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同步课件含新题4份打包3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知识清单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时间距今70万—20万年。
1921年发现遗址;1929年裴文中发现头盖骨化石(提供证据)距今约3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山洞龙骨山顶部洞穴里外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工具制造打制石器、兽骨、鹿角打制石器、磨光钻孔技术,骨针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采集,狩猎,捕鱼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人工取火群体(居)生活群体(居)生活,缝制衣服,交换,爱美意识,埋葬逝者【细节补充与强调】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
2.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分布特点:古人类遗址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大江大河流域。
主要原因:大江大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
3.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4.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代表:元谋人、北京人。
★5.发现北京人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地位)。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6.会用火的意义:火的使用可以烧烤食物、防寒、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7.材料:“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为什么过着原始群居的生活呢?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工具简单粗糙,环境险恶,只靠个人力量难于生存。
原始居民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距今年代距今7000年距今6000年生活地区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南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北方)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旁边有木结构水井)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使用骨耜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原始农业种植水稻种植粟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狗、水牛为主饲养猪、狗;打猎捕鱼原始手工业制造陶器(猪纹陶钵);玉器和乐器骨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会纺织制衣、制作陶器(人面鱼纹彩陶盆)和乐器(陶埙);1、兴起时间:距今约10000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和文明的起源)同步练习

2019秋部编人教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一、选择题1、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
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A.300万年B.170万年C.70万年D.20万年【参考答案】B2、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参考答案】A3、2016年4月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2016(丙申)年清明黄帝文化学术交流会,即“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
下列成就可以入选黄帝时期文化的有( )①建造宫室②开垦耕种③制作衣裳④挖掘水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C4、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北京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参考答案】C5、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B.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C.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聚落和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D.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参考答案】B6、“黄帝的妻子嫘祖是位贤德的女性。
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也像丈夫一样关心老百姓的疾苦。
她发现桑蚕,教会老百姓养蚕缫丝,织成丝绸,做成漂亮的衣服。
”这段文字描述的事情应该是()A.历史传说B.真人真事C.亲身经历D.考古发现【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帝的知识,黄帝对于中华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后人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而皇帝生活的年代,历史上称之为“传说时代”,因此这段文字描述的事情是历史传说,所以答案是A。
7、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遗址位于 (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参考答案】A8、(2019·广东)《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部编版):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复习过过过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七年级历史(范围:第1—3课)夯实基础1.中国广表的大地,孕育了我国的早期人类。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与“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相关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有爱美意识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4.为河姆渡人提供稳定食物供应的农作物是()A.粟B.水稻C.玉米D.小麦5.在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以干栏式建筑为主要房屋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6.历史传说中蕴含着很多历史信息。
相传教民耕种,传播农业技术,为民治病,遍尝百草的英雄人物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7.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中华民族得以成为其子孙为荣。
他们是()A.炎帝、黄帝B.周武王、齐桓公C.大禹、蚩尤D.秦始皇、汉武帝8.他治水造福于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而名垂青史。
“他”是()A.黄帝B.禹C.舜D.启能力提升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
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会使用火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D.铸造司母戊鼎2.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
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互联网查询B.史书记载C.神话传说D.考古发掘4.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
我们从考古发掘出的一些遗址中,能够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
符合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条件的远古遗址是()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良渚古城遗址D.周口店猿人遗址5.小华暑假参观了陕西一处古人类遗址,在这里他看到粟的遗存、彩陶和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模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一、坐标轴二、树状图三、知识梳理考点1北京人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远古人类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发现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陕西省蓝田县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复原头像距今时间距今约 170 万年距今约80万年 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产生活状况 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会使用火使用 打制 石器(旧石器时代)等;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过着 原始群居 生活体貌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能够 直立 行走发现意义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反映了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的穿孔骨针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挖孔技术和磨制技术;出土的兽牙、石珠等饰品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
考点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生活考古发现【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约10000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
在众多聚落遗址中,北方以半坡遗址、南方以河姆渡遗址最为典型。
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距今时间距今约6000年距今约7000年生活区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建筑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制造骨器、角器等使用磨制石器,主要使用骨耜进行劳动农作物粟等水稻等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和乐器,会纺织、制衣制作陶器(猪纹陶钵)、玉器和乐器,会雕刻等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狗;打猎捕鱼饲养猪、狗和水牛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016-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人类生存。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
✧图片反映了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分布广泛、南北方都有,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
✧图片也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一直最多的国家之一,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在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存度高,大江、大河流域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生存。
因此,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挖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
1921年首次发现3颗牙齿化石。
1929年发现头盖骨化石,40多个人体化石,以及约10万件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
一群(具体数量未提及)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北京西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北京西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黄河流域距今时间约170万年约70-20万年约3万年食物来源狩猎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会缝制衣服居住条件(课本没提及)群体生活集体生活。
使用公有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远古时代自然环境险恶,生产力水平低下,使用的工具粗糙,狩猎必须依靠集体力量。
实用工具粗糙石器,能够制作工具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
依旧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穿孔骨针。
火的使用知道使用自然火会使用自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懂得人工取火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主要包括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以及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等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史前时期的理解可能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史前时期的时间线,明确各个早期人类和原始农耕文明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史实识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以及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等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以及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等原始农耕文明的特点。
2.教学难点:史前时期的时间线,各个早期人类和原始农耕文明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各个知识点的思考题和讨论题。
3.准备好PPT,梳理好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呈现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情况,以及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等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二、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 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距今的年代: 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2、发现的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人 人类起源
约70万—20万年
猿
旧石器时代 火
猿人
齐全
现在人 集体生活
3
人工取火 交换
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贫富贵贱
爱美
磨光和钻孔 捕鱼
逝者
缝制衣服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我国是 世界上发现 远古人类遗 址最多的国 家。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 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已确认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C)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蓝田 C.云南元谋 D. 山东大汶口 2.对北京人用火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D) A.北京人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 B.北京人用火烧烤、御寒、照明等 C.火的使用时人类进化史的里程碑 D.北京人会人工取火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①生活于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②四肢与现代人无多大差别 ③头部与现代人有明显差别④还不具备人类的基本特征
采集
狩猎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 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二、北京人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思考:1.从上面材料中我们能够知道北京人”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2.假如有一个北京人脱离了群体,他能生活下去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1-3课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一、元谋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2、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3、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4、生产生活:能够制作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知道使用火(天然火)。
二、北京人(北京直立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2、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3、生产生活: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并保存天然火——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里程碑。
4、遗址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三、山顶洞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2、遗址地址: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3、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有了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易错: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北京人只是会使用天然气,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而不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重点考点难点】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出现:距今约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17·六盘水)《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
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 度( C ) A.分封制 C.禅让制 B.世袭制 D.宗法制
随堂训练
课后练案
(1)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人文始祖。炎黄部落联盟后来逐渐形成华夏族。
(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
首领。
(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现实意义?
