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20191126141623)

合集下载

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习目标:1、绘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能够根据等压面的凹凸,学会比较气压的高低。

3、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决问题。

4、能够在等压面图上判读某地的风向。

5、能说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学习重点:1、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2、大气水平运动所受的主要作用力学习难点:1、热力环流的原理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预习案【根据课本及地图册寻找答案,理解识记】一、热力环流:(参阅课本P29---P30完成)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太阳辐射能的,造成高低纬度的,这是引起地球运动的。

2、D地受热,大气因膨胀密度变,进而周围大气的密度,故空气(上升或下沉)。

3、B地冷却,大气因收缩密度变,在重力作用下(上升或下沉)。

4、D地上升到高空C处的空气聚集起来,使C处的空气密度变,气压(升高或降低),这样高空空气就从处流向处。

5、D地因大气密度变,而导致气压(升高或降低)B地因空气下沉而聚集导致密度变,气压(升高或降低),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就从处流向处。

最终气流从DC A B D,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综上所述:分步分析并总结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6、如图热力环流对等压面有影响,当地表热量均匀时,等压面和等高面平行,即同一高度上气压值相等;当地表冷热不均时,受热的A地空气因密度小气压下降致使等压面下凹,B、C两地的空气因冷却收缩密度增大,气压升高,导致等压面上凸;(如右侧中、下图)即高压处等压面,低压处等压面(高高低低)二、大气的水平运动(参阅课本P31---P32完成)1、形成风的原动力是什么?2、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是什么?3、影响大气运动的力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外,还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4、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指向。

空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应等压线。

当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时,二力合力为零时风向和等压线。

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解读】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等 【知识整合】1、什么叫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是怎样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5、风的受力作用分析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拓展:参考北半球情况,绘制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最终形成的风向及受力状况【规律技巧】 1、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近地面背风而立在南半球近地面背风而立2、根据等压线的高低及气压场所处的南北半球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 第一步:● 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高空风向右或向左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右或向左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约成45夹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3、风向的表示方法 (1)、风向方位表述:风向指风的来向;一般用偏北.偏南. 偏西.偏东风表述. (2)、风向的表示方法:. ①、一般:②、风向玫瑰图③、风向标:4、风向的判断1.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判断。

若图中甲地为高压中心、乙地为低压中心,那么①地盛行西北风,②地盛行西南风。

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2.利用气旋和反气旋图判断。

例如:3、利用气候类型来判断5、风力大小的判断一、风形成的原始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此风力大小的判断主要是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1、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2、在不同等压线图幅中: 比例尺相同,与等压距成正比。

等压差相同,与比例尺成正比。

结论:与等压差、比例尺成正比,与图上距离成反比 二、摩擦力也能影响风力大小,陆地风力比海洋小 【拓展延伸】风的应用 1、 风与题目根据风向和等压线的关系可以:①、定南北半球 ②、定气压高低以及天气状况。

③、定三力。

④、定高空还是近地面。

2、 风与城市规划 重污染工业的布局: 高级住宅区的布局: 3、风与交通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航海:4、 风与能源 风力发电厂:【题组专练】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第1题。

《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习目标1. 理解地表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 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知道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3. 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分析、判断风向。

提高读图、析图、绘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基础知识自主学习区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图)1. 概念:促使大气由①_____ 流向②_______ 的力。

2. 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垂直于③ __ ,指向④。

3•产生的原因:⑤________ 不均T空气⑥ ________ 和⑦_______ 运动T⑧________ 的气压产生了差异4.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形成风的⑨原因。

二、风的形成1. _______________ 高空风: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 近地面风:•_____________ 、地转偏向力和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____ 。

知识探究与能力提升区1. 等压线的疏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2. 什么是影响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的摩擦力探究|大气的水平运动一一风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

但是一到了2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

有时大风从海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着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风,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那么风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特性呢?[互动探究]1.读教材图2.5,风向和等压线有什么关系?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的影响。

2.读教材图2.6,图中风向受哪两个力的影响?在均质气压场情况下,随风向的转变有何变化?当上述两种力达到平衡时,风向和等压线有什么关系?3•读教材图2.7,图中风向受哪三个力的影响?各自方向有何特点?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向有何特点?总结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大气水平运动(导学案)

