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自然资源与人均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

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 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都 存在差异。
自然资源的特点与作用
• 整体性: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破坏都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自然资源的特点与作用
经济作用
社会作用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为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 条件。
倡导节约优先的资源利用理念,推广节能、节水、 节地、节材等资源节约技术和产品。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循 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培 育和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领 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 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案例分析:某地区自然资源利用问题
案例背景
某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 产资源,但长期以来存在过度开
采和乱砍滥伐等问题。
问题分析
过度开采导致矿产资源枯竭,乱砍 滥伐破坏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水土 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后果。
解决方案
加强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开采规模 和速度;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 石能源的依赖;加强环保宣传和教 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 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不断再生的资源,如水资源、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 消耗后不能恢复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点与作用
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有限 的,不可能无限制地满足人类的 需求。
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自然 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打击非法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确保自然 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人教版版八年级地理课本知识点全面归纳总结!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屿是海南岛。
5、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我国的西北部,简称新,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级行政区,简称黑,广东省简称粤,北回归线穿过;首都北京,简称京。
7、与我国陆上14个国家相邻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重点掌握俄罗斯、蒙古、印度、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等。
此外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也隔海相望。
第二节人口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
3、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均教育经费减少、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等。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第三节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全国的西北、东北、西南。
4、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我国少数民族习俗: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摔跤、朝鲜族的长鼓舞……第三节河流一、以外流河为主1、内流河是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2、内流湖基本是咸水湖;外流湖是淡水湖。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 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
(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节约与保护水资源一、水资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五、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及分类:(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为大家整理了精选初二上册地理期中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1、自然资源的概念:来自于自然界并且对人类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如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水能等。
2、分类: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
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总是用一点就少一点,短时间里不能更新和再生的资源,如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3、与人类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人类对于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促进更新,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寻找新的`替代品等。
4、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的问题:a、自然资源的总量有限,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更加短缺;b、破坏和浪费严重,加剧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因而应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6、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25日--全国土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初二上册地理期中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初中地理中考会考必备知识点(人教版)-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自然形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
2.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可再生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3.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地球日——4月22日5.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
”【活动】P63可再生资源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理由:可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
非可再生资源核能、天然气、花岗岩在短时间不可以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第二节土地资源耕地(所占比重最小)1.全国土地日——6月25日林地农业用地2.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可利用的土地草地(比重最大)建筑用地————————(非农业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3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牧业在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
后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等边远地区。
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1.国家制定并且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优:总量丰富,类型齐全劣: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比例构成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分布不均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后备耕地不足等等。
1.【活动】P69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2.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第三节水资源1.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2.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人均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
3.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3月28日4.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上:夏多冬少;空间上: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丰北缺)解决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的方法:兴建水库。
人教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

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 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土地、阳光、森林、水能等。
2. 我国自然资源特征: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1. 现状: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2. 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等)、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等)。
3. 分布: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的干旱、高寒地区。
4. 我国的土地政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三、水资源1. 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1) 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上表现为南丰北缺、东多西少;时间上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 解决措施: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如南水北调工程;兴建水库等,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如三峡水利枢纽。
2. 南水北调: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1)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和天津。
(2)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3) 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3. 水资源的保护措施:防治水污染,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水达标排放;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节约用水,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等。
初中地理知识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

初中地理知识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并能够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各种资源,包括土地、水域、矿产、森林、气候、动植物等。
地理知识对于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资源情况。
一、土地资源中国是一个土地面积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我国以耕地为主,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3亿公顷,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此外,我国还有广阔的草原、森林和沙漠等其它类型的土地资源。
二、水域资源中国的水域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
其中,长江、黄河等大河是我国最重要的水域资源之一。
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也对我国的农业、工业和航运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矿产资源我国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和钢铁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煤炭储量。
此外,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元素产出国。
四、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天然森林和人工林。
根据统计,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0%以上,是全球森林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
森林资源不仅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也为我国的木材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五、气候资源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不同的气候区域对于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还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这些资源的利用对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六、生物资源中国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物种的国家之一,其中不乏珍稀濒危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等。
此外,我国还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许多中药对于保健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我国拥有丰富的土地、水域、矿产、森林、气候和生物等自然资源。
这些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人类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中地理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 分类:按自然属性分: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 自然资源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
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
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人教版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自然资源与
人均
小编搜集了大量初中地理的知识点以供同学们参考,下面是关于新编人教版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自然资源与人均的讲解,需要同学们认真掌握下面的知识。
一、自然资源与我们
1、自然资源包括:
土地、矿产、森林、水、水能等
2、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水、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森林、土地
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等
二、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1、人口增长与资源总量的矛盾
面积世界第3位人均不足世界的1/3
耕地世界第4位人均为世界的1/3
径流量世界第6位人均为世界的1/4
森林面积世界第6位人均为世界的1/5
矿产资源总值世界第3位人均不足世界的1/2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2、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的矛盾
石油经济
资源的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
三、资源利用的不合理问题
1、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煤炭资源利用率低
石油资源的浪费
2、资源的二次利用率较低
中水的利用
3、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4、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相信通过上面对新编人教版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自然资源与人均的讲解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哦。
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