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v200

合集下载

一种基于恶意业务信令特征的骚扰电话识别和防范方案

一种基于恶意业务信令特征的骚扰电话识别和防范方案

降、设备拥塞等网络问题,还会因为其非法的行为严重影响客户对移动业务的使用体验,增加用户离网率以及引起客户向运营商和工信部进行投诉的风险。

因务也有责任对骚扰诈骗电话进行攻话的识别方法,建立一套精确的监管、分析和拦截恶意电话的平台,有效降低诈骗骚扰电话的数量,保障客户的通信安全,提高用户的业务本文将从骚扰电话的行为特征、底层通信原理研究、以及如何利用信令监测系统来监控和防治非法骚扰电话等几个方面,阐述基于信令业务特征的骚扰电话识别和防范方案,以便为非法电话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套清晰的思路和方案。

非法的骚扰电话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振铃挂机电话(俗称响一声电话)叫具有拨打频次高、被叫号码分布规律(一般是连续的号码或者其他简单算法)、接听成功率低等特征,其主要目的是骗取用户进行电话回拨,回拨之后用户一般会听到对端已经提前录播好的)事先录制的广告或骚扰音频电话此种非法呼叫的特征和上面的振铃一声挂机电话有些类似,被叫号码连续或者具备一定分布规律,当用户接听后,直接开始播放事先录制的广告、反动言)人工拨打的广告电话叫是由人工拨打的,不法分子根据获取的用户号码信息,进行手工的接通后,不法分子会进行一些广告)恶意骚扰电话此种非法呼叫是指针对个人或者企业客户进行的大量恶意的频繁拨打,使得被呼叫的用户在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正常使用手机通话和其他业务,这类电话往往会对用户造成比较直接的通信业务损失及其他关联的伤害。

诈骗电话(虚假主叫)此种非法呼叫的主叫端的来源和落地方式较为宽泛,主要通过网络软件或专线形式进行。

由于对主叫号码监管有疏漏,部分设置有内部交换机的专线用户或掌握一些网络通信软件的用户可以修改信令中的主叫号码,从而模拟出各种公共服务的热线电话号码等,用来获取用户的信任,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这类电话的通话内容中经常涉及中奖通知、消费信息等诱惑信息。

2 骚扰电话的特征任何一通电话的通信过程都需要信令的交互来支持,每一条信令都包含不同的参数,这其中的参数包含主被叫用户的身份信息(IMSI/MSISDN)、位置信息(LAC/TAC/CI/ECI)、手机类型(IMEI)、通话时长等关键信息。

某通信公司上网日志留存系统采集解析设备规范

某通信公司上网日志留存系统采集解析设备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W-025-2011中国移动上网日志留存系统规范G b/I u P S采集解析设备规范E q u i p m e n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M o b i l eN e t l o g S y s t e m(S i g n a l C o l l e c t i o n G b/I u P S P a r t)版本号:1.0.02013-6-25发布2013-6-27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上网日志留存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层设备提出要求,是中国移动上网日志留存系统建设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系统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接口要求、时间同步要求、网管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网络安全要求。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上网日志留存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网络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喆、赵辉、赵恒、刘坤、柏洪涛、周维、卫涛、韦薇、李心恬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Gb/IuPS采集解析设备的系统结构、功能要求、接口要求、性能要求、时间同步要求、网管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网络安全要求,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GPRS、EDGE及3G网络环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必须”、“推荐”/“建议”、和“可选”等词语在本标准中的使用需遵循以下指导。

