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
课题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课题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课题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实证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构建性研究方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依靠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学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以验证或证伪研究假设。
实证研究强调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常用的研究设计有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2.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个体和群体的观察,深入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方式进行研究。
质性研究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全面了解和理解,通常不依赖于统计学方法,而是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来揭示深层次的特征和动态关系。
3. 构建性研究方法构建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专注于对理论、模型或概念的构建和发展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现有理论和概念的扩展、修正和整合,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来解释和解决特定问题。
4. 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具体个案或事件的深入研究,揭示其中的问题和规律。
案例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对个案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分析,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见解。
5. 实践研究方法实践研究方法是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对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的探索,设计并实施实践活动,收集实践数据并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生成实践知识和经验。
6. 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控制其他干扰因素,并观察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差异来推断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可通过人工实验、实验室实验或田野实验等形式进行。
总体来说,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课题,研究者可以根据课题的性质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在实际研究中,常常会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互配合,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论。
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和方法
1、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2、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3、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4、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5、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6、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7、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8、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9、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10、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课题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题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实证数据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
实证研究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对于一些需要量化分析的课题非常适用。
2. 文献综述方法。
文献综述方法是指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的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对课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和重点。
3. 实践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实际验证和实地观察的课题,例如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
4. 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详细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出一些特定情境下的规律和特点,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5. 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是指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控制变量,进行因果关系的验证,对于一些需要验证假设和理论的课题非常适用。
6.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质性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深入理解和描述的课题,例如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
7. 数学建模方法。
数学建模方法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定量分析和预测的课题,例如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需要根据课题的特点和研究目的来进行综合考量。
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有优劣,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论文中用到的研究方法

论文中用到的研究方法
在论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
1.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或否定研究假设,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推断,例如实证分析、回归分析等。
2. 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案例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来深入理解和解释特定现象、事件或问题,例如经济案例、管理案例等。
3. 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问卷并面对面、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调查,获取被调查者的意见、看法和行为,来了解其认知、态度和行为特征,例如市场调查、消费者调查等。
4. 深度访谈:选择一些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通过推动问题来了解被访者的观点、态度和经验,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例如专家访谈、个案访谈等。
5. 文献分析:基于资料和文献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研究,例如文献综述、文献评价等。
上述研究方法可以根据研究领域和具体问题的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以达到
论文研究目的和问题解答的要求。
研究报告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研究报告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研究报告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实证方法:利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观察和测量现象来验证假设或推测。
实证方法通常包括案例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
2. 理论分析方法:利用理论模型和概念框架来解释和分析研究问题。
这种方法基于现有理论和文献进行推理和逻辑推导,通过分析相关理论的定义、原理和假设来回答研究问题。
3. 文献综述方法:通过对已有文献和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总结和评估已有知识和观点。
