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郊五校08-09学年高一语文(下)5月联赛试题
2024届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中考语文五模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水浒传》中参加大闹清风寨得有,及时雨宋江,镇三山黄信,神行太保花荣等B.《西游记》第二十回,黄风岭上一虎精先锋把唐僧抓回洞府,悟空与沙僧齐心协力,一起杀死虎先锋C.《狗.猫.鼠》一文中,“我”的隐鼠不见了,长妈妈告诉“我” 隐鼠被猫吃掉了,“我”就把猫当成了仇敌。
后来“我”才知道,隐鼠是长妈妈用老鼠药药死的,气愤的“我”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D.德国人占领了保尔所在的镇上后,下令收缴枪支,违者枪毙。
保尔的步枪被他哥哥阿尔焦姆砸坏并扔掉了,但保尔的好朋友谢廖沙却挖了一个大坑,把三支新枪埋了起来。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场春雨不期而至....,滋润了大地,给农作物带来了勃勃生机。
B.他是个爱整洁的人,回到家,看到屋里一片狼藉,顿时大发雷霆....。
C.他不会做饭,便上网查了菜谱来做饭,结果吃起来味同嚼蜡....。
D.多年来,作家刘慈欣心无旁骛....地创作,完成了多部深受人们喜爱的科幻作品。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蓬槁绮丽可歌可泣人声鼎沸B.清冽进溅水波粼粼海枯石滥C.狂澜污秽穷困潦倒锐不可当D.藉贯荣膺粗制滥造一泄千里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合拢能奈木版画如火如茶重峦叠障B.嘹亮温训舶来品司空见贯郑重其是C.隽永号淘钉书机开天辟地碌碌终生D.调剂协奏霓虹灯一泻千里冥思遐想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①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北京市北郊五校0809学年高一联赛(语文)

2009 年北京北郊五校联赛高一年级语文试题2009.5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直接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将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完成1—5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 镌.(juàn)刻飙.(biāo)升质.(zhì)量比较.(jiào)B 惬.(qiè)意赡.(zhān)养阿.(ē)谀处.(chǔ)理C蛊.(ɡǔ)惑联袂.(mèi)给.(jǐ)养供.(ɡōnɡ)应D分娩.(miǎn)迸.(bèng)发卓.(zhuó)越中.(zhōng)肯2.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中央电视台农村栏目播出一句广告语:“听您想说的,。
”一个“听”字,一个“说”字,忽前忽后,前一句表明了倾听意见的虚心,后一句则表明了办好节目的决心。
A 想听您说的B 您想听说的C 说您想说的 D说您想听的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语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划,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的保守思想。
③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而应该勇猛前进。
④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绝不应该。
A ①犹豫不决②畏首畏尾③畏缩不前④举棋不定B ①畏首畏尾②举棋不定③犹豫不决④畏缩不前C ①举棋不定②畏首畏尾③畏缩不前④犹豫不决D ①畏缩不前②举棋不定③犹豫不决④畏首畏尾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实主义文学的视野、道路、内容、风格,是多么广阔,多么丰富啊。
B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在“3+X”考试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理念到思想的变化。
C 要不要一味沿用旧的教学方法?要不要挖掘学生的潜力?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北京市09年五校联考期末模块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题及参考答案

09 年五校联考期末模块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题2009 年1 月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57 分)一、本大题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9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3 分)A.惦.(diàn)念B.舂.(chōnɡ)粮鸟窠.(kē)兽窟偃仰啸.(xiāo)歌长篙.(ɡāo)蓬蒿.(hāo)逦.(lǐ)迤一恸.(dònɡ)C.匏.(páo)尊百舸.(ɡě)争流锱.(zī)铢眼眸.(móu)D.笙.(shēnɡ)箫酾.(shī)酒临江潜蛟.(jiāo)颓圮.(pǐ)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A.读研究生那几年,欧阳立都身在国外,现在终于学成归国了,也终于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破.镜.重.圆.了。
B.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C.听到门铃声响,八岁的他抢着跑去开门迎接客人,还彬.彬.有.礼.地做出“请”的手势,逗得大家都笑了。
