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思考_2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大学 物理 实 验基 本 上都是 按 照 以前 使用 多年 的 教学 程序 : 习 、 预 老师 演 示 、 学生 自 己操 作 获得 数据 、 写 撰
实验 报告 . 这种程 式化 的教 学过程 虽然 在 知识 的传 授 和接 收上 效果 比较好 , 是 却 不利 于 学 生创 新 思维 和创 但 新能 力 的培 养 ; 大学 物理实验 项 目的设 立也 多年不 变 , 增项 目和 自己开 发 的项 目过 少 ; 新 部分 实 验设 备 陈 旧老 化 , 开 出的实验 项 目普遍 台套数 不够 , 且 每个项 目达 不 到 2 的标准 ; 才 培养 方 案 规定 的部分 选 修 实验 项 0套 人
目因缺少仪器设备无法开出; 所开出的实验项 目中验证性实验项 目比例过 高, 设计性 、 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比 例偏低 ; 些实验项 目与 中学 实验相 比没有体 现深化 和 提高… . 有 12大部 分实验 学 时偏少 , . 不能 给学 生 留充 分 的独 立思 考时 间
由于历史 原 因 , 基础 物理 实验 中心所 有 的大 学 物理 实 验 项 目课 时 均为 2个 学 时 . 在这 两 个学 时 的 时 间里 学生 要抄 写实验 原理 , 老师 要进 行讲解 以及 示 范 实验 操 作 过程 , 正 留 给学 生 自己动 手操 作 仪器 获 得 实验 数 真 据 的时间 可能 只有一个 学 时 , 因而大部 分实 验 都要 超 时 . 以学 生 在 实验 过程 中遇 到 问题 都 是 向老 师请 教 而 所 不去 思考 怎么样 自己分析独 立解 决问题 . 同时很多 教师 也不愿 去启 发 、 引导学 生 自己解 决 问题 , 而更 乐 意直接
21 年 4 01 月 第 3 卷第 2 2 期
湘 南 学 院 学 报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物理科学的基础,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最早接受的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系统训练。

但是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诸如实验教学模式固定、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等问题普遍存在。

本文将就此对实验教学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若干探讨。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设计性实验创新大学物理实验是物理科学的基础,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最早接受的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系统训练。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提升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但是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诸如实验教学模式固定、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等问题普遍存在。

本文将就此对实验教学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若干探讨。

1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现存问题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有如下四点。

(1)学生角色转换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初高中阶段,“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在物理教学中十分严重,学生缺少自身思考的参与。

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从实际动手能力上,大学生还不能很快适应随身份转换而转变的教学方式。

这就导致了当前大学与中学两种不同阶段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严重脱节的问题。

(2)实验设备的问题。

全国各大院校经济条件不一,有的学校实验仪器陈旧过时,学生很难把握住仪器的使用尺度,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了仪器的精确度。

有的学校则购置了科技成度较高的现代化实验设备,省去了繁杂的动手过程,只需操作几个按钮就能完成实验,便捷的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

(3)实验内容的设置问题。

大学物理实验偏重验证性试验,而设计性实验相对较少,缺乏深入探究的过程,容易导致学生厌倦实验课程,起不到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的作用。

(4)实验评价方法是否规范和科学的问题。

物理实验是个综合、统一的过程,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以及完成的质量应该得到较为客观的评价。

然而大部分教师仅仅拿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成绩考核的评定标准。

浅谈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

浅谈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

浅谈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大学教育的改革,物理实验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变得尤其重要,这不仅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要我们追求科学教育的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进行讨论,旨在探索可持续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

一、重视实践教学的引导作用实践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教学中应凸显实践教学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

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知识传授、教学方法改进和学生评估等方面的优势,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把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专业综合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学内容应能够与学生生活、时代需求和工业发展密切联系。

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需求,应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考虑到物理学科现代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开设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多样性。

同时,重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性和应用性,注重实验应用性和实践效果的提高,在课程设计和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工程应用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技能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三、强化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四、加强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课程设置、实验设计和实验组织等方面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注重实验教学的个性化设计和实验教学过程的个性化管理。

