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溶液练习题一

合集下载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1)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1)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2.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答案】C【解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80g 2020g g+=100g x ,x=50g,故A错误;B.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10050gg g+×100%=33.3%,故B错误;C. 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正确;D.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D错误。

点睛∶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3.下面是四个实验相关的图象其中对应表示正确的是()A.I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ΚNO3溶液中加ΚNO3固体B.Ⅱ是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 a OH溶液C.Ⅲ是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水稀释D.Ⅳ是实验室加热一定量的ΚM n O4制取O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酸碱溶液的稀释;盐的化学性质。

A、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即图象的起点不能在0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B、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混合物的总质量应不断的增加,故B错误;C、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水稀释,随着水的加入,溶液的pH应逐渐增大且无限的接近7,故C错误;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开始生成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不再生成氧气,故D正确;故选D。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1)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1)
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分别将 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 【答案】B 【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解答; B、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C、根据溶解度曲线解答; 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解: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根据曲线图,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 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 温至 t1℃,都有晶体析出,都成为 t1℃时的饱和溶液,但由于在 t1℃,乙的溶解度大于 甲,故此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而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 的升高而减少,故将 t3℃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 质、溶剂质量都不变,而通过观察,丙在 t3℃时的溶解度要小于甲在 t1℃时的溶解度,故 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错误; C、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 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而量 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③往烧杯中加 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溶液 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 A。

溶液(30页word版含答案)

溶液(30页word版含答案)

教育资料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1.(2013.兰州市)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 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 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2.(2013.上海市)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食用油B. 白醋C. 白糖D. 食盐3.(2013.北京市)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牛奶 C.白糖 D.植物油4.(2013.泸州市)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5.(2013.佛山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6.(3分)(2013•滨州)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A.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7.(2013.株洲市)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A.NH4NO3固体B.生石灰C.KOH固体D.苛性钠8.(2013.南宁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酒精D.花生油9.(2013.昆明市)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10. (2013.兰州市)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C.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12.(2013.成都)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 牛奶B 泥水C 碘酒D 蒸馏水答案:C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泥水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溶质一定是固体C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例如酒精溶液中溶质是液体酒精,盐酸溶液中溶质是气体氯化氢;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定是混合物。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面粉B 汽油C 蔗糖D 植物油答案:C解析: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汽油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蔗糖易溶于水,能形成溶液。

4、要使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 增加溶质D 增大压强答案:C解析: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升高温度会使溶解度增大,不饱和溶液可能仍不饱和;降低温度会使溶解度减小,但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不饱和溶液也可能仍不饱和;增大压强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几乎没有影响;增加溶质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5、现有 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 20℃,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 溶液的质量减少C 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答案:C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 60℃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此时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1、溶液由_____和_____组成。

答案:溶质;溶剂2、碘酒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初中溶液相关试题及答案

初中溶液相关试题及答案

初中溶液相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泥沙水B. 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C. 食盐水D. 牛奶答案:C解析: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泥沙水和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都不均一、不稳定,因此不是溶液。

牛奶虽然看起来均一,但其中的脂肪球等成分并不稳定,所以也不是溶液。

只有食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此属于溶液。

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

A. 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B. 溶质的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C. 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D. 溶质的质量与溶剂体积的比值答案:A解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这个比值反映了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是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二、填空题3.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这是由于溶质在溶剂中以____形式均匀分散。

答案:分子或离子解析: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是由于溶质在溶剂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使得溶液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

4.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称为____。

答案:饱和溶液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

此时,溶质的溶解达到了平衡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三、简答题5. 描述溶液稀释的过程,并解释为什么溶液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降低。

答案:溶液稀释的过程通常涉及向溶液中加入更多的溶剂,而不改变溶质的量。

在这个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增加,而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会降低。

这是因为分母(溶液总质量)增大,而分子(溶质质量)保持不变,导致比值减小。

解析:溶液稀释是常见的化学操作,通过增加溶剂的量来降低溶液的浓度。

由于溶质的质量在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增加,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降低。

(完整)溶液练习题

(完整)溶液练习题

溶液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个1分,共35分)1.水溶液的特征是( )①均一②稳定③混合物④无色⑤透明⑥化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④⑤⑥D.①②③2.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

泥土 B.蔗糖 C。

植物油 D。

碳酸钙粉末3。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丶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B.从溶液中取出部分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溶液的状态一定是液体D.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溶剂只是一种4。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溶剂都是水C.有晶体析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

