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宴与文化

合集下载

螃蟹大餐活动策划方案

螃蟹大餐活动策划方案

螃蟹大餐活动策划方案螃蟹大餐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分析1.1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螃蟹文化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种特色文化。

1.2 螃蟹大餐活动是将螃蟹文化与餐饮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活动,旨在推广螃蟹文化,提升餐饮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活动目标2.1 提升餐饮品牌知名度:通过螃蟹大餐活动的推广,增加消费者对餐饮品牌的认知度,提高品牌影响力。

2.2 增加消费者流量:通过特色的螃蟹餐饮推广,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品尝美食,增加餐厅的客流量和销售额。

2.3 推广螃蟹文化:通过举办螃蟹大餐活动,向更多的人传递螃蟹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认可螃蟹文化。

三、活动策划3.1 活动时间:选择螃蟹肥美的季节,一般在9月至11月之间。

3.2 活动地点:选择城市内热门的商圈或风景名胜区,确保足够的人流量和知名度。

3.3 活动内容:(1) 螃蟹美食展示:邀请各地知名的螃蟹餐饮品牌前来展示他们的拿手菜肴,通过展示螃蟹美食的方式激发观众的食欲。

(2) 螃蟹文化讲座:邀请螃蟹文化研究专家或知名美食博主等进行螃蟹文化讲座,介绍螃蟹的历史渊源、品种特点和烹饪技巧等内容,增加观众对螃蟹文化的了解。

(3) 螃蟹料理比赛:组织螃蟹料理比赛,邀请广大厨师和美食爱好者参加,通过竞技的方式展示螃蟹料理的创新和技巧,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活动趣味性。

(4) 螃蟹美食品尝:提供现场螃蟹美食品尝活动,让参与活动的观众亲自品尝到各地美味的螃蟹菜肴,体验传统和创新螃蟹美食的魅力。

(5) 螃蟹文化展览:设置螃蟹文化展览区域,展示螃蟹文化的历史、文物、文化节庆等相关资料,增加观众对螃蟹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6) 螃蟹文化商品销售:在活动现场设置螃蟹文化商品销售区,销售与螃蟹相关的文化衍生品和纪念品等,丰富观众的购物选择,增加收益来源。

3.4 活动推广:(1) 媒体宣传: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活动宣传,提高受众知晓度;与当地媒体合作,进行专访、报道等形式的宣传。

螃蟹文化案例分析

螃蟹文化案例分析

螃蟹文化案例分析本地居民是节庆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参与节庆活动,提高地域凝聚力,加强本地居民的纽带。

节庆首先要满足本地人的需要,才能有持续的吸引力,国外的巴西狂欢节正是因为有大量的群众参与,才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气,吸引力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青岛啤酒节成为国际性的重要节庆,也是如此。

盈德螃蟹节从项目策划、节庆参与、评价都有本地居民的参与。

有做螃蟹料理的,有贩卖螃蟹,有以螃蟹为原料加工系列产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与此同时,学生、艺术家也通过自己的专长为螃蟹节的多样性添砖加瓦。

我国的旅游节庆数量很多,但千篇一律,差异性较小,令游客感到无趣。

黄金螃蟹垂钓已经成为盈德的品牌项目,每年都会有游客慕名而来,期待自己会是钓到黄金戒指的幸运儿。

即使其他地区想要模仿类似的项目,但是盈德的黄金蟹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每个节庆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公演,但很多地方的公演雷同,以盈德螃蟹和太祖王建为主题的特色公演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

针对现代游客对健康养生的需求,盈德郡开发了蓝色海洋路线,在享受螃蟹宴后,爬山看海,放松身心,健康生活。

为了满足游客对饮食文化的需求,在螃蟹节举办期间有专门的螃蟹饮食文化馆,全面对外开放,吃的科学又有内涵。

热爱家乡,从娃娃抓起。

以儿童为参与对象的绘画比赛,诗歌朗诵培养了新生代的爱乡心,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在规划和开发时许多地方只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忽略了特色地域文化,因而出现了各地节庆雷同的现象。

立足本地,探寻它的前世今生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游客不仅仅是想要单纯的吃住游,而是与自己常住地不同的文化体验,生活乐趣,因此差异越大,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

