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扎堆煤电项目 煤电一体化隐现圈地泡沫

合集下载

现阶段煤电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现阶段煤电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现阶段煤电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煤电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煤电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从燃煤技术和节能等方面系统的探讨了煤电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一、煤电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燃煤技术的不断改进不利于煤电一体化发展。

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类型,煤电一体化依赖于煤炭燃烧技术的不断改进。

然而,随着煤炭工业的改革,燃煤水平差距日益加大,使煤电一体化发展遇到了瓶颈。

2、能源高效利用率不高,煤电一体化发展受限。

能源高效利用是煤电一体化发展的核心。

然而,当前煤电一体化呈现出数十余种能源形式,煤炭质量区分不够细致,以及煤电一体化能源利用配置不合理等,都增加了能源消耗,限制了煤电一体化发展。

3、煤电一体化环境污染太严重,煤电一体化发展难度增加。

煤电一体化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及废渣等污染物,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从而影响煤电一体化发展,使难度增大。

二、煤电一体化发展应采取的建议1、完善燃煤技术,提高煤电一体化水平。

应深化对燃煤技术的改革,推进燃煤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煤电一体化发展水平。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煤电一体化能源利用效率。

应完善能源利用调度系统,针对不同的煤炭质量,采用不同的热销放模式,实现高能效的煤电一体化生产,同时应适当提高煤电一体化电价,减少能源浪费。

3、强化煤电一体化环境污染治理。

应加大对煤炭燃烧污染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其出厂标准;同时应加强对企业出厂污染的控制,强化污染源排放监测,确保煤电一体化产业环境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煤电一体化发展受到燃煤技术水平和能源高效利用率以及煤电一体化环境污染等三个方面的制约,应采取全面的措施改善煤电一体化发展现状,为煤电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持。

阳煤集团全力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

阳煤集团全力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

阳煤集团全力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
阳煤集团网站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该公司在煤电一体化工作领导组第二次工作例会上表示,2015 年将紧紧抓住电力改革的有利时机,全力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

今年,阳煤集团将推进寿阳明泰、西上庄项目、左权项目取得路条,新疆二期、昔阳电厂等项目前期规划衔接,加快电力行业项目建设。

3 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建立健全电力行业市场体制,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平竞争。

为破解一煤独大的局面,近年来,山西努力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以煤电一体化突破口,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

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山西省促进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到2015 年,省调火电企业全部实现电煤长期协作合同管理,部分火电企业和煤炭企业实现以股权为纽带的煤电联营。

在2015 年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山西省长李小鹏指出,将通过消化、转移、整合、淘汰等途径,有效化解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

鼓励煤电联营和签订长协合同,发展煤电材等循环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一体化、循环化发展。

阳煤集团在电力行业有利形势下迅速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有助于当前缓解严峻经济形势对该公司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山西国资委网站消息显示,。

煤电一体化不利影响及防范对策分析

煤电一体化不利影响及防范对策分析
我们更青 睐于煤 电联营 , 这 种 方 式 在 市 场 波 动 比 较 大 的 时
一 一
煤炭的供 给。部 分专 家还 认 为 : 煤 电 一 体 化 是 解 决 我
候 有 更 强 的抗 风 险 能 力 。 但 煤 电 一 体 化 也 存 在 不 利 的 影 国 电 煤 传 统 产 业 意 识 和 制 度 设 计 的 缺 陷 , 是 改 善 由 于 一 些 响, 下 面 就 让 我 们 针 对 煤 电 一 体 化 的不 利 影 响 , 将 前 因 后 果 利 益 集 团 的利 益 寻 租 , 导致 电、 煤 产 业 间 的 交 易不 对 等 及 纵 及 防 范对 策 进 行 一 定 的 分析 。
煤 炭企业互 相参股 , 加 强彼此 的联 系。第三种 , 某 个 投 资 主 式 。从 产 业 组 织 的 角 度 来 看 , 煤 电 一 体 化 有 效 降 低 了 电 力 体旗 下不仅搞 煤炭 , 也搞 电力 , 使 煤 电 结 合 。大 部 分 情 况 下 和煤 炭企 业 的 交 易 成 本 , 让 电 力 企 业 得 到 了 确 定 投 入 要 素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3 ) 1 7 - 0 1 6 4 — 0 1 业 对 于 国家 民 生 , 社会安定 有着深 刻的影 响 , 所 以 政 府 一 定
0 引 语
在 必 要 的 情 况 下 要 采 取 由 于 我 国 电力 . , 煤炭之争 的愈 演愈烈 , 为 了 解 决 煤 电 这 要 加 强 对 煤 电 一 体 化 的 政 策 引 导 , 适 当 的调 节 手 段 。 条产 业 链 上 的 问题 , 而 煤 电一 体 化 对 降 低 煤 电 交 易 成 本 , 提 高产业利润 , 降低运行成本 , 优 化 资 源 配 置 等 都 有 一 定 的 好 2 煤 电 一 体 化 有 益 于 经 济 发 展