植物油和水可形成溶液5.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固体析出D.蒸发饱和溶液的溶剂,一定有固体析出6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 牛奶B 泥水C 蔗糖水D 花生油7.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 浓溶液B 稀溶液C 含100克水的溶液D 条件不变时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8.从一杯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倒出1/2的溶液,则所剩溶液()A。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B.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一倍为5% 。

C。

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变化仍为10%。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 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10克,下列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A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1:10 B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1C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1 D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9:1010. 20℃时,50克水中溶解18克食盐恰好饱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食盐的溶解度是18克 B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8克C 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D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11。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7.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溶液 b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 d 中溶质质量大于溶液 c 中的溶质质量 D.溶液 a 和溶液 b 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根据溶液的转化以及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即 可。 解:A、从溶液 c 和溶液 d 可以看出,降低温度则溶液中会析出晶体,说明该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 B、溶液 b 中加入 20g 固体得到的溶液 c 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说明加入的物质全部溶解, 故溶液 b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正确; C、溶液 c 变成溶液 d 是降温导致溶解度变小,从而析出晶体。由此可知,溶液 d 中溶质质 量小于溶液 c 中的溶质质量,故错误; D、由溶液 a 到溶液 b 只是温度升高,溶质没有变化,故溶液 a 和溶液 b 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等,正确。 故选 C。 点睛:溶解度的变化特点以及溶液的转化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知识。
3.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 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而量 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③往烧杯中加 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溶液 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 A。

初三化学溶液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溶液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溶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 盐水B. 糖水C. 泥水D. 醋水2. 溶液的稳定性是指()A. 溶液的浓度B. 溶液的颜色C. 溶液的组成D. 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3. 溶液的均一性是指()A. 溶液的浓度B. 溶液的颜色C. 溶液的组成D.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完全相同4.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来表示A. 质量分数B. 体积分数C. 物质的量浓度D. 以上都是5.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是指()A. 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的溶液B. 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C.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量相等D. 溶液中溶质的量最大6. 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来测定A. 温度计B. 比重计C. pH试纸D. 温度计和比重计7. 溶液的稀释是指()A. 增加溶剂的量B. 减少溶质的量C. 增加溶液的量D. 减少溶液的量8. 溶液的蒸发是指()A. 溶液的浓缩B. 溶液的稀释C. 溶液的分解D. 溶液中溶剂的减少9. 溶液的过滤是指()A. 除去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B. 除去溶液中的可溶性杂质C. 除去溶液中的所有杂质D. 增加溶液的浓度10. 溶液的结晶是指()A. 溶液中溶质的析出B. 溶液中溶剂的减少C.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分离D.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混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其中一种物质称为______,另一种物质称为______。

2. 溶液的稳定性是指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和溶剂不会发生分离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______。