- “必选”/“必须”项是指业务、产品和设备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UST,REQUIRED,SHALL。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标准-LT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标准v2.0.9-LTE各接口XDR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标准-LT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标准v2.0.9-LTE各接口XDR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统一D P I设备技术规范-L T 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e e p P a c k e tI n s p e c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 f o r C M C C(L T E S i g n a l l i n g C o l l e c t i o n S e r v e r I n t e r f a c eP a r t)版本号:2.0.9╳╳╳╳-╳╳-╳╳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 接口在网络中的位置 (6)5 LTE接口XDR数据构成方式 (8)5.1. XDR编号与上报要求 (8)6 Uu接口XDR数据结构 (9)6.1. 公共信息 (9)6.2. Uu接口信息 (11)6.3. Uu接口Keyword 1字段定义 (15)6.4. Uu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 (17)7 X2接口XDR数据结构 (17)7.1. 公共信息 (17)7.2. X2接口信息 (17)7.3. X2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 (23)8 UE_MR XDR数据结构 (23)8.1. 公共信息 (23)8.2. UE_MR信息 (23)9 Cell_MR XDR数据结构 (27)9.1. 公共信息 (27)9.2. Cell_MR信息 (27)10 S1-MME接口XDR数据结构 (28)10.1. 公共信息 (28)10.2. S1-MME接口信息 (28)10.3. S1-MME接口Keyword 1字段定义 (38)10.4. S1-MME接口Keyword 2字段定义 (40)10.5. S1-MME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 (47)11 S1-U接口XDR数据结构 (47)12 S6a 接口XDR数据结构 (47)12.1. 公共信息 (47)12.2. S6a接口信息 (48)13 S10、S11接口XDR数据结构 (50)13.1. 公共信息 (50)13.2. S10、S11接口信息 (50)14 S5/S8-C接口XDR数据结构 (57)14.1. 公共信息 (57)14.2. S5/S8-C接口信息 (57)15 SGs接口XDR数据结构 (61)15.1. 公共信息 (61)15.2. SGs接口信息 (62)16 Gn-C接口XDR数据结构 (65)16.1. 公共信息 (65)16.2. Gn-C接口信息 (65)17 基于XDR的原始码流上报 (68)17.1. 原始码流上报功能 (68)17.2. 基于XDR上报原始码流的格式 (68)17.3. 按帧封装的原始码流要求 (69)17.3.1. 通用包头格式 (70)17.3.2. 专用包头格式 (71)17.3.3. 原始数据 (71)18 接口协议 (71)18.1. SDTP协议概述 (72)18.2. 消息类型 (73)18.3. 消息结构 (74)18.4. 连接管理流程 (75)18.5. 连接管理消息 (77)18.5.1. 版本协商verNego (77)18.5.1.1. 请求 (77)18.5.1.2. 应答 (77)18.5.2. 链路认证linkAuth (78)18.5.2.1. 请求 (78)18.5.2.2. 应答 (79)18.5.3. 链路检测linkCheck (80)18.5.3.1. 请求 (80)18.5.3.2. 应答 (80)18.5.4. 链路数据发送校验linkDataCheck (80)18.5.4.1. 请求 (80)18.5.4.2. 应答 (81)18.5.5. 链路释放linkRel (82)18.5.5.1. 请求 (82)18.5.5.2. 应答 (82)18.6. 数据传输消息 (82)18.6.1. XDR数据传输notifyXDRData (83)18.6.1.1. 请求 (83)18.6.1.2. 应答 (83)18.6.2. XDR对应原始码流传输XDRRawDataSend (83)18.6.2.1. 请求 (83)18.6.2.2. 应答 (83)19 编制历史 (84)附录A:Uu/X2接口XDR事件流程和关键信令点 (85)附录B:S1-MME接口XDR事件流程和关键信令点 (85)前言本规范对中国移动网内使用的深度包检测(DPI)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提出要求,是部署统一DPI设备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中国移动CM-IMS_SIP GW设备规范 v1.0.0_20091225

