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LTE信令采集分册

合集下载

LTE有关信令监测及互联网KQI指标规范.docx

LTE有关信令监测及互联网KQI指标规范.docx

中国移动通信技QB术-╳╳-标╳╳╳准-╳╳╳╳j6j7f6o1k3 。

L T E 信令监测及互联网KQI指标规范L T E &版本号: 2 . 0.0I n t e r n e t Pe r f o r ma n c e I n d i c a t o r╳ ╳ ╳ ╳ - ╳ ╳ - ╳ ╳发布╳ ╳ ╳ ╳ - ╳ ╳ - ╳ ╳实施Ba s e d o n Si g n a l i n g Mo n i t o r i n g a n d DPI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发布目录1范围 4444444 j6j7f6o1k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444444 j6j7f6o1k3。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44444j6j7f6o1k3。

4 概述 4444444 j6j7f6o1k3。

4.1 关于指标分类的说明4444444 j6j7f6o1k3。

4.2 关于指标粒度的说明5555555 j6j7f6o1k3。

5LTE信令监测指标 5555555j6j7f6o1k3。

5.1 基于单接口信令指标5555555 j6j7f6o1k3。

5.2CSFB分析指标 5555555 j6j7f6o1k3。

5.2.1CSFB5555555 j6j7f6o1k3。

被叫试呼次数5.2.2CSFB6666666 j6j7f6o1k3。

主叫试呼次数5.2.3CSFB SGs寻呼请求次数 7777777 j6j7f6o1k3。

5.2.4CSFB SGs寻呼成功率 8888888 j6j7f6o1k3。

5.2.5CSFB被叫回落成功率 8888888j6j7f6o1k3 。

5.2.6CSFB主叫回落成功率 9999999j6j7f6o1k3 。

5.2.7CSFB被叫接通率 10101010101010 j6j7f6o1k3。

5.2.8CSFB主叫接通率 11111111111111 j6j7f6o1k3。

5.2.9CSFB被叫接通平均时延 12121212121212 j6j7f6o1k3。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标准-LT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标准v2.0.9-LTE各接口XDR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标准-LT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标准v2.0.9-LTE各接口XDR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统一D P I设备技术规范-L T 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e e p P a c k e tI n s p e c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 f o r C M C C(L T E S i g n a l l i n g C o l l e c t i o n S e r v e r I n t e r f a c eP a r t)版本号:2.0.9╳╳╳╳-╳╳-╳╳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 接口在网络中的位置 (6)5 LTE接口XDR数据构成方式 (8)5.1. XDR编号与上报要求 (8)6 Uu接口XDR数据结构 (9)6.1. 公共信息 (9)6.2. Uu接口信息 (11)6.3. Uu接口Keyword 1字段定义 (15)6.4. Uu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 (17)7 X2接口XDR数据结构 (17)7.1. 公共信息 (17)7.2. X2接口信息 (17)7.3. X2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 (23)8 UE_MR XDR数据结构 (23)8.1. 公共信息 (23)8.2. UE_MR信息 (23)9 Cell_MR XDR数据结构 (27)9.1. 公共信息 (27)9.2. Cell_MR信息 (27)10 S1-MME接口XDR数据结构 (28)10.1. 公共信息 (28)10.2. S1-MME接口信息 (28)10.3. S1-MME接口Keyword 1字段定义 (38)10.4. S1-MME接口Keyword 2字段定义 (40)10.5. S1-MME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 (47)11 S1-U接口XDR数据结构 (47)12 S6a 接口XDR数据结构 (47)12.1. 公共信息 (47)12.2. S6a接口信息 (48)13 S10、S11接口XDR数据结构 (50)13.1. 公共信息 (50)13.2. S10、S11接口信息 (50)14 S5/S8-C接口XDR数据结构 (57)14.1. 公共信息 (57)14.2. S5/S8-C接口信息 (57)15 SGs接口XDR数据结构 (61)15.1. 公共信息 (61)15.2. SGs接口信息 (62)16 Gn-C接口XDR数据结构 (65)16.1. 公共信息 (65)16.2. Gn-C接口信息 (65)17 基于XDR的原始码流上报 (68)17.1. 原始码流上报功能 (68)17.2. 基于XDR上报原始码流的格式 (68)17.3. 按帧封装的原始码流要求 (69)17.3.1. 通用包头格式 (70)17.3.2. 专用包头格式 (71)17.3.3. 原始数据 (71)18 接口协议 (71)18.1. SDTP协议概述 (72)18.2. 消息类型 (73)18.3. 消息结构 (74)18.4. 连接管理流程 (75)18.5. 连接管理消息 (77)18.5.1. 版本协商verNego (77)18.5.1.1. 请求 (77)18.5.1.2. 应答 (77)18.5.2. 链路认证linkAuth (78)18.5.2.1. 请求 (78)18.5.2.2. 应答 (79)18.5.3. 链路检测linkCheck (80)18.5.3.1. 请求 (80)18.5.3.2. 应答 (80)18.5.4. 链路数据发送校验linkDataCheck (80)18.5.4.1. 请求 (80)18.5.4.2. 应答 (81)18.5.5. 链路释放linkRel (82)18.5.5.1. 请求 (82)18.5.5.2. 应答 (82)18.6. 数据传输消息 (82)18.6.1. XDR数据传输notifyXDRData (83)18.6.1.1. 请求 (83)18.6.1.2. 应答 (83)18.6.2. XDR对应原始码流传输XDRRawDataSend (83)18.6.2.1. 请求 (83)18.6.2.2. 应答 (83)19 编制历史 (84)附录A:Uu/X2接口XDR事件流程和关键信令点 (85)附录B:S1-MME接口XDR事件流程和关键信令点 (85)前言本规范对中国移动网内使用的深度包检测(DPI)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提出要求,是部署统一DPI设备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LTE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范v2.0.9-20141031★★★★★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LTE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范v2.0.9-20141031★★★★★