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关于实验进度的详细说明,提供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实验要点、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等信息。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个性化指导,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指导他们克服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践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践

的 迫 切 需 求 , 使 得 实 验课 分 层 次 教 学成 为 可 能 。 还
关 键 词 :物 理 学 实验 ;教 学 模 式 改革 ; 自由选 课 系统 ;模 拟 实 验 室
中 图分 类 号 :G 6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 9 7 2 0 ) 4 0 0 —0 1 0 —6 2 (0 8 0 4 5 5大学来自理实验教学改 革的思路和 实践
郑 锐 , 孙 茂 珠
( 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物理系 , 疆 石河子 820 ) 石 新 3 0 3
摘 要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是 高 等 院校 的 一 门 重 要 基 础 课 。 然 而 , 于 受 资 金 限 制 , 远 地 区 高校 的 实 验 室硬 件 设 施 通 由 边
物 理学实 验教 学是 高 等院校 的一 门重要 基础 课 , 决 上述 问题 , 必须 改革 现有 的教 学模 式 。本文 提 出建 是学 生接 受 科 学 实 验 能 力 培 养 和 训 练 的 先 期 课 程 。 立 一个模 拟 实验 室 和 自由选 课 系统 , 这不 但可 以缓 解 该课 程 的教学 目的是 : 仅 让学 生受 到严 格 的系统 的 边 远地 区高 校对 实验 室硬件 设施 的迫 切需 求 , 不 还使得 实验技 能 训练 , 握科 学实 验 的基 本 知识 、 掌 方法 和 技 实验 课分 层次 教学 成 为可能 。 巧 , 主要 的是 要培 养学 生严 谨 的科学 思维 能 力和创 更
Thi i g a d p a tc f t e r f r n p y i s e pe i e nk n n r c i e o h e o m o h sc x r m nt
ZHENG i SUN M a — h Ru , oz u

