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法试卷B

合集下载

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服务考核试卷

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服务考核试卷
A.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B.限制过度捕捞
C.推广海洋牧场
D.以上都是
8.在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
A.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B.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
C.实施生态补偿
D.以上都是
9.以下哪些机构或部门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
A.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D.增加海洋捕捞量
18.以下哪个不属于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执法主体?()
A.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C.公安机关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9.以下哪个不属于海洋生态保护的主要成效?()
A.海洋环境质量改善
B.海洋生物多样性增加
C.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D.海洋生态平衡维持
20.以下哪个不属于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主要内容?()
A.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B.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C.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D.海洋生态保护措施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海洋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
A.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B.防治海洋污染
C.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
D.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海事管理机构
D.公安机关
10.以下哪些是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主要内容?()
A.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B.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海洋污染源控制和治理
D.海洋生态保护措施
11.以下哪些是海洋生态保护的成效体现?()
A.海洋环境质量改善
B.海洋生物种类增加
C.海洋资源合理利用

司法考试真题解析之海洋法

司法考试真题解析之海洋法

司法考试真题解析之海洋法2015司法考试真题解析之海洋法海洋法1.甲国船东的货轮“欢乐号”(在乙国注册)在丙国港口停泊期间,非丙国籍船员詹某和卡某在船舱内因口角引发斗殴。

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和实践,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2004年卷一多选第69题)A.丙国通常根据詹某或卡某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B.丙国通常根据该船船长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C.丙国通常根据甲国驻丙国领事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D.丙国通常根据乙国驻丙国领事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答案案:B、D提示:本题考点是内海的港口制度,重点是港口的刑事管辖权的问题。

回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公海大陆架和海底区域强调:船籍国、船旗国(船获得相应身份来源的国家)、船东国籍国是不同的概念。

解析:海洋法的港口制度港口属于内水的一部分,它与陆地领土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沿海国对其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对驶入其港口的外国商船和船上人员有刑事管辖权和民事管辖权。

但是如果船上的行为不牵涉到沿海国的利益或根本没有超出该船只的范围,沿海国不行使管辖权,而由船旗国负责。

也就是说管辖一般不介入船舶内部事件,只有在特定情形下会对船舶内部事件管辖。

关于刑事管辖,港口国得行使管辖权的情形主要包括:(1)罪行的后果危及沿海国;(2)罪行属于扰乱当地安宁或沿海国良好秩序;(3)经船长或船旗国外交代表或外事官员请求;(4)取缔违法贩运麻醉品或精神调理物质所必要。

本案中丙国作为港口国,对发生在外国商船上的非丙国国民的斗殴事件,只有在满足上述四项条件时,才得以行使管辖权。

B、D两项符合港口国对停泊在其港口的外国船舶上刑事管辖中的第三种情形,所以入选。

A项是迷惑项,当事双方的请求并不能使港口国行使管辖权,因为当港口国在行使管辖权时,实际上是影响了船旗国的管辖权,但凭当事方的请求显然不当;C项是在以“船东国籍国”的概念偷换“船旗国”的概念,应当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D项。

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服务考核试卷

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服务考核试卷
9.常规监测
10.国务院批准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合理规划开发活动,采用环保技术和方法,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应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B
4. C
5. A
6. D
7. B
8. D
9. B
10. A
11. A
12. C
13. C
14. C
15. A
16. C
17. B
18. D
19. A
20. D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ABCD
4. ABCD
5. ABC
6. ABCD
7. AB
3.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不大,因为海水具有自我净化能力。()
4.海洋风力发电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海洋能源开发方式。()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海洋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6.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直接关系。()
7.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是在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之前进行的。()
2.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在防治海洋污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海洋污染类型,并说明相关法规对这些污染的防治措施。
3.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请解释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义,并说明其设立的目的和意义。

国际海洋法司法考试题

国际海洋法司法考试题

国际海洋法33.甲国是群岛国,乙国是甲国的隔海邻国,两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

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A.他国船舶通过甲国的群岛水域均须经过甲国的许可B.甲国为连接其相距较远的两岛屿,其群岛基线可隔断乙国的专属经济区C.甲国因已划定了群岛水域,则不能再划定专属经济区D.甲国对其群岛水域包括上空和底土拥有主权【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

群岛水域的航行分为无害通过和群岛海道通过两种情形。

前一种是所有国家的船舶享有通过除群岛内水以外的群岛水域的无害通过权;后一种是指群岛国可以指定适当的海道和其上的空中通道,以便其他国家的船舶或飞机连续不停地迅速通过或飞越其群岛水域及其邻接的领海,所有的国家都享有这种群岛通道通过权。