中国移动CM-IMS_SIP GW设备规范 v1.0.0_20091225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C M -I M S S I P 网关设备规范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M -I M S E q u i p m e n t s _S I P G W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 ╳╳╳╳-╳╳-╳╳实施 QB-╳╳-╳╳╳-╳╳╳╳目录前言................................................................................................................................... I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组网 (2)5. 接口要求 (4)5.1. 用户侧接口 (4)5.1.1. 下行接口 (4)5.2. 网络侧接口 (4)5.2.1. 上行接口 (4)6. 业务功能 (5)6.1. 代理注册功能 (5)6.2. 语音业务 (5)6.3. 传真业务 (5)7. 设备功能 (6)7.1. 呼叫处理的要求 (6)7.1.1. 对DTMF 码的要求 (6)7.1.2. 对FSK 的要求 (6)7.1.3. 与IMS核心网交互完成呼叫业务 (6)7.2. 编解码要求 (6)7.3. 支持PPPoE要求(可选) (6)7.4. 媒体处理要求 (7)7.5. 业务实现保证能力 (7)7.5.1. IP 地址的获取 (7)7.5.2. 防火墙的穿越 (7)7.6. SIP GW安全要求 (7)7.6.1. 安全性要求 (7)7.6.2. 对于鉴权算法的支持 (7)7.7. SIP GW业务开通要求 (7)8. 协议要求 (8)8.1. 信令控制协议 (8)8.2. 媒体流协议 (8)8.3. 网管协议 (8)8.4. 其他协议 (8)9. 容量、性能及可靠性要求 (9)9.1. 容量要求 (9)9.2. 性能要求 (9)9.3. 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 (9)9.4. PSQM (10)9.5. PESQ (10)9.6. MOS (10)9.7. 语音间断比 (10)9.8. 时延指标(环回时延) (10)9.9. 媒体同时并发呼叫数 (10)10. 硬件要求 (11)10.1. 模拟用户接口的硬件要求(可选) (11)10.2. 信号音和铃流标准 (11)10.3. DTMF 的音频标准 (11)11. 软件要求 (12)11.1. 软件基本要求 (12)11.2. 软件功能要求 (12)12. 网管要求 (13)12.1. 网管接口 (13)12.1.1. 基本要求 (13)12.1.2.功能要求 (13)12.2. 统计与测量要求 (14)12.3. 本地操作维护要求 (14)12.3.1. SIP GW 的管理、排障和维护 (14)12.3.2. 维护管理的方式 (14)12.4. 日志管理 (15)12.4.1. 日志的内容 (15)12.4.2. 日志管理操作 (16)12.5. SIP GW 软件升级和配置修改 (16)12.6. 信令跟踪 (16)12.7. SIP GW 在线保障 (16)13. 环境要求 (16)13.1. 环境温、湿度要求 (16)13.2. 机房地面要求 (17)13.3. 防尘要求 (17)13.4. 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17)13.5. 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18)13.6. 安装应有抗地震措施 (18)13.7. 运输和仓储要求 (18)13.8. 噪声要求 (18)14. 电源及接地要求 (18)14.1. 电源要求 (18)14.1.1. 交流电压要求 (18)14.1.2. 直流电源要求(可选) (18)14.2. 接地要求 (19)14.2.1. 接地方式 (19)14.2.2. 接地要求 (19)14.2.3. 接地线截面积 (19)14.2.4. 接地电阻值 (19)14.2.5. 电源的冗余度(可选) (20)14.3. 过流过压保护 (20)14.3.1. 安全要求 (20)14.3.2. 雷电冲击线路设备 (20)14.3.3. 通信线路与高压线过近而产生感应电压 (20)14.3.4. 与电力线接触引起的过电压 (20)14.3.5. 过压自动恢复和过压告警 (20)14.3.6. 防电涌破坏 (21)14.3.7. 绝缘电阻 (21)15. 附录 (21)16. 编制历史 (21)前言本标准依据ITU-T和3GPP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有关国内标准和中国移动其他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移动CM-IMS总体技术要求和实际需求而拟定,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平滑演进能力,为中国移动CM-IMS的技术试验、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中国移动上网日志留存系统网络日志服务器接口要求规范

