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X~2020年)word版本 (5页)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行动计划工作方案(Word最新版)

推动中学阶段教化普及攻坚行动支配工作方案通过整理的推动中学阶段教化普及攻坚行动支配工作方案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推动中学阶段教化普及攻坚行动支配工作方案为实行党的十九大关于“普及中学阶段教化”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我县普及中学阶段教化进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合力攻坚。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部门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气参与,发挥中心、省、市支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形成攻坚合力。
——科学规划,精准发力。
以完成普及攻坚任务和顺当推动高考综合改革为动身点,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条件保障,找准突出问题,聚焦薄弱环节,集中力气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允。
——优化结构,协调发展。
优化中学阶段教化结构,引导初中毕业生有序进入中学阶段学校学习,扩大一般中学办学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化,保持一般中学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整体提升普及程度和教化质量。
——健全机制,留意长效。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破解体制障碍,建立健全确保中学阶段教化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确保中学阶段教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内涵发展。
进一步推动中学阶段招生制度改革,赐予一般中学确定的发展空间,提升一般中学质量。
主动扶持民办一般中学健康发展,实施优质教化资源引进工程。
推动中学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允而有质量的中学阶段教化。
(二)主要目标到2021 年,全县中学阶段教化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普及中学阶段教化;一般中学与职业中学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新建XX县其次高级中学,扩大一般中学办学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老师数量明显增加,基本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选课走班的须要,基本消退大班额;职业中学实习实训条件基本完备,产教深度融合;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保障实力进一步提高;教化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显明,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龙源期刊网
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作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7年第06期
《中国青年报》消息,教育部近日公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據了解,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5%,普及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
这些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普及任务异常艰巨。
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接近四分之一,有的班额甚至超过80人。
攻坚计划提出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同时还提出了5个具体目标: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实现以上目标,努力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多样特色的高中阶段教育。
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者:来源:《林业与生态》2017年第05期教育部4月6日公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同时攻坚计划还提出了5个具体目标:一是全国、各省(区、市)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入学率显著提升;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为了保障普及目标的实现,攻坚计划提出了6条主要措施,包括扩大教育资源、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完善扶困助学政策、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和改进招生管理办法。
其中,改进招生管理办法的主要措施有,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的招生管理等。
(摘自《中国青年报》)一根葱能抵三味药葱白:通上下阳气。
其有发散风寒、发汗解表的作用,故常用来治疗风寒感冒。
绿叶:益目消肿。
耳葱叶、干姜、黄柏各适量,加水煎汤,浸泡外洗,可治疗疮毒,缓解肿痛。
葱须:解热、补虚、杀毒。
所以,烹饪鱼的时候不必去掉葱须,洗净即可。
(摘自《微健康》)铁皮石斛的作用与功效铁皮石斛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
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症,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如《时病论》清热保津法。
治胃热阴虚之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生地、麦冬、黄芩等品同用。
铁皮石斛又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症。
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常与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
全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全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X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X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X-X)>的通知》(X教办〔X〕88号)和《X市教育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X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X-X年)>的通知》(X市教发〔X〕14号)精神,切实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我县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我县普通高中工作,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通过“特色高中创建”活动、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新课程改革、中考政策改革、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全县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普通高中3所。
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全县职业中职毕业生稳定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X 县职教中心实现标准化。
目前,全县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健康发展,但还存在着部分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薄弱,教育质量不高,特色不突出,普通高中优秀专任教师和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短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二、主要目标以提高高中阶段学校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发挥中央支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破解发展难题。
结合新高考,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各普通高中发挥自身优势特点,特色办学、错位发展,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以省示范性高中为龙头,组建普通高中协作发展团队,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不断缩小校际间差距,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同时,有效控制普通高中校均规模和学校班额,学校规模控制在3000人以下,班额控制在50人左右。
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支持职业学校和企业采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最新)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X-2020年)》精神和XX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XX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X-2020年)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确保我市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办学经验,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足额按时到位。
到2020年,普通高中学校学位增加72000余个(与201X年相比),建成以26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为主体的一批更具内涵、更具特色、更具竞争力的省内名校,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实现全面振兴,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形成“一校一特色”的多样化发展局面,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到2020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增加学位31000余个(与201X年相比),建成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12所XX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学校,30所市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所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攻坚重点是国家和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县、民族自治县等教育基础薄弱、普及程度较低的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偏低、学校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
到2020年,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56人及以上),各县(市、区)基本实现班额50人以下,通过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等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
二、重点任务(一)提高普及水平。
着力提高教育基础薄弱地方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方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
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供参考)

***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和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按照《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教基〔2017〕1号)要求,确保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1.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精准发力。
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条件保障,找准突出问题,聚集薄弱环节,集中力量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坚持制度建设,注重长效。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治理体系,确保我校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2.主要目标。
