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钠》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必修一化学有关钠的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化学有关钠的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化学有关钠的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钠作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

下面本文将从钠的性质、制取方法以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介绍高一必修一化学有关钠的知识点。

一、钠的性质钠(化学符号:Na,原子序数:11)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属于碱金属。

它的原子量为22.99,密度轻,颜色银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钠在常温下是固体,但在加热至约98℃时会熔化成液体。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气、水以及酸等发生反应。

此外,钠还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许多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

二、钠的制取方法钠的主要制取方法有电解法和热法。

电解法是将食盐溶解在水中制成食盐水溶液,然后通过电解分解,使钠离子还原成阳极上的钠金属。

热法则是通过在惰性气体(如氩气)中,将氯化钠和金属钙反应,以钙作为还原剂,制取钠金属。

三、钠在生活中的应用1. 钠是人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维持正常神经传递、酸碱平衡和维持血压等重要功能。

人体需要通过食物摄取适量的钠,但过量的摄入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 钠与氯离子结合形成食盐(氯化钠),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3. 钠还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化学工业中的钠化合物,如碳酸钠(重要的工业原料)、氢氧化钠(用于制取肥皂和清洁剂)以及次氯酸钠(漂白剂)等。

4. 钠还可用于制取金属钠与铝合金,用于制备航空器、汽车等工业产品。

四、钠在工业中的应用1. 钠与液态铅的合金(钠铅合金)具有较低的熔点,可作为液体冷却剂,用于核能反应堆中的热控制和冷却。

2. 钠也可用作高温热传导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温液体热传导装置中,如钠冷却剂与液态金属热管等。

3. 钠还被用作生产有机合成反应中的还原剂,如合成计量硅烷、苯基钠等。

综上所述,钠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学习高一必修一化学有关钠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钠元素的性质、制取方法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高中化学钠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钠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钠的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钠的知识1一、钠单质1.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命题角度为是否违反电荷守恒定律。

2.Na的保存: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实验完毕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

3.Na失火的处理: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4.Na的焰色反应:颜色为黄色,易作为推断题的推破口。

注意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避免钠黄光的干扰。

5.Na与熔融氯化钾反应的原理:因钾的沸点比钠低,钾蒸气从体系中脱离出来,导致平衡能向正反应移动。

【Na+KCl(熔融)=NaCl+K】二、氢氧化钠1.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2.溶解时放热:涉及到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将浓氨水滴加到氢氧化钠固体上,其反应原理为: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着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与之相似的还有:将浓氨水或铵盐滴加到生石灰上。

涉及到的方程式为NH4++OH- NH3?H2ONH3↑H2O。

3.与CO2的反应: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

4.潮解: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2、MgCl2。

三、过氧化钠1.非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有氧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O2↑。

2.过氧化钠中微粒的组成:1mol过氧化钠中所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或说它们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1,命题角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3.过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一是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二是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以氧气的量为依据)。

4.强氧化性:加入过氧化钠后溶液离子共存的问题;过氧化钠与SO2反应产物实验探究。

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俗名: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2.除杂:CO2(HCl),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金属钠的知识

高一化学必修金属钠的知识

1、【知识点1——钠】理论知识1、原子结构示意图2、物理性质:金属钠质软(可以用刀切割); 银白色;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密度0.97 g·cm-3,比水的密度还小,能浮在水面上,熔点97.81 ℃,沸点882.9 ℃。

3、保存:钠要保存在煤油中(钠不与煤油反应且密度较煤油大)。

4、化学性质:(1)能与冷水反应2Na + 2H2O====2NaOH+ H2↑①实验现象:浮溶游嘶红②钠着火常用干燥沙土盖灭,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扑救。

③能与冷水反应的金属除钠外,还有钾、铷、铯、钙等,镁可以与热水反应。

试写出金属钾、钙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Ca + 2H2O====Ca(OH)2+ H2↑3Fe+4H2O(g)Fe3O4+ 4H2(2)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规律①钠与酸的反应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反应现象和钠与水相似,但更剧烈。

当酸不足量时,钠先与酸反应,后与水反应。

②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际是钠与水的反应③钠与盐溶液的反应A; NaCl溶液:实际是钠与水的反应B;CuSO4溶液: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