D.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用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北京市崇文区08—09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统一练习

北京市崇文区08—09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统一练习北京市崇文区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语文试题第卷(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忤逆好莱坞毋庸置疑好逸恶劳B.甲胄压轴戏助纣为虐暴风骤雨C.璎珞应用文义愤填膺万马齐喑D.鏖战熬出头桀骜不驯奥林匹克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各行其是披星戴月要言不繁大旱之望云霓B.依然故我积思广益时过境迁万变不离其综C.定国安邦秘而不宣盛气凌人毕其功于一役D.文过饰非涸泽而渔真知卓见如堕五里雾中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莎士比亚说世界一舞台,在北京,大幕未拉起,在剧场的人口已开始上演一段暖场戏,送票的,等票的,寻找机会的,扎成一堆。
在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心,的人际网络,在一个小小的剧场人口,就可一其缩影。
每个人都在等机会,进他想进去的那个热闹的入口,里面演的是什么戏,有时候并不特别重要。
A.倘根深蒂固窥挤究竟B.尚根深蒂固探跨究竟C.倘盘根错节探迈至于D.尚盘根错节窥蹭至于4.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北京人对风筝很有些感情,也涌现了不少做风筝的高足弟子。
笔者原先住的那条胡同里就有那么一位,姓赵,人们都叫他赵大爷。
这位赵大爷心灵手巧,做起风筝来既快又好。
无论是糊屁帘儿,还是做大风筝,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做好了,而且经常故技重演。
跟他聊天,只要说到风筝,那就滔滔不绝。
从历史、技法,到式样、装饰,一套一套的,吸起来饶有趣味。
特别是说起放风筝的好处,那更是义正词严。
A.高足弟子B.故技重演C.滔滔不绝D.义正词严5.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画家画烟云,无论是用工笔油彩画作巨幅,还是三笔两笔写实兼写意的素描,真的能画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烟云么,怕也只是心中的烟云罢了。
B.按照小谢的说法,他要供养两个家庭的生活,还要周济一些比他更穷的亲戚,显然这点工资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
北京市五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doc

北京市五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曲.折(qū) 膝.盖(qī) 梵.婀玲(fàn) 蓊.蓊郁郁(wěng)B. 造诣.(yì) 乘.凉(chéng)霎.时间(shà) 休戚.相关(qī)C. 神髓.(suǐ) 涨.水(zhànɡ) 扑棱.棱(lēnɡ) 怏.怏不乐(yànɡ)D. 踱.步(duó) 创.痛(chuànɡ) 文绉.绉(zōu)应.接不暇(yì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幽僻辖置杜撰铁秆庄稼B. 肇事涅槃榫头无嵇之谈C. 赋与平添蹓跶爆脾气D. 撅嘴纨绔拉拢发牢骚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朝暾初上信马犹缰脂.粉(zhī) 阜.盛(fù)B.藕断丝连水乳交溶调.停(tiáo)延宕.(tà)C.见风使舵和颜悦色生分.(fen) 嫁奁.(lián)D.涎皮癞脸循规蹈矩桎梏.(kù)吮.吸(shǔn)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悠然忘形佳奖搭讪.(shàn)敛裾(jū)B.莫名其妙冒然乜.斜(niè) 趿.拉(tā)C.姿意妄为盘据钦.佩(qīng)内帏.(wéi)D.川流不息取缔喑.哑(yīn) 蹿.进(cuān)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梦寐以求苍海一粟官饷.(shǎng)忏.悔(chàn)B.相与枕藉东施效颦恫吓.(hè) 眼拙.(zhuō)C.天翻地复言简意赅咂.摸(zá)珍馐.(xiū)D.潜移墨化薄利多销侦缉.(jí) 敕.造(chì)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鲁迅的杂文寓热烈于,以思想锐利、语言犀利著称;周作人的小品文平和冲淡,以见解新颖、情趣盎然见长。
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影视IP再现,老牌组合重逢……近来,“怀旧梗”在综艺荧屏上频刷存在感,引发了一波又一波“回忆杀”。
不少网友感慨,综艺节目为什么越来越流行“怀旧”了?因为有需求。
当“郭芙蓉”和“白展堂”唱起《武林外传》的主题曲《侠客行》,不少观众感慨13年过去了;目睹黄日华版《天龙八部》的主演们时隔22年再次重聚,不少网友表示被击中泪点……近年来,从83版《西游记》《红楼梦》到《新白娘子传奇》《炊事班的故事》《射雕英雄传》,越来越多经典影视剧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情景再现”,让观众一边感动得流下眼泪,一边感慨自己逝去的青春。
这背后,是经典IP的杀伤力,是观众对于情怀的强烈需求。
而需求意味着生产力。
经典影视剧承载着一代代观众的集体记忆,本身就自带话题,自带流量。
环顾影视圈,怀旧早已从文化景观转化为一种经济现象,从电影、小说到游戏、歌曲,莫不如此。
商家售卖情怀,以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用户购买回忆,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
综艺节目,也是一样。
它们站在经典影视剧的“肩膀”上,用综艺与怀旧碰撞,得出高收视率、高关注度的成果——这种形式直接、有效,也因此备受追捧。
