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密度与社会生活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的《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密度公式,并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的应用。
难点:密度的计算,生活中的密度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冰块在水中漂浮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冰块会漂浮,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 讲解:通过PPT和实物模型,讲解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计算方法。
3. 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密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密度的理解。
4. 应用: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为什么石头会沉入水底,为什么气泡会浮在水面上等。
六、活动重难点密度公式的应用,生活中的密度现象的解释。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密度的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密度现象,比如食品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等,下节课进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引入环节的设计。
我选择了冰块在水中漂浮的现象作为实例,这个实例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直观地展示密度的概念。
在这个环节中,我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冰块会漂浮,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固 液 气
不同 密度
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来说物质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温度越高,密度会越小。
在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而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尝试完成知识点一1~3题。
小 上升
向上
向下
A
自主学习
请独立完成“当堂强化”训练题
C
C
89 10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
这个结论不完全对,因为它也可能是铜 做的,只是内部是空心的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其他重要应用。例如:地质队员利用 密度确定矿藏的种类;商业中鉴定牛奶、白酒的品质;农 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工业生产中根据需要选择材 料……。
尝试完成知识点二4~6题。
B D A
例1: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 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 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二氧化碳气 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要____________,从而二氧化碳气体 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的缘故。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2: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是否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是不是一种物质在任何时候都遵 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关于这个问题请回忆一下亲身经历或平时课外学习的积 累,是否有相关事例。
解:ρ=m/v=4kg/0.00057m3=7.0×103kg/m3 由于铅的密度是11.5×103kg/m3,可知这个铅球不是由纯铅制 成的。
四、课堂小结
密度与社 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关系: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 密度变小。 2、密度与物质鉴别 3、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4、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 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飞机的制做用合金, 产品包装用塑料泡沫
矿藏的勘探
老农扬场分拣麦粒与草屑
鉴别掺水的牛奶
很早的时候人们都 知道用盐水选种
浮选煤粉
二、密度与温度
同学们,畅所欲言吧
1、由此请说说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上
面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
2、人类在哪些方面利用了风力? 人们可以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等,近代大规模利用风
力主要在发电上。
风车王国--荷兰风光
龙卷风
通过观看上述二图片,由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说你想弄 清哪些问题?
由此可知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或者状态发生 变化,尽管质量不变,但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根 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密度要变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1: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度 与
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社
会 2、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生
活 3、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4.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我们的生活
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度知识有哪些应用吗?
二、密度与温度
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 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即: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二、密度与温度
1、物质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
热胀冷缩导致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
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 7×103kg/m3
而ρ铅 = 11.3×103kg/m3
∴ 该球不是用铅制造的。
例2:有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 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分析:
a.可以求出这个球的密度,把它与铜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 此球是实心的;
b.先假设它是实心的,再根据给出的铜球体积,计算出它的质量应当是多大,把 计算出的值与原球的质量进行比较,如果计算结果大于原球质量,则原球是空 心的;
发射,如图所示, “嫦娥三号”舱体将使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具
有轻巧、坚固、美观、易于加工等特点的铝锂合金板材,选用这
种材料与下列哪个物理属性无关( B )
A.密度
B.导电性
C.硬度
D.延展性
嫦娥三号模型
2.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常的饼干相比,主 要的优点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压缩饼干的( C ) A.密度大、体积大 B.密度小、体积小 C.密度大、体积小 D.密度一样、体积小
解法三: 体积法
假设该铜球是实心的,则有:
V铜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难点: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密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自主预习】预习课本密度与温度内容1.物体通常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大.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2.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水的这种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水在4℃时密度最大.【小组讨论】1.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大小适当的薄塑料袋,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观看飓风图片,思考并讨论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分析: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2.装满水的水壶在水快烧开时,为什么总有一些水会溢出来?分析: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不考虑汽化),水的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水的质量(m)不变,水的体积(V)在变大.由上面的一些现象可以得出: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3.