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含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一、判断句练习(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答案]B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答案]D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答案]C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梁父即楚将项燕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若即若离[答案]A(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形式:……者,……也。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形式:用“为”表示判断。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
形式: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8、环滁皆山也。
[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形式:用“皆”表示判断。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形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练习(一)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答案]A2.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答案]A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2004上海高考题)[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标志:为……所……2、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
(2007年佛山一模)[答案]天监初年,他的父亲是吴兴原乡令,被奸吏诬陷,逮捕送到廷尉。
标志:为……所……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答案]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多被他重用。
标志:为……所……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我实在怕被你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附答案)1.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XXX言于XXXB.何厌之有C.若亡XXX而有益XXXD.以其无礼于晋答案:A。
改写:哪只狐狸对XXX说过话。
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XXX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XXX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答案:C。
改写:因为对晋国不尊重,而且对楚国不忠,所以不要放弃郑国。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彼且恶乎待哉A.田园将XXX不归B.都督XXX之雅望C.背负青天,而XXX夭阏者D.今臣亡国贱俘答案:B。
改写:XXX的声望如何呢?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XXX,何厌之有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悟已往之不谏D.XXX夭阏者答案:D。
改写:没有人可以阻止死亡的到来。
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XXX放逐,乃赋《离骚》XXX《报任安书》A.请辞于军XXX《段太尉逸事状》B.XXX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大王来何操司XXX《鸿门宴》D.则告诉不许XXX《陈情表》答案:B。
改写:XXX有什么可以不满的呢?6.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高余冠之岌岌兮2)背负青天而XXX夭阏者3)之二虫又何知4)句读之不知5)莫之能御也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7)蚓无爪牙之利8)然则一羽之不举9)百姓之不见保10)构怨于诸侯11)奚以知其然也12)何厌之有答案:B。
改写:(1)(7)蚯蚓没有爪牙的好处/(2)(3)(4)(5)(8)(11)(12)背负着青天,没有人能阻止它/(6)(9)百姓爱我/(10)责怪诸侯。
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背负青天,而XXX夭阏者BXXX以知其然也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答案:D。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文言文特殊句式一、省略句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人不知而不愠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5待君久不至,已去6一讲学家设帐寺中7求之地中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9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0场主积薪其中11盖以诱敌12、投以骨1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1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15各隐卷底衣褶中16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17客此18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9急湍甚箭20因以为号焉2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3斗折蛇行24以其境过清25坐潭上26衔远山,吞长江27或异二者之为2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9偕数友出东直30乃入据陈31吴广以为然32士卒多为用者33然足下卜之鬼乎34挺剑而起35君与俱来36此诚不可与争锋37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38诚宜开张圣听39受命以来40搜于国中三日三夜4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42安知鱼之乐43我知之濠上也45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6可以一战二、判断句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3莲,花之君子者也4中轩敞者为舱5就是谓大同6实就是欲界之仙都7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8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9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1环滁皆山也12陈胜者,阳城人也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4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15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16此庸夫之怒也1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18诸葛孔明者,卧龙也1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0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1然而不胜者,就是天时不如地利也2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23儵鱼出游从容,就是鱼之乐也23夫战,勇气也24忠之属也三、被动句1仅有“敌船”为火所焚2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4帝感其诚5岂能为暴涨携之去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但是可以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简洁明了。
1、判断句练A、城北徐公是齐国之美丽者。
B、未有不王者。
C、这正是仁术。
D、这是百世之遇。
2、被动句练A、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的事情。
B、直到被谗言陷害而被杀。
C、因为他对晋国不礼貌,而且对楚国二心。
D、他的智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陷入困境。
3、宾语前置句练A、那些能够在市朝中诽谤我的人,他们听到了我的耳语。
B、听到这些道理后,我认为没有人能够超越我。
C、刘邦能够解救他人的困境吗?D、我们怎么知道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呢?4、定语后置句练A、村里的年轻人养了一只虫子。
B、秦国人是秦国人,不是天下人。
C、这块石头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D、有些绅士能够坚定不移地保持他们的志向。
5、状语后置句练A、洞庭湖的君王在哪里?B、他以勇气著称于众。
C、这种颜色是从蓝色中提取的。
D、即使用严厉的刑法来惩罚他,他仍然不屈服。
6、省略句练A、现在我们把钟和磬放在水里。
B、我跟着他研究。
C、当刘邦住在山东的时候。
D、人民看不到保护。
7、句式练A、如何能够鼓起勇气?B、否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记录?C、长安君为什么要依靠赵国?D、他失去了六个郡,他的士兵在秦国死亡。
8、句式练A、我们可能无法得到秦国的城市,只会遭受欺骗。
B、既然您已经被记录了,不久后我就能见到您了。
C、虽然他很忠诚,但他却被诽谤。
D、他的兵力被削弱,他失去了六个郡,他的士兵死在秦国。
9、句式练A、一个人的心灵代表着千万人的心灵。
B、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文化无法传承下去的原因。
C、水是聪明人的乐趣。
D、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必须按照礼节来接待他们。
10、句式练A、其他诸侯不敢救赵国。
B、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呢?C、他被封在富饶的土地上。
D、有一个客人会吹洞箫。
11、句式练A、后来他的尸体被找到在井里。
B、读这句话时我不知道该怎么读。
C、蜀道很难,难于去往天空。
(完整版)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

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 翻译句子 。
9、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 10、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11、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 “最患社鼠矣。” 《韩非子》
12、曰:“奚冠?”曰:“冠素。” 《孟子》 13、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 14、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 《荀子》 15、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 策》
判断句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E、家祭无忘告乃翁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F、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E、惟命是从 F、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 5、“……者,……
是
也”不表示判断的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一项是
B、故木受绳则直
A、师者,所以传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道受业解惑也
D、位卑则足羞
B、所以遣将守关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 者,备他盗之出入
是
于非常也
ABC即、、、除郡梁哙魏之父即阉贤即带废士楚剑祠大将拥之夫项盾址请燕 入以于军葬当门之道,CD瑾、 、也君子。者瑜,者舟,也亮。兄
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 翻译句子 。
16、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 迁《报任安书》)
17、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18、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 (“不谷”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19、乔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 其位之患。《左传》