选项B错误。

群岛国可以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的最外缘各点构成直线群岛基线,群岛基线的确定需要满足《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基线不能明显偏离群岛轮廓,不能将其他国家的领海与公海或专属经济区隔断。

选项C错误。

群岛水域的划定不妨碍群岛国可以按照《海洋法公约》划定内水,及在基线之外划定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选项D正确。

群岛国对其群岛水域包括其上空和底土拥有主权。

(2014年)97.甲乙两国就海洋的划界一直存在争端,甲国在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以书面声明选择了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乙国在加入公约时没有此项选择管辖的声明,但希望争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

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海洋法法庭的设立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活动争端的管辖B.海洋法法庭因甲国单方选择管辖的声明而对该争端具有管辖权C.如甲乙两国选择以协商解决争端,除特别约定,两国一般没有达成有拘束力的协议的义务D.如丙国成为双方争端的调停国,则应对调停的失败承担法律后果【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它是在海洋活动领域的全球性国际司法机构。

海洋与海洋环境保护习题

海洋与海洋环境保护习题

海洋与海洋环境保护习题第一节海洋法基础知识B 1、海洋由不同的海域组成,包括()等,船舶在不同的海域航行,其航行权不同。

Ⅰ.内海;Ⅱ.领海与毗连区;Ⅲ.国家管辖海域;Ⅳ.公海。

A.Ⅰ,Ⅱ,Ⅳ B.Ⅰ~Ⅳ C.Ⅱ~Ⅳ D.Ⅰ~ⅢC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内海是指()的全部海域。

A.一个国家毗连区以内 B.一个国家专属经济区以内C.一个国家领海基线内侧 D.一个国家管辖海域以内D 3、以下关于领海,表述有误的是()。

A.领海是指处于某沿海国主权之下,与该国陆地领土和内水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B.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内水以及与内水相邻接的一带海域C.在群岛国的情形下,沿海国的主权及于群岛水域以及与群岛水域相邻接的一带海域D.在半岛国的情形下,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半岛水域以及与半岛水域相邻接的一带海域C 4、以下关于领海宽度,表述有误的是()。

A.根据海洋法原则,只有沿海国才有权确定一定宽度的海域作为自己的领海B.领海宽度由沿海国根据本国地理、经济、政治等因素,在合理范围内自行确定C.各国确定的领海宽度差异很大,从1~24海里不等D.我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C 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宽度,但不得超过()。

A.3海里 B.6海里 C.12海里 D.24海里C 6、根据我国领海和毗连区法规定,以下表述有误的是,我国毗连区()。

A.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领域B.其宽度为12海里C.其内部界限为领海基线D.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距离等于24海里的线C 7、毗连区是沿海国为防止在其领陆和领水内违反其()的法规,以及对违反上述法规的行为行使必要的惩治而设立的区域。

Ⅰ.海关;Ⅱ.财政;Ⅲ.移民;Ⅳ.卫生。

A.Ⅱ~Ⅳ B.Ⅰ,Ⅲ,Ⅳ C.Ⅰ~Ⅳ D.Ⅰ~ⅢC 8、沿海国在毗连区内进行的管辖只限于()在其领域内的违反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法规的行为。

法考与司法考试之国际公法之海洋法习题与答案

法考与司法考试之国际公法之海洋法习题与答案

海洋法
床上外部界限的各定点,不应超过从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应超过2500公尺等深线100海里。

(2)限制:大陆架上权利不影响上覆水域和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开发200海里以外大陆架上资源,要向大陆架管委会提交相关数据和证明(无需批注),应向国际海底管理局交纳一定费用或实物(无需批准)。

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免缴。

4.国际海底区域
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区域及其自然资源是,区域内资源开发采取“”,即一方面由进行;另一方面由缔约国有效控制的自然人或法人与管理局以的方式进行。

5.群岛水域
答案
4.国际海底区域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区域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区域内资源开发采取“平行开发制”,即一方面由海底局企业部进行;另一方面由缔约国有效控制的自然人或法人与管理局以合作的方式进行。

5.群岛水域。

海洋法

海洋法

海洋法一、判断题(每题1分)1. 现代海洋法不仅调整和平时期的海洋法律关系,而且调整战争时期的海洋法律关系。

对错2. 《海洋法公约》规定,个人或法人可以不经过本国政府而直接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出某些申请,国际海底管理局应该受理。

对错3. 在罗马时期,海洋的法律性质被认为海洋是共同使用的对象。

对错4. 到了中世纪,由于战争的需要,促使一些国家对在其势力控制下的海域提出主权要求。

对错5. 塞尔顿在《锁海论》中论述了英国对其周围的海面有处置和控制其使用的权力。

对错6. 《日内瓦海洋法公约》中的《公海公约》和《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基本上是传统习惯规则的编纂。