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e e p P a c k e tI n s p e c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 f o r C M C C(LT E D a t a C o m b i n i n g S e r v e r I n t e r f a c e P a r t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统一D P I 设备技术规范-L T E 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范版本号:2.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 ╳╳╳╳-╳╳-╳╳实施 QB-╳╳-╳╳╳-╳╳╳╳目录前言 ................................................................................................................................................ V I 1范围. (7)2规范性引用文件 (7)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7)4接口在网络中的位置 (9)4.1系统架构 (9)4.2接口功能 (9)5数据上报接口 (10)5.1概述 (10)5.1.1合成XDR数据 (10)5.1.2单接口XDR数据 (10)5.1.3原始码流数据 (11)5.1.4KPI数据 (11)5.2接口协议 (11)5.2.1消息类型 (12)5.2.2消息结构 (12)5.2.3连接管理流程 (13)5.2.4连接管理消息 (14)5.2.4.1版本协商verNego (14)5.2.4.1.1请求 (14)5.2.4.1.2应答 (14)5.2.4.2链路认证linkAuth (14)5.2.4.2.1请求 (14)5.2.4.2.2应答 (15)5.2.4.3链路检测linkCheck (15)5.2.4.3.1请求 (15)5.2.4.3.2应答 (16)5.2.4.4链路数据发送校验linkDataCheck (16)5.2.4.4.1请求 (16)5.2.4.4.2应答 (16)5.2.4.5链路释放linkRel (17)5.2.4.5.1请求 (17)5.2.4.5.2应答 (17)5.2.5数据通知消息 (17)5.2.5.1XDR对应原始数据传输XDRRawDataSend (17)5.2.5.1.1请求 (17)5.2.5.1.2应答 (17)5.2.5.2XDR数据通知notifyXDRData (18)5.2.5.2.1请求 (18)5.2.5.2.2应答 (18)5.2.5.3KPI数据通知notifyKpiData (18)5.2.5.3.1请求 (18)5.2.5.3.2应答 (18)5.2.6数据查询消息 (19)5.2.6.1XDR对应原始数据反查XDRRawDataQuery (19)5.2.6.1.1请求 (19)5.2.6.1.2应答 (19)5.3数据格式 (20)5.3.1单接口XDR格式 (20)5.3.2合成信令XDR格式 (20)5.3.2.1概述 (20)5.3.2.2公共信息格式 (20)5.3.2.3通用信令信息格式 (21)5.3.2.4单接口信令信息格式 (24)5.3.2.5通用信令信息中Keyword 1字段的定义 (26)5.3.2.6通用信令信息中Keyword 2字段的定义 (27)5.3.2.7单接口流程类型的定义 (27)5.3.3合成业务XDR格式 (31)5.3.3.1概述 (31)5.3.3.2公共信息格式 (31)5.3.3.3通用业务信息格式 (31)5.3.3.4单小区业务信息格式 (32)5.3.4合成UE_MR XDR格式 (33)5.3.4.1概述 (33)5.3.4.2公共信息格式 (33)5.3.4.3MR信息格式 (33)5.3.5原始码流数据格式 (35)5.3.6KPI数据格式 (35)6KPI数据订阅接口 (36)6.1概述 (36)6.2KPI数据订阅流程 (36)6.3KPI数据订阅消息 (38)6.3.1授权获取getLinkAuth (38)6.3.1.1请求 (38)6.3.1.2应答 (39)6.3.1.3鉴权 (39)6.3.2释放授权authRel (39)6.3.2.1请求 (39)6.3.2.2应答 (41)6.3.3查询MME列表getMMEInfo (41)6.3.3.1请求 (41)6.3.3.2应答 (41)6.3.4查询TAC列表getTACInfo (41)6.3.4.1请求 (41)6.3.4.2应答 (41)6.3.5查询eNB列表getENBInfo (42)6.3.5.2应答 (42)6.3.6查询小区列表getCellInfo (42)6.3.6.1请求 (42)6.3.6.2应答 (42)6.3.7查询终端列表getIMEIList (43)6.3.7.1请求 (43)6.3.7.2应答 (43)6.3.8查询用户列表getUserList (43)6.3.8.1请求 (43)6.3.8.2应答 (43)6.3.9创建订阅createSubscription (43)6.3.9.1请求 (44)6.3.9.2应答 (44)6.3.10修改订阅updateSubscription (44)6.3.10.1请求 (44)6.3.10.2应答 (44)6.3.11查询订阅getSubscription (44)6.3.11.1请求 (44)6.3.11.2应答 (45)6.3.12取消订阅cancelSubscription (45)6.3.12.1请求 (45)6.3.12.2应答 (45)6.4数据格式 (45)6.4.1订阅标识OrderID (45)6.4.2服务端口ServicePort (45)6.4.3MME信息MMEInfo (46)6.4.4TAC信息TACInfo (46)6.4.5eNB信息eNBInfo (46)6.4.6小区信息CellInfo (46)6.4.7终端信息IMEIInfo (46)6.4.8用户信息UserInfo (47)6.4.9KPI参数信息KPIParamsInfo (47)6.4.10时间粒度Time Granularity (47)6.4.11日期时间DateTime (48)6.4.12KPI订阅信息KpiOrderInfo (48)7至经分系统(经上报网关)接口 (49)7.1接口协议 (49)7.2文件命名规则 (50)7.3消息结构 (50)7.4文件格式 (51)8至指定系统(经上报网关)接口 (51)8.1日志上报接口 (52)8.1.1接口协议 (52)8.1.1.2上报日志文件命名规则 (52)8.1.1.3数据校验文件格式 (53)8.1.1.4校验规则 (53)8.1.1.5FTP文件管理 (54)8.1.2用户上网日志格式 (54)8.1.2.1用户上下线日志 (54)8.1.2.2用户访问信息日志 (55)8.2日志重报接口 (56)8.2.1接口协议 (56)8.2.2接口流程 (56)8.2.3消息结构 (57)8.3用户在线状态查询及上传接口 (58)8.3.1接口协议 (58)8.3.2接口流程 (58)8.3.3消息结构 (59)8.3.3.1用户在线状态查询请求消息(URMRequest) (59)8.3.3.2用户在线状态查询响应(URMResponse) (60)8.3.3.3查询请求接收效果信息上报消息 (60)8.3.3.4用户上线信息上报消息(URMUpload) (61)8.3.3.5用户上线信息上报响应消息(URMUploadResponse) (62)8.4告警事件上报接口 (62)8.4.1接口协议 (62)8.4.2接口流程 (62)8.4.3消息结构 (63)9至上网日志查询系统接口 (64)9.1接口流程 (65)9.2接口协议 (65)9.2.1IF_ QUERY(用户信息查询接口) (65)9.2.2IF_UPLOAD(用户信息上报接口) (66)9.2.3IF_NOTIFY(用户信息上报完毕通知接口) (66)9.3消息结构 (67)9.3.1用户信息查询请求消息(UDRQueryRequest) (67)9.3.2用户信息查询响应消息(UDRQueryResponse) (68)9.3.3用户信息上报完毕通知消息(UDRNotifyRequest) (68)9.3.4用户信息上报完毕响应消息(UDRNotifyResponse) (69)9.4文件格式 (70)9.4.1文件命名规则 (70)9.4.2文件格式规则 (70)9.4.3文件生成规则 (71)10至手机恶意软件监测系统样本监测采集模块(DA)上报及重报接口 (71)11与防火墙日志采集前置机接口(南向接口) (71)12编制历史 (72)附录A 合成信令流程的起止时间说明 (72)附录B WebService结果取值定义 (72)附录C KPI指标定义 (73)附录D 省份代码表 (74)附录E 网关设备代码表 (74)前言本规范对中国移动网内使用的深度包检测(DPI)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提出要求,是部署统一DPI设备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中国移动-LTE主要信令和流程超实用