2023年煤电一体化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煤电一体化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煤电一体化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煤电一体化是指将煤炭资源和发电业务整合到一个公司或集团中,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电力产业的协同发展。

目前,国内煤电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模式包括煤炭企业向上游延伸进入电力领域、电力企业向下游延伸进入煤炭领域、煤炭电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整合等。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发展趋势、市场风险和机遇等方面,对煤电一体化行业的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煤电一体化企业数量较多,主要包括神华集团、中煤能源、中国电力、大唐电信等大型企业。

其中,神华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大的煤电一体化企业之一。

其拥有的电力资产包括中国最大的电力发电企业国家电投,以及内蒙古大唐能源等多家企业。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煤电一体化企业的装机容量达到了4.8亿千瓦左右,占全国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国内最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

二、市场竞争格局煤电一体化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资源垄断和技术创新两方面。

在资源方面,煤炭企业通过在煤炭采购、储备、加工等方面的优势,获取了廉价的煤炭资源,从而降低发电成本。

而在技术方面,煤电一体化企业通过技术优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改进,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市场发展趋势未来,煤电一体化将进一步推进,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整合和节能减排方向发展。

煤炭和电力行业将更加紧密地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绿色发展,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强环保治理,以应对环保政策的逐步加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2.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的势头将持续增强。

在技术方面,煤电一体化企业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能源、智能电网等发展趋势。

在产业链方面,煤电一体化企业将进一步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3.国企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

近年来,通过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冗余和无效的煤炭和发电产能被淘汰和整合,煤电一体化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发展前景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浅谈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电一体化成为了目前中国能源行业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煤电一体化中,煤炭资源和电力生产紧密结合,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成本。

煤电一体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及时解决。

本文将就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污染问题。

煤炭是一种高污染的能源资源,其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到大气环境质量,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而煤电一体化中的电力生产过程同样会释放大量的排放物,加重了环境污染问题。

资源消耗问题。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而煤电一体化中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将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安全隐患问题。

煤电一体化中的煤炭采矿、运输和电力生产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经济效益问题。

尽管煤电一体化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生产成本,但由于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投入较大,其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明显,且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下,市场前景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一是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在煤电一体化中,应加强对燃煤电厂的环境排放治理,采用先进的清洁燃烧技术和高效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实现减排和治理。

在煤炭采矿和运输过程中,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是推动煤炭资源有效利用。

在煤电一体化中,应加强对煤炭资源的科学开采和合理利用,推动煤炭资源的洁净高效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排放。

加强对煤炭资源的科研开发,提高煤炭转化效率,推动煤电一体化向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在煤电一体化中,应加强对煤炭采矿和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四是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窝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央企与地方争利

“窝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央企与地方争利

“窝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央企与地方争利“窝电”背后是央企与地方争利蒙西电力富余地区五年前就规划电力外送通道,但国家电网反应冷淡继《经济参考报》近期披露《西部“窝电”超三千万千瓦》后,记者再赴内蒙古蒙西电力富余地区深入调研探求部分地区“窝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早在2006年前蒙西电网就有建设第三、第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的谋划,然而5年之后仍未立项。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反映,国家电网公司与区域电网公司在利益分配上未达成统一,导致跨省电力通道建设面临多重阻力。

由于内蒙古铁路运力有限,近年来内蒙古外运煤炭在经济性上的劣势凸显,包括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内蒙古电力公司)总经理张福生在内的业内人士都认为输电比运煤更合算。

据呼伦贝尔市副市长白志远介绍,内蒙古的褐煤中含有60%的土和水,这将损耗大量的运能。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办公室主任王晓波等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为了运煤,很多火车车皮或汽车都是空车进区,重车出区,并不合算。