大气水平运动(导学案)

专题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四课学习目标:1.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2.绘图分析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学习重点:了解风的形成,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学习难点:风的形成与受力状况二、导学指导与检测导学指导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知识点一:大气的水平运动阅读课本32-33页,完成右框内容)一、大气水平运动1.风的形成:地表受热不均→同一水平面上产生→力,它促使大气由流向,从而形成风。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3.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注:地转偏向力1.概念: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这种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被称为地转偏向力。

2.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纬度越高,偏转越大。

3.判断法则:左右手法则——北半球右手,南半球左手。

【即时训练】1.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D.地区间的冷热不均2.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 )A.只有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的力风向及图示(北半球)风向描述名称方向于等压线高空风向[来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知识点二:风向及风力大小的判读二、风向的判读(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1)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等压线比较平直的,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弯曲的,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

(2)确定南北半球,画出地转偏向方向,偏转角度为30°~45°。

(画出图中B 点的风向) 三、风力大小的判读 (1)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对比图中甲乙风力)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 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合作探究】①在下图中画出A 点的风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 教学设计

大气的水平运动 教学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节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习目标】1、理解风的成因,能够判断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教学重点】1、判读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教学难点】1、判读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课时】1课时呢?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

那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在这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能使大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假想的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若仅受这)水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越小。

水平板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等压线 高压指向低压以上我们分析了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的大气运动,然而现实中大气的运动并非只受一个力的影响,当物体运动时,马上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图中表示了北半球平直等压线的情况。

初始状态时,空气质点垂直于等压线运动(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终状态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这个过程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逐步建立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质点始终是按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运动。

在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力为零,达到平衡,空气运动不再偏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转而做惯性运动,形成了平行于等压线的稳定的风。

这种风在高空平直等压线的状况下是实际存在的,按照这种规律,我们可以对高空飞行的物体进行风向及气压之间的判断,即北半球,人背板近地面的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外,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其那近地面的风又会是怎样的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北半球风向示意图。

离地面。

高中地理《大气水平运动》导学案

高中地理《大气水平运动》导学案

第二章第二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运用图示,找出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作用力,并分析三个作用力的特点;2、结合北半球高空风和近地面风,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3、结合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学会判读等压线图,以及在等压线图上比较风速并确定某地的风向。

【学法指导】1.通读教材,掌握基本概念;2.独立完成导学案【学习重难点】地转偏向力的特点及其对风的影响,近地面风向的确定。

【导学案】【复习】:完成热力环流图及其形成过程:冷热【新课学习】阅读课本38页,完成以下部分,掌握基本概念:1、称为气压差。

2、促使大气由流向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3、称为风。

结合课本38页和热力环流知识,思考以下问题,掌握风的成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

阅读课本39页第一段,结合图2.14,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及其对风的影响:1、特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始终等压线,并由指向;2、影响:影响风向,使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风向;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

【阅读】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其偏转规律为:在北半球向偏转,在南半球向偏转,赤道无偏转。

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最为明显。

【活动一】阅读课本P39第二段,结合图2.15,思考以下问题:①地转偏向力与风向有何关系?②地转偏向力如何影响风向?南半球呢?③结合物理学中有关知识,思考地转偏向力有无改变风力?【小结】2、地转偏向力(1)、特点: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始终与风向。

(2)、影响:使风向发生偏转(不影响风速),风向最终等压线(即高空风)。

【活动二】阅读课本P39第三段,结合图2.16,思考以下问题:①摩擦力有何特点,对风速有何影响?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有何变化?【小结】3、摩擦力1、特点: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风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1.理解地表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知道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3.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分析、判断风向。

提高读图、析图、绘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图)1.概念:促使大气由① 流向② 的力。

2.方向:垂直于③ ,指向④ 。

3.产生的原因:⑤ 不均→空气⑥ 和⑦ 运动→⑧ 的气压产生了差异。

4.作用:形成风的⑨ 原因。

二、风的形成1.高空风:⑩ 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 。

2.近地面风:、地转偏向力和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

1.等压线的疏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2.什么是影响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的摩擦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

