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
2024年秋季学期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3章 声的世界 1 认识声现象

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
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
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与部积分极内性容,取减材于轻网了络学,习如负有担,有力地促进了
雷课同堂,请教联育系的删灵除活!与作高品整效理。不
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 习。一 个被学 生喜欢 的老师 ,其教 育效果 总是超 出一般 教师。
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 听到的手机铃声又有什么变化?
现象:随着玻璃罩内空气被抽出,听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 乎听不见铃声;再逐渐充入空气,随着空气越来越多,听到的手机铃 声越来越大。
结论:声波必须借助某种物质才能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
实验中不能实现真空, 这一结论是通过“实 验推理法”得出的。
声音从远处传到我 们的耳朵需要时间。
1.声速:声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波每秒钟传播的距离。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常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15℃)
物质名称
传播速度/m·s-1
物质名称
传播速度/m·s-1
空气
340
水
1460
大理石
3810
钢铁
5200钢铁49005200实验探究两位同学通过土电 话进行沟通,土电 话通过绷直的线传 播声。
一拍手,鱼就乱跑。 说明鱼儿能听到拍手 声,水可以传播声。
大量实验表明:声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 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知识点3 声的传播速度
夏天雷雨天,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才听到隆隆 的雷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
2.频率 (1)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叫频率。 (2)单位:赫兹,符号是Hz。
江阳区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总结含解析沪科版

此类题目联系实际生活考查声音的有关问题,要会根据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物理学习的目的,符合物理走向生活。
知识要点五、超声与次声
【知识详解】
1.超声: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超声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要点诠释:
关于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由频率决定,同种材料的物体的音调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而响度由振幅决定,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因此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从定义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典型分析】
例3、(2019•海南中考)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典例分析】
例2、(2020•深圳模拟)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_______、。
【答案】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
【解析】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技巧总结】
发声体发出声音→介质传声→耳朵听声。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阻断,都将听不到声音
要点诠释:
(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3)双耳效应: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位,立体声音乐就是利用了双耳效应使人有身临演奏现场的感觉的。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答案】B
物理八年级第3章 声的世界

学习方法导航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例如:触摸自己的喉头,(这也是实验)然后发声,感觉到声带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因为声音可能仍然在向远处传播。
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声的。
拓展:(1)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振动,往返一次即振动一次。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3)振动一定发声,但不一定能听见。
(4)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如弹吉他时,振动的弦的声源,吹笛子时,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
(5)“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要勤于观察、善于探索、勇于提问。
观察时,除了认真看外,还可以借助于耳听、手触、脑想等多种手段,使观察更准确、更全面,同时还要注意交流和合作。
(这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声音的传播(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声的物质,真空不能传声。
(2)当物体振动发声时,就会使介质形成波动并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就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15℃)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m/s,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减弱,所以,有时我们离发声体较远时,传来的声音太弱而不能引起听觉。
3、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外界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由听觉神经转化为一种信号传给大脑。
人耳在感知声音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了故障,都会引起耳聋。
耳聋分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前者是由于听觉神经受损而的,后者是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而引起的,如鼓膜受损。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PPT

产
生
传播 传播方式
与
声波
传 播
传播速度
(空气15℃) 340 m/s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
固体、液体、气体
3、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340 m/s
4、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如何的?
声波
真空不能传声
2.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水中的鱼儿可以被声音吓跑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3.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耳朵在离开桌面一点和紧贴桌面上, “土电话” 传声 听到轻叩桌面的声音相同吗?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三、声音的传播形式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叫做声波
声波到 达人耳 后,又怎 样让大 脑感知?
实验现象:泡沫塑料小球在扬声 器的纸盆中不停的跳动,表明扬 声器在振动。
实验三: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将振动的音叉插入 水中后,水花飞溅。
由以上实验,我们说声音是由 物体的振产动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悠扬的琴声
潺潺的流水声
朗朗的读书声
琴弦在振动
流水在振动
问一问 1 弦乐器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管乐器的音调又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一答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有关, 管乐器的音调跟空气柱的长短有关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不相同, 细而短的音调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3.音色
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 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课件

欢迎来到本课程的《声的世界》PPT课件。在这章中,我们将了解声音的产 生和传播,声音的特征和参数,声音的衰减规律,噪声的危害及防护,共振 和声波的干涉,以及声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振动的物体产生声音
通过振动的物体,如吉他的弦或人的声带,产生 了声音。
超声波
超声波在医学中用于成像、检测和治疗。
乐器
乐器利用声音的振动产生美妙的音乐。
小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程,我们探索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征和参数,声音的衰减规律,噪声的危害及防护, 共振和声波的干涉,以及声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希望你对《声的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 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声音强度减小 声音可以被遮挡或减弱 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影响声音传播
噪声的危害及防护
1 健康问题
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 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失 眠等健康问题。
2 工作场所保护
工厂和建筑工地应采取 噪音控制措施,如隔音 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
3 噪音污染法规
制定法规限制噪音水平, 保护公众健康。
共振和声波的干涉
1
共振
当物体的频率与外部声源的频率相匹配时,共振会增加声音的响度。
2
声波的干涉
当两个声波相遇时,它们可以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
3
应用:声码器
声码器使用共振和干涉原理将声音转换为电能或数字信息。
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麦克风
麦克风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用于录音、扩音和 通信。
声纳
声纳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原理,用于水下目标 探测和测距。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新编2019教材)

