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X片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精选4篇)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精选4篇)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精选4篇)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篇11、放射科除行政工作时间外,包括非办公时间和节假日,均安排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各项x线检查,需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查;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3、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方法;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观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4、危重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5、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6、X线片、数据资料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

全部X线照片、数据资料应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师签名负责;院外借片,除经医务科批准外,应有必须的手续,以保证归还。

7、每一天群众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8、严格遵守各项和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

工作人员要定期景象健康检查,并妥善安排休假。

9、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放射科安全工作制度1、本科安全领导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

树立安全生产、安全第一、安全重于一切的思想。

2、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对全科安全生产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防范于未然。

3、技术组负责对全科各种机器设备定期进行保养,发现问题按程序及时上报。

4、科室各种设备、电器在下班时关机、切断电源。

(阅片室内的所有电器、设备由值班医生负责,其余由技师负责)。

5、设备网络系统管理小组要加强对全科网络使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管理、建立网络安全运行的应急措施和方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6、分管业务技术的主任及诊断组组长应定期对全科各种医疗文书和各种操作规程的执行状况进行检查。

定期通报全科,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7、护理组负责全科药品,一次性用品的管理、使用、毁形、分类及手术间的消毒,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放射科的管理,确保医院的安全以及医疗质量,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医院放射科是指提供医学放射学服务的科室,负责实施医疗影像检查、放射线治疗和核医学诊断与治疗等工作。

第三条:医院放射科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管理要求开展工作。

第四条:医院放射科制定管理制度,对放射科的组织、人员、工作流程、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进行规范,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

第五条:医院放射科应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放射科的日常管理工作。

放射科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六条:医院放射科应招聘具有相应专业技能和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务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并按照岗位要求进行考核和评价。

第七条:医院放射科应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针对每个岗位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培训计划。

第八条:医院放射科应定期组织职业健康体检,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要求,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培训。

第九条:医院放射科应及时更新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举办培训班、学术讲座等,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第十条:医院放射科应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医院放射科应建立科室的工作流程,包括患者接待、检查安排、设备操作、影像解读、诊断报告等环节。

第十二条:医院放射科应建立患者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患者信息的收集、归档、保密等,确保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第十三条:医院放射科应建立影像解读和诊断报告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四条:医院放射科应制定医疗放射线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使用、辐射防护、放射物处理等,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第十五条:医院放射科应建立设备维护和报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X光检查室管理制度

X光检查室管理制度

X光检查室管理制度一、前言X光检查室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影像科室之一,在确保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需要具备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X光检查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其相关内容,为医疗机构提供可行的管理方案和操作指南。

二、管理目标X光检查室的管理目标是确保患者接受安全、准确的X光检查,保护医护人员免受辐射的伤害,同时维护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管理措施。

1. 设备维护和质控X光设备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并确保设备维护记录的完整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测试,包括定期测试设备参数、曝光剂量以及图像质量等,以保证获得高质量的影像。

2. 辐射防护措施X光检查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免受辐射的伤害。

管理人员应向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的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确佩戴。

另外,还需要定期对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3. 医护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X光检查室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以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辐射安全知识、设备操作技巧、影像评估和异常情况处理等。

培训记录应详细纪录并存档,以备查阅。

4. 工作流程和标准化管理人员需要制定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确保各项操作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

工作流程应涵盖患者预约、检查准备、设备操作、影像存储和报告发布等各个环节。

同时,需要建立相关的标准操作规范,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5. 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X光检查室管理人员应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

所有医护人员都应接受相关培训,并了解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程序。

此外,还需要建立事故报告和纠正措施的记录,并及时对问题进行改进和解决。

三、管理实施步骤1. 确定管理责任和组织架构明确X光检查室的管理责任,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

管理人员应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确保人员配备和职称符合相关要求。

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

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

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
一、投照前嘱病人除去颈链、耳环、腰带及服饰上的金属及硬质物品,对照片有影响的衣物要更换,以免影响照片质量。

二、胸腹部投照要嘱病人吸气及屏气,以免呼吸运动影响照片质量。

婴幼儿及不合作病人,要家属配合固定,伺机进行投照。

三、造影检查要预约,并做好事前准备及胃肠准备,保证造影顺利完成及照片质量。

四、危重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边检查。

五、技术人员要熟悉掌握投照技术及暗室胶片冲洗技术,确保甲级片率>60%,废片率<30%,投照后要在申请单上签名。

六、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条件,并待观察照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七、诊断医师要持证上岗,依法行医,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八、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阅片要全面、细致,按顺序从上而下,从左至右,综合分析X线征象,避免遗漏细微病灶及阳性X线征,保证诊断的准确率及符合率。

九、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合力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疑难病例由高年资医师审片后才发出报告。

十、按时出报告,平诊病人照片后1小时出报告,急诊半小时出报告。

(疑难病例除外)
十一、严守操作规程,坚守岗位,共同协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高照片质量及诊断技术水平。

放射科影像诊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篇)

放射科影像诊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篇)

放射科影像诊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全科室人员必须把医疗护理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

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技术组及导管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4.坚持实行每日早间集体读片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诊断报告的书写。

5.坚持实行技术读片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对照片质量进行讲评。

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

7.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8.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实行入库前再次检查核对和借片制度。

放射科影像诊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是放射科部门为保证诊断影像质量并提高诊断准确性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设备管理:确保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护,包括定期检验、校准和维修等。

2. 影像质量控制:通过定期质量控制测试和质量评估,检查影像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并采取措施改善影像质量。

3. 诊断准确性评估:定期复查和对比分析放射影像的诊断准确率,评估医生的诊断能力,并提供培训和反馈。

4. 影像存储和管理:建立影像存储和管理系统,确保影像的安全性、可访问性和持续的保存,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范围进行归档。

