。

①非营利组织价值的形成来自于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②非营利组织在某些方面的独特价值。

关于非营利性医院管理体制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于非营利性医院管理体制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的 。文章对 医院治理 体系中的制度环境 、 市场环境进行 了分 析 , 提 出了公 司治理体 系的改革 目标和方 向 , 避免 了因 脱离产权 制度而盲 目推崇 国外治理结构 的倾 向。通过 引入竞争机制 , 推进产权改革 , 培育 市场 , 借 鉴 国企改革 的经
验 与教 训 , 探索适合 中国国情 与非 营利性 医院特殊性的规范化现代医 院管理体制 。
L U T a o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Me d i c a l C e n t r e , P U MC Ho s p i t l, a B e i j i n g 1 0 0 7 3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D u e t o t h e d e e p - r o o t e d s t r u c t u r a l p r o b l e ms o f p o l i t i c a l a n d s a n i t a r y s t uc r t u r e s , mo s t me t h o d s a n d me a s - u r e s o f c u r e f o r p u b l i c h o s p i t l a a r e l o w e f f i c i e n t o r n o n e e f f e c t i v e .A n ly a s e d t h e h o s p i t l a b a c k g r o u n d s u c h a s i n s t i t u — t i o n, ma r k e t i n g a n d c u l t u r e , w e s h o u l d h o l d t h e t e n d e n c y t h a t h o s p i t l a r e f o r mi n g d i d n ’ t i f t i n w i t h o u r c o u n t y’ r S s i t u a — t i o n, i t i s i mp o r t a n t t h a t t h e r e f o r mi n g b e c o me mo r e s y s t e mc i l a a n d h a r mo n i z e d .T h e r e f o r e , w e h a v e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g o v e r n me n t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o f p u b l i c s a n i t a t i o n, i n t r o d u c e a c o mp e t i t i v e me c h a n i s m, p r o mo t e t h e r e f o r m o f p r o p e t r y r i g h t ,Dr a wi n g l e s s o n s a n d e x p e i r e n c e s f r o m s t a t e — o wn e d e n t e r p r i s e r e f o l T n,w e s h o u l d e x p l o r e a k i n d o f s t a n d a r d mo d e n r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w h i c h i s s u i t a b l e t o n o n — p r o i f t h o s p i t a l s i n C h i n a . Ke y wo r d s :n o b . p r o f i t h o s p i t a l s ;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c o r p o r a t e g o v e r n a n c e ; p r o p e r t y r i g h t s s y s t e m

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的治理机制研究

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的治理机制研究

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的治理机制研究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非营利医疗机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为民众提供着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对于保障公众的健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变化,非营利医疗机构在治理机制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深入研究其治理机制,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营利医疗机构的定义与特点非营利医疗机构,通常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

其主要特点包括:1、宗旨是为了社会公益,而非追求利润最大化。

2、资金来源多样化,包括政府补助、社会捐赠、服务收费等。

3、盈余不得用于分配,而需用于机构的发展和服务改善。

二、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治理机制的现状(一)产权结构目前,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的产权结构较为复杂,部分机构产权归属不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的决策效率和发展方向。

(二)内部治理1、决策机制部分非营利医疗机构的决策过程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导致决策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患者需求。

2、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存在监督漏洞,容易引发违规操作和资源浪费。

(三)外部治理1、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非营利医疗机构的规范和约束不够明确,导致一些机构在运营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

2、政府监管政府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监管方式和手段相对滞后,难以有效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机构的规范运营。

三、非营利医疗机构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激励机制不足由于非营利的性质,员工的激励措施相对有限,可能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二)资源配置不合理在资源分配上,存在着区域不均衡、科室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三)信息披露不充分部分非营利医疗机构未能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财务和运营信息,导致公众对其信任度降低。

(四)社会参与度低社会力量在非营利医疗机构的治理中参与度不足,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四、完善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治理机制的建议(一)明确产权关系清晰界定机构的产权归属,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机构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行论文
摘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我国的是非常有前景的,在现代社会中,不可否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营利性医疗机构存在,也同时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形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良好关系,这是非常有利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一、相关介绍
1.相关定义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了非个人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各种医疗机构。

并且这种医疗机构的目的并不是营利,原先是作为医疗保险的基本定点医疗机构存在的,近几年来,才与营利性医疗机构一样,也接收非医疗保险的人员,其在我国的各种医疗机构中占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当然它的收入主要是用于医疗服务,然后为发展医疗机构服务。

2.特点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同时还要其它的渠道筹集资金,并且非常有利的一方面就是这些资金是非偿还性的。

从其他的意义上来讲,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是由社区所共同拥有的,它并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所以在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买卖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法律是严格禁止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分配利润的,经营者只能够拿到国家所发放的工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所获得的资金只能为发展医疗机构服务。

二、异同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顾名思义,就是专为社会公众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各种医疗机构。

而对于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来说,进行医疗服务所得到的收益除了用于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之外,主要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

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自主的确定本机构要进行的医疗服务的项目类型以及具体的项目,并报卫生行政部门核准。

它像大部分企业一样,是自主经营的,当然是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医疗服务的价格也必须是公开的,并且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不能乱收费,在这个的基础之上实行市场调节价,然后根据实际服务成本以及地域的不同情况,自主制订价格。

所以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多是个人资金或者合伙、合资兴办的医疗机构。

1.经营目标方面的不同
可以说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行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积累更多的资金,为经营者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运行的目标就是截然不同的了,它的经营目的是特定的社会目标,它并不以赚钱为目的,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是为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而存在的,它是不允许把所得的利益分给经营者的,它所得的利益只能用于其自身的发展和一些有益于其发展的活动上来。