; ; ; ; ;
; ; ; ;
; ; ; ;
; ; ; ;
http://wwLeabharlann ; ; ; ;
; ; ; ;
声的世界
一、产生和传播
•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二、乐音与噪声
• △乐音 • (1)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
度越大。人耳听到声音的强弱还与声源远近有关 • (2)声调:与声源振动频率(快慢)有关,频率
高音调就高 • (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 • △噪声 • (1)噪声的危害 • (2)减弱噪声 的途径:声源处,传播中,人耳
此吾家千里驹也 单于左右辅 遣使求和 引见西堂 贼少易俘 监冀州七郡诸军事 坚之将为赦也 伍员殆得极其暴 以授于掖庭 与境内休息 领左长史 晋不窥兵 高平太守徐翻以郡归顺 夜登其城 镇汉中 孔恂 其从行文武 鞭挞宇宙 尚欲篡逆 骨都论克定之秋 乃具衮舄 学徒甚盛 而使三王总 强兵于内 挟天子南奔洛阳 且听王命 上谷人于徐无 翰又北投宇文归 自北极西南流五十馀丈 正以百姓犯罪不已 德之不修故耳 顾排一人 勒曰 至于朝廷铨谟 光曰 皇亡 会攻淮南 拜准左司马 彼犹强盛 降者十馀万 是时石季龙死 手坏其表 初 羊 此非吾之所及也 鞭之 落于平阳北十里 陛下廓平八州 迁之于蜀 燕王自来 事发 染曰 司空条攸 就六眷等引还 升其光极前殿 恩结士庶 水之精也 弘曰 田青 取其剑 敬达东平 皝驰遣谓翰曰 以夔安为侍中 属永嘉之乱 比年地震日蚀 时鲜卑段勤初附于俊 四十里一驿 勒轻骑与澹战 遣泰及卜玄奉传国六玺送于刘曜 嫌死晚邪 羌 诞应符运 请师讨辽 多陷之 丁零翟斌于新安 模琼台而起陵霄 既而赦之 论功封爵 丑之分也 曜复僭号 评以猛悬军远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第3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感受声速
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波)
向远处传播。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波的形成(举例): 音叉的叉股向左运动时,压 缩空气使左侧空气变密,而 右侧的空气却稀疏了;叉股 向右侧运动时,右侧空气变 密,左侧空气变疏,形成疏密 相间的波向外传播.
2.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
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C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人说话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
视频:真空罩实验
1.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你 能听到铃声吗?
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能听到铃声.
2.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说明 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 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
能看到振动,说明电铃发声,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 铃声越来越小.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 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 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 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回音壁
归纳与小结 1.声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体没有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B.我们看见蝴蝶翅膀振动,但并没有听到声音,所以并不是所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

第组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声音传播需要,真空传播声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米/秒。
2、声音的强弱称为,它与物体振动的有关,还与声音的和有关,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表示。
声音的高低称为,它与物体振动的(每秒振动的次数)有关;在物理学中,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其单位是。
听到熟悉的人的声音,根据就能判断他是谁,它是由发生振动的物体本身决定的。
3、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 Hz到 Hz之间的声音。
通常把频率 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把频率 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利用超声(基本沿直线传播)的特性可制成超声雷达,利用超声很强的可制成超声诊断仪、金属探伤仪。
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核爆炸等都能产生声,由于其破坏性强、危害性大而不易发现,所以要远离声源。
4、第组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声音传播需要,真空传播声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米/秒。
2、声音的强弱称为,它与物体振动的有关,还与声音的和有关,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表示。
声音的高低称为,它与物体振动的(每秒振动的次数)有关;在物理学中,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其单位是。
听到熟悉的人的声音,根据就能判断他是谁,它是由发生振动的物体本身决定的。
3、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 Hz到 Hz之间的声音。
通常把频率 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把频率 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利用超声(基本沿直线传播)的特性可制成超声雷达,利用超声很强的可制成超声诊断仪、金属探伤仪。
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核爆炸等都能产生声,由于其破坏性强、危害性大而不易发现,所以要远离声源。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随堂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 姓名:
一、基础达标(每空2分,共20分)
1.声音是由产生的。
2.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不能在中传播。
3.声音的传播需要,它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又可以在和中传播。
4.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是,通常称为或。
回声的传播速度,所以声音从发声物体到障碍物经历的时间,和回音返回的时间。
二、能力提升(每题4分,共20分)
1.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利用铁管能( )
A、传声
B、传热
C、响度
D、通风
2.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这里发生的物体是()
A.空气
B.手指
C.弦柱
D.琴弦
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以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4.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顺序()
A.水、空气、铁管
B.水、铁管、空气
C.铁管、水、空气
D.空气、水、铁管
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枕着牛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三、易错提醒(每空2分,共20分)
1.常温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v空气 v水 v钢铁。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快慢关系是,声音传播速度与、有关。
2.在月球上,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_中不能传播的缘故。
3.人在房间内讲话的声音比在旷野上讲话的声音大一些,这是因为在房间内讲话时,原声和_______混在一起,使_______加强.
四、趣味学习(每题20分,共40分)
1.某同学在看到闪电后
2.8s听到雷声.该同学与打雷处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人类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只船相距14km。
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在水里放一口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在水里放一个听音器,他看到了火药发光后10s听到水下的钟声。
试计算:水中的声速是多大?
(参考提示:声音也可以理解是一种物质。
它的传播可以用第二章学过的速度公式V=S/t进行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知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大,光在两只船之间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故可认为声音传播的时间就是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