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检测时间:2020年9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 丞相./相.信押解./浑身解.数B. 狂澜../斑斓.晦.暗/诲.人不倦C. 羁绊./挑衅.迁.徙/阡.陌交通D. 归省./省.会禁.止/忍俊不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然后逐项识别字音。
A项,xiàng/xiāng,jiè/xiè;B项,lán /lán,huì/huì;C项,bàn/xìn,qiān/qiān;D项,xǐng/shěng ,jìn/jīn故选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借书最忌全书一套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全书成为残本。
B. 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 去年马龙曾经保持51场不败,今年又在亚锦赛拔取头筹,取得伦敦奥运会资格倚马可待....。
D. 大家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老张的困难,孩子就业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A项,“久假不归”使用正确,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B项,“趋之若鹜”使用错误,感情色彩不当。
“趋之若鹜”是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C项,“倚马可待”使用错误,“倚马可待”是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而本句是说“取得伦敦奥运会资格”很容易。
D项,“鼎力相助”使用错误,“鼎力相助”是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而本句是说“孩子就业的事我一定”会帮忙。
【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是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能够扩宽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儿一点儿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题(含解析)

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来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
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
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
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
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
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
而某些煤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
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
2020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试卷高中语文教和学

2020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试卷高中语文教和学2020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试卷(新高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
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
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
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
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
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 分)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6题,共20分)1.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改善——生活环境体质关系B.交流——思想经验文化意见C.保存——实力古迹记录信息D.发扬——传统作用民主威力2.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
( )(2分)(1),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椏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2)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A.(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B.(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C.(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D.(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包含有一种新的东西。
B.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C.斯文·赫定坐着船兴味索然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实在是相形见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美国著名画家麦克唐纳还根据基姆的描述,画出了万户飞天的插图。
②因此这次实验,被6个世纪以后的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试图利用火箭升空的首次壮举。
③由于万户想象得太简单,风筝和椅子也不符合飞行原理,飞行试验最终失败是情理之中的。
④基姆在《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引用这条史料后,引起了欧美各国火箭学者的注意。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新人教-新版

2019年高一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与运用。
(26分)1、默写(10分)(1)大漠孤烟直,。
(2),自缘身在最高层。
(3)气蒸云梦泽,。
(4)?雪拥蓝关马不前。
(5)雄兔脚扑朔,;双兔傍着走,?(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2、下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2分)A、心宽体胖(pàng)兢兢业业(jīn)殷红(yīn)量体裁衣(liáng)B、爱憎分明(zēng)莘莘学子(xīn)襁褓(qiǎng)差强人意(qiǎng)C、称心如意(chèng)一叶扁舟(biǎn)禀告(bǐng)白炽灯泡(zhì)D、枝折花落(shé)锐不可当(dǎng)荥阳(róng)刚愎自用(f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A.在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变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分析的肢解罗列,以致学生目无全牛....。
B.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C.近日,画家陈丹青请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一职,他请辞的理由是自己无法适应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名艺术家和人文学者独立的人格以及对“体制”的忍无可忍....。
D.一些领导干部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如果不及时改正这一毛病,必将被时代潮流淘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 (2分)A、我市《价格信用等级管理及失信惩戒办法(试行)》将于近日颁发。
B、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通过民意测评、网络投票、专家论证等环节,我市被评为“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称号。
2020年秋季新生分班考试语文高一入学考试卷(一)(解析word版)