但是一到了2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

有时大风从海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着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风,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那么风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特性呢?[互动探究] 1.读教材图2.5,风向和等压线有什么关系?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的影响。

2.读教材图2.6,图中风向受哪两个力的影响?在均质气压场情况下,随风向的转变有何变化?当上述两种力达到平衡时,风向和等压线有什么关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基础知识自主学习区知识探究与能力提升区3.读教材图2.7,图中风向受哪三个力的影响?各自方向有何特点?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向有何特点?总结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4.读教材图2.8,说明等压线的疏密和气压梯度力、风力之间的关系。

读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状况图(a 、b 为等压线,P a >P b ),回答1~2题。

1.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 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南风、南风 B.东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D.东北风、北风2.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 点的风向可能为( )。

2.1(3)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高爱玲_510份

2.1(3)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高爱玲_510份

B996 hPa998 hPa1002 hPa 第二章第一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预习案:(阅读教材31页完成)1.风的形成过程:地面__________不均 → 大气__________运动 →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__________差 →__________力促使空气从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 → 风。

2.气压梯度: 。

3.水平气压梯度力: 。

4.形成风的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

探究案探究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画法。

方法: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例1:作出下面四幅图中各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探究二:三种作用力及特征探究三:分析右图中各箭头表示含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反应的是哪个半球的风 。

B996 hPa998 hPa 1000 hPa 1002 hPa 探究四:风向的画法。

方法:①画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判断高空风还是近地面。

③高空风与低压线平行,近地面风成一交角。

习题案:1.图1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箭头是( )图2示意某一等高面。

M 、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 、PN ,M 、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2-3题。

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 >PN ,则O 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3、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PN ,则O 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4、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5、 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B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C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D .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6、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 ,② , ③ ,④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
1.理解地表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知道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
接原因。

3.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分析、判断风向。

提高读图、析图、绘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图)1.概念:促使大气由①流向②的力。

2.方向:垂直于③
,指向④。

3.产生的原因:⑤不均→空气⑥
和⑦运动→⑧的气压产生了差异。

4.作用:形成风的⑨原因。

二、风的形成1.高空风:⑩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风向与等压线。

2.近地面风:、地转偏向力和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

1.等压线的疏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
2.什么是影响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的摩擦力?
探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

但是一到了2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大地又
充满了生机。

有时大风从海面上吹过
,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着风东倒西斜,又是另
一番景象……风,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那么风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特性呢?
[互动探究] 1.读教材图 2.5,风向和等压线有什么关系?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的影响。

2.读教材图 2.6,图中风向受哪两个力的影响
?在均质气压场情况下,随风向的转变有何变化?当上述两种
力达到平衡时,风向和等压线有什么关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区
知识探究与能力提升区
3.读教材图 2.7,图中风向受哪三个力的影响
?各自方向有何特点?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向有何特点?总结
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4.读教材图 2.8,说明等压线的疏密和气压梯度力、风力之间的关系。

读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状况图(a 、b 为等压线,P a >P b ),回答1~2题。

1.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 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南风、南风
B.东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D.东北风、北风2.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 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风、南风
B.北风、南风
C.东风、北风
D.东风、西风3.如右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
,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4.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
90°角C.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180°角综合检测区课后讨论区
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高气压区②低气压区③等压线④低压⑤地面受热
⑥上升⑦下沉⑧同一水平面上⑨直接⑩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行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成一夹角
基础学习交流
1.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上,等压线密集处,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处,气压梯度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小。

2.地面和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互动探究] 1.风向和等压线垂直。

水平气压梯度力使风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吹向低压。

2.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不变,始终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方向改变,但始终垂直于风向。

当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降低风速,改变风向。

4.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归纳总结]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的比较
水平气压梯度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定义由于单位距离
上水平气压的
差异而产生的
使空气水平运
动的力
由于地球自
转而产生的
使运动物体
发生偏转的

大气水平运动时受下垫面摩擦而产生的力
续表水平气压梯度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
从高压指向低

与风向垂直,
北半球向右
偏,南半球向
左偏
与风向相反
大小
由气压梯度决
定随风速增大
而增大,随纬
度升高而增
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