浅析《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析《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突 出现代 实验 的特点 , 过对 通
验 的课 程特 点 , 结合 作 者 多 年 的实 际工作 经 验 以及 我 院 的办 学经 验和 教 学 科研 条 件 , 大 学 物理 实 验 对
课程设置 、 实验 内容体 系以及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 了改革 , 望 能为省 内外 非 重 点 院校 理 工科 大 学 物 希 理实验教学提供借鉴价值 。 2 大学物 理 实验课 程教 学 内容的 改革 2 1 大学物 理 实验 课程 内容 系统化 . 传统的大学 物理实验 内容是按力 学、 热学 、 光 学、 电磁 学等 内容进 行划 分 , 分别形 成各 自的封闭 并 体系, 忽视 了学科之间的兼容互补性 , 而且原有的实 验教 学 内容 已远远 不 能 满 足 现代 本 科 教育 的要 求 , 从 而限制 了学 生 跨 学 科 思 维 能力 和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另外 , 由于在制定教学大纲的过程中, 缺乏对专 业整体性的把握 , 导致了部分实验教学内容重复 , 基 础实 验 、 合 型实 验 、 新 型实 验 特 色不 明显 , 论 综 创 理 与实验课程完全脱节 ,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 此, 我们根 据 学生 的实 际水平 和需要 , 结合 我 院现有 物理实验仪器的具体情况重新修订 了教学大纲 , 新 修订 的教 学 大纲是 以理 论 教学 为 依 托 , 以实验 理 论 为基 础 , 对独 立 的实验 教学 体系 ; 建 以培养 学生 相 构 创新 思维 和创 新能 力 为 实 验教 学 目标 , 以独 立 设课 为特征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新大纲的实验 内容结构 体 系由易到难 、 由浅人深 、 由低到高、 循序渐进, 既吸
[ 关键 词]大学物理 实验 ; 学改革 教 [ 中图分类号]G 4 . 620 [ 文献标识码]B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4 1 统 实 验 方 法 和 实 验 技 能 的 训 练 .系
物 理 是 一 门重 视 实 验 实 证 的 科 学 ,物 理 学 本 身 及 相关 应 用 科 学 的发 展 和 创 新 无 不 与 物 理 实 验 密 切 联 系 ,物理 学 中 的 任 何创 新 成 果 都 必 须 经 过 实验 的检 验 。因此 , 实验 教 学 在 物 理 教 学 中 占有 重 要 的地 位 , 方 面 可 使 学 生 巩 固所 学 理 论 知 识 . 一
1引 言 .
因此 仪 器 精确 性 低 使 实 验 数 据 误 差 过 大 ,致 使 学 生 怀 疑 实 验 对 理 论 的验 证 功 能 , 实 验 失 去 期 待 。另 外 , 验 仪 器 套 数 不 对 实 足 , 数 学 校 进 行 分段 分组 循环 实验 , 致 实 验 教 学 设计 难 与 多 导 普 通 物理 课 堂 讲 授 进 度 配 合 ,学 生 对 于 部 份 实 验 项 目所 需 基 础 知 识或 仪 器 相 关 理 论 的 准备 知 识 不 足 , 起 来 没 有积 极 性 。 做
加 深对 物 理 现 象 和 规 律 的 理 解 。 另 一 方 面 可 培养 动手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技 能 , 以及 观 察 和 分 析 能 力 , 培养 学生 创 造 性 思 维 是 的 重要 训 练 。正 是 由于 该 课 程 对 大 学 生 物 理 知识 和 实 验技 能 的 培养 有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大 学 物 理 实验 是很 多学 校 唯一 的一 门独 立 设 课 的 实 验课 程 。 而 , 然 目前 的大 学 物 理 实 验课 在 教学观念 、 思想 、 容 、 法 等 方 面 仍 存 在 诸 多 问 题 , 大学 物 内 方 使 理 实 验 课 的效 能 难 以 充分 发 挥 。 2 大学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的 现状 . 21 生对 大学 物 理 实验 课 程 兴 趣 不 高 .学 物 理 实 验 的 本 来 功能 , 了 测 量 和 验 证 . 除 还有 更 重 要 的功 能, 就是 发现 与探 究 。一 般 的普 通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的 模 式 , 对 会 物 理 概 念 、 器 原 理 及 操 作示 范加 以说 明 。 于 刚 考上 大学 的 仪 对 新 生 , 部 就 班 依 照 教 材 条 例 步 骤 操 作 , 然 学 生 较 易 获 得 测 按 虽 量数据 , 好验证性实验 , 做 但若 教 师未 对 实验 设 计 的意 义 或 历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构想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构想

摘要为更好地配合大学物理教学理论建设,深化教学机制改革,以达到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已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本文主要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现状、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以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学物理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Course//ZhangXudongAbstractInordertobettercoordinatetheconstructionofcollegephysicsteachingtheoryanddeepenthereformofteachingsys-tem,andadapttothenewdemandsofstudents'innovativeabilitytraining,theteachingreformofcollegephysicsexperimentcourseisimperative.Basedondiscussingthecurrentsituationofcollegephysicsexperimentcourseanditsteachingreform,thispapermainlyhelpstofurtherpromotetheteachingreformandhelpstu-dentsbetterunderstandthebasicprinciplesincollegephysics.Key wordscollegephysicsexperiment;teachingreform;talentcultivationAuthor's addressSchoolofScience,Sheny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110870,Shenyang,Liaoning,China大学物理同其他自然学科相似,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之上的,探索理论规律、建立物理理论都要从实验获取,到实践中去检验。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1.引言物理学在人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实验是物理科学的先驱,它反映了理工科实验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在人才科学素质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等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新的综合化趋势已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流。

因此,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必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大学生在进校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应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创新能力。

物理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必须以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在强调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近代、现代综合实验与设计性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紧密围绕教学目的,应用现代先进实验设备,尽可能地营造现代科技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目的。