高一入学考试卷(一)(解析版)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试题详解

★绝密启封前2020级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试题详解2020级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2020年庚子鼠年,十二生肖中为什么会有“鼠”这样让人望而生厌的动物,实在是一件很令人费解的事。
就中国文化来看,鼠从来都不是什么瑞兽,从《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开始,鼠就一直是好逸恶劳的剥削者的象征,“三岁贯女”却“莫我肯顾”一直逼得百姓要“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庄子》中吃“腐鼠”的“鸱”以“小鸟之心”度着“鹓鶵之度”历来嘲笑。
词典中关于“鼠”的成语几乎没有一个是好的,“抱头鼠窜、贼眉鼠眼、鼠目寸光……”鼠一直是如此的。
生活中比“鼠”名声好的动物实在是太多了,为什么中国人会把它放到十二生肖中?其实十二生肖中除了鼠,还有像虎,蛇这样的凶兽,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智慧,人世间除了也有千回百转,有春风得意也有时乖命蹇,一阴一阳之谓道,有苦有乐才是人生。
十二生肖代表着年份,年份代表着时间;十二生肖就是要告诉我们,顺和逆在年份中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当欣然接受。
而把“鼠”放在开头,再经历“虎”与“蛇”的挫折,最后回到“鸡豚狗彘之蓄”的安乐,由苦到乐先苦后甜。
在干支纪年中,十“天干”与年份尾数的数字相对,而“庚”恰好对应0,意味着只要天干为“庚”的年份,这一年份的尾数一定是0,0为“无”“无”为万物之始“无生万有”,而“鼠”为十二生肖的开头,因而,()“万事开头难”,面对新年伊始的挫折,我们只要心有信念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够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1. 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完全可以把2020庚子鼠年看作一个新的开始B.我们应该可以把2020庚子鼠年理解为一个新的开始C.我们完全可以把2020庚子鼠年当作一个新的开始D.我们应该可以说2020庚子鼠年就是一个新的开始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为富不仁备受恶贯满盈一帆风顺B.贪得无厌倍受恶贯满盈吉祥如意C.为富不仁倍受臭名昭著吉祥如意D.贪得无厌备受臭名昭著一帆风顺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十二生肖代表着年份,年份代表着时间;就是要告诉我们,顺和逆在时间中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当欣然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正在进行旅行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B.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广州地铁效应的交通评估,评估结果预计近段时间就会出炉..。
C. 一条条崭新的高速公路上,鳞次栉比....的汽车来来往往,呼啸着穿梭其间。
D. 我凝望着夕阳中的圆明园,那些断壁残垣....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要做到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必须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语。
A项,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B项,出炉:1.取出炉内烘烤、冶炼的东西。
2.比喻新产生出来。
D项,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
这三项词语使用正确,符合语境。
C项,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不能修饰“汽车”,所以使用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语段中加点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我们读中国,用祖先钻木的火种,照亮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长河;我们读中国,沿着甲骨文cāng()桑的纹理,驾驭历史的长车纵横阡陌.()……我们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唐诗里,读感恩的中国;我们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chán()娟”的宋词里读思念的中国;我们在炮火连天的硝烟里读怆.()然悲壮的中国……A. 苍mò 婵chuānɡB. 沧bǎi 蝉chuànɡC. 苍bǎi 蝉chuānɡD. 沧mò 婵chuànɡ【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熟记能力。
沧桑:来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变成了大海。
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
阡陌:读作qiān mò,二字均从阜(阜即土堆、土埂),指田间小路。
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怆然:拼音:chuàng rán,悲伤的样子。
所以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 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 杜闯本想认真准备,但见他们水平参差不齐....,也只好由着他们敷衍了事了。
D. 虽明知网络游戏危害巨大,可有些学生依然抵挡不住诱惑,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了进去。
【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D项,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
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是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妥。
沧桑巨变:比喻世事的巨大变迁,形容变化很大。
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玉,全称玉石,是一种美丽的矿石。
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
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如:玉女、亭亭玉立、珠圆玉润等。
B. 溯,意思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走、顺水而行。
如:出自《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和《水经注·江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C. 牙璋,古代调动军队的符信。
古代皇帝调兵的令牌,共有两块,一凹一凸,皇帝一块,主将一块,用以调兵。
D. 烽火台是古代在边境建造的,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古有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而失天下的典故。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项表述不正确,溯:逆流而上。
【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增加得分把握。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优点和缺点总是同时存在的,。
,,。
比如一个说话大嗓门的人,在嘈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人的时候,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①时候缺点换个场景可能就是优点了②聪明的人不但能清醒地认识它们③往往还能把缺点变成优点④巧妙地展现出来⑤可它们的呈现往往还要参照物A. ①⑤②③④B. ①⑤②④③C. ⑤②④③①D. ⑤②③④①【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完题目提供的语句,明确总体话题,找出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比如代词和关联词),然后结合材料的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进行排序。
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首先后文“比如一个说话大嗓门的人,在嘈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人的时候,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是用来证明①的,由此排除A、B项;其次“巧妙地展现出来”的是缺点变成优点,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③④,由此排除C项;故选D。
【点睛】做句子衔接题,总体来说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段,把握其内容要点,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选项,找出规律,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恰当地做出判断.具体来说,可按下面的方法去做:1.注意话题的统一,陈述对象的一致;2.上下文的文意合理,语句合乎逻辑,尤其是要注意语句间的关系,如,是否有先后顺序,关联词的搭配,看是否有总分、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3.如有比喻,要看本体喻体应一致;4.注意前后句式应相同,前后语序要一致;5.注意语句的前后照应,感情色彩要一致;6.注意前后音节和谐,语句结构要完整;7.一般来说音节少的在前,音节多的要在后。
6.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代表作《桃花源记》的文体是“记”。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D. 《木兰诗》选自元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是指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旧诗体。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熟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由三处错误,①作者为宋朝。
②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
后来慢慢演变为诗体名称。
③这种样式应是“新诗体”二、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7.团团和圆圆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团团的学习成绩不如圆圆,因此妈妈不让圆圆跟团团来往了,要求圆圆与成绩好的同学多交往。
如果你是圆圆,将如何劝说妈妈同意你继续与团团交往。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答案】妈妈,我和团团是兴趣相同、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除了成绩不如我,他(她)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
我不会因为与团团的交往而耽误学习,请你一定相信我,好吗?【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朋友各有长处和不耽误学习"这一劝说主题。
8.现代通讯方便快捷,古老书信日渐式微。
近期一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却刷爆了朋友圈。
某班开展“书信与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语文老师结合活动主题拟好了一幅宣传标语,请你再拟写一幅。
书信抒写人间真情,阅读读出精彩人生。
你拟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
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始播到第一季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
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首。
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
【材料二】请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3)【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
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
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请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 (1). 书信打开历史,阅读成就未来 (2). 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8%。
(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
) (3). 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着遥远的文化(4). 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
《童年》中外祖母讲给阿廖沙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面对生活磨难的力量。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体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能力。
(1)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修辞要显明。
例句的句式整齐,所以你所拟的句子也应该有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