文献综述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从而为研究问题的策略制定和研究设计提供基础。
4. 数学和统计分析方法:利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研究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来提供对研究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揭示隐藏关系。
5. 实践经验方法:依靠实际经验和实践知识来解决研究问题。
这种方法通常基于实际操作和经验观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案例来获取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和洞察。
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互相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和操作变量,观察和测量因果关系。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面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了解受访者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3. 质性研究:通过深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非数值化的数据,了解问题的本质、特征和意义。
4.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已有文献、资料,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和综述。
5.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了解实际情况,并从中进行总结和分析。
6. 模型构建与模拟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或计算机模型,模拟和分析实际问题,得出结论。
7. 纵向研究:通过长期追踪观察同一群体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
8. 横断面研究:通过一次性观察和收集数据,了解不同群体或现象的某一特征或状态。
9. 实践研究:通过实践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取经验。
10. 统计分析: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数据,揭示变量间的关系和规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选择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性质、目标和可行性。
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1. 双盲实验:在双盲实验中,被试和实验员都不知道他们正在接受哪种处理,以减少主观偏见的影响。
2. 随机样本:通过随机选择的方式招募研究对象,以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3. 控制变量法:通过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来研究感兴趣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 科学观察:通过观察现象或事件来收集信息和数据,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5. 统计推断: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得出总体的概率推断。
6. 实证研究:基于实际数据和观察研究,通过科学方法验证或确认理论、假设或预测。
7. 实地研究:直接观察和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通常涉及到对自然环境的实地考察。
8. 学术对话:通过与其他学者的交流和辩论,进行学术问答和知识分享,以推动科学的进步。
9. 归纳法:通过观察和收集特定事实或案例,得出普遍性规律或理论。
10. 推理法:根据已知事实和逻辑关系,推导出未知结论的方法。
11. 模拟实验:使用模型、计算机程序或其他模拟工具来模拟实验条件和结果,以替代实际实验。
12. 纵向研究:通过在一段时间内跟踪同一组被试,观察他们的变化和发展,以研究长期影响。
13. 横向研究:对一组不同年龄或不同群体的被试进行研究,以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
14.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并分发调查问卷,收集被试的观点、看法和经验。
15. 实验组与对照组: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的结果,来确定处理的效果。
16. 单变量分析:研究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通常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17. 多变量分析:研究多个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包括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
18. 追溯研究:通过回顾历史记录、文献和档案等来源,研究过去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19. 归因理论:寻找和解释特定事件或行为的原因,以理解其背后的因果关系。
20. 空间分析:研究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以揭示地理现象的规律和原因。
21. 因果推断:根据因果关系的规律和逻辑,推断一个事件或行为是另一个事件或行为的结果。
常用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法
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基础,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研究探索,从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在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通过对不同组进行实验,从而控制变量,确定因果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实验对象、制定实验方案、实验实施、数据收集与分析。
实验法的优点在于结果可靠、可重复性高,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实验对象不能过多、实验条件需要精确控制等。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通过制定问卷,对受访者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其态度、行为、观点等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数据获取方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问卷设计需要严谨、问卷回收率不高等。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获取经验和知识的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
入探讨,获取详细的信息和数据,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案例具有局限性、样本不够典型等。
4.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通过对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取数据和信息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观察到现象,获取真实的数据和信息,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观察者的主观性、观察对象的限制等。
5.实地调研法
实地调研法是一种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的研究方法。
实地调研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接触调查对象,获取详细的数据和信息,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调查范围受限、成本较高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发报告信息的定量分析
(the program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information,QUASI) , ) 此分析的目的是估计与药物有关的毒性, 此分析的目的是估计与药物有关的毒性,这里 有许多混杂因素,用下列公式表示: 有许多混杂因素,用下列公式表示: N = e.i.r N 为报告的 为报告的ADR数目 数目 e 为暴露以及药物利用的平均剂量和治疗期限 的函数(可根据销售估计) 的函数(可根据销售估计) i 为ADR发生率 发生率 r 为报告率
• 抽样方法
1. 简单随机抽样 抽签法 随机数字表法 例如要在900人中抽取 人中抽取150人, 先将 例如要在 人中抽取 人 900人排序编号,然后查随机数字表, 人排序编号, 人排序编号 然后查随机数字表, 查表时, 先随机确定按行数还是按列数, 查表时, 先随机确定按行数还是按列数, 再随机地定出从第几行或第几列开始。 再随机地定出从第几行或第几列开始。 由于抽取的是150人, 因此每个数字只 由于抽取的是 人 是取后三位数,直到取满150人为止。 人为止。 是取后三位数,直到取满 人为止
• 影响自发报告率的因素
* 医疗保健系统的差别和医生的态度 * 报告时的舆论气候 *药物类型的因素 包括药物市场年龄 药物类型的因素 周期效应和给药途径等。( 。(不经肠胃 周期效应和给药途径等。(不经肠胃 的给药比口服给药产生更多的反应)。 的给药比口服给药产生更多的反应)。 *药物事件的类型和反应者的特征:严 药物事件的类型和反应者的特征: 药物事件的类型和反应者的特征 重的反应报告率较高
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的自发报告