特色不仅是指物理性的环境、气候,当地的文化遗产、风土人情、民俗体验都是珍贵的资源。

如何活用这些资源,让它们成为地方的代言人是当地政府和旅游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比起跟风人云亦云的开发新的旅游景点,讲好本地故事,唱好自己的戏对于旅游节庆的长久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秋节为什么吃螃蟹

中秋节为什么吃螃蟹

中秋节为什么吃螃蟹
中秋节吃螃蟹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丰收祭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夜晚的月圆之时,象征着丰收、团圆、和睦、富裕等寓意。

而螃蟹在秋季是最肥美的时候,正好作为丰收祭月的美食被人们选用。

2.物产丰富:中国的许多地区中秋节正好是螃蟹的丰收季节。

尤其是在长江流域和淡水湖泊地区,盛产各种螃蟹,因此吃螃蟹也成为了地域特色。

3.寓意美好:螃蟹形状圆润,肉质鲜美,寓意着家庭的和谐与团圆。

中国人常常把螃蟹与阖家团圆联系在一起,用螃蟹作为丰盛的家庭团圆餐的一部分。

而螃蟹壳的黄色也象征着金钱财富,因此也被认为可以带来财运。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吃螃蟹是中秋节的一种习俗,但并非所有地区都有这个传统。

而且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市场供应等原因,中秋节的食俗习惯也有所不同。

看先人如何把吃蟹变成风雅韵事

看先人如何把吃蟹变成风雅韵事

及。 ”同代浙江 戏剧家李 笠翁在 ( 《 闲情偶寄
中说 得 更 玄 : “ 蟹 之 鲜 而 肥 ,甘 而 腻 , 白似 玉 而 黄 似 金 , 已造 色 香 味 三 者 之 至 极 ,更 无 一 物 可 以上 之 ” 。 如 此 美 味 ,难 怪 大 文 豪 苏 东 坡 发 出 “ 不 到 庐 山 辜 负 目 , 不 食 螃 蟹 辜 负 腹 ” 的 感
有 趣 的 是 , 苏 东 坡 为 了 一 饱 口福 , 竟 以 诗 换 蟹 ,有 诗 为 证 : “ 可 笑 吴 中 馋 太 守 ,一 诗
换 得 两 尖 团” ,尖 指 雄 蟹 , 团 指 雌 蟹 。 诗 人 们
方法 颇 多 , 因 人 因地 而 异 。北 京 、天 津 一 带 的 百 姓 爱 吃 蟹 酱 ,南 京 人 则 喜 食 蟹 黄 包 子 ,苏 州 人喜欢在 蟹肉里加上 糖和蜜 ,做成 “ 糖 蟹 ” 和 “ 蜜 蟹 ” ,宁 波 人 喜 食 醉 蟹 。 蟹 肴 在 各 地 名 菜

文化趣谈 l C U L T U R E m T E R E s T m6
文 ' 、

~俗


. 、
看先 人如 何把 吃蟹变 成风雅韵事


螃 情 逸 致 的 文 化 享 受 ,却 是



从魏晋时期开始 的。
掰 开 , 最 能 保 持 螃 蟹 原 汁 原 昧 原 形 的 特 点 , 吃 时 佐 以 姜 醋 汁 , 别具 风 味 。 蟹 味 鲜 美 ,最 宜 酌
酒 ,在 美 食 家 眼 中 ,食 蟹 不 饮 美 酒 ,犹 如 好 马