5. 医疗记录和报告管理:确保放射科医疗记录和诊断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规范的记录和报告流程。

6. 患者安全管理: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在放射诊断过程中的安全,包括辐射防护、患者信息保密等。

7. 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放射科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培训医务人员等,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以上是放射科影像诊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一些重要方面,具体的制度内容和实施细节需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放射科影像诊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是指在放射科影像诊断过程中,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满意度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X光检查室管理制度

X光检查室管理制度

X光检查室管理制度一、引言X光检查室是医院中重要的影像科室之一,负责提供X光检查服务,为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为了确保X光检查室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患者安全管理1. 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培训,确保所有技术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2.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铅衣、眼镜、手套等,保护自身免受辐射损害。

3. 定期维护和校准检查设备,确保设备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4. 确保X光检查室环境洁净整洁,加强消毒和清洁工作,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设备管理1. 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型号、购买时间、维修情况等信息,及时进行维修与更换。

2. 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做好巡检记录。

3. 对新购买的设备进行验收,并做好安装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4. 确保设备定期进行辐射防护性能检测,保证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影像质量管理1. 所有影像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影像采集的技术要求,并进行相关培训。

2. 根据患者不同部位和病情要求,设置适当的曝光参数,确保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3. 定期对影像设备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保证影像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4. 影像的存储和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系统,确保影像资料的安全性和可追踪性。

五、医疗废物管理1. 检查室应设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区域,对不同类别的废物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置。

2. 定期清理废物,保持检查室内环境卫生与整洁。

3. 确保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并做好相关记载和备案。

六、突发事件应对1.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突发事件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2. 针对常见突发事件进行演练和模拟演习,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

3. 统一指挥,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和其他相关人员,并与其他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七、质量管理1.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流程和标准,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放射科X线胶片管理制度

放射科X线胶片管理制度

放射科X线胶片管理制度第一篇:放射科X线胶片管理制度放射科X线胶片管理制度(试行)住院部X线摄影胶片一、凡用CR机照片,电脑光盘刻录,光盘在放射科储存;病人照片,可打印一份片发给病人,病人须签名。

二、胃肠片、普通片在放射科储存;如临床医师要借片,应写借条,由临床医师保管,一周内再还放射科储存。

门诊部X线摄影胶片一、普通胸片、颈椎片,由门诊放射科保存;临床医师要借片,应写借条,临床医师保管1一2天后,再还放射科储存。

二、发热门诊摄胸片,2003年5月8日开始。

凡发热病人、体检者,所照胸片,经医院会议决定、医务科通知:所照胸片由放射科保存,临床医师要借片应写借条,临床医师保管片期限为一天至一周内归还放射科储存。

放射科2003年5月11日第二篇: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管理制度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管理制度为加强放射科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放射科诊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科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特制定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管理规定,适用于全省各级各类医院放射科。

1、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制定兼职人员协助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

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X线检查设备必须有《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放射技术和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

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5周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放射科规章制度1放射科工作制度1行政治理制度1医疗工作制度2(1)急诊工作制度2(2)值班、交接班制度3(3)查对制度3(4)透视检查规则3(5)造影检查制度4(6)DSA,CT,MRI及介入放射诊疗工作规章制度4(7)读片及报告书写制度5(8)评片制度5医学资料治理制度6(1)登记制度6(2)借片制度6(3)医疗设备治理制度7A.医疗设备治理7B.设备档案8C.医疗设备检查修理制度8安全保卫制度8巡逻制度8防护保健制度9消毒隔离、清洁卫生制度10放射防护规章制度10放射诊疗安全制度11放射诊疗质量保证方案12CT室工作制度13MECT室治理制度14放射治疗工作制度14射线装置设备检修爱护制度15辐射安全与环境爱护制度15核医学科防护安全治理制度16核医学科安全保卫制度17辐射防护制度17辐射事故应急措施18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1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安全措施19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处理19射线装置设备检修爱护制度20职业健康档案治理制度20科室人员培训打算21钼靶机操作规程21床边机操作规程22PET/CT操作规程22PET质控打算和方案23放射科工作人员职责24放射科主任职责24放射科正、副主任医师职责25放射科主治医师职责25放射科医师(士)职责26放射科正、副主任技师职责26放射科主管技师职责27放射科技师职责28放射科技士职责28放射科规章制度放射科工作制度1.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

急诊病人随到随检。

各种专门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

特检摄片,待观看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3.重危或做专门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4.X线诊断要紧密结合临床。

进修和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批阅签名。

5.X线照片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X片管理制度
1.为方便病人就诊需要,应多数病人要求.经院办研究决定门
诊X片由病人及家属自行保管.每份X片由我先院用数码相机拍摄留档.每天当晚12点以前输入电脑保存,同时每半月用光盘刻录保存作好时间标示.病员可根据就诊时间及X片号即可查询原X片资料.特殊情况即可打印,DR片均由病员及家属自行保管.
2.普通门诊正常情况下,摄片后30分钟内取诊断报告及胶片,
急诊15分钟内取诊断报告及胶片. 特殊情况除外.(如机器故障,突发停水停电,洗片机维护及显定影更换等)
3.普通住院病员摄片后, DR片均由病员及家属自行保管,普通X胶片每一位病员一个X片档案袋.直到出院为止.每位住院病员的X片由主管医生或住院主管主任于摄片后第2天早上亲自签名取诊断报告及X片.住院急诊于摄片后,由主管医师当天签名取诊断报告及X片.并在一定时间内归还放射科,(根据临床医师的需要安排适当长的时间)以便归档.退回放射科时医师签名标示已退还记录.
4.凡疑难病历均由全科室医师在主任主持下会诊讨论.第2天上午取胶片及诊断报告.并单独记录详情.以便后来的学习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