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摩擦起电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一)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一)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靠近用细线悬挂着的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发现甲小球被排斥,乙小球被吸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小球带正电B.乙小球带负电C.甲小球不带电D.乙小球可能不带电2.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能自由平衡,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L靠近轻质棒M的A 端,A端被吸引,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造成橡胶棒L失去电子B.摩擦造成毛皮失去电子C.轻质棒M一定带负电D.轻质棒M一定带正电3.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C.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D.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负电荷4.如图所示,用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可以吸引小纸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梳子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B.梳子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C.梳子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D.梳子与纸片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5.如图所示,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了一定的角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都带负电荷B.此过程中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移走玻璃棒,两金属箔片马上闭合6.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一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
对这一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没摩擦前橡胶棒内部没有电荷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C.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正电D.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正电7.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3篇】

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3篇】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8年级上 常见考题 4.1.1 摩擦起电

1.油罐车后面都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其作用是()A.向外界散热B.做为油罐车的标志C.发出响声,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注意D.把电荷导入大地,避免由静电造成危害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A.摩擦可以产生电荷B.摩擦时原子核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摩擦时核外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摩擦时原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2018秋•定边县期中)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睡觉,淘气的小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选填“排斥”或“吸引”),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称为。
实验室中用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仪器。
4.由于火焰温度很高,会使空气发生电离,从而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如果你用手摩擦一束细塑料包扎带,由于,包扎带会张开。
当你把火焰靠近这束扎带时会发生现象,原因是。
5.(2018春•高邮市月考)关于摩擦起电现象的几点思考:(1)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够吸引轻小纸屑,说明塑料尺带了电。
根据你所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下列关于带电原因的猜想,正确的是。
A.摩擦创造了电荷B.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C.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2)毛皮摩擦过塑料尺后,毛皮应当(选填“带”或“不带”)电。
(3)摩擦后的物体是否带电,可以使用验电器(如图所示)来检验,它的工作原理是。
(4)我们使用玻璃棒、橡胶棒分别对应与丝绸、毛皮摩擦使之带电,而不用金属棒与其他材料摩擦去研究摩擦起电现象,是因为这两种材料的这种属性比较差。
6.(2018秋•青岛月考)探究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呢?1、将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在用同样的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如图3(a)所示,观察现象2、用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复上述实验,如图3(b)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3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如图3(b),所示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电荷摩擦起电知识点

电荷摩擦起电知识点
1. 嘿,你知道吗,电荷可是很神奇的东西呀!就像两块磁铁会相互吸引一样,不同电荷之间也会有相互作用呢。
比如说我们冬天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这就是电荷在搞鬼啦!
2. 哇塞,摩擦起电真的超有趣呢!当我们用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就能吸起小纸片啦,这就是摩擦让电荷发生了转移呀!你说神奇不神奇?
3. 电荷的世界真奇妙啊!你想想,为什么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就带上正电啦?这就好像是一场奇妙的变身,太有意思了吧!
4. 你有没有试过用气球摩擦头发呀?然后它就能贴在墙上了,这可都是电荷在起作用哟!这感觉就像是给气球施了魔法一样,是不是很神奇呢?
5. 哎呀,摩擦起电无处不在呀!就像我们走路时,鞋底和地面的摩擦也可能会产生电荷呢。
那岂不是我们每走一步都在经历一场小小的电荷冒险?
6. 电荷能让很多事情变得不一样呢!比如静电复印机,不就是利用电荷的原理工作的嘛。
这多像个聪明的小精灵在帮忙呀!
7. 电荷和摩擦起电真的是生活中既常见又有趣的现象呢!我们随时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感受到它们的奇妙。
所以呀,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电荷哦!我的观点就是电荷和摩擦起电的知识特别有意思,能让我们看到好多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呢!。
高中物理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1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第一节电荷守恒定律)★★○(1)摩擦起电现象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电子的转移。
(1)摩擦起电是起电一种方式,原来的物体中正电荷(质子)数目与负电荷(电子)的数目相等,故呈中性;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是有差别的,所以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而总的电荷量是不变的。
(2) 玻璃棒与丝稠摩擦,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
(3)同种电荷想到排斥,异种电荷想到吸引。
(4)常见的错误:①不能认为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因为总的电荷量并没有改变,而是电子从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转移到了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上去了;②不能认为玻璃棒与丝稠摩擦,只有玻璃棒带正电,因为玻璃棒和丝稠相比较而言,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了电子,故它带上了正电,这些电子由于跑到了丝稠身上,故同时丝稠就带上了等量的负电;③一个物体带电荷量并不是任意的,而是电子所带电量的整数倍,因为不可能失去或者得到半个电子。
下表中给出了摩擦起电时物体带电的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1)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将带________电。
(2)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________。
(3)由表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
【答案】(1)负;(2)弱;(3)能。
【精细解读】(1)因为表格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所1、(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下列关于物体带电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带电时一定有多余的电子B. 摩擦起电时,原来电中性的两个物体可能同时都带上了负电C. 电中性的物体内部一定没有电荷D.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因都是电荷的转移,并没有电荷的创生【答案】D【精细解读】物体带电时不一定有多余的电子,带可能少电子,比如带正电的物体就少电子,选项A 错误;摩擦起电时,原来电中性的两个物体不可能同时都带上了负电,因为一个物体得到了电子带负电,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不可能都得到电子,选项B错误;电中性的物体内部也有电荷,只不过没有多余的电荷,故选项C错误;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因都是电荷的转移,并没有电荷的创生,选项D正确。
摩擦起电的概念