不是钠与铜的置换反应。

④因为钠与水剧烈反应,所以通常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若盐为熔融状态,那可以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

4Na + TiCl4=熔融(2)与氧气的反应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不同。

①在空气中直接被氧化:②在空气中燃烧:(3)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的反应①钠和氯气燃烧:②钠和硫单质研磨:5、金属的分类:①根据金属的密度,把金属分为重金属和轻金属。

重金属的密度大于4.5 g·cm-3,轻金属的密度小于4.5 g·cm-3。

②冶金工业上还常常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有三种:铁、锰、铬。

它们或它们的合金的表面常有呈灰黑色的氧化物,所以称这类金属为黑色金属。

除铁、锰、铬以外的金属称为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又可以分为九大类:(1)重金属:铜、铅、锌等。

高一钠知识点总结

高一钠知识点总结

高一钠知识点总结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一种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原子量为22.99。

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以氧化物或氯化物的形式存在。

1. 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很高的反射性和导电性。

它的熔点为97.70°C,沸点为883°C。

在常温下,钠是固态的,但是在加热到60°C时就会变成液态的。

钠的密度为0.97 g/cm³,它是一种很轻的金属元素。

2. 钠的化学性质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它与许多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钠与氧气反应会产生氧化钠(Na2O),与水反应则会生成氢氧化钠(NaOH),同时也会释放氢气。

此外,钠还会与酸类物质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

3. 钠的用途钠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被用于制造肥皂、化肥、玻璃和金属合金等。

此外,钠还被用于制造钠灯,这种灯具在建筑和道路照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4. 钠的化合物氯化钠(NaCl)是钠最常见的化合物,它在自然界中以盐的形式广泛存在,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盐。

氯化钠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盐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此外,钠还可以与氧形成氧化物和过氧化物,与硫形成硫化物等。

5. 钠与人类健康钠是一种对于人体健康极其重要的元素,人体中的神经和肌肉都需要钠来维持正常的功能。

然而,摄入过多的钠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所以在日常饮食中需要适量控制钠的摄入量。

总之,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了解钠的性质和用途,合理利用和控制钠的使用量,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化学高一钠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一钠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一钠知识点总结钠(N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海水、盐湖等地方。

在化学中,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中关于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钠的基本性质1. 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 钠的密度较低,熔点为97.8℃,沸点为883℃。

3. 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钠,具有较强的剧烈性。

4. 钠在水中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并会引发氢气的燃烧。

二、钠的化合物1. 氧化钠(Na2O)是钠的氧化物,常用于玻璃制造中。

2. 碳酸钠(Na2CO3)是钠的碳酸盐,常称为纯碱,广泛用于玻璃、皂化、洗涤剂等工业中。

3. 氯化钠(NaCl)是钠的氯化物,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具有重要的生活和工业应用。

4. 氨基酸盐(例如乳酸钠、柠檬酸钠等)是含有钠离子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药物制剂。

三、钠的应用1. 钠在冶金工业中用于制取金属钠和合金的生产。

2.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可用于制取氢气或氢氧化钠的工艺。

3. 钠离子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维持神经传递、细胞膜的稳定性等生理功能。

4. 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人们日常摄入的钠主要来源于食盐。

四、钠的安全性注意事项1. 钠具有较强的剧烈性,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时会产生火灾和爆炸,使用时需注意安全。

2. 钠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和储存时需注意防护和遵循相关安全规定。

通过对高一化学中关于钠的知识点的总结,我们了解到钠的基本性质、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钠的安全性注意事项。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作用,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

(本文字数:342字)。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知识点总结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知识点总结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知识点总结笔记钠(N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在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对高一化学必修一关于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的笔记。

一、钠的基本性质1. 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 钠的化学性质:钠是一种极活泼的金属,容易与氧气、水和酸等发生反应。

二、钠的原子结构1. 原子结构:钠的原子结构为1s² 2s² 2p⁶ 3s¹,其中3s¹属于钠的最外层电子。

2. 电子排布:钠原子具有11个电子,其中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这使得钠对于化学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