中国移动上网日志留存系统网络日志服务器接口要求规范

I n t e r f a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M o b i l eN e t l o g S y s t e m(N e t l o g S e r v e r P a r t )中国移动上网日志留存系统网络日志服务器接口规范 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前言 (IV)1 范围 (6)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7)4 接口在网络中的位置 (8)4.1 系统描述及系统结构图 (8)4.2 接口功能 (9)5 接口协议 (10)5.1 SDTP实时通信协议 (10)5.1.1 消息类型 (12)5.1.2 消息结构 (12)5.1.3 连接管理流程 (13)5.1.4 连接管理消息 (15)版本协商verNego (15)5.1.4.1.1 请求 (15)5.1.4.1.2 应答 (15)链路认证linkAuth (15)5.1.4.1.3 请求 (15)5.1.4.1.4 应答 (16)链路检测linkCheck (16)5.1.4.1.5 请求 (16)5.1.4.1.6 应答 (16)链路数据发送校验linkDataCheck (16)5.1.4.1.7 请求 (16)5.1.4.1.8 应答 (17)链路释放linkRel (18)5.1.4.1.9 请求 (18)5.1.4.1.10 应答 (18)XDR对应原始数据传输XDRRawDataSend (18)5.1.4.1.11 XDR对应原始数据传输请求 (18)5.1.4.1.12 XDR对应原始数据传输应答 (19)CDR/TDR信令数据通知notifyCDR/TDRData (19)5.1.4.1.13 通知请求 (19)5.1.4.1.14 通知应答 (19)5.2 FTP文件传输协议 (20)5.2.1 接口说明 (20)5.2.2 应用场景 (20)5.2.3 数据校验文件格式 (20)5.2.4 校验规则 (21)5.2.5 FTP文件管理 (21)5.2.6 全量信令数据传输接口 (21)5.3 接口和数据结构要求 (21)5.3.1 至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南向) (22)5.3.2 至IDC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接口(南向) (22)5.3.3 至上网日志查询平台接口(北向) (22)5.3.4 至指定系统(经上报网关)接口(北向) (22)5.3.5 至性能管理系统接口(北向) (22)5.3.6 至手机恶意软件监控系统接口(北向) (22)5.3.7 至经营分析系统(经上报网关)接口(北向) (22)5.3.8 至IDC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接口(北向) (22)6 编制历史 (22)附录A 省市编号 (23)A.1. 省编号 (23)A.2. 市编号 (24)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上网日志留存系统网络日志服务器与其他相关网元设备和应用系统连接的接口标准,以及系统内部需要公开定义的各种接口。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Abis应用功能列表v2.0.0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Abis应用功能列表v2.0.0

必须 必须 可选 必须 必须 必须
三维MR分析指的是对MR指标对的数目进行统计,从而得出MR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可。选
备注
MR多维分析用于对MR进行灵活的多维统计输出,比如TA为0、1、2、3。。。时各可个选MR指标的分布情况,用于从多个维度分析网
弱覆盖:无覆盖区、弱信号及高误码现象、覆盖凌乱现象。 功能描述 过覆盖是指网络中存在过度的覆盖重叠,覆盖层数过多。 过覆盖可引起的控制信道干扰、业务信道干扰导致的掉话。当这种干扰 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如果距离过近就会相互产生干扰。同时,无线传播 环境也是个复杂的环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无线信号,都可能会对GSM网 本功能支持对监控网元的话务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频率的分配情况,计 算出高话务小区的频率扩容方案。以小区为单位,通过MR报告的分析, 本功能用于分析上行、下行质量水平以及变化情况,从而评估小区内用 户通话感知,是否存在通话颗粒、听不清等问题。 1) 支持输出质差小区的上、下行质量与上、下行电平二维矩阵关系图 。 1.邻区的合理性核查和优化 1.1通过小区间的切换关系、邻区间的关系度系数等指标来评估网络的冗 1) 用户可根据查询需要设置查询条件,并呈查询结果 2) 用户可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分析对象,分析维度,以及话务时段 1.针对乒乓切换问题以小区为粒度进行统计与分析。 2.乒乓切换定义:7秒内切换次数超过5次 1) 支持不同粒度及不同范围的网元进行选取分析,范围可以按BSC范围 选择,也可以按网元树选择多个小区。 1) 支持不同粒度及不同范围的网元进行选取分析,范围可以按BSC范围 选择,也可以按网元树选择多个小区。 <统计功能> 1) 用户可根据查询需要设置查询条件,并呈查询结果。可设定筛选条 8) 对于BSC/小区组/用户组/品牌级别的统计,支持详细统计信息的下 钻,网元可以下钻到载频级别。 用户可根据查询需要设置查询条件,并呈查询结果 1) 用户可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分析对象,分析维度,以及话务时段 1) 支持按照用户、小区两种级别进行寻呼成功率分析。 2) 对于用户级别的寻呼分析,支持按照用户组或者输入具体用户IMSI 1) 支持按照用户、小区两种级别进行短呼分析。 2) 对于用户级别的短呼分析,支持按照用户组或者输入具体用户IMSI 1) 支持按照用户、小区两种级别进行重呼分析。 2) 对于用户级别的重呼分析,支持按照用户组或者输入具体用户IMSI 1) 能够针对网元维度与用户维度,进行上下行链路不平衡的分析。 2) 基于网元的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分析:可选择进行上下行链路不平衡 1) 支持各种MSC/BSC/CELL/用户级别的接续时延分析。 2) 支持主叫接入时延和被叫接入时延的分析。 1) 支持对接续时延的每个过程设置预警门限,对于超出门限的过程要 在统计时明显的标示出来。 1) 能够针对网元维度与用户维度,进行接通率状况的分析。 2) 可选择需要进行接通分析的时间段,并且可指定是否统计忙时(忙