中国移动-LTE主要信令和流程超实用

• RRC协议的功能可划分为三大类:

对NAS层提供连接管理、消息传递
• 寻呼、系统信息的发送 • RRC连接和数据无线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 • UE和NAS间NAS消息的传递
根据RRC连接建立与否,划分为两个 RRC状态
---空闲状态(RRC_IDLE) ---连接状态(RRC_CONNECTED)
简化的网络架构
• TD-SCDMA和TD-LTE网络架构比较
TD-SCDMA
TD-LTE
LTE采用了更为扁平的网络架 构,不再有RNC,原来RNC的 功能合并到了eNB中
• 更小的时延 • 更低的网络节点和接口复杂度 • 不再支持宏分集/软切换
LTE各节点功能简介
MME / S-GW
MME / S-GW
• 从功能和服务的角度看L2
PDCP
ROHC Security
ROHC Security
Radio Bearers
ROHC Security
ROHC Security
• 从数据单元的角度看L2
RLC MAC
Segm. ARQ etc
...
Segm. ARQ etc
Segm. ARQ etc
...
Segm. ARQ etc
(eNodeB)
– 用户设备 (UE)
• EPC分为三部分:
–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负责信令处理部分)
– S-GW
(Serving Gateway , 负责本地网络用户数据处理部分)
– P-GW
(PDN Gateway,负责用户数据包与其他网络的处理 )
• 接入网(也称E-UTRAN)由eNodeB构成

LTE中文版信令流程分析

LTE中文版信令流程分析

LTE中文版信令流程分析LTE(Long Term Evolution)通信网络是一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信令流程是指在建立和维持通信连接过程中所涉及的信令消息和流程。

下面将对LTE中文版信令流程进行详细分析。

1.接入网络选择:当移动设备启动或进入新的服务范围时,它会扫描周围的信号,并确定附近的LTE网络。

在这个过程中,设备会发送“接入网络选择”信令消息到基站,以获取附近网络的信息。

基站收到消息后,会返回所有可选网络的信息给移动设备。

2.接入过程:接入过程是移动设备与基站建立初始连接的过程。

移动设备通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开始接入过程。

基站收到请求后,会分配一个时间与频率资源给移动设备,并返回“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移动设备收到响应消息后,根据分配的资源发送“随机接入确认”消息,即完成接入过程。

3.同步过程:在LTE网络中,设备需要与网络同步,在物理层和逻辑层有两个同步过程。

物理层同步是指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时钟和帧同步,用于正确接收和发送数据。

逻辑层同步是指设备与网络间的系统信息同步,以获取网络状态和配置信息。

4.小区重选:在设备连接到一个LTE网络后,它会周期性地监测周围的小区,并决定是否切换到更强的信号。

设备通过发送“重选请求”消息来请求网络切换。

基站收到请求后,根据设备的测量报告决定是否接受切换请求,并返回“重选响应”消息通知设备是否切换到新的小区。

5.移动性管理:在移动设备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切换时,移动性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备会周期性地向邻近的小区发送“测量报告”消息,用于测量信号质量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切换。