作为一种娱乐性的节目形式,综艺传播力强,辐射面广,一直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综艺节目流行“怀旧”,这属于应需而生,能戳中观众的心理需求,在满足群众文化需要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
但也必须承认,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怀旧梗”可以用一次,用两次,但不可能屡试不爽。
当观众的怀旧需求充分释放,势必对其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免疫力”,这是规律使然。
海淀区08—09学年度五年级语文测试试卷

海淀区08—09学年度五年级语文测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14小题每题只可选择一个答案,多选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第()组。
①痴.迷(chī)机械.(xiè)②疾.驰(jí)津津..有味(jīng)③给.予(gěi)兴.隆(xīng)④生肖.(xiāo)情不自禁.(jīn)2.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是第()组。
①吉祥如意②光阴似箭③举世闻明④惊心动魄3.根据拼音依次选择合适的字组成词语,正确的是第()组。
lì史严lìlì功lì益鼓lì①厉历利励立②历厉利立励③历厉立利励④历厉立励利4.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誉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这句话中“无与伦比”的意思应该选择第()个。
①非常完美,无法与伦敦奥运会相比。
②非常完美,不需要与其他奥运会相比较。
③非常完美,没有一点缺点。
④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
5.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果请你用用一个成语形容这种变化,你选择第()个。
①热火朝天②天崩地裂③翻天覆地④惊心动魄6.下列词语中与“提高”一词搭配不当的是第()个。
①效率②作风③成绩④水平7.根据句子意思依次选词填空,正确的是第()组。
母亲节到了,为了感谢妈妈对我的关爱,我精心制作了贺卡并在上面留下了真情():“妈妈,您无时无刻不让我()到母爱的无私!”我的话深深感动了妈妈,她()地说道:“你真是一个懂得()的孩子!”①感受感慨感恩感言②感言感受感恩感慨③感言感恩感受感慨④感言感受感慨感恩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第()个。
①刻舟求.剑求:恳请。
②郑人买履.履:帽子。
③走遍天下书为侣.侣:同伴。
④欲.穷千里目欲:将要。
9.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错误的是第()句。
①春联读起来(尽管)抑扬顿挫,(还)能使我们领略语言的无穷奥妙。
②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损伤以至永久失明。
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段考试卷真题

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段考试卷一、选择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已经和疟疾进行了数百年的斗争。
19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
此后,奎宁的替代物氯喹一度成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后来氯喹失灵,问题就出在____________上。
人类想置病毒于死地,病毒也在不断寻找生存方法。
(____________)人类就可能在疾病面前____________,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
从40多年前屠呦呦课题组在190次失败后成功____________青蒿素,到研制出杀虫较彻底的、作用时间长的复方蒿甲醚,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以潜心科研、勇攀高峰的精神____________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他们深知,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停滞;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已知世界带来的给人类生存的危险系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抗药性举无遗策汲取攻克B . 抵抗力举无遗策提取攻占C . 抗药性束手无策提取攻克D . 抵抗力束手无策汲取攻占(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A . 如果病毒的变异速度,跟不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B . 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能跟上病毒的变异速度C . 如果病毒的变异速度,能跟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D . 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已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B . 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C . 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场,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D . 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场,才能降低已知世界带给人类的生存危险系数。