再加上内蒙古铁路运能有限,给内蒙古配备的车皮偏少,对区外的煤炭供应就有了局限性。

内蒙古的坑口煤价一般在每吨300元至400元左右,经过运输到了东部和南方就变成了每吨750元到1000元左右。

因此,电煤外运,既导致了交通堵塞问题,还抬高了火电成本。

而输电的成本则较小。

据内蒙古电力科学院测算,内蒙古西部的电力输送到电荒严重的南方省市,平均输送成本约0 .1元/千瓦时,送到湖北省和上海市的输送成本不超过0.08元/千瓦时。

送到广州的完全成本不超过0.45元/千瓦时,远远低于广东省火电厂上网电价0.53元/千瓦时。

然而内蒙古的外送输电通道严重不足。

据内蒙古电力公司介绍,近年来,内蒙古的电力外送通道建设严重滞后于电源建设。

其中,对覆盖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中西部8个盟市的蒙西电网而言,目前只有丰泉-万全、汗海-沽源-平安城两个向华北电网输电的通道,共计4回500千伏线路,由于蒙西电网向华北电网送电的通道受390万千瓦的额度限制,目前送电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新时期煤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

新时期煤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

新时期煤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1. 引言1.1 煤电行业现状煤电行业作为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当今社会,煤电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煤电行业在提供能源的也承担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煤电行业的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煤电行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煤炭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资源短缺,传统的煤电技术滞后,政策支持不够到位,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我国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进程。

探讨煤电行业现状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创新路径是当前亟需的课题。

我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推动煤电行业朝着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我国能源产业的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1.2 煤电行业发展中的问题煤电行业是我国能源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煤电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不仅影响了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煤电行业对资源的消耗也很大,随着国内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电行业将面临能源供应瓶颈。

煤电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更新的动力,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政策方面,目前我国对煤电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未能出台有效的环保和能源转型政策,导致煤电行业发展中存在一定困难。

产业转型方面,煤电行业仍然以传统燃煤发电为主,缺乏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动力,需要加大产业转型的力度,转向更清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 正文2.1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当前新时期煤电行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难题之一。

随着煤电产能的增加,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进入大气,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居民健康。

浅谈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煤电一体化是指在煤炭资源区域布局电力企业,并依托当地煤炭资源进行电力生产。

这种模式在我国发展了几十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对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煤电一体化模式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燃煤发电是一种高污染、高能耗的能源模式,在燃煤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周边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

燃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也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对水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煤电厂的环境治理和排放控制,采用洁净煤技术和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降低燃煤发电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

鼓励煤电厂进行烟气脱碳处理和烟气再利用,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回收利用,达到减排的效果。

还可推广清洁能源替代煤炭,逐步减少煤电厂的使用规模,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减少煤电一体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煤电一体化模式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煤电一体化模式下,电力企业通常会以低价收购当地煤炭资源,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

而且,煤电厂一般会采用传统的燃煤发电技术,效率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导致大量的能源浪费。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健全的煤炭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炭产业的监管,合理规划和利用煤炭资源,防止过度开采和浪费。

鼓励电力企业采用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比如超超临界、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还应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煤炭等有限资源的依赖,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煤电一体化模式需要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产业占据重要地位。

煤电一体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煤炭产业的地位,导致能源结构重心过于倾斜,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企扎堆煤电项目煤电一体化隐现圈地泡沫
在罕见的淡季“电荒”刺激下,央企在煤电一体化的道路上加快了步伐。

6月初,15个省市的非居民用电价格正式上调,煤炭、电力行业的央企也加快了在各地的布局速度。

据了解,在江西、河南、云南等省市,神华集团、华能集团等多家国内大型煤炭、电力行业央企近日纷纷与当地政府展开战略合作。

有行业内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煤电一体化能够为当地政府和央企带来利益,也能对缓解电荒发挥一定作用。

但需要警惕的是,央企在煤电项目上的规模扩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供需矛盾,而这种扩张将挤占民营和外资企业在电力行业的市场份额,电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也可能会因此减缓。

央企扎堆电力项目
近日在煤电领域表现最为抢眼的当属神华集团。

短短两个月时间,神华集团煤电一体化项目便正式落户江西,该项目规划占地约3000亩,包括一个2000万吨煤炭储备基地和6台100万千瓦规模的火电机组,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

