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感知智能分析系统Abis接口信令监测的研究

合集下载

Abis口的信令跟踪操作说明(K105部分修改版)

Abis口的信令跟踪操作说明(K105部分修改版)

Abis口的信令跟踪操作说明(K1205部分)一、使用K1205信令仪跟踪Abis口信令过程1.打开信令仪并打开K1205软件,在online Scenarios下右键添加一列Online Recording 链路.2.然后在该Online Recording下右键添加一列Online Monitoring,Monitor为了让我们在信令仪工作时实时地观察信令跟踪情况.3.点击下图所示大框.4.在下图设置界面上,端口的设置必须与物理的一致,这样软件才能准确监视Abis 口;监视Abis口我们使用的是gsm2p-abis+.ask 协议,图中gsm2p-a+.ask 协议是A口协议;然后根据OMCR上取得的时隙进行时隙的选择.5.当我们在OMCR上发现小区是时隙复用的情况时,在Bit Rates的选择中我们就不能再选64Kbit/s了,例如有发现一个时隙中有4个RSL时,那么我们就要选择16Kbit/s, 另外此时OMCR上这个时隙上RSL的先后次序分别选择(0,1,2,3)。

6.打开Monitor链路,进入monitoring7.我们进入Monitoring界面是为了检查我们前面的工作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信令不断的更新,我们还需要在4.MSG中找到一个叫sysinf5的信令,我们可以通过它核对我们刚才记的LAC/CI。

8.如果正确的话,那么回到3处的链路界面,我们点record上的open,选择信令.rf5文件的存储路径和相关设置。

再打开record的开关,信令仪就开始记录数据了。

9.一般都是如下图设置,监视满10M的数据软件自动停止.10.再打开Recording的开关,信令仪就开始录入数据了.11.等数据录入完毕之后,我们可以用优盘或网线从信令仪上把数据采集回来.至此,我们对Abis口信令的采集就完成了.采集回来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OPT、DAFNE等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也可以用PC 上的K1205软件进行回放和过滤。

中国移动A+Abis信令采集系统短信抹除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中国移动A+Abis信令采集系统短信抹除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n Of f s e t 设 为2 4 。
2 . 3 内部 函数接 口设计
图1短信业务协议栈
2 方案设计
圜 困 国 园
信 令 监 测 系 统 主要 采 用 三层 结 构 : 采 集层 ,共 享 层,应用层 。采集层主要负责 以不 同的采集方式从各个接
口采 集 和 预 处 理 信 令 数 据 ; 信 令 处 理 共 享 层 主 要 负责 对 数

_
中国移动A + A b i s 信令采集系统短信抹除 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_ E M

引言
近二 十年 来, 移动 通信 已从 第一代 模拟 语音 通信 发
展 到 以高速 数据 传输 和宽 带 多媒体 服务 的第 三代 移动 通 信 。然 而移 动通信的广泛应 用在给人们带来便利 的同时, 也带来安全 题 ,如手机银行 欺诈 、扣费病毒软件 、各 类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 0 1 2 Z X 0 3 0 0 0 1 0 2 1 — 0 0 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 0 1 2 Z X 0 3 0 0 5 ・ 0 0 8);科技部中芬国际合作
项目 ( S 2 0 1 0 GR 0 9 0 2):重庆市教委 项 目 ( K J z h 1 0 2 0 4)
垃 圾 信 息 等 。 为 有 效 防 范 和 处 置 用 户 信 息 安全 隐 患 , 在
在现网监测和维护中 ,信令监测系统要求实时高效
处 理海 量 的信 令 数据 ,而一 部分 信令 数据 包含 了用 户信
息携 带
了用户短信 内容,在不影 响系统 整体 性能的的前提
下必须对 用户 数据部分进行处理, 为此,论 文提 出了短信 抹除方案并实现 了用户数据 的屏蔽 。