三、钠的离子化过程1. 钠的失去电子:钠原子容易失去一个外层电子,形成Na⁺阳离子。

2. 钠的电子结构:Na⁺阳离子的电子结构为1s² 2s² 2p⁶,与氖气的电子结构相同,稳定性更高。

四、钠的化合物1. 钠与氧的反应:钠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₂O)或过氧化钠(Na₂O₂)。

2. 钠与水的反应:钠与水反应会放出氢气,并产生氢氧化钠(NaOH)。

3. 钠与酸的反应:钠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盐类和氢气。

五、钠的应用领域1. 钠在冶金领域:钠广泛用于制备金属钠和合金,用于冶炼其他金属。

2. 钠在实验室中的应用:钠可用于实验室中调节酸碱度,并用于制备钠盐。

3. 钠在工业中的应用:钠在碱工和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应用,用于制造玻璃、皂液等。

六、安全注意事项1. 钠的储存:由于钠具有极强的反应性,应储存在惰性气体下或干燥环境中,避免与水分和空气接触。

2. 钠的处理:在处理钠时要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以上是对高一化学必修一中钠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笔记,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好化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份笔记能帮助到您!。

高一化学第二章钠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二章钠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二章钠知识点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

在周期表中,钠位于第一主族元素,拥有一个价电子,因此它的化合价通常为+1。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钠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钠的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常温常压下呈固态。

它的熔点相对较低,为97.8摄氏度,热稳定性较差。

钠具有较强的活泼性,与水反应时能迅速生成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此外,钠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导电性能,常用于制造合金和电池。

2. 钠的产生与提取钠的主要来源是矿石,如岩盐(氯化钠)。

提取钠的常用方法是电解岩盐溶液,通过通电使溶液中的钠离子还原成钠金属。

此外,钠也可以由钠氢化物和二氧化碳反应而成。

3. 钠的化合物钠与非金属元素结合时形成各种化合物。

其中,氧化钠(Na2O)和氢氧化钠(NaOH)是钠最常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氧化钠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强碱,广泛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4. 钠的反应性钠具有较强的反应性,容易与氧气、水和酸类发生反应。

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钠在空气中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5. 钠的应用钠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钠和氯化银反应可制取纯净的银金属,钠与碘反应可制取碘化钠,用作制剂和药物。

此外,钠还广泛用于制造合金、香皂、洗涤剂以及玻璃和陶瓷等材料的生产。

综上所述,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活泼性和反应性。

了解钠的性质、产生与提取方法,以及钠的化合物和应用领域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钠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

高一化学的钠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的钠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的钠的知识点总结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1,化学符号为Na。

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盐湖和海水中。

它是地壳中丰度第六高的元素,也是人体中必需的元素之一。

本文将总结和介绍高一化学中有关钠的知识点。

1. 钠的基本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它的密度较低,熔点为98摄氏度,沸点为883摄氏度。

在常温下,钠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钠与大多数非金属反应剧烈,容易氧化,并在与水反应时产生氢气。

2. 钠的化合物钠可以与许多非金属元素和酸反应,形成各种化合物。

其中,钠和氧反应形成氧化钠(Na2O),与氯反应形成氯化钠(NaCl),与硫反应形成硫化钠(Na2S)等。

这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 钠的离子化和化合价钠的原子结构为1s² 2s² 2p⁶ 3s¹,其外层电子为一个s轨道上的电子。

为了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类似于氩元素),钠通常会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钠离子(Na⁺)。

这意味着钠在化合物中通常以单正离子的形式存在。

4. 钠的反应特性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于失去电子。

它在与非金属反应时,如氧、氯等,会将自身的电子转移给非金属元素,从而被氧化。

例如,钠在与氯气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并伴随着剧烈的放热反应。

此外,钠和水反应时会生成氢气,并放出大量热能。

5. 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氯化钠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盐,也是化肥和冰融化剂的重要成分。

氧化钠是一种强碱,用于工业上的清洁、融化金属和制造肥皂等。

此外,钠也被用作制备有机合成反应中的溶剂和还原剂。

6. 钠的危险性钠在与水反应时会放出氢气,并且放热反应非常剧烈,因此在实验室和工业中需要小心操作。

在接触钠时,应穿戴化学防护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与许多非金属元素和酸反应形成各种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设计:罗银先福建师大附中点评:王晓聪厦门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一、概述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学习。