对错7. 联合国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上达成了领海和渔区为12海里的决议。

对错8. 领海基线向陆地的一面海域,称为“内水”,领海基线向海洋的一面海域,称为“公海”。

对错9. 正常基线就是沿岸的低潮线,即海水退潮降到最低点的那条线。

对错10. 我国的《领海与毗连区法》规定中国的领海基线采用正常基线。

对错11. 内水不仅包括沿岸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的海域,同时也包括沿岸的港口、海湾和海峡。

对错12. 海湾沿岸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时,该湾的法律地位和分界,一般依《海洋法公约》处理。

对错13. 严格说来,领水应指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包括内水和领海。

对错14. 沿海国的主权及于领海的水域、上空、海床和底土,但外国船舶和飞机可以在领海上无害通过。

对错15.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我国的领海的权利。

对错16. 如果通过中的外国船舶作出非无害的行为,沿海国可对它行使完全的管辖权,可对它实行扣押或拿捕。

对错17. 沿海国有权对通过领海的外国船舶上某人行使民事管辖权而停止该船的航行或改变其航向。

对错18. 《海洋法公约》规定,毗连区的范围是从领海量起,不得超过24公里。

对错19. 专属经济区的内界是领海的外界,外界是从领海外界量起不超过200海里。

对错20. 《领海与毗连区公约》规定,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沿岸国有权停止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

海洋法试卷B

海洋法试卷B

命题人________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________ 荆州职院中专部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洋法教程》期末考试试卷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成绩_______(本试卷适用班级:1215一、选择题(20*2)1.1982年通过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法典是()A.《公海公约》 B.《领海与毗连区公约》C.《联合国海洋公约》 C.《大陆架公约》2.下列那个完全属于我国的内海()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3. 关于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的正确表述,应是()A. 人类的共有物B. 无主物C. 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D. 可以自由占取之物4.《海洋法公约》规定,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A.6海里B.12海里C.24海里D.200海里5.《海洋法公约》规定,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实行的通航制度是()A.自由航行B.通知沿岸国后通行C.经沿岸国批准通行D.过境通行6.所有国家的船舶在群岛水域享有()A.航行权B.过境通行权C.无害通过权D.捕鱼权7.第一个提出大陆架主权权利要求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智利D.马耳他8.群岛国的主权及于().A.群岛水域B.群岛水域及其上空C.群岛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D.群岛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以及其中的资源9.古罗马时期,海洋被视为( )。

A.共有物B.无主物C.公海D.领海10.《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时间为( )。

A. 1982年12月10日B. 1984年12月9日C. 1993年11月16日D. 1994年11月16日11.外国船舶在他国领海有权()A.自由通过B.经过许可通过C.过境通行D.无害通过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我国领海基线采取( )A.平行基线 B.正常基线C.直线基线 D.混合基线13.在公海上发生船舶碰撞事故时,对船长及船上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应向()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人_____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_____________ 荆州职院中专部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洋法教程》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_____ 姓名 ____ 考号_____ 成绩_____
(本试卷适用班级:1215
一、选择题(20*2) 1.1982年通过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法典是()
A .《公海公约》 B.《领海与毗连区公约》C.《联合国海洋公约》C.《大陆架公约》
2.下列那个完全属于我国的内海()
A .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关于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的正确表述,应是()
A.人类的共有物
B. 无主物
C. 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D. 可以自由占取之物
4.《海洋法公约》规定,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
A. 6 海里
B.12 海里
C.24 海里
D.200 海里
5.《海洋法公约》规定,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
实行 的通航制度是( )
6. 所有国家的船舶在群
岛水域享有(
) A.航行权 B.过境通行权 C.无害通过权 D. 捕鱼权 7. 第一个提出
大陆架主权权利要求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智利
D.马耳他 8.
群岛国的主权及于( ) .
A.群岛水域
B. 群岛水域及其上空
C. 群岛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
D. 群岛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 ,以及其中的资源
9. 古罗马时期,海洋被视为 ( )。

A. 共有物
B.无主物
C.公海
D.领海
1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时间为 ( )。

A. 1982年 12月 10日
B. 1984年 12月 9 日
C. 1993年 11月 16日
D. 1994 年 11月 16日 11. 外国船舶在他国领海有权
( )
A. 自由通过
B.经过许可通过
A. 自由航行
C.经沿岸国批准 B. 通知沿岸国后通行
C.过境通行
D. 无害通过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我国领
海基线采取()
A .平行基线B.正常基线
C.直线基线 D .混合基线
13.在公海上发生船舶碰撞事故时,对船长及船上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应向( )提出。