A+Abis接口信令监测在无线网络评估中的应用

A+Abis接口信令监测在无线网络评估中的应用

l I
A 接口

工测试耗费大量资源等不足。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
更新 、 网络 日趋复 杂 的背景 下 , 需 要 对现 有 网络评 估
方 法 进行 改善 以满 足 深 度 测 试 及 优 化 , 实 现 智 能分
图1 GS M 系统 信 令 模 型
A b i s 接 口信令 协议 模 型可 以分为 物理 层 、 L A P D ( 1 i n k a c c e s s p r o c e d u r e o n t h e D — c h a n n e l , D信 道上 链 路接 入规 程 ) 层 以及 包 含 管 理 应 用 、 网络 状 况 等 信 息 的第 三层 。第一 层 是 基 于 硬 件 的底 层 驱 动 程 序 , 用 于接 收 和发 送 数 据 至 物 理 链 路 ; 第二层是 L A P D 协议 , 用 于接 收物理 层数 据传 送服 务 , 解 决数 据封 装 问题 ; 第 三层 R R( r a d i o r e s o u r c e , 无线资源 ) 消 息 在
户感知的 网络分析和精 细化的 网络数据挖掘 , 直观、 准确地 呈现 网络 状态。经运 营商 实际网络 测试表 明, 利 用 A+ A b i s 接 口信令监 测进 行 多接 口信令 关联分析 可以快速 发现和 定位 网络 性能 问题 , 提 升无线 网络评估 能 力, 实现 对
全 网运 行 状 况 的 监 控 与评 估 , 实现 端 对 端 的 用 户 感 知 分 析 。
法存 在 不 同 厂 家 的 O MC( o p e r a t i o n s ma i n t e n a n c e
a p p l l i c a t i o n p a r t , 直 接转 换应 用部 分 ) 消 息 。其 中 B S S MA P消息 负责 业 务 流 程 控 制 , 分 为无 连接 消 息

物联网技术基础(习题卷19)

物联网技术基础(习题卷19)

物联网技术基础(习题卷19)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 ( )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

A)金融危机蔓延B)其他领域发展乏力C)技术逐步成熟D)风投资金关注答案:C解析:2.[单选题]SDH传送网可以从垂直方向分解成三个独立的层网络,即电路层()和传输媒质层。

A)网络层B)运输层C)应用层D)通道层答案:D解析:3.[单选题]OSPF协议是( )。

A)域内路由协议B)域间路由协议C)无线路由协议D)应用层协议答案:A解析:4.[单选题]常用的室内照明电压220V是指交流电的()A)瞬间值B)最大值C)平均值D)有效值答案:D解析:5.[单选题]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是( )A)计算机;B)互联网;C)传感网;D)物联网答案:D解析:6.[单选题]系统管理员有权根据情况对帐号进行删除,针对连续____未使用的帐号执行删除。

A)1个月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 )不是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A)星型拓扑B)环型拓扑C)交换拓扑D)总线型拓扑答案:C解析:8.[单选题]大规模的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互联后,()是广泛关注的问题。

A)安全B)数据分析C)技术开发D)运维答案:A解析:9.[单选题]以下对物联网业务控制面信令流程描述错误的是:A)UE刚开机时,先进行物理下行同步,搜索测量进行小区选择,选择到一个suitable或者acceptable小区后,驻留并进行附着过程。

B)UE在IDLE模式下,需要发送业务数据时,发起service request过程。

C)UE在IDLE模式下,当网络需要给该UE发送数据(业务或者信令)时,发起IMSI寻呼过程。

D)当网络发生错误需要恢复时,可发起IMSI寻呼,UE收到后执行本地detach,然后再开始attach。

答案:C解析:10.[单选题]BGP路由协议是基于TCP的,它的端口号是()。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Abis应用功能列表v2.0.0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Abis应用功能列表v2.0.0