二、现代文阅读2.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北京北郊五校联赛高一年级语文试题2009.5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直接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将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完成1—5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 镌.(juàn)刻飙.(biāo)升质.(zhì)量比较.(jiào)B 惬.(qiè)意赡.(zhān)养阿.(ē)谀处.(chǔ)理C蛊.(ɡǔ)惑联袂.(mèi)给.(jǐ)养供.(ɡōnɡ)应D分娩.(miǎn)迸.(bèng)发卓.(zhuó)越中.(zhōng)肯2.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中央电视台农村栏目播出一句广告语:“听您想说的,。
”一个“听”字,一个“说”字,忽前忽后,前一句表明了倾听意见的虚心,后一句则表明了办好节目的决心。
A 想听您说的B 您想听说的C 说您想说的 D说您想听的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语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划,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的保守思想。
③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而应该勇猛前进。
④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绝不应该。
A ①犹豫不决②畏首畏尾③畏缩不前④举棋不定B ①畏首畏尾②举棋不定③犹豫不决④畏缩不前C ①举棋不定②畏首畏尾③畏缩不前④犹豫不决D ①畏缩不前②举棋不定③犹豫不决④畏首畏尾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实主义文学的视野、道路、内容、风格,是多么广阔,多么丰富啊。
B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在“3+X”考试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理念到思想的变化。
C 要不要一味沿用旧的教学方法?要不要挖掘学生的潜力?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容,但谁又能否认现状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氓》叙述的是一个古老的,至今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痴情女子负心郎。
今天我们读着这一千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时代的遥远,题材的习见而厌倦。
B 《登高》一诗把个人身世的感慨和“登高”所见融为一体,称得上是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代表作。
C 徐志摩的诗发自灵感,佳句天成,表达着对美、爱和自由真挚单纯的追求。
朱自清称赞徐志摩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D金钱和物质膨胀带来的人性的异化和种种社会问题,是巴尔扎克作品的中心主题,他以极大的气魄无比真实地全方位地揭示了这些社会问题。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渴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注,或植杖而耘籽。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来者之可追.追:挽救、补救B园日涉.以成趣涉:涉足、走到C既窈窕..以寻壑窈窕:美好D登东皋以舒啸..舒啸:高歌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感吾生之.行休B或植杖而.耘籽抚孤松而.盘桓C聊乘.化以归尽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D感吾生之行.休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理解: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悲伤B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理解:望见自己家简陋的房子,心中惊喜飞跑过去。
C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理解:人世与我已经背离了,还要驾车出去贪求什么呢?D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理解:富贵不是我的愿望,帝王居住的地方不可期望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达对官场的厌恶鄙弃及赞美农村生活的一组是【】①田园将芜胡不归②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③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④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⑤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⑥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A ② ④ ⑤B ① ③ ④C ② ⑤ ⑥D ① ③ ⑥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人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深感欣慰。
B 诗人在家中涉园观景,流连忘返。
这种乐趣,是真正的隐者之乐,跟迁客们的闲适心情绝不相同。
C 表现出诗人弃绝世情,不愿顺应自然生活下去,和命运抗争的“乐天安命”的思想。
D 作者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风格。