是通过原子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制法和用途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节课的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点评:罗老师把钠与水的反应设计成探究学习任务。

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操作的欲望。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知识,体验动手的乐趣。

在课中设计的演示实验:把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并将反应过程投影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分析原理,这个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是一节学教并重的课。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描述钠与水、氧气反应现象(2)理解钠与水、氧气反应实质(3)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发生不同变化的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及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方案设计的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筛选、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激发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点评:罗老师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明确具体,行为动词使用准确。

但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行为动词的使用就有问题了,不应该用“培养”这个词,起行为主语显然是老师,这是不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还存在第二个问题,就是目标空泛,尤其是第一、第二个目标更甚,这两个目标基本上是无法测量的,所以不成其为目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上,罗老师存在同样的两个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学生是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学生2.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尤其是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较浓厚的兴趣3.学生思维较活跃,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能力比较强4.学生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5.学生已经对钠的原子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习非金属元素氯的有关知识。

6.学生已经知道了学习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点评:罗老师对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的准备:如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对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自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策略:给学生创设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2.问题引导探究策略: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逐步启发引导,使学习内容深入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问题和实验设计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4.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验证、实验猜想、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点评:罗老师通过大屏幕展示魔术“滴水生火”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通过任务驱动,给学生创设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在自主中结合合作学习。

罗老师在在课中设计的演示实验:把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并将反应过程投影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分析原理,这个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本节课的学习引向深入,从罗老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可以发现这是一节比较典型的学教并重的课。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分析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点评:在化学实验室上课,符合本学科的特性。

但是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钠的化学性质2与水反应”这是属于“做的经验”,教师没有必要再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展示形象的经验,这显得有些多余。

此外,其它教学媒体的选择适当,充分体现所选择的媒体的必须性和高效性。

六、教学过程【魔术】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

【引言】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现象的产生就是金属钠的功劳。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金属钠点评:通过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产生疑问,进行引导,进而达到激情导入新课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这堂课的任务。

【板书】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板书】一、金属钠(Na)【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化学小魔术中,为什么能滴水点灯呢?在小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钠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1(教材P49实验1)【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板书】(1)与氧气反应4Na + O2= 2Na2O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49实验2(让学生描述出反应的实验现象)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板书】2Na + O2Na2O2(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50资料卡【探究】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板书】(2)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探究】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

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49实验3【问题思考】 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为水?【板书】(3)钠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学生探究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怎样?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归纳、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

点评:通过设置一系列探究任务,激发学生操作欲望,增强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罗老师还十分重视将学生“做的经验”升华至对钠的化学性质的理性的认识——从钠的原子结构来认识其性质。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魔术】表演小魔术“水上芭蕾”:在一烧杯中装30mL水和30mL苯,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钠的性质活泼,工业上应如何制得金属钠呢?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NaCl来制取金属钠。

【板书】4.钠的工业制法:2NaCl====2Na + Cl2↑电解【板书】5.钠的保存及应用: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讲解】举例说明金属钠的广泛用途。

【演示】把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原理。

【总结】归纳总结今天所学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

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金属钠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三者间的关系。

点评:本环节是对本课进行一个总结回顾,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技能有一个归纳总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评价内容: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课堂观察表现评价、小组合作评价。

2.评价方式:自评、同学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

(1)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

(2)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

(3)教师评价:这里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及小组完成的作品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注:在评价中应尽量采用描述性的方式,不应按分数给学生排队。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课堂观察表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2.部分课堂观察(例如,选取有代表性的六位学生进行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小组成员互评表点评:教学过程中即时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重点内容及时布置课堂练习,有利于知识目标的巩固。

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还同时设计了学生的“学案”,这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1.管理和帮助设计课前:布置预习,回忆初中所学有关金属的一些性质,利用互联网等工具查阅资料,收集有关金属钠的知识以及有关金属钠的新闻报道。

课堂:采用学案引导方式“《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学案”,让学生更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方式,以及实验内容和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学生实验探索实验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随时指出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

并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和学习,并对小组合作实验进行必要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