摩擦起电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摩擦起电的定义摩擦起电是指两种不同材料之间通过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当两种材料相互接触并发生摩擦时,电荷会从一个材料转移到另一个材料上,导致两种材料带有相反的电荷。
其中,失去电子的材料带正电荷,获得电子的材料带负电荷。
摩擦起电的过程摩擦起电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解释:1.接触阶段:两种不同材料接触时,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会相互接触,形成接触点。
2.拆离阶段:当两种材料分离时,接触点会发生位移,从而导致材料表面电荷重新分布。
3.电荷转移:在拆离阶段,电子从一个材料转移到另一个材料上,导致两种材料带有相反的电荷。
摩擦起电的重要性摩擦起电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实际应用:摩擦起电现象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实际设备中,如静电喷涂、静电粉末涂层、静电除尘等。
这些应用利用了带电粒子的吸引和排斥特性,实现了粉末涂层和除尘的效果。
2.科学研究:摩擦起电现象是研究静电学的重要基础。
通过研究摩擦起电现象,可以深入了解电荷传递、电荷分布以及静电力等相关现象,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电荷行为和静电力的重要实验现象。
3.静电防护: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对于静电防护至关重要。
静电带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因此在一些特定场合,如化工厂、石油化工、医药生产等领域,静电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4.教育意义:摩擦起电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电荷转移和静电现象。
它也是物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静电学原理和应用。
摩擦起电的应用摩擦起电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静电喷涂:静电喷涂利用摩擦起电现象,通过给喷涂颗粒带上相反电荷,使其在喷涂过程中被引力吸附在被喷涂物体上。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喷涂效率和涂层质量。
2.静电粉末涂层:静电粉末涂层是一种环保的涂层方法,它利用摩擦起电现象将粉末带电,然后通过静电吸附在被涂物体上。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节能、高质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建筑等领域。
摩擦起电简答题

• 1、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 在毛料衣服上滚动时,可以将灰尘及微小 脏物吸入刷内,这是为什么? • 答:当毛刷在毛料衣服上滚动时,毛刷由 于摩擦而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可以将灰尘及微小脏物吸入刷内。
• 2、塑料梳子梳完头发后,为什么头发会随 梳子飘起?
答:塑料梳子梳完头发后,塑料梳子和头发 摩擦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头发会 随梳子飘起? 3、塑料梳子梳完头发后,头发会越梳越散, 这是为什么? 答:塑料梳子梳完头发后,头发与头发摩擦 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为什么油罐车的尾部拖有铁链并接地?
• 答:油和车皮摩擦起电,会聚集大量电荷,铁 皮和铁链将电荷导入大地,避免危险。
6、为什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 引纸屑后,纸屑又被弹出?
• 答: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吸引纸屑, 纸屑被吸引后,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互 相排斥而被弹开。
5、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 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会带哪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呢?
答(1)带负电荷。 橡胶棒带负电荷,验电器不带电,橡胶棒的部分 电子转移给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从而验电 器的金属箔带负电荷。 (2)带正电荷。 玻璃棒带正电荷,验正电荷。
摩擦起电讲义和起电原因