3. 溶液的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______和______完全相同。

4.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其中质量分数是指______。

5.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量达到______。

6. 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pH试纸来测定,pH值小于7的溶液呈______性,pH值大于7的溶液呈______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0月溶液练习题一一.填空题(共20小题)1.(2011•莱芜)生活离不开化学,请根据题意回答.(1)纯碱(苏打粉)、白糖、面粉、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是_________,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用其刷洗大理石地板时常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2.(2009•甘孜州)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海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和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1)①蔗糖与水混合,②碳酸钙与植物油混合,③碳酸钙与水混合,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填编号,下同)不能溶解的是_________.(2)除溶质和溶剂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的_________有关.(3)一件沾有碘酒的衣服,小海用水和洗涤剂反复清洗却怎么样也洗不掉,还是妈妈给小海出了好主意.你认为小海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这种方法和洗涤剂洗去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3.(2011•聊城)现有五种物质:①H2SO4②NH4NO3③NaOH ④CuSO4其中:(1)易溶于水,且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露置在空气中极易变质的是_________;(3)能用来制取杀菌剂的是_________;(4)和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4.(2011•江西)小茜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见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 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_)A.氯化钠和水B.硝酸铵和水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_________.5.(2013•绥化)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身边处处有化学.(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_作用.(2)在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2010•郴州)在一定温度下,将30g、40g、50g、60g、70g的硝酸钾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其五次实验数(1)第_________次起得到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2)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溶解_________g KNO3刚好达到饱和7.((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2)20℃时,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3)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得是_________(填序号).①升高温度②加溶质NH4Cl ③加水④恒温蒸发水.8.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写一条即可) _________.9.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由上表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_(填一条)(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填一种方法).10.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上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___.(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右图中_________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或_________.11.(2013•贵港)已知氯化钾(KCl)20℃时的溶解度是34g,50℃时的溶解度是42.6g.通过如图的实验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20℃时100g水中①②③④⑤(1)所得溶液中;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___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2)溶液④的质量为_________;该实验中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12.(2012•咸宁)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2)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3)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用“>”“<”或“=”表示出来).13.(2009•广州)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14.(2013•宜昌)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1)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2)M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②两种物质中,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15.(2013•岳阳)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t2℃时,将10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16.(2013•营口)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3)t2℃时,将40g甲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g.(4)将t3℃时等质量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_________丙(填“>”、“<”或“=”).(5)当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17.(2010•邵阳)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 _________.(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 _________.(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 _________.(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 _________.18.(2010•青铜峡市模拟)小梅同学不小心将油污沾到衣服上,通过对溶液的学习,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将油污除去.这两种方法分别是:(1)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2)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19.(2013•株洲)右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_________KNO3(填“>”或“=”或“<”)(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_________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3)将饱和KNO3溶液变为不饱和KNO3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添加溶剂(水),还可以是_________.(4)你从图中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20.(2013•湘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3)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4)向100gt2℃时的水中,加入31g甲固体充分搅拌,发现甲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甲开始能“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2013年10月溶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20小题)1.(2011•莱芜)生活离不开化学,请根据题意回答.(1)纯碱(苏打粉)、白糖、面粉、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面粉,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是蔗糖,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属于盐类的是Na2CO3、NaCl(写化学式).(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用其刷洗大理石地板时常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2.(2009•甘孜州)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海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和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1)①蔗糖与水混合,②碳酸钙与植物油混合,③碳酸钙与水混合,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①(填编号,下同)不能溶解的是②③.(2)除溶质和溶剂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的温度有关.(3)一件沾有碘酒的衣服,小海用水和洗涤剂反复清洗却怎么样也洗不掉,还是妈妈给小海出了好主意.你认为小海应该采用的方法是用酒精擦洗.这种方法和洗涤剂洗去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酒精擦洗属于溶解现象;洗涤剂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3.(2011•聊城)现有五种物质:①H2SO4②NH4NO3③NaOH ④CuSO4其中:(1)易溶于水,且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②(填序号,下同);(2)露置在空气中极易变质的是③;(3)能用来制取杀菌剂的是④;(4)和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③.4.(2011•江西)小茜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见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 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C)A.氯化钠和水B.硝酸铵和水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锌粒和硫酸溶液(或氧化钙和水等).5.(2013•绥化)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身边处处有化学.(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2)在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垢的物质是食醋.(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CaO+H2O═Ca(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7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NaCl(氯化钠).(2)20℃时,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g.(3)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得是②④(填序号).8.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写一条即可)加入氢氧化钙(或熟石灰或消石灰)或升高温度或恒温蒸发.9.下(1)由上表可得到的信息是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填一条).(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填一种方法).10.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上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右图中Ⅲ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加氯化钠或蒸发水分.11.(2013•贵港)已知氯化钾(KCl)20℃时的溶解度是34g,50℃时的溶解度是42.6g.通过如图的实验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20℃时100g水中①②③④⑤(1)所得溶液中;为不饱和溶液的是①③(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②⑤;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④.12.(1)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是40g.(2)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是(选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3)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b=c>a(或a<b=c)(用“>”“<”或“=”表示出来).13.(2009•广州)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碘,溶剂是汽油.(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黑色晶体消失,溶液变成紫红色.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甲(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14.(2013•宜昌)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1)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2)M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M>N.②两种物质中,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为饱和溶液的是N.15.(2013•岳阳)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填序号,下同);(2)t2℃时,将10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50g;(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 >c.16.(2013•营口)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3)t2℃时,将40g甲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4)将t3℃时等质量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丙(填“>”、“<”或“=”).(5)当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17.(2010•邵阳)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 CaCO3.(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 CuSO4.(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 NaOH.(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NaCl.18.(2010•青铜峡市模拟)小梅同学不小心将油污沾到衣服上,通过对溶液的学习,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将油污除去.这两种方法分别是:(1)用汽油清洗理由是油污会溶解在汽油中(2)用洗涤剂清洗理由是洗涤剂会将油污乳化.19.(2013•株洲)右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KNO3(填“>”或“=”或“<”)(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饱和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3)将饱和KNO3溶液变为不饱和KNO3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添加溶剂(水),还可以是升高温度.(4)你从图中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理均可).20.(2013•湘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或40g/100g水.(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3)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加入丙(或升温、蒸发溶剂).(4)向100gt2℃时的水中,加入31g甲固体充分搅拌,发现甲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甲开始能“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甲物质溶于水放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