基站会根据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来调整切换策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建立和释放连接:当设备需要与网络建立连接时,它会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到基站。

基站收到请求后,会根据网络资源情况,返回“连接响应”消息。

设备收到响应消息后,会发送“连接确认”消息,以确认连接的建立。

连接释放是指设备与网络断开连接的过程,它可以是主动释放,也可以是被动释放。

中国移动LT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规范

中国移动LT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规范

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L T 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需求规范客户管理分册C e n t r a l i z e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目录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缩略语定义 (1)4 缩略语 (3)5 概述 (3)6 客户管理 (3)6.1 客户感知评估分析 (3)6.1.1 分析目标 (3)6.1.2 分析思路 (3)6.1.3 业务规则 (4)6.1.4 数据指标 (6)6.2 客户投诉分析 (7)6.2.1 分析目标 (7)6.2.2 分析思路> (8)6.2.3 业务规则 (8)6.2.4 数据指标 (10)6.3 数据业务质差用户分析 (56)6.3.1 分析目标 (56)6.3.2 分析思路 (56)6.3.3 业务规则 (57)6.3.4 数据指标 (65)6.4 PCC策略分析支撑 (75)6.4.1 分析目标 (75)6.4.2 分析思路 (75)6.4.3 业务规则 (78)6.4.4 数据指标 (95)7 编制历史 (100)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进行了抽象和描述,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集中各类网络运行指标数据,面向网元、网络、业务和客户,实现对容量、质量、业务发展和运维管理的全面分析,重点实现四网协同分析、价值小区分析、终端分析、Gn流量分析、互联网流量流向分析和面向客户感知的互联网端到端的业务质量分析。

《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LT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需求规范客户管理分册V1.0.0》(以下简称“本规范”)。

本规范旨在对中国移动省级性能管理系统互联网端到端专题的功能梳理,更系统、更合理、更有效的规范和指导省公司性能管理系统建设。

本规范从流量流向、流量成份进行分析,通过整合流量流向系统和DPI系统的数据,建立关联的数据分析模型,从而有效支撑互联网流量结构调整、网络规划建设、流量控制和IDC资源引入效率的工作开展。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规范20140815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规范20140815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e e p P a c k e tI n s p e c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 f o r C M C C版本号:1.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V)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3.1定义和术语 (2)3.2缩写 (2)4设备概述 (2)4.1统一DPI定义 (2)4.2适用场景 (3)4.2.1场景一:PS侧 (3)4.2.2场景二:IDC出口 (3)4.2.3场景三:省网出口 (3)4.2.4场景四:省网网间出口 (3)4.2.5场景五:骨干网网间出口 (3)4.3复用方式 (3)4.3.1方式一:分光复用(可选) (3)4.3.2方式二:原始报文镜像复用 (3)4.3.3方式三:会话级数据复用 (3)4.3.4方式四:统计级数据复用 (3)5设备结构 (4)5.1设备结构图 (4)5.2模块功能描述 (4)5.3接口描述 (4)6设备功能要求 (5)6.1识别功能 (5)6.2分析统计功能 (6)6.2.1流量流向及业务占比分析统计 (6)6.2.2网站分析统计 (6)6.3控制功能 (6)6.3.1串接模式下的控制功能 (6)6.3.2并接模式下的控制功能(可选) (7)6.4复用功能 (7)6.4.1分光复用(可选) (7)6.4.2原始报文镜像复用 (7)6.4.3会话级数据复用 (8)6.4.4统计级数据复用 (8)6.5安全功能 (8)6.5.1DDoS攻击监控 (8)6.5.2文本/图片还原 (8)6.5.3软件还原(仅对PS侧场景要求) (8)6.6回填功能 (8)6.7非对称流量归并功能 (9)6.8数据回放功能 (9)6.9原始数据留存功能(仅对PS侧场景要求) (9)6.10用户在线状态查询功能(仅对PS侧场景要求) (9)6.11上报告警功能要求(仅对PS侧场景要求) (9)7接口物理要求 (9)7.1线路接口 (9)7.2复用、配置接口 (10)8接口格式要求 (10)8.1镜像接口 (10)8.2会话数据接口 (10)8.2.1文件接口 (10)8.2.2实时接口(仅对PS侧场景要求) (11)8.2.3数据要求 (12)8.3统计数据接口 (23)8.3.1接口概要 (23)8.3.2通信流程 (24)8.3.3统计指标集 (24)8.4配置接口 (27)8.4.1接口概要 (27)8.4.2消息格式 (28)9设备性能要求 (43)9.1流量识别和控制指标 (43)9.2转发性能指标(仅对串接设备要求) (43)9.3复用性能要求 (44)9.4节能要求 (44)10时间同步要求 (44)11可靠性要求 (44)12网管要求 (45)12.1配置管理 (45)12.2查询设备信息 (46)12.2.1设备硬件信息 (46)12.2.2设备网络信息 (46)12.3查询设备状态 (47)12.3.1设备负荷 (47)12.4设备状态管理 (48)12.4.1故障管理 (48)12.5性能管理 (48)12.6安全管理 (48)13操作维护要求 (49)13.1可管理性 (49)13.2可维护性 (49)13.3易用性 (49)14附录 (50)14.1附录A状态编码 (50)14.2附录B消息类型定义 (50)14.3附录C策略回应错误类型 (51)14.4附录D XDR类型编码 (51)14.5附录E统计报表类型编码 (51)14.6附录F浏览工具 (51)14.7附录G门户应用集合 (52)14.8附录H E MAIL事务类型编码 (52)15编制历史 (54)前言本规范对中国移动网内使用的深度包检测(DPI)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提出要求,是部署统一DPI设备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4G+(VOLTE)知识】_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