中国移动LT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规范

中国移动LT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规范

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L T 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需求规范客户管理分册C e n t r a l i z e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目录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缩略语定义 (1)4 缩略语 (3)5 概述 (3)6 客户管理 (3)6.1 客户感知评估分析 (3)6.1.1 分析目标 (3)6.1.2 分析思路 (3)6.1.3 业务规则 (4)6.1.4 数据指标 (6)6.2 客户投诉分析 (7)6.2.1 分析目标 (7)6.2.2 分析思路> (8)6.2.3 业务规则 (8)6.2.4 数据指标 (10)6.3 数据业务质差用户分析 (56)6.3.1 分析目标 (56)6.3.2 分析思路 (56)6.3.3 业务规则 (57)6.3.4 数据指标 (65)6.4 PCC策略分析支撑 (75)6.4.1 分析目标 (75)6.4.2 分析思路 (75)6.4.3 业务规则 (78)6.4.4 数据指标 (95)7 编制历史 (100)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进行了抽象和描述,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集中各类网络运行指标数据,面向网元、网络、业务和客户,实现对容量、质量、业务发展和运维管理的全面分析,重点实现四网协同分析、价值小区分析、终端分析、Gn流量分析、互联网流量流向分析和面向客户感知的互联网端到端的业务质量分析。

《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LT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需求规范客户管理分册V1.0.0》(以下简称“本规范”)。

本规范旨在对中国移动省级性能管理系统互联网端到端专题的功能梳理,更系统、更合理、更有效的规范和指导省公司性能管理系统建设。

本规范从流量流向、流量成份进行分析,通过整合流量流向系统和DPI系统的数据,建立关联的数据分析模型,从而有效支撑互联网流量结构调整、网络规划建设、流量控制和IDC资源引入效率的工作开展。