到2020年,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校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办学活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
二、攻坚任务1.加强条件保障。
满足高中普通水平更高的需要,完善学校办学标准,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
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
加强资源配置,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选课走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2.提升教育质量。
改革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主要措施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按照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按规划、分年度落实好建设项目,通过新建、改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等校舍项目,按相关标准配备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
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学校宽带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和学习。
【最新推荐】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育部】-实用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育部】教育部6日公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X-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高中教育是否将纳入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是纳入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少人理解是否要将高中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解释道,我们国家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免费、普及、均衡等属性。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201X年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突出。
所以在普及的基础上,国家在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任务依然艰巨。
他说,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我国应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这次攻坚计划也是在强调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没有提出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没有提出免费高中教育。
”为什么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等发展瓶颈如何突破,千校一面、同质化等弊端怎样解决?4月6日,记者采访了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攻坚计划》为加快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提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破解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治理体系,必将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这个计划出台的首要意义,就在于从整体上更加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定位。
高中阶段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地位独特,它是承上启下、进行分流的重要环节;高中阶段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地位独特,它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
高中阶段教育也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期、个人终身发展的奠基期,《攻坚计划》是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程。
2020年,全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20年,全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者:樊未晨来源:《时代报告》2017年第06期2017年4月24日,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
这是时隔15年之后,教育部又一次专门召开有关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全国性会议。
会议强调,要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努力办好公平优质多样的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
据了解,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继2011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普及更高阶段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是当前高中阶段教育的相对“稀缺性”、供求矛盾和其承上启下连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的地位使命决定的。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首先要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推进普及攻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着力增强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创新性,决不能把老师变成分数统计师,把学生当成流水线产品。
其次是抓资源配置。
国家层面要继续实施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普通高中改造计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三个重大工程项目,地方层面要在办学条件、经费、编制等保障条件上做“加法”,在减少超大规模学校上做“减法”,在明确责任、健全机制上做“乘法”,在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上做“除法”;学校层面要充分发挥存量资源效用,在用政策、抓落实、调结构、提质量上下功夫。
还要优化布局结构,有效利用高中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在县域内就学;优化普职结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优化办学结构,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再有就是要重点改革普通高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帮扶机制;要重点增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积极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要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抓紧建立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普及目标、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X~2020年)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X~2020年)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呢,大家一
起去阅读原文了解一下详细的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X~2020年),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
(201X-2020年)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
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高
等教育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劳动力受教
育年限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程。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总体上取得了
较大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条件逐步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普及
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高中阶段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明显短板,一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较低;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部分地区中职教育发展明显滞后;许多学校办学条件薄弱,难以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尚不健全,普通高中债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教师总量不足,普通高中一些学科专任教师和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短缺;一些学校教育质量不高,普通高中缺乏特色,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
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普及目标的实现,严重制约高
中阶段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切实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
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确保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统筹推进。
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发挥中央支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形成攻坚合力。
——科学规划,精准发力。
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条件保障,找准突出问题,聚焦薄弱环节,集中力量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协调发展,分类指导。
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制度建设,注重长效。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破解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治理体系,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三)攻坚重点。
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等教育基础薄弱、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
二、重点任务
(一)提高普及水平。
着力提高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
各地要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在财力可持续的情况下适当普及更高水平的高中阶段教育。
(二)优化结构布局。
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有效利用高中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在县域内就学。
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
(三)加强条件保障。
完善学校办学标准,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
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减少超大规模学校。
优化资源配置,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选课走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完善学费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积极化解普通高中债务。
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四)提升教育质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推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