【4G+(VOLTE)知识】_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
6.2 VoLTE 业务测试......................................................................................................................................26 6.2.1 语音业务测试.................................................................................................................................26 6.2.2 语音业务移动性.............................................................................................................................27 6.2.3 视频业务测试.................................................................................................................................28 6.2.4 视频业务移动性.............................................................................................................................30 6.2.5 短消息业务.....................................................................................................................................31 6.2.6 Ut 接口补充业务............................................................................................................................35 6.2.7 并发业务......................................................................................................................................... 38 6.2.8 业务互通......................................................................................................................................... 40 6.2.9 紧急呼叫......................................................................................................................................... 47 6.2.10 人机界面测试...............................................................................................................................5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版本号:2.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实施 QB-╳╳-╳╳╳-╳╳╳╳ 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E q u i p m e n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S i g n a l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S i g n a l C o l l e c t i o n G a t e w a y P a r t )目录1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3.1.术语、定义 (2)3.2.缩略语 (3)4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3)5功能要求 (5)5.1.采集接入设备功能要求 (5)5.1.1.分光器功能要求 (5)5.1.2.TAP功能要求 (6)5.1.3.光功率放大器要求 (6)5.2.采集网关 (6)5.2.1.数据采集设备 (7)5.3.数据处理功能 (7)5.3.1.控制面数据解码合成 (7)5.3.2.用户面数据解码合成 (7)5.3.3.S1-MME NAS 解密 (7)5.3.4.DPI/DFI 识别与规则更新 (8)5.3.5.用户信息和位置信息关联回填 (8)5.4.数据共享功能 (8)6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 (8)6.1可靠性 (9)6.2安全性 (9)6.3性能要求 (10)6.4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 (10)6.5时延要求 (11)6.6软件要求 (11)6.7硬件要求 (11)6.8可扩展要求 (12)6.9部署要求 (12)6.10处理容量要求 (12)6.11容灾能力要求 (12)7接口要求 (12)7.1设备输入接口 (12)7.1.1信令采集接入设备接口要求 (12)7.1.2千兆以太网接口 (13)7.1.310G以太网接口 (13)7.1.4设备输出接口 (14)8时间同步要求 (14)9网管要求 (15)9.1配置管理 (15)9.1.1采集设备配置 (16)9.2查询设备信息 (16)9.2.1设备硬件信息 (16)9.2.2设备网络信息 (17)9.3查询设备状态 (17)9.3.1设备负荷 (17)9.4设备状态管理 (18)9.5.1故障管理 (18)9.5.2心跳信号 (18)9.5性能管理 (19)9.6安全管理 (19)10操作维护要求 (20)10.1可管理性 (20)10.2可维护性 (20)11网络安全要求 (20)12编制历史 (20)附件一业务分类 (21)1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LTE信令采集网关相关设备提出要求,是信令采集网关所涉及的相关网元设备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接口要求、时间同步要求、网管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网络安全要求。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LTE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LTE信令采集网关分册[2]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LTE信令共享网关分册[3]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LTE信令采集平台分册[4]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LTE信令采集平台分册本标准需与《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LTE信令共享网关分册》、《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LTE信令采集平台分册》及《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LTE信令采集平台分册》配套使用。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令采集网关相关设备的系统结构、功能要求、接口要求、性能要求、时间同步要求、网管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网络安全要求,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TD-LTE网络环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LTE信令共享网关分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LTE信令采集平台分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LTE信令采集平台分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4] 《客户信息保密管理规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5] 《防火墙部署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6] 《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需求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7] 《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推广阶段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8] TS 23.401version10.9.0Release10)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Access Network (E-UTRAN) access3GPP[9] TS 36.413version10.6.0Release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S1 Application Protocol (S1AP)3GPP[10] TS 24.301version9.10.0Release 9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LTE;Non-Access-Stratum (NAS)3GPPprotocol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Stage 3[11] TS 29.274version9.11.0Release 9 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3GPP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Evolved 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 (GPRS)Tunnelling Protocol for Controlplane (GTPv2-C);Stage 33GPP[12] TS 29.272version11.4.0Release11 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and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SGSN)related interfaces based onDiameter protocol3GPP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必须”、“推荐”/“建议”、和“可选”等词语在本规范中的使用需遵循以下指导。