2.利润分配方式的不同
赚钱或者不赚钱并不是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区别的标准。

说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是赚钱的医疗机构,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不赚钱的医疗机构是不对的。

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在经营的过程中盈利后,投资者和经营者都可以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而非营利
性的医疗机构是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但是经营者为了达到扩大医疗规模的目的,也是可以适当的盈利,但是呢,这种盈利是只可以用于自身发展,是不可以进行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的不同可以说是营利性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的本质区别。

3.处置财产的方式不同
对于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来说,如果经营不善而达到了必须终止服务的地步的话,投资者个人是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自行处置其剩余财产的,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投资者个人是由一定的自由的;而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在由于种种原因终止了服务之后,其剩余财产是不能自行处置,只能由社会管理部门或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处置。

这是由于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的特殊性来说的,因为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属于公共财产,而不是像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一样是个人财产。

4.结余的用途不同
非利性医疗机构的结余是不能用于投资者的回报的,当然也就不能变相的分配给其职工,所有利润和盈余只能投入到机构的再发展中,用于购买机构所需要的设备以及用于引进新的先进的技术。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支结余是用于回报投资者的,也就是说营利性医疗机构所赚的钱是要分给投资者的,然后再由投资者决定是不是要用于医院的发展等等。

5.享受财产补贴的不同
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只要是政府办的县及县以上,都可以享受定向补助,这些都由同一级财政进行安排。

与此相对的是,营利性医
疗机构是没有任何的财政补助的,也就是说要盈亏自付,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6.价格标准不同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所提供给大众的医疗服务实行的收费标准是按照政府的指导价的,医疗机构按照其主管部门制订的基准价,再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其合理的浮动范围之内,确定本医疗机构实际医疗服务的价格。

而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了,因为要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服务成本或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订价格。

根据上面说讲述的我们可以知道,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营利性医疗机构相比较,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病源竞争上是有着绝对的优势的。

然后在剩下的市场中,在服务价格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并没有让营利性医疗机构占优势。

所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唯一的弱点就是在技术方面。

但是也并不是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没有技术上面的优势,尤其是像广州这样一个医疗资源比较丰富,医疗人员的技术和素质都普遍的比较高,同时医疗技术力量和硬件也非常雄厚的地方。

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
1.找准医疗机构发展的方向
根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本情况来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基本医疗服务应该是主要的服务内容,这一点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中也能清楚看出。

因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就要由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的人群经济状况结构来确定
了,但主要的发展方向一般也就只有两种,即以提供特需服务为主或者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

自从我国进入WTO以后,特需医疗服务的需求就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尤其对于广州这样的城市来说。

另外,根据相关的规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可以向广大的市民提供少量的非基本医疗服务的,这一项政策的实质,就是向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开放了特需医疗服务这一广大的市场,所以这一部分市场的竞争仍然很激烈,因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竞争力是不容小觑的。

2.合理确定服务价钱
虽然国家给予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很大的自由,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自主确定服务项目,也有一定的自由可以自主定价,但这必须有一定的前提。

营利性医疗机构一般不作为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这就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就有了极大的方便,拿广州来讲,广州经济贸易发达,外来务工人员也很多,但很多是不能享受医保服务的,这些不能享受医保服务的人员就很有可能不能成为它的病员,非医保患者也就成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竞争的焦点。

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如果想要竞争到这部分病员的话,就必须在价格上进行合理定位,否则很难再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没有医保的人医疗费用负担本身很重,除非你的技术具有绝对优势且价格也不是高得离谱,否则这些病人不会选择你,所以合理的制定医疗服务的价格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

3.努力增加自身的优势
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医疗机构并没有站在同
一起跑线起,但是这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前景是很有利的,因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国家规定的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虽然必须受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支付能力的制约,但是在服务价格的制定上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当然没有多少主动权。

所以要想吸引病员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医,既需要在技术上必须占优势之外,在其它方面也必须占有主导的地位,如硬件设施和医疗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方面。

应引进全新的管理模式。

任何一个医疗机构要想盈利,就必须要加强内部的管理,其次各种病症的整体医疗费用都不可以高于正常水平,即不能发生乱收费的现象,同时也不可以以各种名目去多收取费用。

4.技术人才和设备的投资
未来的社会竞争主要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不输掉这场竞争,除了需要高薪聘请一些高级的专业能力比较厉害的人才外,也要重视本机构对人才的培养投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入有一大部分是用于医院的发展的,所以对人才的培养就相对的比较容易一点,当然,这是相对于营利性医疗机构来说的。

医学又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与此同时,医学知识与技术的更新也是非常迅速的,所以不断对人才进行投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你就会永远的失去技术竞争的优势。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入用于更新设备投资,因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入是不用于更新设备投资,这就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增减了竞争的资本。

5.改善办医模式
当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有一片可以平等自由竞争的净土的,
毕竟它是医疗保险所指定的专门的医疗单位。

另外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是一个公有的医疗机构,它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一言堂”情况的发生。

也许还有另外的方法,就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彻底改变原有的办医模式,如部队一样“铁盘的营,流水的兵”,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面就可以减少人才培养的支出。

四、结语
从上文我们就可以看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我国的是非常有前景的,在现代社会中,不可否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营利性医疗机构存在,也同时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形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良好关系,这是非常有利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兴,王继武,冯文,胡鸿藻,王甫群,蔡学昌,肖十力.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研究综述[J].中国医院管理.2004(11).
[2]杨慧艳.国际化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
[3]姜淑丽,房志红.小议医改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5).
[4]金萍妹.“医改”对公立医院运行的影响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