必须 必须 可选 必须 必须 必须
三维MR分析指的是对MR指标对的数目进行统计,从而得出MR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可。选
备注
MR多维分析用于对MR进行灵活的多维统计输出,比如TA为0、1、2、3。。。时各可个选MR指标的分布情况,用于从多个维度分析网
弱覆盖:无覆盖区、弱信号及高误码现象、覆盖凌乱现象。 功能描述 过覆盖是指网络中存在过度的覆盖重叠,覆盖层数过多。 过覆盖可引起的控制信道干扰、业务信道干扰导致的掉话。当这种干扰 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如果距离过近就会相互产生干扰。同时,无线传播 环境也是个复杂的环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无线信号,都可能会对GSM网 本功能支持对监控网元的话务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频率的分配情况,计 算出高话务小区的频率扩容方案。以小区为单位,通过MR报告的分析, 本功能用于分析上行、下行质量水平以及变化情况,从而评估小区内用 户通话感知,是否存在通话颗粒、听不清等问题。 1) 支持输出质差小区的上、下行质量与上、下行电平二维矩阵关系图 。 1.邻区的合理性核查和优化 1.1通过小区间的切换关系、邻区间的关系度系数等指标来评估网络的冗 1) 用户可根据查询需要设置查询条件,并呈查询结果 2) 用户可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分析对象,分析维度,以及话务时段 1.针对乒乓切换问题以小区为粒度进行统计与分析。 2.乒乓切换定义:7秒内切换次数超过5次 1) 支持不同粒度及不同范围的网元进行选取分析,范围可以按BSC范围 选择,也可以按网元树选择多个小区。 1) 支持不同粒度及不同范围的网元进行选取分析,范围可以按BSC范围 选择,也可以按网元树选择多个小区。 <统计功能> 1) 用户可根据查询需要设置查询条件,并呈查询结果。可设定筛选条 8) 对于BSC/小区组/用户组/品牌级别的统计,支持详细统计信息的下 钻,网元可以下钻到载频级别。 用户可根据查询需要设置查询条件,并呈查询结果 1) 用户可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分析对象,分析维度,以及话务时段 1) 支持按照用户、小区两种级别进行寻呼成功率分析。 2) 对于用户级别的寻呼分析,支持按照用户组或者输入具体用户IMSI 1) 支持按照用户、小区两种级别进行短呼分析。 2) 对于用户级别的短呼分析,支持按照用户组或者输入具体用户IMSI 1) 支持按照用户、小区两种级别进行重呼分析。 2) 对于用户级别的重呼分析,支持按照用户组或者输入具体用户IMSI 1) 能够针对网元维度与用户维度,进行上下行链路不平衡的分析。 2) 基于网元的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分析:可选择进行上下行链路不平衡 1) 支持各种MSC/BSC/CELL/用户级别的接续时延分析。 2) 支持主叫接入时延和被叫接入时延的分析。 1) 支持对接续时延的每个过程设置预警门限,对于超出门限的过程要 在统计时明显的标示出来。 1) 能够针对网元维度与用户维度,进行接通率状况的分析。 2) 可选择需要进行接通分析的时间段,并且可指定是否统计忙时(忙

通信工程师样卷(初级实务)试题及答案

通信工程师样卷(初级实务)试题及答案

通信工程师考试试卷一、判断题(共40题,每题0。

5分,共计20分)1.(T )电信网由网络节点和终端节点组成。

其中,网络节点大多是指交换中心;终端节点是指各种用户终端设备.2.(T)电信网协议就是为通信各方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3.(F )利用数字电话网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传送数据时,编码方式和信息格式是受限的。

4.(T)路由是指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的用于信息传递的路径。

5.(T )X.25协议详细规定了DTE和DCE之间对等层之间通信所使用的协议或规程.6.( T )报文交换的主要缺点是传输时延大,因此,不适合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通信。

7.(F )SVC是在两个数据终端之间通过网管配置的固定逻辑连接。

8.(T )虚电路的建立类似于电路交换,包括连接建立、通信和连接清除三个阶段。

9.(T )DDN节点设备一般不具有交换功能,只采用简单的交叉连接功能.10.(T )公用DDN能为用户提供点对点、点对多点、全数字、全透明、高质量的临时性数字传输电路.11.(F )帧中继网为保证自身的可靠性,采取了SVC管理和拥塞管理.12.(T )帧中继只使用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部分来执行其交换功能,因此,网络利用率较高。

13.( T )ISDN由DDN演进而来,无需全面更换设备与线路,用户接入只需承担低廉的入网费用和配置相应的数字终端就可享受ISDN带来的众多业务与服务.14.(F )ATM改进了分组交换功能,使其能够灵活地适配不同速率的业务.15.(T )ICMP的责任是向发送IP数据包的主机汇报错误.16.(T )移动IP归属地址是识别端到端连接的静态地址,也是移动节点与拜访网连接时使用的地址。

