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一节《钠》
第二章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课件上学期高一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1)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相应的金属,钠能从某些熔融金属盐中置换出 相应金属。 (2)钠投入饱和盐溶液中时,如果盐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由于反应过程中水的消 耗,最终会析出固体盐。
3.与碱溶液反应 其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 如钠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即钠与水的反应。 4.与盐溶液反应
【典例1】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 量减轻的是( ) A.HCl B.NaOH C.K2SO4 D.CuSO4
钠投入HCl溶液中最先与HCl反应:2Na+2HCl===2NaCl+H2↑,钠投入B、C、D 溶液中,都是最先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H O。 C. 150mL 2mol·L-1KCl溶液 2
B.水、氯化氢
D. 75mL 1mol·L-1 AlCl3溶液
2.与酸溶液反应 ④根据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为铁离子结合溶液的酸碱性分析判断。
A、胆矾为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石膏是二水硫酸钙,属于纯净物,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选项A错误;B、氢氧化钙、硫酸铜在水溶液中均完全电
【解析】
24.现有铁、碳两种元素组成的合金,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该合金的性质并测定该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
(3)如果换成MgSO4溶液,钠能否置换出金属镁?你能写出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 总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提示:如果换成 MgSO4 溶液,钠不能置换出镁;CuSO4+2Na+2H2O===Cu(OH)2↓ +Na2SO4+H2↑。
10.将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 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
钠及其化合物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再加5mL水
溶解
固体量减少
4)再加1~2滴 酚酞溶液
变红(较深)
变红(较浅)
结论
1、Na2CO3 溶于水放热,NaHCO3溶于水吸热 2、溶解度:Na2CO3大于NaHCO3 3、碱性: Na2CO3 强于NaHCO3
四、钠的化合物
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实验2-5 无明显现象
课后作业P122 T13
思考:Na2O2是否能表现类似的性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
验来探索:如何证明Na2O2是否与水、CO2发生了反应?反应 生成什么呢?
四、钠的化合物
2)过氧化钠的性质 ①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实验2-3】
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
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触摸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 呈现出特征颜色。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 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 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
五、焰色试验
概念注意 实验步骤
A 不是所有金属都有焰色反应 B 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 C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洗 用稀盐酸洗净铂丝 烧 把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直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
二、钠的化学性质
4、钠与酸反应
反应实质:
2Na 2H 2Na H2
钠与酸反应除了有钠与水反应的所有现象之外 ,钠与酸反应更加剧烈,这是由于酸中的H+浓度 要比水大。
金属活泼性在氢之前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H+ ,如Zn、Al等。
二、钠的化学性质
4、钠与盐溶液反应
Fe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钠表面变暗,失去光泽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一、教材分析《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本节课为《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以钠的性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
这不仅与本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可以进行金属与非金属上性质上的对比学习,而且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
同时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可以将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相关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钠的原子结构,知道当元素最外层电子小于4时,容易失去电子,同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使学生对钠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上一章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为学生推测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实验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存在不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沿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展开,并有效地利用了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依据这些规律性知识,进一步对钠的性质作出推断和预测。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钠的性质,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2.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身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高一第二章《碱金属 钠》说课稿2套

高一化学《钠》说课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学校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漩涡中,课堂教学面临的重大改革。
我校校园网和班班通网络建设的完善,大力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我有幸代表全体教师,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教材分析《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族元素,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
这一节即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钠单质的性质。
二、重点.难点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2.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三、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辅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将其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在多媒体使用时,尽可能使其恰到好处,能通过实际操作的就不去模拟,能学生思考得出的,就不通过多媒体简单呈现。
本节课虽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型,但传统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许多弊端,如在下列情况下既无法解决。
1.对速度较快的反应,学生还没来得及观察清楚就已经结束,观察不仔细则分析不透彻,若放慢速度,反复观察效果更好。
2.原理解释,涉及微观粒子的反应原理的解释,肉眼观察不出,宏观实验不能反映其实质,可用计算机模拟其反应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3.有危险性的实验,现有条件难以实现的实验,错误操作。
这些实验可操作性差,尤其是错误操作,若能采用动画模拟或插入影象,会起到理想的效果。
4.对微型实验的放大观察,便于同学们同一时间,对同一现象的捕捉,观察,分析。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钠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0001)PPT课件

(1)盛有钠的桶遇水立马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生成的氢气发生爆炸。
(2)用煤油浸泡铁桶的灭火道理是什么? 提示: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反应,而钠不与煤 油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故将钠保存在煤油中隔绝 空气。
知识点一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 【重点释疑】 1.相应变化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Na2CO3粉末。
(3)钠与氧气的反应,无论常温还是加热条件,钠均作 还原剂。 () 提示:√。钠与氧气反应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作 还原剂。
2.钠与水的反应 (1)实验探究