中国移动CMPP2.0协议规范

中国移动CMPP2.0协议规范
14743sp向ismg交短信cmppsubmit操作157431cmppsubmit消息定义spismg157432cmppsubmitresp消息定义ismgsp16744sp向ismg查询发送短信状态cmppquery操作177441cmppquery消息的定义spismg177442cmppqueryresp消息的定义ismgsp17745ismg向sp送交短信cmppdeliver操作187451cmppdeliver消息定义ismgsp187452cmppdeliverresp消息定义spismg20746sp向ismg发起删除短信cmppcancel操作207461cmppcancel消息定义spismg207462cmppcancelresp消息定义ismgsp20747链路检测cmppactivetest操作217471cmppactivetest定义spismg或ismgsp217472cmppactivetestresp定义spismg或ismgsp2175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之间的消息定义21751源ismg请求连接到目的ismgcmppconnect操作21752源ismg请求拆除到目的ismg的连接cmppterminate操作212753链路检测cmppactivetest操作21754源ismg向目的ismg转发短信cmppfwd操作217541cmppfwd定义ismgismg217542cmppfwdresp定义ismgismg2576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与汇接网关gns之间的消息定义25761ismg请求连接到gns或gns请求连接到ismgcmppconnect操作25762ismg请求拆除到gns的连接或gns请求拆除到ismg的连接cmppterminate操作25763ismg向汇接网关查询mt路由cmppmtroute操作267631cmppmtroute消息定义ismggns267632cmppmtrouteresp消息定义gnsismg26764ismg向汇接网关查询mo路由cmppmoroute操作267641cmppmoroute消息定义ismggns267642cmppmorouteresp消息定义gnsismg26765ismg向汇接网关获取路由cmppgetroute操作277651cmppgetroute消息定义ismggns277652cmp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v200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E q u i p m e n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M o b i l eS i g n a l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S i g n a l i n g S h a r i n g P l a t f o r m P a r t)版本号:2.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X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7)4.1系统总体架构74.2网元功能85系统功能要求 (15)5.1信令数据处理功能155.2数据共享功能215.3信令数据订阅管理功能235.4信令采集网关接入管理功能385.5数据存储功能385.6配置数据管理395.7接口质量监测功能446应用功能要求 (46)6.1拓扑管理476.1.1拓扑呈现476.1.2网络拓扑维护486.1.3告警和预警管理506.1.4网络指标实时监视546.1.5特殊场景重点无线小区监控保障556.2记录查询586.2.1实时跟踪586.2.2CDR/TDR查询616.2.3用户自定义信令流程状态机626.3信令承载分析(可选)646.3.1信令链路类(可选)646.3.2消息统计类(可选)656.3.3设备资源类(可选)676.4核心网分析686.4.1核心网指标分析686.4.2短信业务706.4.3漫游业务716.4.4呼叫转移分析736.5网络优化分析736.5.1GSM无线网络分析746.5.2TD-SCDMA无线接入网部分836.5.3各类业务网络异常统计分析896.5.4小区质量排名统计906.5.5接口消息及失败原因统计分析906.6终端专题部分916.6.1终端超频分析926.6.2终端综合分析936.6.3在网终端分析986.7专题分析996.7.1乒乓切换专题分析996.7.2疑似短通/重复呼串话分析1106.7.3寻呼黑洞分析1126.7.4呼损分析功能1166.7.5业务时延综合分析功能1186.7.62G/3G互操作专题分析1226.7.7超频分析1236.7.8用户投诉处理分析专题1276.8客户感知专题分析1296.8.1VIP用户业务质量感知分析1306.8.2VAP(Very Annoying Person)用户业务质量感知分析 (131)6.9系统自管理功能1326.9.1自监控能力要求1336.10系统通用功能1366.10.1CDR关联要求1366.10.2钻取1376.10.3二次统计1376.10.4时间条件设置1376.10.5号码通配1386.10.6保存(支持选择性保存)、导入导出 (138)6.10.7支持原始数据批量保存1386.10.8任务自定义1396.10.9设置的查询统计条件可以保存1406.10.10锁屏1406.10.11条件与条件或1406.10.12查询结果对过滤条件的支持1416.10.13多列排序1416.10.14列的前后拖拽及隐藏显示1416.10.15单元内容的复制1416.10.16原始数据的保存截图能力1416.10.17记录显示条数多页显示记录数要求 (142)6.10.18查询记录结果全部显示,不可限制 (142)6.10.19查询显示进度条及消耗时间1426.10.20显示查询总结果统计数1426.10.21门限设置时效要求1426.10.22流程图和原因值均要支持中英文转换 (143)6.11用户权限管理1437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 (145)7.1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1457.2处理性能要求1467.3存储要求1477.3.1全量信令数据存储1477.3.2CDR/TDR信令数据存储1477.3.3MR数据1487.3.4统计数据、报表和告警数据存储1487.4可靠性要求1497.5软件要求1497.6硬件要求1517.7可扩展要求1527.8部署要求1537.9冗余能力要求1538接口要求 (153)9时间同步要求 (154)10网管要求 (155)10.1配置管理15610.2设备状态管理15810.3性能管理15910.4安全管理15911操作维护要求 (161)11.1可管理性16111.2可维护性16111.3易用性16212网络安全要求 (163)13编制历史 (164)附录A:中国移动基于信令监测的网络质量指标规范 (165)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三期中的信令共享平台提出要求,是信令共享平台建设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系统功能要求、应用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接口要求、时间同步要求、网管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网络安全要求。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三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本标准需与《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及《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配套使用。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伟、王姗姗、武威、杨波、贺赢、王宇剑、邢喆、徐夏丰、余立、梁燕萍。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令监测系统三期中信令共享平台的系统结构、系统功能要求、应用功能要求、接口要求、性能要求、时间同步要求、网管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网络安全要求,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GSM及3G 网络环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必须”、“推荐”/“建议”、和“可选”等词语在本标准中的使用需遵循以下指导。