17.( T )宽带IP城域网是根据业务发展和竞争的需要而建设的城市范围内的多媒体通信网络。

18.(T)No.7信令是一种公共信道信令,采用时分复用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个话路的信令。

19.(T)所谓随路信令就是指信令与话音信息在同一话路中传送的一种信令方式。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 v2.0.0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 v2.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版本号:2.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实施 QB-╳╳-╳╳╳-╳╳╳╳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I n t e r f a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S i g n a l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S i g n a l C o l l e c t i o n G a t e w a y P a r t )目录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6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6.1.术语、定义 (2)6.2.缩略语 (2)7概述 (3)7.1.系统结构概述 (3)7.1.1.系统描述及系统结构图 (3)7.1.2.各网元功能 (4)7.2.接口概述 (6)7.3.接口协议 (6)7.3.1.SDTP实时通信协议 (6)7.3.2.接口机制 (8)7.4.接口要求 (19)7.5.接口版本 (20)8全量信令数据传送接口 (20)8.1.数据包格式 (20)8.2.包头格式 (20)8.2.1.通用包头 (21)8.2.2.专用包头 (21)8.3.全量信令数据传输接口 (23)8.3.1.全量数据通知notifySignalData (23)9编制历史 (23)10附录A 省市编号 (23)A.1. 省编号 (23)A.2. 市编号 (25)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信令采集网关与信令共享平台和其他相关网元设备连接的接口标准,以及平台内部需要公开定义的各种接口。

本标准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内部使用,为业务开展、招标选型、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GSM/3G网络环境。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系统结构、接口协议、全量信令数据传送接口。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本标准需与《信令监测系统A+Abis总体技术要求》、《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A+Abis信令采集网关接口分册》、《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A+Abis 信令采集网关分册》、《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A+Abis信令共享平台分册》配套使用。