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结合课本121页等质量的水结成冰后的体积变化过程计算分析)这种现象说明:水与其他物质有着不同的特点:水结冰体积会变大(膨胀).【教师点拨】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有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的性质,物质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但是水例外.【跟踪训练】1.为什么水蒸气和火焰总是往上跑?解:水蒸气温度高、密度小于周围空气密度而上升.(火焰同理:火焰周围的空气热胀,体积变大,随之其密度减小而上升.)2.北方居民家取暖用的暖气片应该安在什么位置?解:通常是要安装在靠地面的墙上.3.观察下图填空:在0~4℃时水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我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故4℃时水的密度最大,以此温度升温、降温,水的密度都要变小.由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所以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较深的河底却能保持4℃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学习指导二:密度与物质鉴别【自主预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有两把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的汤勺.一银一铝,怎样把它们区分开?说说你自己的方法.【小组讨论】1.你能用密度知识来鉴别一块奖牌是什么做的吗?怎样做?这种鉴别方法是不是绝对可靠?为什么?2.一铁球的质量是2.2kg,体积是0.4×10-3m3,试鉴定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ρ铁=7.9g/cm3)读题后讨论:①2.2kg指的是哪部分物质质量?0.4×10-3m3是哪部分物质的体积?②在不破坏铁球的前提下,如何鉴别铁球是不是空心的?你能想出哪几种办法?【教师点拨】1.“空心”理解成真空,空心部分无物质.2.物质与物体有区别: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体是一个实物,物质则是一个宏观概念.如金就是物质,而金戒指、金牌就是物体.【跟踪训练】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列属于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选取材料的是( B )A.用塑料作电源插座的外壳B.用塑料泡沫做成拍摄电影时倒塌房屋的墙体C.体温计中用水银做测温液体D.用铜芯线做空调的供电线路2.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则( AD )A.密度减少了1/10B.密度减少了1/9C.体积增大了1/10D.体积增大了1/9。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6.4密度与社会生活一、素养目标:1. 物理观念:密度和温度的关系2. 科学探究:探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3. 科学思维:鉴别物质;科学推理4. 科学态度与责任:社会诚信、事物的两面性、质疑的精神二、课标要求:(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能解释密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
(2)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并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片段设计片段一、引入引入1:【新闻热点引入】近来一则新闻引起了收藏人士的广泛关注。
2019年11月28日,中国首枚异形纪念币——泰山币发行。
据悉泰山币为圆角方形,面额5元。
一经发行,引得收藏人士争相购买。
它的正面图案为国徽,下方装饰有泰山图案,背面主景为泰山,融泰山松柏、日出、挑山工、石刻、南天门、十八盘以及玉皇顶等多个标志性景物为一体,异常精美。
同学们想一观真容吗?教师出示泰山币,并启发学生思考,泰山币制作得如此精美,那它是由什么材质做成的呢?以此引入新课,并告知学生若能在本节课得出答案,则赠送泰山币一枚。
(引入的目的:结合新闻热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关注社会,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并为后面新课教学中的学生活动做好铺垫,也体现了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入2:【实验引入】教师利用沸腾球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教师手握沸腾球中的液体一段时间,使得球中液体因手握球体而温度上升,体积膨胀而喷出,形似喷泉)(新课教学引入2的演示实验,视觉效果明显而又新奇。
能成功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同时又紧扣教学内容。
个人非常赞同这个引入方式,只因这样的引入在作为教学线索贯穿全文方面有些许欠缺。
不从贯穿全文角度出发,选择这个引入是非常妙的。
)引入3:【实验引入】教师现场调制鸡尾酒,呈现出鸡尾酒颜色鲜明带来的美妙的视觉感官,并由此引入新课。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如何利用密度知识来鉴别物质。
2.理解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反常膨胀的应用。
【教学步骤】【自主学习案】观看视频,了解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农业、工业、航天、勘探、鉴别等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课堂导学案】一、讲授新课1.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2)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麦,对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进行分拣……(3)商业中鉴别牛奶、酒的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的问题等,都要用到密度的知识。
视频了解盐水选种的知识。
(4)在工业生产中密度的应用也很广泛,人们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如汽车、飞机以及航天器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
(5)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2.密度与温度(1)想想做做:①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现象?②做一个纸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洒精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2)温度影响物体的密度: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根据ρ=m/V知道,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3)风的形成: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4)视频了解风力在生产中的应用。
(5)风力的利用和风的危害:图片了解风车王国荷兰的风车和龙卷风的危害。
3.水的反常膨胀(1)想想议议:为什么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水管结冰的时候,常常会被冻裂?(2)水和冰:相同质量的冰比水的体积大。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
2.学会用密度鉴别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板书课题6.4密度与社会生活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120页至121页。
2.完成学生用书第一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密度与温度活动一:小组讨论1.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大小适当的薄塑料袋,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观看飓风图片,思考并讨论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分析: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__变大__,密度__变小__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__冷空气__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装满水的水壶在水快烧开时,为什么总有一些水会溢出来?分析: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不考虑汽化),水的温度__升高__,密度__变小__,水的质量(m)__不变__,水的体积(V)在__变大__。
由上面的一些现象可以得出: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3.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
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设备的损坏。
则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结合课本第121页等质量的水结成冰后的体积变化过程计算分析)这种现象说明:水与其他物质有着不同的特点:水结冰体积会__变大(膨胀)__。
【反思小结】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有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的性质,物质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但是水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知识与能力 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 密度有可能相同; 4、能灵活运用ρ =m/V 及其两个变形式 过程和方法 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 有可能相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学道理.