- “必选”/“必须”项是指业务、产品和设备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UST,REQUIRED,SHALL。

- “推荐”/“建议”/“应”项是指在标准中未作强制要求,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被认为更佳;对应于RFC2119 RECOMMENDED,SHOULD。

- “可选”/“可”项指参考性要求,是业务、产品和设备在目前阶段可不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AY,OPTIONAL。

- 必不能,不能,不得:表示绝对的禁止;对应于RFC2119 MUST NOT,SHALL NOT。

- 不推荐,不建议:表示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按照所述内容制作,被认为略次;对应于RFC2119 SHOULD NOT,NOT RECOMMENDED。

- 规范中除了明确指明为“推荐”/“建议”、“可选”外,均为必须要求。

表3-1 词语解释4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4.1 系统总体架构信令共享平台的组网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4-1 信令采集共享系统结构图信令共享平台是信令采集共享系统的三层架构中的第二层。

共享平台接收汇聚设备发送来的全量信令数据,然后进行协议分析、事件合成与关联,共享平台具备存储全量信令数据、业务信令数据以及CDR/TDR信令数据的能力;共享平台通过开放接口向应用层提供指标数据、CDR/TDR数据以及对应的原始信令数据。

4.2 网元功能信令共享平台包括信令处理模块、接入模块及管理模块。

●信令处理模块:信令处理模块主要完成对信令采集网关上报的全量信令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合成以及处理等操作,生成应用系统所需的业务信令数据、CDR/TDR信令数据或统计数据等,主要由信令预处理单元(SPU)以及信令分析单元(SAU)组成:⏹信令分析单元信令分析单元(SAI)提供信令处理相关功能,信令分析单元完成信令解析、合成、CDR/TDR信令数据以及业务信令数据的生成,以及数据挖掘和分类统计,,根据全量信令数据以及CDR/TDR信令数据实现信令监测应用的应用处理等功能。

信令分析单元支持根据过滤策略,在向应用系统提供信令数据前对相关信令数据执行过滤操作,避免关键信令数据信息泄露,保证信息安全。

信令分析单元提供存储功能,根据应用系统的订阅需求,对订阅策略及信令数据进行存储。

◆信令解析功能:主要完成全量信令数据的解码和关键信息提取;◆数据合成:根据数据订阅的要求,合成满足匹配条件的业务信令数据、CDR/TDR信令数据,合成时支持对重复数据进行剔重,以及合成正确性的检验;◆统计分析:根据上层应用对数据做相应的统计整理和综合分析;⏹信令应用处理单元信令预处理单元(SPU) 负责把各个分散的信令采集网关发送的信令数据汇聚到一起,并对平台的解析单元(SAU)和分发单元(DDU)提供数据支持,并对全量信令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检验。

●接入模块接入模块采用集群或负载均衡方式,主要负责根据应用系统的订阅请求,进行协议转换以及数据分发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分发单元以及协议转换单元。

⏹数据分发单元数据分发单元(DDU)主要负责向应用系统发布信令数据。

数据分发单元发送数据前应根据应用系统的订阅请求判断应采用的接口协议类型,并当判断应用系统订阅以Web Service接口协议接收数据时,通知协议转换单元进行协议转换。

数据分发单元对不同的应用系统分配不同的数据分发点,数据分发点包括业务信令数据分发点、CDR/TDR信令数据分发点两类。

业务信令数据分发点和CDR/TDR 信令数据分发点从信令分析单元(SAU)接收业务信令数据,并根据的数据订阅策略将数据发送到应用系统。

数据分发点可以针对应用层的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分发情况统计,形成数据分发记录。

⏹协议转换单元协议转换单元提供协议转换功能,将SDTP协议转换为应用系统所需的接口协议类型。

●管理模块管理模块主要负责订阅、查询、注册以及安全控制等业务管理,网管等系统管理功能,以及数据存储等功能,主要包括存储单元、业务管理单元以及系统管理单元等。

⏹业务管理单元业务管理单元(SMU)提供注册,安全控制,接受数据订阅,完成业务流程等管理功能。

业务管理单元包含安全控制中心,对应用系统的接入、系统管理员的接入以及模块间的调用提供安全控制;管理应用系统的数据订阅,是整个平台的数据订阅服务提供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