A口、ABIS口的基本信令流程

A口、ABIS口的基本信令流程

BSC
(CM)
DTAP
(MM) (CM+MM)
RR BTSM Sig. layer 2 (LAPD)
Sig. layer 1
BSSMAP SCCP
MTP
MSC
CM MM
BSSMAP SCCP
I S MAP U TCAP P
SCCP
MTP
MTP
Um Interface
Abis Interface
A Interface
1. 呼叫建立过程
一个呼叫的建立是由移动台或网络的上层发起的,它 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 Paging过程(Paging Procedure)(仅用于被叫流程中) • 随机接入过程(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立即分配过程(Immediate Assignment Procedure) • SCCP联接建立过程(SCCP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M : 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
• 由MS和MSC / VLR控制 • 功能举例
– 鉴权和身份识别(Authentication /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s) – 位置更新(Location Updating) – IMSI Attach / Detach
BSC Ater
MSC/VLR/GMSC A
电路业务协议
MS
CM MM
RR
Sig. layer 2 (LAPDm) Layer 1 (air)
BTS
(CM)
(CM)
(MM)
(MM)
(RR)
(RR)
R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A i 口 的协 议 模 型 bs接
sb s m ap c i a , us t pl ao pr 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大部分 ye i tn t ,
R R消息在 B Sbs t n e e s tn基站收发信台) T (a as i r ti , e r c v ao 只
需做透明处理 , 但是一部分 R R消息必须由 B S T 解释执行 ( 如加密、随机接入、寻呼、指配) ,这部分消息由B S TM
型。 由消息类型值匹配到对应的消息格式列表进行逐字节
解码 . A i接口消息内容的解码I 完成 b s 5 I 。
42 b . A i s接口呼叫合成功能设计与实现
果: 统计分析模块结合合成结果统计出表 , 以文件的形式 保存在磁盘中, 便于上层应用处理; 最后根据用户的需要 显示出合成的结果 。
4 A i 口监 测 系 统 设 计 bs接
41 A i接口协议解码分析与实现 . b s
在 A i接口信令监测系统中,协议解码模块是系统 bs
里的L C和 C 值 。并记录当前 Ky A I e 值对应的 L C和 C A I
将网络中的消息按照信令流程进行归类 , 采用散列算法完 成查找功能 .利用合成关键信息 K y e 作为散列表的关键 字, 并通过关键字 K y e 值把这些消息联系到一起 , 实现一
次完整的呼叫过程 , 从而完成呼叫跟踪和呼损统计等高级
功能嘲 。计出A i接 口信令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2 b s 所示。
Ab 接 1 i 3 s
其他模块的基础。 解码的目的是把信令二进制流中的数据
翻译为有逻辑意义的信息, C R合成模块调用。 供 D 主要完 成的功能包括消息特征参数的提取、 消息初解码和消息详 细解码。 根据 A i接口的消息格式 , b s 所有的消息均由消息 头和消息体组成 , 通过对消息头进行解码, 判别出消息类
合成. 是完成网络监测功能的关键。主要是根据用户需求
计思想。通过将各功能模块封装成不同的 D Ldnmc L( ai y
lklr y动态链接库)实现各功能模块问的松耦合。 i b r。 n ia , 结合相关测试规范的要求 ,对于 A i接口信令监测 b s 模块的研究与开发,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 数据存储 、b 接 Ai s 口协议栈解码、 协议分析等功能。 根据 A i接口软件处理 b s 信令消息数据分组的工作流程以及各功能模块间关系, 设
4 - C R合成设计 .3 D 2
通过阅读相关协议规范,考虑到同一 C R流程中的 D 采集机机器号M c采集卡卡号 Cr、 口号Pr E 链路 a、 a 端 d o、1 t 时隙号 E T 、 In终端设备标识(E ) T I都是一样的, 因此, 采用 散列查找方法, M cCr、o 、1n T l 选取 a、a Pr E T 和 E 作为查找 d t L C C 散列表的 Ky ,由K y A 、I e值 e 值索引出对应系统消息
的关键。
前一条消息的散列 Ky , e 值 若关联到, 就将前一条消息的 散列节点添加到当前消息的散列节点, 并删除前一条消息 散列表 Ky e 值对应的散列节点, 完成I M A SC D消息 M S M 同前 3 条消息的关联。 最后 , 在收到业务 C R合成的标志 D 性消息后 , 采用同样的处理方式 , 向前关联各初始化消息, 最终完成整个业务C R的合成。 D
A i接 口协议栈逐条逐层次进行消息解码 , b s 获得每条消息
关键字对应的存储地址.进行散列节点的插入和删除操 作. 该算法的核心就是选取一个合适关键字 K y e。通信过
程中, 不同通信流程所处的小区位置和占用的信道号是不 同的. 所以在进行 A i接口信令 C R合成时 , b s D 选用位置 区码(A )小区标识(I和信道号(hne nm e) LC 、 C) canl u br作 为合成散列 K y e 值。由于 L C和 C 只存在于特定的系统 A 1
信 令分 析 处理模 块
,— — — 、

消息 — _ 协 R —. , R,C C,
缓存 \ /
议 MM.S MS 栈
C 合 成 DR


BS T M
L D AP
图 2 A i 口信 令 监 测 系 统 总 体 架 构 bs接
磷 究 与开 发
包括这些特定 的系统消息,而 L C C 又是合成所需的 A 、I 关键字 K y e ,所以怎么获取 L C C 成为整个 C R合成 A 、I D
采集卡首先从网络中捕获到不同链路的实时网络数
A i接口的信令 C R合成采用散列算法,建立关键 bs D 字 Ky和待查找信息的存储地址映射关系 HK y, e (e)使每 个关键字对应唯一一个存储地址, 通过映射关系直接找到
据分组, 并对原始消息数据按照时间进行排序、 加消息 I D
等预处理后, 按一定的格式保存在消息缓冲区中; 解码器 从消息缓存中取出消息后对其进行深度的信令分析, 按照
(a as i rti aae et T 管理) bs tnc v ao m ngm n, S er e e s tn B 实体处理 。
3 A i 口监 测 系统 总 体 设 计 方 案 bs接
A i接口信令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b s 采用模块化设
呼叫合成监测主要完成消息流程的合成 ,也叫 C R D
的呼叫相关信息; 协议分析器按照协议类别对解码器提供 的呼叫信息进行呼叫的合成 , 采用散列技术 , 通过 K y e 值
将一次呼叫过程中相互关联的消息组合到一起 , 形成一个 完整的 C R流程.得到当前协议相关的一次呼叫过程结 D
消息中, 但是在进行 C R合成时, D 并不是每一通信流程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