鉴于此,提出以下教改思路和措施,以供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实验教学人员参考。

2.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建设教材的改革是实验改革的总结和理论上的提高。

首先应认真分析各高校的实验教材,特别是“九五”国家重点建设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把握住实验改革和发展的脉搏和方向,注意汲取各优秀教材的长处,再结合本学校的实验室特点、所面向的专业特点、学生的实验素质,同时突出时代性、先进性和考虑学生即将面向未来、面向市场的理念编写出版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则新教材必须充分体现“知识性、灵活性、实用性、时代性”。

而且随着实验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始终要把对已有教材的修订和补充看作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那么教学方法才有特色。

3.对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按照学校强化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主张实验内容框架体系分成四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思考本世纪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预示人类社会在21世纪又将经历一次重大变革。

如果说前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人类从依靠体力的劳动中摆脱出来,那么今天的信息革命将使人类社会从繁杂的形式化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规模memory的记忆容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Internet网的交互管理能力,智能数据库、CAD等各种应用软件的功能,以及它们的准确性都是人脑所不能比拟的,21世纪人类对待这类脑力劳动如同操纵机器完成体力劳动一样简单。

也就是说将来的脑力劳动性质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站在这个角度来思考对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目标,它应该是具有对所学知识的凌驾程度,具有对知识的探索,应用开发能力的新型脑力劳动者。

但是,我们的理工科教学长期受到教学条件、环境和师资水平的限制,因袭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客观上引导学生向形式化,记忆型方式学习,过重的学习负担也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学素质的养成。

物理学在人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实验课程曾经为培养20世纪的优秀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实验为物理学的基础,它反映了理工科实验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

当我们从21世纪培养合格科技人才的角度看,当前物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与新世纪的新观念、新的思维方法及交叉学科的发展不甚适应。

本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等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新的综合化趋势已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流。

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路必然要适应这些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必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基础物理实验作为大学生在进校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应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因而实验教学应该面对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新趋势和新挑战,不断有所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和科学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

根据上述的想法,我们反省目前教学上存在的弊端如下:⏹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基础实验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多年不变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当今飞速发展的前沿科学新理论,新技术严重脱节,陈旧落后的实验教学设备,因袭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更是远远落后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

就大学物理实验而言,原有的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被分割为普通物理与近代物理两门独立课程,其中普通物理又被分为力、热、电、光等各自独立部分。

基础物理实验实际上只是处于课堂教学的从属地位,其内容往往只是教科书上已有的基本物理规律、定律的简单重复。

二十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少能在基础物理实验中得到反映。

因此,学生对基础物理实验课越来越感到枯燥无味,相当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

⏹对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一般一项实验课时是3—4个学时,在这样一个很短时间内要学生了解实验原理、仪器原理、熟悉仪器的操作使用并完成实验是不太可能的,没有办法只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仪器操作方法等尽量交待清楚一点,让学生自己思考的太少,很多学生是盲目操作,走了过场,这实际上是一种呆板的模仿型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是在实验室里产生的。

目前大学本科开设的有些物理实验是当时科技发展的突破性成果。

有的实验对物理概念的深化、发现、总结规律和对规律本质的解释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但教学中没有作太多讲解,学生认识不到当时科学家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实验,科学的概念和规律是怎么产生的;还有一些实验成果为后来的科技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范围,派生出很多研究方向,但在教学中也没有通过这些例子介绍学科的相关性,展宽学生的思路;有的实验成果则产生了一个新的科学领域或者一个新的产业,但在我们教学中没有介绍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和经济背景,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怎么联想到它的应用方向,以及发展过程。

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和很好的教材。

⏹物理学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科学,它的概念和规律是通过实验形成的。

爱因斯坦把物理理论称之为“理想实验”的结果。

在我们的理论教学中对概念的引进缺乏对实验背景和该概念前的学科背景讲解。

这样虽然学生理解了概念,但不理解概念是通过怎样的思考、怎样的实验产生和进化而来。

这样的学习容易使学生把概念绝对化,形成对理论的形式化理解,这样的学习不利于科学素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从面向21世纪科技发展和人才科学素质需求的角度来考虑,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必须建立一种适合当代科技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的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新体系。