- “必选”/“必须”项是指业务、产品和设备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UST,REQUIRED,SHALL。

- “推荐”/“建议”/“应”项是指在标准中未作强制要求,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被认为更佳;对应于RFC2119 RECOMMENDED,SHOULD。

- “可选”/“可”项指参考性要求,是业务、产品和设备在目前阶段可不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AY,OPTIONAL。

- 必不能,不能,不得:表示绝对的禁止;对应于RFC2119 MUST NOT,SHALL NOT。

- 不推荐,不建议:表示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按照所述内容制作,被认为略次;对应于RFC2119 SHOULD NOT,NOT RECOMMENDED。

- 规范中除了明确指明为“推荐”/“建议”、“可选”外,均为必须要求。

3.1. 术语、定义表3-1 术语/定义术语/定义解释全量信令数据全量信令数据包含了被采集信令链路的全部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数据XDR信令数据XDR信令数据是指基于全量信令数进行处理后,生成的供信令监测类应用使用的控制面和用户面基础流程记录。

3.2. 缩略语表3-2 缩略语缩略语英文全称中文含义DDU Data Dispatch Unit 数据分发单元DXC Digital Cross Connect 数字交叉设备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IP Internet Protocol IP协议ODBC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开放数据库连接OMC Operation Management Center 系统管理单元SCG Signal Collection Gateway 信令采集网关SDTP Shared Data Transfer Protocol 共享数据传输协议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TAP Test Access Point 测试接入端口DPI Deep Packet Inspection 深度数据包监测DFI Deep/Dynamic Flow Inspection 深度/动态流检测4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信令采集网关结构图如图4-1所示。

IF2精确营销信令监测类应用手机报小区短信移动网络移动信令网/通信网(TD-LTE)S1-MME 口、S1-U 口、S11口、S10口、S6a 口……IF1数据通道信令共享平台业务管理单元接入模块系统管理单元管理模块数据分发单元协议转化单元采集层共享层应用层...业务应用信令监测系统汇聚设备信令采集网关IF1数据通道IF1管理通道IP 采集设备IF5BOSS CM-OSSIF3IF4信令监测系统应用无线网优平台信令处理模块信令预处理单元信令分析单元移动网络云存储计算单元图4-1 信令采集网关系统结构图采集网关(CG ,Collection Gateway )从移动通信LTE 网中获取用户面原始数据和控制面原始数据,并向汇聚设备提供所需的数据。

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共享信令数据来源,包括:S1-MME 口、S1-U 口、S11口、S10口、S6a 口等接口。

采集网关接收来自信令采集接入设备的全量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控制面处理和用户面处理,控制面原始数据解码、合成、各协议关联、用户信息回填;用户面数据解码、DPI/DFI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