_ i l l l 1 l 0 I 文化趣谈 I

简述红楼梦螃蟹宴内容概括

简述红楼梦螃蟹宴内容概括

简述红楼梦螃蟹宴内容概括螃蟹宴是贾母举办的一场盛宴,宴会内容非常奢华丰盛。

整个菜单以螃蟹为主,并配以各种精美的佳肴,大量使用了珍奇之物。

整个宴会共设十二道菜,涵盖了汤、点心、凉菜、热菜等多种类型,每道菜品都是由高级厨师精心制作。

宴会的主角是螃蟹,贾母点评蟹之美,“横眉凸目,圆鼓小耳,紫衣焦顶,五行步摇”,言之生动。

这场盛宴上,客人们品尝到了各种口味的螃蟹,包括清蒸螃蟹、姜葱蟹、红烧蟹等多种口味。

此外,还有人参炖鸽子、鱼翅羹、银丝莲肉羹等美味佳肴,让人大快朵颐。

这场宴会不仅有美味的食物,还有诗歌、曲乐、舞蹈等表演。

王熙凤、李纨、贾母等人分别吟诗、唱曲,让现场气氛非常热闹欢快。

其中,王熙凤还表演了金缕曲的舞蹈,惹得贾宝玉十分兴奋。

整个宴会持续了数小时,直到半夜才落幕。

该宴会在小说中的意义非常深远,它展现了清代封建社会中的奢华生活和文化娱乐,同时也反映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例如,贾母作为大家族的掌舵人,在这场宴会中表现得非常高雅、大度和慷慨;而王熙凤则刻意通过表演和行为来彰显自己的才智和美貌。

同时,这场宴会也展现了小说中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亲密关系,宴会上林黛玉为贾宝玉破螃蟹壳、亲口喂螃蟹的情节更是成为经典。

这些都为小说展现人物性格、宴会礼仪等多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总之,《红楼梦》螃蟹宴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通过丰富多彩的菜肴、表演和活动,展现了当时封建社会中的文化习俗和宴会礼仪,同时也展现了人物在宴会中的行为和性格特点。

这场宴会也成为了小说中永恒的经典表现。

中秋节吃螃蟹有什么美好寓意

中秋节吃螃蟹有什么美好寓意

中秋节吃螃蟹有什么美好寓意中秋节吃螃蟹有什么寓意“蟹”与“谢”同音,而所谓“中秋月圆人圆”,中秋佳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恰好是一个充满着浓情厚谊的节日。

游子归来、走亲访友、好友小聚、表达心意……这一个“谢”字再合适不过了,而“谢”要说出口送出手,作为谐音字的“蟹”就再也合适不过了。

人们认为蟹有二螯,且粗壮有力,一旦钳住东西就不会轻易放开,寓意守住钱财,把不稳的偏财锁紧;而蟹又有八只脚,古时又称蟹为八足虫,意指八方,八只脚的主要功能是抓,所以人们又赋予蟹八方来财或是八方来才的美好心愿。

因此,中秋献礼大闸蟹,有祝收礼人八方来财的美好含义。

中秋节吃螃蟹寓意着团圆和感恩。

团圆是指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品尝美食,增进感情;感恩则是指感谢亲朋好友的关怀和帮助,感恩生活给予的一切。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

虽说如今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才是专属是吃蟹的季节。

中秋将至,大闸蟹肥美的季节也即将来到,大闸蟹膏肥黄满,肉质白嫩鲜甜,此时吃些螃蟹也正应了“应季而食”的老话儿。

中秋家宴,螃蟹可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螃蟹的吃法很多,清蒸的方法不会破坏螃蟹的鲜味,还能更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

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

作家梁实秋先生也曾在《雅舍谈吃》里说到过螃蟹。

螃蟹的鲜美无比,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贫富,秋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中秋节吃蟹,更能悟出食文化香蕴几分。

中秋节2023年具体几月几号2023年中秋节是公历9月29日,星期五,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佳节送的礼物送亲人中秋节是团聚的节日,一般给亲人带中秋节礼物的时候就根据家庭成员的状况及喜爱挑选他们喜欢的或者用得着的礼物,比如:家里如果有老年人的话可以买个操作简单的电动血压仪,如果有孩子的话可以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兄弟姐妹的话可以带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比如漂亮衣服啊鞋啊什么的,如果在念书的孩子的话带基本比较有意义的书还是不错的选择。

螃蟹的文化解析

螃蟹的文化解析

螃蟹的文化解析一、螃蟹的地位螃蟹作为美食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早在唐朝时期,螃蟹已经成为了贵族名流的宴席之一,被誉为“江都一味珍羞”。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更是对螃蟹的品质和味道大加称赞,称其为“江味”。

在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中,螃蟹凭借着其丰富的营养成分、鲜美的味道以及观赏性等优势,被列为极为重要的一类食材,被广泛地用于烹饪菜肴、制酱和各种点心等。