作为神华集团煤电一体化的标杆项目,国华九江项目煤场年设计吞吐量2800万吨,全部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达360亿千瓦,占江西目前年用电量的一半。

据了解,目前国华九江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近期将召开专家评证会,评证通过后再编制正式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江西省及国家发改委注册落户。

公开资料显示,每年江西火电所需煤炭有2000万吨左右需要从外省调运,而江西今年电力缺口最高达200万千瓦,预计2015年将超过800万千瓦,江西用电供需矛盾已由阶段性向常态化趋势转变。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表示,今年江西首现淡季“电荒”,加之该省两个核电项目又同时遇阻,神华项目恰逢时机的落户成为拯救江西缺电的一根救命稻草。

除江西外,河南的济源和南阳两市也向央企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6月3日下午,南阳市与7家央企就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等达成了总投资333亿元的合作计划。

从签约项目看,能源开发与利用占了相当比重。

主要有国投煤炭公司投资的南阳煤炭战略基地储备建设项目、首钢控股公司投资的白河热电厂项目、国电联合动力有限公司开发的社旗县风电项目等。

6月5日,济源市分别与华能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11家央企的负责人,签署了2×100万千瓦机组及风电项目、风电设备制造等战略合作协议。

煤电一体化受青睐
“煤电一体化”项目已经越来越被神华、华能这样的大型煤炭和电力央企所青睐。

此次神华落户江西,最大看点便是其要打造“煤电一体化”全产业链,而这种产业链模式在解决煤电矛盾方面被各界寄予了厚望。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神华选择煤电一体化道路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做全产业链,扩大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自身煤炭资源能保证供应。

据了解,中国神华(601088,SH)的发电业务使用的煤炭,约有95%来自自身供给,通过集团内部协议煤价,使企业获得的煤炭价格低廉,并有充足的煤资源供给,这无疑使得“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得以在集团内部化解。

这也是中国神华在去年众多发电企业步履维艰之时取得了发电业务赢利115.8亿元,毛利高达25.47%佳绩的原因之一。

电力企业也在积极寻找“煤源”。

6月2日,华电集团子公司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电煤业)、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公司)和四川王氏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云南煤矿项目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三方将合作建设云南镇雄煤炭能源基地。

其中,由华电旗下的华电煤业、云南公司共同控股煤炭储量达9000多万吨的兴远、海峰、兴和等三家煤矿,煤炭产能不低于120万吨/年,将为华电集团在滇火电企业供应电煤。

其实,五大发电集团布局自身煤炭业务早已被提上日程。

华电集团去年就曾提出,到2013年使其控参股煤矿产能超过每年1亿吨。

此外,国电集团也制定了相关的煤炭业务规划。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李廷表示,实现煤电一体化可以有多种路径选择,可以是煤炭和电力企业互向对方领域延伸,也可以是现有煤炭和电力企业直接整合为大型综合性能源集团,还可以是现有煤炭和电力企业交叉持股。

他称,如果不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那么,大力推动煤电一体化或许是解决目前煤电矛盾的手段之一。

这样能够在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下,让煤炭和电力行业都能获取合理的利益。

难题依然待解
央企纷纷上马火电、风电项目,并且煤电一体化进程也有加快的趋势,似乎为日后电力充足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但专家称,目前央企扎堆电力项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供需矛盾。

江西、河南都是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已被定义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未来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中部地区,会直接加重该地区工业用电紧张,中部地区“电荒潮”或会成为常态,投资中部地区成为央企战略必由之路。

但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新一轮电价上调,央企投资火电和水电的热情更加高涨,不过可能会有盲目扩大规模之嫌,因为相比经济效益,央企一直更看重规模。

此外,煤电一体化虽然是电价机制改革前的缓兵之计,但同样有硬伤。

林伯强认为,目前最大的矛盾还是在于煤炭定价是市场化的,煤炭企业参与煤电一体化的动力并不足。

这导致电力企业收购煤矿和煤炭企业困难重重。

他强调说,央企的这种规模扩张将挤占民营和外资企业在电力行业的市场份额,电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也可能会因此减缓,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韩晓平也表示,煤电一体化似乎是将煤价与电价的矛盾在一个集团内部得以化解,但事实是,当煤价和电价出现矛盾时,企业依然承受着巨大的亏损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