A.被指控人的国籍国
B.船舶国籍国
C.船主国籍国
D. 受害人国籍国
14.在公海上, ( )有权对有从事非法行为嫌疑的船舶
进行登临及搜索。

A.军舰
B.国家船舶
C.武装商船
D. 警察船
15.任何
国家有权在公海的海床上铺设海底电缆及管道,在行
使这种权利时,( )其他国家现有的电缆及管道。

A. 不应考虑
B.可移动
C.应顾及
D. 可拆除
16.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采用(
)
A.第一开发制
B.平行开发制
C.企业部开发制
D. 联合开发制
17.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的海域是沿海国的( )
A. 领海
B.内水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18.公海的法律地位是( )
A.属于无主物
B.国家在其中不享有任何权利和自由的海域
C.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D.国家可在其中行使管辖权的海域
19.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
A. 属于国家领海的一部分
B.属于公海的一部分
C.既不属于领海也不属于公海
D. 既是领海也是公海
20.格老秀斯在1609 年发表的名著是()
A. 《锁海论》
B.《海洋自由论》
C.《战争与和平法》
D. 《罗得海法》
二、名词解释(5*4)
1.领海基线:
2.内海:
3.过境通行制度:
4.大陆架:
5.登临权:
三、简答题。

(5*6)
1.简述群岛水域的定义及其法律地位。

2.内海与领海的区别。

3.海洋争端解决的原则和方法。

4.什么是公海自由。

5.毗连区定义及法律地位。

四、论述题。

(1*10)
1.论述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关系。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A
3.C
4.C
5.D
6.C
7.A
8.D 9.A 10.D 11.D 12.C 13.B 14.A 15.C 16.B 17.B 18.C 19.C 20.B
二、名词解释
1.领海基线:是一国的领海与海岸或内水(内海)之间的界限,即测定领海宽度的起算现。

国际上采用的领海基线有三种:a.正常基线;
b.直线基线;
c.混合基线。

2.内海:是指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的海洋水域。

包括 a.海湾、
海峡、海港、河口湾; b.测算领海的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 c.被陆地所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海洋的海域。

3.过境通行制度:是指专为在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一个部分与公海或专属经济区另一部分之间的海峡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的目的而行使航行和飞越自由。

4.大陆架: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床土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 海里,则扩展到200 海里的距离。

5.登临权:是指靠近和登上被合理地认为犯有国际罪行或有其他违反国际法行为嫌犯的商船进行检查的权利。

三、简答题
1.群岛国按照群岛基线的划定方法划定的群岛基线所包围的水域即构成群岛水域。

群岛国的主权及于群岛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资源。

2. a.地理概念上不同:内海是指领海基线朝向陆地一方的水面。

该区域形状不规则,且面积分散零散;领海则是领海基线朝向海洋的一面的,12 海里等宽带所覆盖的水域和底土。

b.法律地位的不同:内海在国际层面与一国陆地领土
享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沿岸国对其享有完全主权。

相比之下,沿岸国在领海的主权则受到一定限制,既外国船舶无需沿岸国许可,就可依照国际法规定在领海中无害通过。

3.海洋争端的解决原则为和平解决原则。

方法: a.调节。

是国际争端政治解决的一种方式。

通常由争端各方协议成立的包括第三方参加的调解委员会负责调查争端的事实,然后提出解决争端的建议,敦促争端各方达成协议。

b.仲裁。

既争端当事各方自愿将争端交付他们自己选任的第三者仲裁员裁断,并互相约定接受裁决结果。

c.特别仲裁; d.国际法院裁决; e.其他途径
4.公海自由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

公海六大自由为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捕鱼自由、建造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科学研究的自由。

5.是在领海以外而又毗连于领海的一个区域,在此区域中,沿海国对
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某种管制权,对违法者行使紧追权。

四、论述题。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在200 海里以内是一个重叠的区
域,沿海国的权利也有重叠。

不同:
1、依据不同。

大陆架是自然形成的事实依据,专属经济区需要国家主张(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并不是根据事实本身所存在的权利,而沿海国必须宣布建立其专属经济区并说明其宽度),否则仍是公海;
2、范围不同。

200 海里是专属经济区的最大宽度,是大陆架的最小宽度。

3、权力和义务不同,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对所有的资源都有主权权利,而沿海国对大陆架的主权权利仅限于海床和底土的矿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的界限,应当在国际法法院规约第38 条所指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协议划定,以使得公平解决。

这条规定与关于大陆架划界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