螃蟹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也体现在一系列有关螃蟹的节庆活动中,例如:“立秋吃螃蟹”、“中秋吃月饼赏菊赏蟹”、“重阳登高赏菊吃蟹” 等。

二、螃蟹的象征意义除了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应用,螃蟹在中国文化中还有着许多不同的象征意义。

1.与季节传统有关立秋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螃蟹开始肥美的时间。

因此,螃蟹有着代表“立秋”“季节变化”的象征意义,并被当做立秋节的特色美食。

螃蟹也成为了表达“时令”和“节日”之类的重要元素。

2.与家庭圆满有关螃蟹的形态圆润饱满,寓意着丰收、圆满、团聚的美好祝愿,因此,吃螃蟹在中华民俗中有团圆、和睦、幸福的寓意。

同时,螃蟹在食材选择上也需要制造和包容,这与家庭、人际关系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3.与文化印记有关螃蟹在中国文化中还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从印章、绘画、文学到传统戏曲,螃蟹都是大量使用的文化元素。

例如,清代著名画家吴昌硕的《螃蟹图》、元朝文学家贯休的《鹤和蟹》、明代的《金石拟声》等作品中,均融合了螃蟹的形态与神韵,使得螃蟹这一文化符号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拓展。

此外,在传统工艺中,螃蟹图案也是一种重要的装饰元素,例如木雕、玉雕、漆器等。

金秋阳澄蟹宴 “家在苏州”的理由

金秋阳澄蟹宴 “家在苏州”的理由

金秋阳澄蟹宴“家在苏州”的理由文/华永根(苏州烹饪协会会长)今天,我们吃蟹,大都手剥嘴啃。

要知道,把吃蟹作为一种享受的古人,是断然不会这样吃的。

他们发明“蟹八件”(食蟹工具),把吃蟹吃成了一项文雅而潇洒的饮食文化。

这种人生观、饮食观影响了许多人。

从此,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一项盛事,这就是“螃蟹宴”了。

螃蟹的吃法很多,大多数采用清蒸的方法来享受其原汁原味的美味,“金秋阳澄蟹宴”不仅有清蒸大闸蟹,还有各种螃蟹料理。

蟹宴上的原材料均取自苏州阳澄湖。

因阳澄湖湖区注重原生态保护,水质清澈,水草浮游生物多,为大闸蟹提供了丰富的食料,从而使阳澄湖大闸蟹成为“清水大闸蟹”:“青背白肚重如铁,黄毛金爪好脚力。

”秋风响,蟹脚痒。

金秋时节,风景秀丽的阳澄湖畔,齐聚蟹珍,蒸、煮、炝、炸、炒、炖,佳味迭出。

就像墨分六色,琴具七音一样,一只大闸蟹也有多味:蟹肉一味,蟹膏一味,蟹黄一味,蟹子又一味。

而蟹肉之中,又分“四味”:大腿肉,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妙不可言,无法言喻。

“金秋阳澄蟹宴”的冷菜有金秋阳澄(象形冷盘)、时珍八味(围碟),热菜有金爪蟹粉燕窝、花篮蟹黄橄榄鱼丸、蟹斗水晶河虾仁、菜心蟹粉鱼肚、清蒸大闸蟹、蟹粉瑶柱白菜墩、芦笋炒蟹柳、脆炸蟹钳,点心有蟹黄状元饺、鱼翅蟹粉酥皮盏,水果为水果拼盘。

热菜中的蟹斗,是用蟹肉和各种食材集合起来,能吃出不一样的美味。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蟹斗水晶河虾仁, 顾名思义,这道菜由两种菜式组合而成,分别为“蟹斗”和“水晶河虾仁”。

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指出,蟹粉“以现剥现炒者为佳”,若放置时间一长,则“肉干而味失”。

蟹斗以蟹壳作为容器,内放蟹粉,面上盖上打发的蛋白,烹制后色白如雪,黄油四溢,蟹粉鲜肥,色香味形器具备。

河虾以头大、口感好,营养丰富而得名,要想使虾仁变成透明状的白色,就得事先炒一下,再放上作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螃蟹宴与文化
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还要钳人,开始吃蟹的人确实需要有些勇气。