教学内容应反映当代教育思想和高科技成果,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改变过去的单一模式,建立多级开放实验室,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独立进行学习和研究的需求,采用CAI、Internet网等现代教学手段,改善我们的教学条件,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与实践⏹发展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教育资源的缺乏是长期困扰教学质量提高的难题,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趋向个性化的教学,需要比普通公共教学占用更多的教学资源,对公共教育来讲也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这些矛盾只能通过发展教育技术、创新教育手段来解决。

在这些方面,我们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研制和开发一批物理教学软件。

其中,96年我们在国际上首创开发出第一套仿真实验教学软件;98年升级为Windows版本,在规模和虚拟技术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实现国际领先水平。

99年我们又推出了《大学物理虚拟实验》的Internet网远程教学系统,在国际和国内物理教学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赞扬。

它的意义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 开创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该成果利用计算机把实验设备、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教师指导和学习者的思考、操作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一部可操作的活的教科书,为物理实验改革提供了有力工具,同时克服了实验教学长期受到课堂、课时限制的困扰,使实验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为网络教育最难实现的远程实验教学开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开拓了CAI研究的新思路,带动了国内CAI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为它的应用开辟了重要的方向和更宽广的应用领域。

这项新的教育技术为我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武器,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针对物理学概念的深化,发现、总结规律和对规律本质的解释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的典型实验,利用仿真软件的虚拟实验环境于教学中,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和规律,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按照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进行教学。

对一些典型的知识点,通过CAI教学软件展开应用的介绍。

这种教学模式在过去的教学环境条件下是不太可能的。

利用CAI软件多媒体教学,开设“物理思想进化启迪”Seminar课程,按照物理学的发展,从机械观的兴起,场与相对论到量子观,针对物理概念的重大革新和在其中起过重要作用的著名实验为线索来探讨科学发展的规律,理论与实验的关系,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软思维能力和科学素质。

在提高公共物理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对一些难度高、复杂的实验,学生在3~4个学时内对实验设备原理、使用方法、实验的设计原理难以仔细消化,对实验中所遇到的现象也很难通过短时间分析建立起认识,因此复杂的实验不能容许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参数,反复调整后,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虚拟实验、远程教学(在校园网上完成虚拟实验)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二段、三段式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外可充分消化实验内容,在课堂内独立完成实际实验,有充分的思考与分析的时间,使学生真正受益,同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针对实验课量大质低的状况,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精简实验项目,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适当扩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单项实验课时到5~8学时。

大量的一般性实验可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建立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新实验课程的组成部分为: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学小实验等,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授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级提高的一、二、三级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

每一级物理实验大致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不同的级标志着不同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水平。

这样,基础物理实验课不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验证,也不再是把力、电、光、近代物理等独立学科的实验简单地串联起来构成的实验系列。

使学生从较高起点上进入大学物理实验,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向科学的高峰。

其中:一级物理实验,主要为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等,涉及到力、热、电、光、近代和物理各个学科,为普及性实验,适合于理、工、文商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基本训练。

二、三级物理实验,逐步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及难度,通过这两级物理实验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由以前教师排好实验、准备好仪器、学生来做实验的状态,过渡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设计方案来完成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

学生通过做设计实验,从成功与失败中受到训练,得到素质的提高。

四级物理实验以科学小实践为主题,组织若干个围绕基础物理实验的课题,以科研方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研究、开发应用能力。

在课程安排上一级物理面向全校各学科专业学生开课,二、三级物理实验对理工类专业开课,第四级物理实验为物理类各专业学生必修课,理科非物理类各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我校一从95级学生开始全面实行四级物理实验体系。

⏹注重物理实验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物理实验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也才能使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传统的经典课程内容之中,例如将计算机技术、光纤技术、光声谱技术、磁共振技术、核物理技术、软X射线显微技术、光谱技术、真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现代科研成果用于学生物理实验之中。

在对我校量大面广的工、商、文科学生在一、二年级所开设的物理实验中,已涉及光谱技术、真空技术、磁共振技术、核物理技术、X光衍射的技术、光纤技术、传感器技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等。

开设这些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从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物理实验方法、仪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及其应用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