第Ⅱ卷(共120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
完成11—13题。
11.在□中填写作品的原文。
(7分)① 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诗经·氓》 ②□□□□□,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③□□□□□□□,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④□□□□□□□□□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 千呼万唤始出来,□□□□□□□。
《琵琶行(并序)》 12.在语段的□处填写相关的内容。
(4分)《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是东汉末年文人□言诗考线 内 不 要 答 题的选集,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相思之情。
13.读下面这首当代诗歌,完成①—③题。
(10分)无调之歌张默月在树梢漏下点点烟火点点烟火漏下细草的两岸细草的两岸漏下浮雕的云层浮雕的云层漏下未被苏醒的大地未被苏醒的大地漏下一幅未完成的泼墨一幅未完成的泼墨漏下急速地漏下空虚而没有脚的地平线我是千万遍千万遍唱不尽的阳关(注:张默,台湾现代派诗歌的领军人物)①王维有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而“阳关”常用来指代送别。
“我是千万遍千万遍唱不尽的阳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②从“一幅未完成的泼墨”“空虚而没有脚的地平线”诗句中,我们联想到了什么?(4分)③全诗用顶针的手法组合意象,意象之间用什么勾连?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错误的月亮科学的进步,使作诗越来越难了。
在古代,你问一句“明月几时有?”尤不失为天真烂漫,但现在写这样的句子,难免会有人骂你:“装什么蒜!”然而,“科学常识”虽名为“常识”,但并不广泛地为诗人、艺术家所知,故他们的作品中,屡有常识性的错误,月亮是诗人、艺术家们最钟情对象,他们在常识上的蹉跌,也以此为最常见。
约一百二十年前,英国皇家天文学家乔治·艾里爵士曾说道:“明白星晨是如何起落的,五千个人里找不出一个。
最近读了一些文学作品,深觉得这话有道理。
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柯勒律治的经典之作《古舟子咏》中有两句:那弯如斗角月牙内嵌着一颗明亮的星一颗星星跑进新月的弯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从地球上以我们的目力所见,所有的星星离月亮都很远,不可能擦着它那被遮掩的面庞而过。
上世纪30年代的一位美国小说家克莱德·费舍尔有一部著作《笑靥花》,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极眺大街的尽头,可见到一抹青天,一弯新月挂在那里,它的两个臂弯里,拥着一颗明亮的星星。
”这样的景色,他是绝不会看到的。
他可能是读柯勒律治读得太多,故承袭了诗人的错误而不觉。
住城里的人,夜里被各种人造的光所环绕,是很难看到天上的景色的。
太阳的活动在白天,它在天上经行的轨迹,尚不难知。
而月亮就有点麻烦,它的运行与周期,许多城里人是一头雾水。
你只有到了农村,躲开城里的人造光,才有机会明白月亮以及其他的星晨在天上的运行,以及他们之间的颜色及亮度的差别。
星辰与节候的变迁一样,都是作家们喜欢着意描写的,不懂常识,就难以取信于人,也削弱了描写的力量。
在这一点上,反是我国古代的作家更有优长;他们写日月,写星辰,很少有纰缪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话固然不对,天下并不此时都有明月的;但这是地理知识的欠发达所致。
在提到经验内的事时,他们却往往很准确。
大概是由于当时城市不发达,作家生活于农村,日月星辰,是他们所惊见的。
顾炎武《日知录》里,也有同样的感慨。
他说夏商周三代以上人人懂天文;《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是农夫的话;“三星在天”,是妇人的话;“龙尾伏晨”,是儿童的话,后来的文人学士,反而是不知道了。
顾炎武说这话已经几百年了,听来却有点新鲜。
14.为什么科学的进步,使作诗越来越难?(2分)15.对星辰与节候变迁的描写,为什么我国古代作家比外国作家优长?作家如何使自己作品取信于人,增强描写的力量呢?(4分)16.问题探究:诗歌中严谨准确的描述科学现象是否会影响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4分)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泥土的声音我又听到泥土的声音。
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
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
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
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沁入心脾。
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我抬头仰望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
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渍无痕。
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
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战栗起来。
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姓 考号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
我又听到泥土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么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