装置叫电源;
②.干电池构造:干电池的碳棒是电源正极,锌筒
做的外壳是负极,碳棒与锌筒之间有化学药物。
③.功能:
干电池的正极能不断地聚集正电荷, 负极能不断地聚集负电荷。
④.电流方向:
在干电池的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的正极,
电 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返回
流
电源的种类
各种各样的电池
1.化学电池:
①.种类:
干电池(大号、5号、7号)、氧化银电池、
摩擦后的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
一、摩擦起电的原因:
1、原子结构:(核式结构)
质量 带电
带负电
物质 分子 原子
电子在原子核 的电力吸引作用 下(即原子核的 束缚作用)高速 绕核运转。
原子核 原子
电子
带正电
带正电 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带负电 质量较小
中性:通常原子核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对外不显电性。
3.摩擦起电的实质: 不是创造了电荷,
而是电子在物体之 间的转移。
(以验电器和带电体的接触为例)
二.中和现象:
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物体相互接触,正负电荷
完全抵消,对外不显电性 ,这种现象叫做中和。
原
因
返回
三、电流的形成:
实验: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B,先使验
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 A、B连接起来,可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角度变小, B的金 属箔张开,最后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角度相同,说明 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时,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
对外不显电性 ,这种现象叫做中和。
小结:
1.原子结构: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原子里面有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起电(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第一节电荷守恒定律)
★★
○
(1)摩擦起电现象
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
电子的转移。
(1)摩擦起电是起电一种方式,原来的物体中正电荷(质子)数目与负电荷(电子)的数目相等,故呈中性;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是有差别的,所以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而总的电荷量是不变的。
(2)玻璃棒与丝稠摩擦,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
(3)同种电荷想到排斥,异种电荷想到吸引。
(4)常见的错误:①不能认为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因为总的电荷量并没有改变,而是电子从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转移到了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上去了;②不能认为玻璃棒与丝稠摩擦,只有玻璃棒带正电,因为玻璃棒和丝稠相比较而言,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了电子,故它带上了正电,这些电子由于跑到了丝稠身上,故同时丝稠就带上了等量的负电;③一个物体带电荷量并不是任意的,而是电子所带电量的整数倍,因为不可能失去或者得到半个电子。
下表中给出了摩擦起电时物体带电的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1)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将带________电。
(2)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________。
(3)由表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
【答案】(1)负;(2)弱;(3)能。
【精细解读】(1)因为表格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所
1、(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下列关于物体带电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带电时一定有多余的电子
B.摩擦起电时,原来电中性的两个物体可能同时都带上了负电
C.电中性的物体内部一定没有电荷
D.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因都是电荷的转移,并没有电荷的创生
【答案】D
【精细解读】物体带电时不一定有多余的电子,带可能少电子,比如带正电的物体就少电子,选项A 错误;摩擦起电时,原来电中性的两个物体不可能同时都带上了负电,因为一个物体得到了电子带负电,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不可能都得到电子,选项B错误;电中性的物体内部也有电荷,只不过没有多余的电荷,故选项C错误;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因都是电荷的转移,并没有电荷的创生,选项D正确。
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摩擦起电是()
A.转移正电荷的过程
B.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电子和质子同时转移的过程
D.创造电荷的过程
【答案】B
【精细解读】在摩擦起电中,转移的是电子,电子是带负电的,正电荷不会发生转移,因为原子核的质子才带正电,它是不移动的,故选项B正确。
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
A.负;负
B.正;负
C.负;正
D.正;正
【答案】B
【精细解读】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选项B正确。
每道试题20分,总计100分
1、(广东省佛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下列有关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
B.摩擦起电时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
C.摩擦起电是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D.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
【答案】B
【解析】摩擦起电不能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因为摩擦起电时总的电荷量没有改变,选项A错误;
2、将一束塑料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
C.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使细条散开
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
【答案】A
【解析】手与塑料摩擦起电后,塑料带都带上了同种电荷,手带上了一种电荷,故塑料带因带同种电荷想到排斥而张开,选项A正确。
3、“顿牟”指玳瑁的甲壳,“掇芥”的意思是吸引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
不考虑万有引力的作用,发生“顿牟掇芥”时,两者可能的带电情况是()
A.玳瑁壳带正电,芥子带正电
B.玳瑁壳带负电,芥子带负电
C.玳瑁壳带正电,芥子不带电
D.玳瑁壳不带电,芥子不带电
【答案】C
4、如图所示,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起电的过程中()
A.玻璃棒带正电,丝绸不带电
B.丝绸与玻璃棒带电情况完全相同
C.玻璃棒中的负电荷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带负电
D.丝绸中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玻璃棒带正电
【答案】C
【解析】丝绸摩擦玻璃棒起电的过程中,玻璃棒带正电,丝稠带负电,是因为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稠得到电子,故选项C正确。
5、(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3.2×10-19C
B.-6.4×10-20C
C.-1.6×10-18C
D.4.0×10-17C
【答案】B
【解析】由于摩擦起电时,物体所带的电都是电子所带电的整数倍,故只有B选项中的6.4×10-20C与电子所带的电荷量1.6×10-19C还要小,故它的电荷量是不可能的,选项B符合题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