4 3 0 20 0 10 0
3
的是 乙 体
10 20 3 40 50
积
3
当堂训 练 15 分钟
D.若 m 甲 = m 乙,则 V 甲>V 乙。 8. 几种液体的密度见附表1;实验室里现有的甲、乙、丙、丁四种量筒的规格见附表2. 如果要求一次尽可能精确地量出170g的柴油,应选用( ) 附表1 几种液体的密度 附表2 实验室的量筒规格 物质 硫酸 柴油 煤油 汽油 A.甲种量筒 密度(Kg/m ) 1.8×10 0.85×10 0.8×10 0.71×10
3 3
合作探 究 10 分钟
例 1、小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 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将表格填完整: 金属块的质量 水的体积 金属块和水的体积 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 10.8g 14ml 18ml 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 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例如: 2、用密度鉴别物质时注意:有些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计算出密度后,有时我们还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 加以判断,如物质的颜色,硬度,气味等等。 例 2、我国设计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奖牌的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 玉石,形像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得”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
1.课后作业:同步练习能力测试题 1 至 10 题 2.前置性学习: 作业
已知铁的密度为 7.8×10 千克/米 ,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 11.3×10 千克/米 3 ,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 密度是物质的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 ; 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3 3 3
V/cm
图
0
量筒种类 甲种量筒
最大刻度 50cm3Biblioteka 每小格表示 5 cm3
55 5 图 12
3
乙种量筒 丙种量筒
100 cm 250 cm 500 cm
3
5 cm 5 cm
3
3
3
3
丁种量筒
3
10 cm
3
B.乙种量筒
C.丙种量筒
D.丁种量筒
12.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 12 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 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 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 44.4g, 再把壶盖放入 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14.8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 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教学目 标
教学重 点 教学难 点 教学方 法 自学指 导
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能灵活运用ρ =m/V 及其两个变形式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设计问题为主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揭示目标。(投影展示) 一、 密度与温度
教学用具
投影仪
自主学 习 15 分钟
演示课本实验 11.5–1 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 原因是: 1、 风的形成: 2、 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 一定时, 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 般物质有 的性质,即在 一定时, 升高时,体积 ,密度 ; 降低时,体积 ,密度 。 3、气体的 最显著,它的 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 不明显,故 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 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 4.水的反常膨胀: 温度低于 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 ,密度 ; 温度高于 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 ,密度 。 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 5、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 ℃时是最大的。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 1×10 kg/m ,一般是 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 6、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三、密度与物质鉴别 设问:有一块质量为 10 克的奖牌,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鉴别一下?我们有哪些方法?哪种方 法比较可靠些? 1、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因为密度是物质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 , 其基本思路:先求出该物质的密度数值,再查密度表确定属于那种物质。此法可以来判断物质的真伪,如阿 基米德判断皇冠的真伪
合璧”,奖牌分为金牌、银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 23cm ,镶嵌 3 3 3 玉石的体积约为 5.4 cm ,纯金的质量为 6g,(已知:ρ 玉 =3.0g/ cm ρ 金 =19.3 g/ cm ),则: 1、一枚金牌约需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一圆柱形容器,当装质量为 1kg 的酒精时,酒精的深度为 20cm,若用此容器装 1kg 的水,则水的深度为 3 (ρ 酒精=0.8g/cm )( ) A.20cm B.16cm C.15cm D.24cm 2. 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 质量 m/g 有不同的( ) 50 甲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 9. 图 5 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 ( ) 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若 V 甲 = V 乙 则 m 甲<m 乙。
3 3 3
密度与社会生 一、密度与温度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板书 设计 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