20、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 举、惟马首是瞻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古代汉语中的文言文是一门独特的语言形式,它有着严谨的句法结构和特殊的句式。
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古老而优美的语言。
一、填空题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的“天行健”是什么句式?答:倒装句。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中的“不入虎穴”是什么句式?答:省略句。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的“独在异乡”是什么句式?答:倒装句。
4.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中的“天地有正气”是什么句式?答:主谓倒装句。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是什么句式?答:反问句。
二、改错题1. 将下列句子中的错误部分改正,并指出错误的句式。
(1)“君子之交淡如水。
”答:改为“君子之交淡若水。
”,若为比拟句。
(2)“人生自古谁无死。
”答:无错误。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答:改为“夫人之相与,俯仰一生。
”,一世为一生的意思。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无错误。
(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答:改为“飘风不终日,骤雨不终朝。
”,终朝为终日的意思。
三、翻译题1.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曩者,余之所观于斯世也,皆以薄暮矣。
答:从前,我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都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2)予之不肖,亦无所取焉。
答:我这个无能的人,也没有什么可以得到的。
(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答:人生能够得到一个知己就足够了。
(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答:古代的学者是为了自己,现代的学者是为了人类。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天下的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坚持学习文言文,掌握这门古老而优美的语言。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带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 (一)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无伤也,就是乃仁术也D、斯固百世之遇也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B、洎牧以谗诛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智勇多困于所溺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D、何由知吾可也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A、洞庭君安在哉B、以勇气闻于诸候C、青,取之于蓝D、虽董之以严刑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A、今以钟磬置水中B、吾从而师之C、沛公居山东时D、百姓之不见保7、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 A、何以能鼓乐也 B、不然,籍何以至此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8、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此世所以不传也C、夫水,智者乐也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0、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而诸侯敢救赵者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D、客有吹洞箫者11、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既而得其尸于井B、句读之不知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D、会于西河外渑池12、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王语暴以好乐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④忌不自信⑤见羽旄之美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⑦未可以为信也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赵氏求救于齐⑩南冥者,天池也A、①⑩/②⑤/③④/⑥⑧⑨/⑦B、①⑦/②⑩/③④/⑤⑥/⑧⑨C、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⑨/⑦ 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1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惟兄嫂就是依④得双石于潭上⑤居则曰:不吾知也⑥竖子不足与谋⑦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⑧予购三百盆,皆病者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⑩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总复习

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三总复习文言句式专练一、倒装句1、宾语前置;2、定语后置;3、状语后置;4、主谓倒装。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马首是瞻1、忌不自信。
2、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②求人可使报秦者①马之千里者②石之铿然有声者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客有吹洞箫者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的介词短语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以”“于”“乎”构成的介词短语居多。
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⑵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⑸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⑹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⑺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8)请其矢,盛以锦囊(9)齐人勿附于秦(10)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1)不拘于时,学于余。
(12)师不必贤于弟子。
主谓倒装指将谓语放在主语前面。
主谓倒装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悲哉,世也!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君何以知燕王?2、宋何罪之有?3、不吾知也。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微斯人,吾谁与归?6、会于西河外渑池。
7、仰观宇宙之大8、善哉,祁黄羊之论也!9、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11、执肃手曰:“卿欲何言?”12、不然,籍何以至此?13、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14、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15、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16、铸以为金人十二17、痛哉斯言18、何以谓之文也19、时人莫之许也20、古之人不余欺也21、童子何知,躬逢盛饯22、激昂大义23、激于义而死焉24、不能容于远近25、周公之逮所由使也26、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贤哉,回也!()2、君何以知燕王?()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豫州今欲何至?()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6、会于西河外渑池()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8、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沈君原来就凭借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 敬重(或被当时的人敬重),而他(所)写 的诗歌文章,又大多对时政多所讽刺指责, 逐渐传播出去。(评分要点:故、以、被动 句式、所字结构、刺、稍稍)(4分)
11、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一致的是 ( C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童子何知 C 纤歌凝而白云遏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12、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D ( )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宾语前 置)
A( )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 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5.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 A ) A败秦师于崤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 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 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 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 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 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 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⑤,吾不忍为 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 前,吾未始见也。”
6、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
7、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D ()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倘若)用礼义来约束他们,用法律来差使他们,(那 么)只有蜀人是最容易管理的。至于被逼急而发生变乱, 即使是齐鲁的百姓也会如此(这样)的。(“约之以礼” 句式1分,“然”1分,句意1分,计3分)
(沈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 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 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8、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 1.甚矣,汝之不惠。2.请其矢,盛以锦囊。 3.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梁,吾仇也。5.身死 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 言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 以谓之文也 A.1、7/2、6/3、5/4/8/9 B.1、4/2、3/5、6/7/8/9 C.1、2/3、4/5、8/6/7/9 D.1/2、3、4/6/7/8/9
B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ຫໍສະໝຸດ D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C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9、下面的句子句式两两相同的是
,。
A 和C B 和D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齐人勿附于秦
10、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 是(C )。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