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 凝聚力。
4.与“禅让”制有关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D )
①黄帝
③舜
②尧
④禹
A.①②
C.①②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随堂训练
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 炎帝、黄帝是黄河流域两个著名的部落首领,距今约 四五千年,黄帝、炎帝两部落联合,在今天河北涿 鹿大败蚩尤部落。从此,这两个部落结成部落联盟, 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后来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的主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被称为
黄帝典礼于4月4日在陕西黄帝陵隆重举行,
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轩辕殿祭
祀广场,参加了今天的公祭典礼并敬献花篮。
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他( C ) A.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B.建立了第一个国家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D.在涿鹿大败一战中大败蚩尤
随堂训练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记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知
课后练案
12.(2018·兰州模拟)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 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 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课后练案
13.(2018·潍坊模拟)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
文初祖”,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
入”的杰出部落首领是( C )
A.黄帝 B.炎帝
C.禹
D.尧
课后练案
5.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
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
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 述,正确的是( A )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③④
课后练案
9 .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
( A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0.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
社会走向了尽头(
献。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D )
①建房 A.① C.①②③
②造船
③制衣 B.①② D.①②③④
④造车
课后练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7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 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 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30 000多人参加庆典。炎 黄二帝塑像高 106 米,单眼长3 米多、鼻高8 米。 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 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 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 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 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 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课堂导案
1.上面两则材料所反映的这种推举(传位)部落联盟首
领的办法,历史上叫作什么制度?
“禅让制”
2.探究一下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是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领袖 的方法。
3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探究一下,什么样的人才具 备被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资格?
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
随堂训练
知识点一: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1 . (2018·岳阳模拟 )2015 年 9 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 《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自上映以来, 全国各地观众反映强烈,剧中提到的黄帝被尊称成
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发明了文字,教民农业生产, 号称神农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课后练案
6.炎帝、黄帝部落同蚩尤之间的战争是( D ) 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涿鹿之战
课后练案
7 . (2017·长沙模拟 ) 目前,世界各国都生活着很多华
炎 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黄 的 宫室 建造(6)__________ 远 发 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 古 明 黄帝 的 练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传 说 禅让制: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部落 尧、舜、禹 首领选举办法。尧→舜→禹 禹治水有功
纺织 炎帝 制作陶器,发明(5)__________
为( B )
A.治水英雄 B.人文始祖
C.兵家鼻祖
D.一代天骄
随堂训练
2 . (2017·邵阳模拟 )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或“ 炎黄子孙”是因为( C )
A.中国人是黄色人种
B.中国人的吉祥物是龙
C.中华民族的主干是炎帝、黄帝部落联盟发展来
的
D.长江、黄河像两条巨龙
随堂训练
知识点二: 尧舜禹的禅让
感谢聆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A.尧
C)
B.舜
C.禹
D.启
课后练案
11.(2018·南充模拟) 2017年4月5日,主题为“从文
明的展开到文明的展台”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
新郑隆重举行,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到此
寻根拜祖。拜祭黄帝是因为( A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独自打败了蚩尤
C.他的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五谷 和蔬菜 教民开垦耕种,种植(4)_______
课堂导案
合作与探究
探究:尧舜禹的禅让
材料一:下列三幅人物图分别是尧、舜、禹。 传位→ 传位→
材料二:相传,黄帝以后,尧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
盟的首领。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
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 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又会聚在“人文初祖”(人文始祖)陵前以传统的礼
制及浩大的乐舞举行公祭典礼。你知道“人文始祖” 是( A ) A.黄帝 B.禹 C.尧 D.舜
课后练案
3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
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A )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4 .领导人民治理水患,在外 13 年,“三过家门而不
“人文始祖”。
随堂训练
炎帝教人们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莱,被 称为神农氏;炎帝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教人们通商交换。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
井,制造车船只,会练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随堂训练
【精例】(2017·临沂模拟)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轩辕
识再现的能力。依据题意,结合所所学知识, 我们知道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形成了 后来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故应选C项。 【答案】C
课后练案
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1 .我们都知道,黄帝与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主
要依据是( A ) A.传说 C.考古 B.史书记载 D.想象
2.(2018·济南模拟)2014年的清明节,数万华夏子孙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1
学习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