医生向当局或制药商的自发报告 目的: 目的:在药物上市的早期提供可能与药物 有关的事件的信号。 有关的事件的信号。
优点:病例来源广、情况反映迅速, 优点:病例来源广、情况反映迅速,是发现早期 严重医学事件的最有效的途径。 严重医学事件的最有效的途径。 用途:通过自发报告提供一个不完整的分子, 用途:通过自发报告提供一个不完整的分子,再 通过适当地估计分母, 通过适当地估计分母, 可得到药物不良反应发 生率的粗略估计。 生率的粗略估计。 注意问题: 注意问题: 对报告病例应进行详细的随访、核实诊断, 对报告病例应进行详细的随访、核实诊断, 以防止错误的结论。 以防止错误的结论。 同类药物中不同品种的可疑不良事件的报告 率不宜互相比较。 率不宜互相比较。 新药上市后的头二、三年,是脆弱期, 新药上市后的头二、三年,是脆弱期,报告 的频率较高,可能会导致有关当局据此采取行动, 的频率较高,可能会导致有关当局据此采取行动, 因此应注意安排可疑病例的随访, 因此应注意安排可疑病例的随访,以避免决策的 影响。 影响。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 生态学研究 ecological study • 个案调查 case investigation • 现况研究 cross—sectional study • 筛检 screening
生态学研究 Ecological Study
相关性研究( 相关性研究(correlational study) ) 以人群组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以人群组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而进 行暴露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行暴露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即用代表人群组特征的 量度来描述某些因素,例如年龄、时间、 量度来描述某些因素,例如年龄、时间、卫生服务 的利用,或者食品、药物等与疾病的关系。 的利用,或者食品、药物等与疾病的关系。它描述 疾病或健康状态在各人群中所占的百分数, 疾病或健康状态在各人群中所占的百分数,以及各 项特征者在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项特征者在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并从这两类群体 数据分析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与人群特征分布 的关系,从而探索病因线索。 的关系,从而探索病因线索。
特异度
指一项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 为无病的能力, 为无病的能力,即试验阴性者占实际无病者 的总数的比例。 的总数的比例。即真阴性
特异度 = d/(b+d)X 100% ( ) 假阳性率 = b/(b+d)X 100% ( )
• 例: 某药物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对用药人 某药物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群进行血糖的检测, 群进行血糖的检测,采用一项检测血糖的定量试 对用药人群和非用药人群进行血糖检测, 验,对用药人群和非用药人群进行血糖检测,结 果如下: 果如下: 用药者 65 5 70 非用药者 合计 263 328 247 252 510 580
• 灵敏度 指一项试验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 患者的能力, 患者的能力,即试验阳性者占实际有病的总数的 比例。 比例。即真阳性 筛检试验真实性评价归纳表 试验结果 有病 无病 合计 a b a+b 阳 性 c d c+d 阴 性 合 计 a+c b+d N 灵敏度 = a/(a+c)X 100% ( ) 假阴性率 = c/(a+c)X 100% ( )
• 误差
1. 随机误差 由于总体中的各个个体存在变异, 因此, 由于总体中的各个个体存在变异, 因此,在 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含量相同的样本, 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含量相同的样本, 各样本的均数或平均率不尽相同, 各样本的均数或平均率不尽相同, 这些样本间 的差异也反映了样本与总体间的差异。 的差异也反映了样本与总体间的差异。这种差异 称为随机误差或抽样误差。 称为随机误差或抽样误差。 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大小反映了 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随机误差小, 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随机误差小, 代表性较 反之, 则代表性差。 好,反之, 则代表性差。 减少随机误差的措施:加大样本量、 减少随机误差的措施:加大样本量、严格 的抽样设计,使之真正随机化。 的抽样设计,使之真正随机化。
现况调查 Cross-sectional survey
又称为患病率研究( 又称为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 survey) ) 在一个确定的人群中, 在一个确定的人群中,在某一个试点 或短时间内同时收集暴露与疾病的状况, 或短时间内同时收集暴露与疾病的状况, 从而提供某病频率和特征的信息。 从而提供某病频率和特征的信息。 在药物上市后安全性的研究、 在药物上市后安全性的研究、药物利 用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 用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药政管 理的研究都需应用到现况研究。 理的研究都需应用到现况研究。
• 现况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现况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了解目前某地区某种疾病的流行强度和该 病的‘三间分布’的特点, 病的‘三间分布’的特点,分析患病率与环境 因素、 因素、人群特征以及防病措施的效果等因素的 关系,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关系,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现况调查方法
(一)普查 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人群的健 康状况以及筛查某种可疑的病人, 康状况以及筛查某种可疑的病人, 在一定的时 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调 查或检查。 查或检查。
• 主要缺点
缺乏暴露与疾病联合分布的资料 不能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 相关资料中的暴露水平是近似值或平 均水平, 由于暴露水平不是个体实际的值, 均水平, 由于暴露水平不是个体实际的值, 因此有时相关不能精确地解释暴露的改变 量与所致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的改变量 的关系, 的关系,甚至可能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 化。
血糖≥110mg 血糖 血糖< 血糖<110mg 合 计
灵敏度=65/70=92.9% 灵敏度 假阴性率=5/70=7.1% 假阴性率 特异度=247/510=48.4% 假阳性率=263/510=51.6% 特异度 假阳性率
100
110
120
• 阳性预测值(PV+) 阳性预测值( )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把血糖标准定在110mg,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把血糖标准定在 , 用药者中有92.9%血糖 血糖≥110mg, 而非用药者 用药者中有 血糖 , 中有48.4%血糖 血糖≥110mg ,那么根据这样的试 中有 血糖 阳性者中有多少人是用药者呢? 验,阳性者中有多少人是用药者呢?这就需要 计算阳性预测值( 计算阳性预测值(PV+)。 )。 PV+ = a/a+b X 100% 根据上例: 根据上例: PV+ = 65/328 = 19.82% 意味着,在人群中用这种试验检测血糖, 意味着,在人群中用这种试验检测血糖, 并 把血糖的标准定为110mg时,试验阳性者中有 把血糖的标准定为 时 19.82%的人服用过此药物。 的人服用过此药物。 的人服用过此药物
• 筛检(screening) 筛检( ) 筛检是普查的一种方式。它是应用快速的试验、 筛检是普查的一种方式。它是应用快速的试验、 检查或其他方法, 检查或其他方法,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 的可疑患者, 的可疑患者,筛检出来的阳性或可疑阳性患者应 进一步通过检查确诊,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进一步通过检查确诊,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筛检的试验方法的评价指标 1. 真实性(validity) 真实性( )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二个指标: 二个指标: 灵敏度( 灵敏度(sensitivity) ) 特异度( 特异度(specificity) )
• (二)抽样调查 是用样本的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范围。 是用样本的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范围。 具体的做法是在总体人群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 性的人进行调查。 性的人进行调查。 抽样的技术关键和误差 技术关键: 技术关键: 随机化 一定要遵循随机化的原则, 抽样时 一定要遵循随机化的原则, 所 谓的随机化, 是指在抽取样本时, 谓的随机化, 是指在抽取样本时,要使总体中 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 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随机 不是随意, 随意是主观的, 不是随意, 随意是主观的, 并不能保证每一 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 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
个案调查和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