但可以肯定地说,中华民族是较早懂得吃蟹的民族。

《周礼》中载有“蟹胥”,据说就是一种螃蟹酱,可见早在二千多年前,螃蟹已作为食物出现在我们祖先的筵席上了。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又提高了一步。

后来陆龟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都是有关蟹的专著,中国人对蟹的知识更丰富了。

但吃蟹作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化享受,却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毕卓(字茂世)嗜酒,间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这种人生观、饮食观影响许多人。

从此,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而且渐渐发展为聚集亲朋好友,有说有笑地一起吃蟹,这就是“螃蟹宴”了。

说起“螃蟹宴”,一定会联想到《红楼梦》里有趣热闹的一幕。

小说先写李纨和凤姐伺候贾母、薛姨妈剥蟹肉,又吩咐丫头取菊花叶儿桂花蕊儿熏的绿豆面子来,准备洗手。

这时,鸳鸯、琥珀、彩霞来替凤姐。

正在谈笑戏谑之际,平儿要拿腥手去抹琥珀的脸,却被琥珀躲过,结果正好抹在凤姐脸上,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接下来,吃蟹的余兴节目开始,也有看花的,也有弄水看鱼的,宝玉提议:“咱们作
诗。

”于是大家一边吃喝,一边选题,先赋菊花诗,最后又讽螃蟹咏,各呈才藻,佳作迭见。

其中薛宝钗的咏蟹一律云: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顺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这首诗小题目寓大意义,被认为“食螃蟹的绝唱”,也是螃蟹咏里的压卷之作。

贾府里的螃蟹宴生动活泼,雍容华贵,有书卷气,也有诗礼之家的风范。

至今读来,还是饶有兴味的。

但是螃蟹宴的生动描写,也并不是曹雪芹的独创。

在此以前,《金瓶梅》中就有螃蟹宴,不过笔调大不相同而已。

该书第35回,写李瓶儿和大姐来到,众人围绕吃螃蟹。

月娘吩咐小玉:“屋里还有些葡萄酒,筛来与你娘每(们)吃。

”金莲快嘴,说道:“吃螃蟹,得些金华酒吃才好。

”又道:“只刚一味螃蟹吃”。

虽然也热闹有趣,毕竟是市井俗物,没有大观园里的风韵。

《金瓶梅》写螃蟹宴,其实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我们在明代人的著作中就看过有关螃蟹宴的叙述。

刘若愚《明宫史》记载明代宫廷内的螃蟹宴,是另一种模式:“(八月)始造新酒,蟹始肥。

凡宫眷内臣吃蟹,活洗净,用蒲色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

自揭脐盖,细细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

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

食毕,饮苏叶汤,用苏叶等件洗手,为盛会也。

”《天启宫词一百首》之一,有诗
记其事曰:“海棠花气静,此夜筵前紫蟹肥。

玉笋苏汤轻盥罢,笑看蝴蝶满盘飞。


宫廷生活是最寂寞无聊的。

那些嫔妃宫女靠吃螃蟹和剔蟹胸骨像蝴蝶形者铺置盘中,以分巧拙,足见她们闲得发慌的心态,这种欢乐,实际上是有苦味的。

清张岱《陶庵梦忆》中有一篇《蟹会》,是专谈美味甘旨的。

文章不长,抄录于后: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

河蟹至十月与稻粱俱肥,壳如盘大,中坟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脚肉出,油油如。

掀其壳,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团结不散,甘腴虽八珍不及。

一到十月,余与友人兄弟立蟹会,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从以肥腊鸭、牛乳酷、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果瓜以谢橘、以风栗、以风菱,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

繇今思之,真如天厨仙供,酒醉饭饱,惭愧惭愧。

张岱年轻时候是一个豪贵公子。

后来国破家亡,穷途末路,弄到披发入山,甚至想自杀。

可是螃蟹宴仍旧萦回在他心中,念念不忘,津津乐道,成为甜蜜的回忆。

可惜,近几年蟹价骤贵,正如刘姥姥所说:“一顿螃蟹宴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螃蟹宴睽违已久,连蟹文化也衰微了。

如之奈何!
供稿:桂久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