现象
浮 钠浮在水面上
熔
熔成闪亮 的小球
游
钠在水面上 迅速游动
响
发出“嘶嘶” 声响
红
溶液变红
原因
钠的密度比水__小_ 钠的熔点__低_且反
【案例示范】 【典例】(2019·淄博高一检测)钠露置在空气中易变 质,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Na2OB.NaOHC.NaHCO3D.Na2CO3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NaOH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少,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生 成NaHCO3。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有 金属光泽
密度
ρ(水)_大___于 ρ(钠)_大___于
ρ(煤油)
熔点
_小__于__
100 ℃
硬度
柔软
质地____,可
以用小刀切割
二、钠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钠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_1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电子 很容易_失__去__。因此,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
第二章第一节第课时钠的化学性质说课课件高一化学上学期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了解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知道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及生成物。
设计意图: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钠的化学性质 对金属元素的学习有指导作用,奠定方法论基础
通过前面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给出关于“水雷”新闻材料 加热:2Na + O2 == Na2O2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鸟不展翅膀难高飞。 雄鹰必须比鸟飞得高,因为它的猎物就是鸟。 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
儿治童天有 下无者抱必负先,立2这其.无志化关。紧学要方,可程成年式人则不2可N胸a无大+志。 2H2O == 2NaOH +H2↑ 有志不在年高,3无.志离空活子百方岁。程式 人惟患无志,有4志.无单有不线成桥者。
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产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和探究能力,加深他们对实验现 象的记忆和理解
确定产物,书写方程式 转移电子数,用单线桥表示
设计意图:对氧化还原反应 的知识做进一步的巩固
本质 练习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应用,培养 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让学 生体会学习化学的用处,从而培 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反应清晰直观的呈现在眼前,
贫困能造就男子气概。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钠与氯气、硫单质反应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钠可以 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应以便大
家得出结论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钠的性质(视频)钠是海洋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它也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钠这种金属单质以及它的化合物会有怎样的性质呢?下面我们开启认识钠的学习之旅。
在学习金属钠相关知识之前,我们先回顾研究金属的一般认知顺序。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金属铁的性质,并总结出研究金属这一类物质是按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及制备这样的顺序进行学习。
请同学们观看这些金属物质的图片,通过观察和我们已知金属在生活中的用途,能总结出金属物质所具有的物理共性。
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是:具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等。
其次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回顾初中所学,观看一组金属与物质反应的图片。
从左到右分别是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镁与盐酸反应、金属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依据金属能够发生的反应,可以总结出金属的3点化学通性:1.金属能够和非金属反应,比如金属能与氧气化合;2.活泼金属能够和盐酸、稀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3.活泼金属能把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当中置换出来等等化学性质。
通过以上的回顾,我们同样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认识金属钠。
只是在高中阶段,我们研究元素的时候,首先要从它的原子结构入手,因为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我们先来看钠的原子结构,注意观察它的结构特点。
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电子很容易失去,因此,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钠排在第3位,在铁元素之前,这也说明钠应该比铁还要活泼。
认识金属钠先从取用开始,请同学们观看实验视频。
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可以总结出金属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可以从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5方面总结,小刀切开金属钠表层,露出其真面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金属钠通常条件下为固体;金属钠可以用小刀切割,说明其硬度小、很软;实验室中金属钠一般保存在煤油中或石蜡油中,说明它的密度比煤油和石蜡油大,具体数据:金属钠的密度是0.971g/cm3,煤油的密度为0.8 g/cm3,此外,金属钠的熔点为97.8摄氏度,是比较低的。
高一化学第二章钠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二章钠知识点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
在周期表中,钠位于第一主族元素,拥有一个价电子,因此它的化合价通常为+1。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钠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钠的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常温常压下呈固态。
它的熔点相对较低,为97.8摄氏度,热稳定性较差。
钠具有较强的活泼性,与水反应时能迅速生成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此外,钠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导电性能,常用于制造合金和电池。
2. 钠的产生与提取钠的主要来源是矿石,如岩盐(氯化钠)。
提取钠的常用方法是电解岩盐溶液,通过通电使溶液中的钠离子还原成钠金属。
此外,钠也可以由钠氢化物和二氧化碳反应而成。
3. 钠的化合物钠与非金属元素结合时形成各种化合物。
其中,氧化钠(Na2O)和氢氧化钠(NaOH)是钠最常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氧化钠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强碱,广泛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4. 钠的反应性钠具有较强的反应性,容易与氧气、水和酸类发生反应。
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钠在空气中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5. 钠的应用钠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钠和氯化银反应可制取纯净的银金属,钠与碘反应可制取碘化钠,用作制剂和药物。
此外,钠还广泛用于制造合金、香皂、洗涤剂以及玻璃和陶瓷等材料的生产。
综上所述,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活泼性和反应性。
了解钠的性质、产生与提取方法,以及钠的化合物和应用领域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钠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第一节 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金属钠的存在和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德育渗透:通过介绍钠的用途,如高压钠光灯,制造氢氧化钠等,指出化工工业在国家经济及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美育渗透:从单质钠与水反应性质实验中,感觉其丰富多彩的变化,体验化学变化中的美感。
重点、难点 钠的化学性质。
重、难点解决办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
实验 观察 分析 结论的程序启发性教学。
(2)创造条件采用受讲受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做好钠的性质有关实验。
【教学过程设计】
哪个稳定?
板书设计
第二章碱金属
碱金属Li Na K Rb Cs Fr
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
6Na+6H2O+2Fe3+=2Fe(OH)3↓+6Na++3H2↑
附2:随堂检测答案
1.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最终将转化为Na2CO3,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 2Na+2H2O=2NaOH+H2↑
Na2O+CO2=Na2CO32NaOH+CO2=Na2CO3+H2O 2.不相等,金属钠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因为铁只和稀硫酸反应,当硫酸耗尽后反应则停止,而金属钠除与硫酸反应外,还可与水反应,因此钠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